琼侨回乡服务团代表符思之就琼崖抗战问题对救亡社记者蔡磊谈话记录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琼崖抗日斗争史料选编》 图书
唯一号: 200120020230000194
颗粒名称: 琼侨回乡服务团代表符思之就琼崖抗战问题对救亡社记者蔡磊谈话记录
分类号: K296.6
页数: 8
页码: 59-66
摘要: 该文是关于海南岛抗战的报道,介绍了侵略者在海南岛付出高代价却未取得实质进展。作者表示,关于中国军队在孤岛上的抗战力量,目前还缺乏正确的报道,但他会见了一位从战地回来的华侨回乡服务团代表,听取了该代表的介绍,得知中国军队在抗拒侵略者方面展现出越战越强的实力。文章呼吁关心孤岛抗战的侨胞们关注海南岛的抗战进展。
关键词: 海南岛 侵略 抗拒

内容

(一九三九年八月二十三日)①
  二月十日,侵略者的魔手在海南岛燃起了战争的烽火,因遭受我军民英勇的合力抗拒〔击〕,蔓延了六个月,现在已经几乎遍于全岛。在这六个月中,侵略者付〔出〕了这么高的代价,换得了些什么呢?我们已经从各报纸杂志上知道得很清楚。可是我们的抗战力量,究竟是如敌奸所夸张的那么可怕,抑或是愈战愈强,而且强大到什么程度,至今还没有正确的报道。关于这个问题,记者化了相当的时间多方探索,会见了一位刚从战地来港的华侨回乡服务团代表。现在把我们会见时的谈话记录下来,献给关心孤岛抗战的侨胞们。
  一、一针强心剂
  一个工人模样的青年代表告诉我:“我们第二期团员三十二人,大都是马来亚的侨胞。在家乡沦陷的消息传到南洋的时候,我们的心都给敌人轰炸家乡的炸弹震碎了,大家都非常愤激和仇恨。我们别离了家乡,远涉重洋,跑到殖民地去,忍气吞声的工作着,无非是为着祖国,为着家乡。谁肯去给他们那些蠢才当牛马。现在日本鬼子竟然打进我们的家乡,要不是丧心病狂,甘愿做敌人鹰犬的汉奸,谁能够再忍耐呢?在这同仇敌忾的气氛激励下,大家都毅然地下了牺牲的决心,抛弃了职业,回到祖国来跟敌人拼个死活。”
  “我们大多数是工人,回到香港才开始训练。但是因为在琼崖,无论是救护也好,民运也好,工作人员都非常缺乏,战事又发展得很快,为了尽快回乡帮助抗战,我们只能受到短短的一个月训练。我们三月二十五日由香港出发,直到十六日①早上八点半才冲过敌人的封锁线,安全的踏上故乡的土地。”
  “我们三十二人中,只有七人是救护工作人员,其余都是做民运工作的。有会唱歌的,也有会演剧的。虽然我们人数很少,可是,大伙儿都能本着工作的热情,努力苦干,我们的工作是够紧张的。”
  听说自从海南岛抗战开始,在敌人还没有打到的地方,许多青年壮丁老早就纷纷渡海,逃到广州湾和南洋群岛去,那末敌人打进来,我们老百姓既不帮助军队抗战,且弃家逃亡,让敌人不费一兵一弹掠夺我们的土地、财产,不是给鬼子们太便宜了么?”
  “的确,逃到广州湾和南洋群岛的有好几万人,最痛心的是在这些逃亡的人里面,有许多知识青年。老百姓的盲目逃命,可以说是他们没有受过教育,文化水平低落,国家民族的观念淡薄,这是因为我国教育不普及,不能完全归咎于老百姓身上;知识青年是民族的先锋,可是敌人打进来,他们不但不去发动群众,领导老百姓起来帮助政府抗战,反而比老百姓逃得快。这些现象,我们不能否认是十年来琼崖教育的失败,同时也是地方政府对于国防建设和救亡运动的报销〔消极〕主义的结果。”
  “但是,我们已经在敌人的飞机大炮的教训中进步了。我们最初决定先谒见王毅司令,得到他的指示后才开始工作,但因为敌人到处骚扰,抢掠、轰炸、残杀,受伤的士兵和民众急待救治,客观形势不容我们坐着观望。我们便在抱罗、公坡、昌洒、龙马、水北等地先进行宣传和救护工作。这么一来,虽然我们人数少,力量薄弱,可是却象给一个垂危的病人打了一针强心剂似的,使琼崖同胞感到无限的兴奋,又感到无限的愧恨。同时,在我们不断的宣传发动之下,他们的抗战情绪渐渐的提高起来了。我们便帮助他们组织乡保动员会、青年特务工作队、耕种队、破坏队、步哨队等协助游击队作战。教师同志会也成立了,由教师同志会推动,先后设立了七八间义务学校,作为教育民众、训练民众、动员民众参加抗战的根据地。”
  “在战事爆发的时候,有些人以为琼崖是个孤岛,我们没有海军,不能抗战,可是敌人已经占据了六个月,它不但不能消灭我们的抗战力量,把整个海南岛占领,反而它的泥足却愈陷愈深,我们是愈战愈强起来。这铁一般的事实,不但是给予侵略者一个重大的打击,也正〔是〕给予唯武器论的失败主义、投降主义者有力的回答。”
  他的脸上浮现着胜利的微笑,傲岸的接着说:“我们在未陷落区的任务完成了,遵照王毅司令的指示,遣派救护队到守备司令部去服务,其余的同志分三队派到沦陷区去工作。”
  二、统一战线在海南岛
  “对于王毅司令的传说,可靠吗?”我问。
  “那完全是失败主义者和汉奸奴才们的造谣中伤。王司令,在抗之前,对于施政上有许多缺点,这是不能否认的,但是这次经过了敌人的重大教训,他已经大大的进步了。当敝团代表前往谒见他的时候,他曾对代表们坚决的表示:“我个人已经没有悬念的,我只知道国家至上,民族至上,我要始终如一的率领全琼军民,在抗战救国纲领之下,抗战到底,牺牲到底,如果不把敌人赶出国土,我誓以生命头颅报答国家民族,以及我侨胞的爱护之热忱”。
  “他不但是抗战救国纲领的忠实的执行者,同时又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拥护者。有一次,恰在他和冯白驹队长在司令部讨论军事的时候,忽然间,×县长×××怀着鬼胎儿闯进来,急得满头大汗,吞吞吐吐的说:
  “报告,司令……”
  “什么?说吧”,
  “机…机…密……”
  “在青天白日之下,有什么机密不机密,现在,我们有的是坦白和互信共信;机密,这是对付敌人和汉奸的,在我们阵营里用不着”。
  “是…是…”县长迫得无可奈何,口吃的说:“共产党到处活动,全县都成了他们的势力啦,让他们这样胡闹下去,将来怎么了得呀!司令,我们……”
  “胡说”,县长的话还没说完,王司令猛然地跳起来,咆哮着:“敌人已经打进来,还说什么共产不共产,现在我们只有各党各派精诚团结,在民族统一战线领导下,抵抗民族的敌人--日本法西斯。这是我们目前最迫切的任务,你晓得吗”?
  “是…是…团结…统一……”县长不自觉地往后退了二步,连忙的回答。
  “这消息是从哪里来的?”,王司令严肃的紧迫着追究。
  “也许是外间的谣言哩。”县长机警的畏罪的答复。
  “你是一县的长官,竟然轻信谣言,这还了得!”王司令更迫进一步,带着警告和命令的口吻说:“捏造谣言,煽惑人心,制造磨擦,破坏统一战线的,应照汉奸论罪,依法惩办。你回去把这案子调查清楚。”
  “‘是…是…’县长碰了满鼻子灰,不自主的退辞了。”
  “敌人没有登陆之前,统一战线在海南岛发展得很迟慢,大家互相猜忌,互相观望,这次敌人打进了自己家里来,给〔被〕敌人无情的飞机大炮的教训,大家才清醒过来,认清了真正的敌人是谁,诚挚的携起手来,抵抗强敌,抢救家乡。王司令和冯总队长的感情较前融洽得多,工作的联络也非常紧密。在他们俩领导之下,统一战线在海南岛是一天天的扩大和巩固起来了。”
  三、一支民族的忠实队伍
  “我们到达了目的地,就派定我(符思之)和林明汉、王禄椿两同志为代表,前往守备司令部谒见王司令。我们四月二十五日由公坡市出发,当时因战事剧烈,交通阻塞,只得在×村停下来,等了一个星期才继续前进。我们爬山涉水,冲过敌人好几个封锁线,五月十二日才好不容易的到达守备司令部。
  “王司令除了对我们表示感谢和慰劳之外,还给我们工作上许多宝贵的指示,后来,他对我们说:‘你们会见过独立总队长冯白驹同志吗?’‘还没有’。
  ‘独立总队是琼崖抗战的中坚部队;也是一支民族的忠实队伍。自从抗战开始以来,予敌人打击最大的是他们,战绩最高的也是他们。他们不单是跟敌人作战,而且还要教育群众,组织群众,发动群众参加抗战,帮助群众撤退或生产。对于抗战建国纲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他们都坚决的忠实地执行了。你们应该去慰劳他们,同时也可以从他们那儿多得些工作经验和指示’。
  “我们在司令部逗留了几天,便出发到独立总队部去。可是,对于独立总队,因为时间短促,我们知道得太少,但是只从他们那种坚〔艰〕苦卓绝的战斗精神,已经很够使人感动,使人敬佩了。他们上自长官,下至士兵,都是一样的生活,一样的整天工作着。冯队长也是一样,他的个子高大,是一个十足“夏伯阳”式的农民游击领袖的典型人物,他说话的声音宏亮而清晰,待人接物非常和蔼可亲。他们的物力财力都异常困难,但是他们并不如别个队伍那样强派捐饷,强拉民夫。他们借用老百姓的东西,损坏的完全照价赔偿,出发的时候却把东西弄得干干净净的送还老百姓。他们的给养大都是由老百姓自动的征募送来的。在我们从司令部到总队部去的路上,我们在一个老百姓家里借宿的时候,看到屋檐下吊着一大块牛肉,上面集满了苍蝇,我好奇的对那屋子的主人说:‘老爹,这样大热天,肉内很容易生蛆的呢’。
  ‘是的,生蛆了,那些苍蝇’……他抽着旱烟袋,满不在意的回答我。随着他喷了一口烟雾,用舌头舐了舐嘴唇,抬起头来,眼睛里闪着期望的光,注视着吊在屋檐下的肉块,〔继续〕说道:‘这是给独立总队的弟兄们买的。前几天就听到他们要来,我们区里家家户户都预备着肉呀、米呀,给他们做吃的,现在肉已经生蛆了,他们还没有来哩’。”
  “独立总队在抗战之前,不过只有一大队(五百人)现在已经发展到八(个)大队,他们第个大队、中队、小队都有政治工作队。在部队要出发到某地区去的时候,政工队就先到那个地区去做宣传工作,和民众发生联络。现在又组织了一个政治干部训练班,以期更广泛更深入的推进民运工作。他们对于友军很诚恳的互相帮助。如守备司令部和某些部队都有由他们派去帮助发展民众工作的政工人员。正如王司令所说的,无论是在军风纪上,在战斗精神上,他们处处都是坚决的忠实的执行着抗战建国纲领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他们实在是名符其实的一支民族的忠实队伍。”
  四、难民急待救济
  “说到难民救济工作,太使人痛心了。战事已经延续了六个月,在琼崖战区还没有一个救济机关,又没有慈善团体或慈善家出来救济。至于地方政府可以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既没有钱,又没有做救济工作的人员。被难的同胞,有的妻子离散,有的扶老携幼,躲避在深山旷野,风吹雨打,好几天没有得到一点吃的东西,也没有穿的,受伤和疾病的更不用说了,情形异常凄惨;逃出广洲湾的,有一部份是稍有资产的,当然用不着救济,可是赤贫的真正难民也不少。前两三个月,我们虽然在报纸上看到许多救济计划,也派过好几次人员到广洲湾去考察,难胞们会得到多少实惠呢?没有,他们还是只好忍气吞声的备受奸商翻三覆四的剥削。譬如由广洲湾去南洋或香港的船票呀,护照呀,担保呀,……样样都有他们发国难财的机会。直到四月间,华侨联合总会才派员在西营、硇州设立了两个难民招待所,只是供寄宿,食穿还是由难民自备。现在有许多难胞因钱已经用完,受不起饥饿和死亡(最近在广州湾已经死亡了七八百儿童)的威胁,流离的苦痛,冒着一切艰险,纷纷自动渡海回乡去做‘顺民’。敌人却利用我们这个弱点,遣派汉奸到雷州徐闻及广州湾等地活动,引诱难民回乡,已经有数百人被诱去了。”
  “这是一个大危机。难民是战争的产物,是我们民众中直接受了敌人残酷的杀害,饱尝了战争的灾难苦痛,所以他们的反抗力最强烈;如果使他们生活有着出路,并给予适当的训练,那是抗战中一股强大的力量。不然,让他们中了敌人怀柔政策的毒,被敌奸所利用,那便成为我们抗战的障碍物。”
  “我们要抢救这浮沉中的孤岛,争取抗战的最后胜利,除了需要大量的财力物力的接济,和广泛的推进回乡救乡运动,发动侨居南洋各地的青年组织回乡服务团,协助政府发动群众、组织群众起来参加抗战之外,对于战区和流落南洋,广州湾以及雷州半岛等地的难胞,也应急需有计划的救济。积极的把他们组织起来,加紧训练,遣送回我们的后方或沦陷区去,参加生产,参加抗战,使他们成为抗战队伍中的一支生力军。”

附注

①本文刊于民国二十八年八月廿三日(即1939年8月23日)香港的《星岛日报》第四版,原标题为“浮沉中的海南岛——一个华侨回乡服务团代表会见记者”,现标题是编者重新拟的。 ①即四月十六日。

知识出处

琼崖抗日斗争史料选编

《琼崖抗日斗争史料选编》

本篇文章记述了琼崖抗日斗争史料选编的情况。其中包括廖承志关于琼崖最近情况致中央局南方局转粤省委电、中共广东省委关于琼崖党及游击队情况向南方局并中央书记处的报告、廖承志关于琼崖情况致中央电、中共中央书记处对琼崖工作的指示、中共中央书记处对广东各项工作的指示(节录)、胡服、古大存对海南岛游击队的活动及建立根据地之意见致中央书记处电、古大存、吴有恒对广东工作意见致中央电、中共中央书记处对琼崖工作的指示、毛泽东、朱德、王稼祥关于准备粉碎顽军进攻致冯白驹电、毛泽东、朱德、王稼祥关于了解琼崖我军组织及敌军、友军 分布情况致冯白驹电、中共中央对海南军事、政治工作的指示等。

阅读

相关地名

海南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