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市图书馆
三亚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三亚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茅屋记怀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故事里的三亚》
图书
唯一号:
200120020230001098
颗粒名称:
茅屋记怀
分类号:
K296.6
页数:
5
页码:
71-75
摘要:
本文记述了茅草在海南岛以及南滨农场的历史背景和应用价值。描述了在茅草屋里住宿的生活环境和搭建茅屋的过程。还介绍了知青在盖茅屋过程中的劳动过程和经历,以及他们在后勤班编织茅草片的情景。
关键词:
茅草
海南岛
历史背景
应用价值
内容
海南瘦瘠或肥沃的地,只要有茅草根,都会长茅草。在开春之时,茅草根有节的地方,就生出了芽眼,迅速顶出润湿的地表,漫山遍野地生长,所以茅草也叫茅根草,听起来很地道。如是冬季,茅草地遇野火,燎过之处,落下黑灰满地,很快又是一片青翠,应了“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诗句。茅草根还有药用价值,人们挖来茅根,洗净、置入锅内,煲水饮用,有清热祛火利尿功效。
20世纪五六十年代,茅草可是个“宝”,给千家万户带来温暖。当时在海南岛的中小城镇、广大乡村,以茅草结庐而居是普遍现象,垦区农场也不例外。我父亲原籍广西横县,他1955年从老家入伍,1958年复员,与16名老兵一起分配到南滨农场前哨队,是第一代农垦职工,刚到农场时住茅草屋,后来才搬进瓦房。我出生在农场,是农垦二代子弟,早期的农场物质匮乏,生活艰难的一些过往的事,仍然记忆犹新。
南滨农场从1968年到1972年,接收安置了来自广州、湛江、海口、潮州、普宁、揭阳、丰顺、惠来、高州、茂名等地的知青,人数达到一千多人。知青刚到农场时,不少人住过茅草屋。因此,众多知青与茅草屋,结下了不解之缘。
南滨农场在1969年3月改制为兵团三师十三团,前哨队改成“十连”。在知青到来前,只有六栋旧瓦房,房子不够住,不少老职工全家蜗居茅草屋。我记得很清楚,为了迎接知青到来,赶盖了一栋茅草屋,先安置好第一批的,以后再继续盖。陆续分来的几批知青,总共有40多人,像丰顺知青曾翠莲、黄延安、吕赵钦、刘菊芳,广州知青阮连好、邹其国、陈念清、陈笃祥,还有海口、潮州、普宁等地的知青……,大多数人的名字、言行举止、音容笑貌,至今我还记得。
知青住茅草屋,几个人挤在一间,显得很狭窄,非常不习惯。茂名几个女知青是头一次住茅草屋,对这种生活环境有思想抵触,还哭过几次鼻子。针对知青中的这种情况,连队进行了革命传统教育、“忆苦思甜”教育,还准备多盖些茅草房,好让知青住得宽敞些。实际上,知青一分到连队,就投入开荒种橡胶大会战,是过了一段时间,才真正着手解决住房问题。
在兵团建制时,每个连队都有一个后勤班,你人肥人瘦不要紧,会摆弄木工斧凿及泥工灰刀就行,就安排进后勤班。
要搭建茅屋了,木料得往山里去取。后勤班的知青手里掂着“过江龙”片锯,腰上插一把山钩刀,就往山里走。在山里放木料溜坡,是惊心动魄的。山陡,把一根根木料依次放溜,冲击力很猛,发出尖锐的啸声,在山涧中回响,霎时就冲到了山脚下。用水牛拉动木爬,坡度不大的,水牛拉着捆绑在木爬上的木料,上下坡都不费力。坡度大的,上坡既吃力,下坡也不轻松,木爬上的木料简直是从后面冲向牛而来,紧跟牛后面的人往往揪心。直到牛安然停在木料堆积处,一路来悬着的心,才终于可以放下了。长得牛高马大的信宜知青黎新荣,驾驭牛爬得心应手,也最为安全,所以在最危险的地方同伴都惧怕时,就由他来驾驭。
那时盖茅屋,选在无雨的冬季。入秋的时节,茅草由碧绿转黄老熟了,要割下来晒干。这时大家拿上刀镰,都往茅草地割草去。栖息在草丛深处的鹧鸪、斑鸠和毛鸡等飞禽,不时地被惊动“扑噜噜”“扑噜噜”落在几十丈远的草深处。
割草是一件十分辛苦的劳作。烈日下,躬着身在茅草地里,汗流浃背,每割满一手茅草,还得用镰刀像篦子梳长发一样,梳掉短茬,留下长的。脸上、手上、露肉的地方,在火热的天给茅草划伤了,热辣辣的,又痒又痛。那时的女知青很有办法,经历那么一天下来,大伙儿凑布票,到商店买布缝制两个长袖套套在手上挡茅草。
从茅草地里把摊晒干的茅草收集好,用绳索绑成一人双手拢不住的茅草捆,“嘿!”的一声,百来斤重的两捆草离开了地面,就被人挑起来了。连着几挑子下来,只见体格健硕的女知青,那姣好的面容,被体内的热气烘得红彤彤的,一直不肯减退,惹得那些男的都爱回头瞅。
茅草挑回来了,连队安排人工编织茅草片。编织茅草片的竹篾,要削薄,留下竹皮。带厚肉的竹皮,夹的草不密,有缝隙,也易掰断。织茅草片,人就坐在一只短板凳上,用手分开五六条竹篾,另只手拿茅草,茅草就夹到竹篾里,夹了上层,又拿起下面一条竹篾夹上茅草,一层一层地夹,人就往前挪动,屁股后面的茅草片就延伸了出来。原来不懂织茅草片的,边看边模仿,很快就上手了。
男知青把大的木料当下地桩、做桁条,小木条则用来隔墙、铺在桁条架茅草片。这些都搞妥后,下面的人都手执木杈,叉上茅草片往屋顶上抛,坐在高处的接住茅草片,用截短的竹篾片勒紧。
屋顶的茅草片铺好了,接下来的功夫就糊泥墙,是稻草裹黄泥的,又韧又结实。这时的茅草屋,在泥墙没风干之前,充斥着很重的湿气。等到泥墙风干了,就安排知青住了进去。住在茅屋的知青就有了情趣。
一栋栋的茅草屋,排列得很整齐,每栋都有七八间,分别住着男女知青。男女房间由泥墙分隔。这样一来,男的站在床铺上,眼光扫向女知青那边,简直是一览无遗。有一天,女宿舍里有人“噢”地大叫一声,接着就有女知青告状到胡子拉碴、绰号叫“山东杏”的连长那里,胡子拉碴的“山东杏”连长走进男知青的房。是吗,还有这等事?老实招来。说啊。如果偷看了就说偷看,没偷看就说没偷看。胡子拉碴的“山东杏”连长此时虎着个脸,实则心里乐着。那女的一听就急了,放声大喊起来,他没有偷看到!他一激灵,转身看了看背后那女的,说,那还告什么告啊!他翻了翻眼,把部队那一套弄不丢的手势那么一挥,说,全体别午休了,准备出工劳动。几天后,泥墙头挂上了几片茅草片,把两边的眼光都给挡了。
那个时候的茅草屋,墙上都钉一块小木牌,上书“注意防火”。牌子挂在那里,有的几年经风经雨下来,字的颜色褪了,直到不能住人的茅草房破损,也没有遭遇一次突然的火灾。有的茅草房也有突遭火灾的时候。那一次烧的是知青住的茅房。发生火灾时,先是整个茅草房冒出浓烟,接着茅房顶明火旺旺地窜出几丈多高的火舌,火舌往天空直舔,烧得“哔剥”“哔剥”直响。
人们张皇失措,惊呼不迭。救火钟声“当、当、当……”猛地敲响,傍晚收工回队的人们,迅速从住房提起大桶水奔向火灾现场;火势太强了,有人架起木梯上了屋顶,有人踩着木梯站成一长溜,将下面往上传送的一桶桶水,不停地泼向熊熊燃烧的大火。看到还是不行,上面的人赶紧把火源外围茅草片给扒下,又把带火的扒出往下扔,让下面的人泼水扑灭。
失火的那天,已过了寒露,寒月从东边山爬上来,照在救火洒下的残余水面上,银光光一片。已被火烧的几个房间,有来不及抢出的床铺、蚊帐和桌椅,都是湿漉漉的。当晚,老职工把知青接到自己并不宽敞的房间住下,晚饭也在老工人家吃。天已微凉,老工人家的温馨拨动了知青的心弦,女知青眼里涌出泪花,一擦抹,眼泪又流出来。
那个时候,逐渐适应农场生活的知青,合伙盖起了小茅屋,女知青最为高兴,可以不再麻烦老职工了。到老工人家的小伙房洗澡,且不说地方窄小,还有老工人的子女多,经常是洗个澡下来,也是晚饭时间,老工人很热情,家里烧了个好菜就非要让留下来吃,那种盛情真的是难却。另外吃连队伙房的饭菜多了,有时也可以自己烧菜,改改口,解解馋。
郭光华的父亲是20世纪50年代华南热作学校应届毕业生,早年响应党的号召参加农垦建设。郭光华也属于农垦后代,他曾经在海口上过学,是老三届。他与这些知青是同龄人,情趣相投,很谈得来。当时知青的小茅屋,是他经常光顾的地方,也促成了一桩美好的姻缘,郭光华与面容姣好的丰顺女知青刘菊芳成了家。那年妻子刘菊芳作为知青返城后,不少人都认为她是“黄鹤一去不复返”了,都替留在农场的郭光华担心。
许多年后,我遇到郭光华的妻子刘菊芳,聊起当年她与郭光华的婚恋,她笑吟吟地说:“当年知青大返城,是不愿再留在农场,不管不顾有无工作调令都回去,但回城后的安置成了问题,没有工作的知青生活很困难。我是拿着一纸调令回城的,有工作安排,情况要好得多。那时我的家人及亲友都劝我离开郭光华,我也意识到一个有工作、一个没有工作,我会付出很多辛苦,的确动摇过。但一想起是知青小茅屋把我们联结在一起,让我对郭光华加深了解,产生感情,我非常珍惜,不能说放弃就放弃了,就没有离开他。至今,我对当年的茅草屋,还有深深的眷恋。”
许多年后,有一位已回城的女知青写信给我,说她几十年都没有看过茅草屋了,很怀念。
有一天,我忽然很想去一个生产队看一看,那是我曾经生活工作过的地方,离开很多年了。那天“看”的愿望很强烈,我就独自一人步行去看了。那口水井保留在那里,水依然还很清澈,茅草屋已不存在,早拆了,而原来屋前的几棵椰子树还健在。一时,原来熟悉的环境,让我感到很亲切,也让我感慨不已。我忽然明白了女知青讲的话,关于怀念茅草房的一句话。
知识出处
《故事里的三亚》
出版者:中国华侨出版社
本书从三亚历史文化、海洋文化、民族文化以及建国以来社会建设与经济发展等角度切入,深入挖掘了三亚的历史底蕴,回顾了三亚的发展历程以及作为改革开放样本城市折射出来的精神。
阅读
相关人物
蒙胜国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