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林校生” 相关
共 21 条 1 / 2
1
前言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民国宁德 | 类型: 前言
2
知识出处: 民国宁德 | 类型: 正文
在黄树荣从出生到去世的60年间,即通常所说的从洋务活动兴起到护法战争失败的60年间,中国一方面内外战争连绵,边疆危机严峻,不平等条约纷至沓来,另一方面异质文化冲突激烈,“教案”频起,政团党派、书局报刊如雨后春笋般勃发涌动,“维新”、“新政”...
3
知识出处: 民国宁德 | 类型: 正文
本段介绍了宁德县近代著名盐务专家林振翰传略。
4
知识出处: 宁德一都 | 类型: 正文
陆游于绍兴二十八年(1158)正、二月间受命自绍兴取道浙南的永嘉(今温州市)、瑞安、平阳诸县进人闽东,陆氏于绍兴二十八年八月一日作有《宁德县重修城隍庙记》。礼不必皆出于古:衣帛而祭先蚕,郡县皆祭城隍,飞鸾、关(《宁德县志》引文作。以道出宁德...
5
知识出处: 宁德一都 | 类型: 正文
宁德县乃至整个福宁府并不是一个方言单元(一般划属闽东方言区北片),文中所述内容也未必仅属闽方言,而只是最近在阅读古人写的典籍或今人编的辞书中见到一些词语,感觉与本土方言尚有若干相合之处,也没有采用《方言调查字表》和国际音标,有时直接借用他字...
6
知识出处: 宁德一都 | 类型: 正文
闽东北最早见于地方文献记载的”(详见万历版《福安县志》卷9《杂纪志·祥变·虎害》”)而见载次数最多的则当推宁德县,乃指虎到人的聚落相扰。明嘉靖戊戌版《宁德县志》卷四《祥异·虎害》记事三条“两虎往来西南门。(嘉靖版《宁德县志》范例称,林文迁《...
7
知识出处: 宁德一都 | 类型: 正文
宁德今日尚存嘉靖十七年(1538)版县志,到唐代大致设有24县(这里的实际意思是今天的24个县[含县改市、县改区]为唐代和唐以前所设,闽国新置宁德、罗源、闽清、同安、顺昌、永春(桃源)、德化7县,几乎都没有宋元时期编纂的县志。现在能看到的是...
8
知识出处: 宁德一都 | 类型: 正文
民国稿本《宁德县志》从1915年起意,修志局”已刊王致纯《劫后余生的民国续修宁德县志稿》、陈玉海《宁德县志民国续修本事钩沉》(见宁德蕉城区政协文史资料第十七辑《民国宁德》,清末民初的螺洲以陈、吴、林三姓最盛,螺洲林氏是南宋时期由莆田迁居于此...
9
知识出处: 滨海五都 | 类型: 正文
林聪于正统四年(1439年)考中进士,正统八年,授刑科给事中。明代的六科给事中,是中央用以箝制六部的一个独立机构,有专门的办事处,人称“六科廊”。自建文帝以来,给事中定制为从七品官员,但权力很大,主要掌管抄驳奏章、谏诤建言、弹劾官员、编汰档...
10
知识出处: 滨海五都 | 类型: 正文
明代“倭患”的重心,宏观的看,大致有一个从辽东和山东向江苏、继而向浙江、再向福建和广东转移的过程。具体的看,倭寇对福建、对闽东北的侵扰,发生得也很早。《明太祖实录》载:洪武三年六月“倭夷寇山东,转掠温、台、明州傍海之民,遂寇福建沿海郡县。”...
11
知识出处: 滨海五都 | 类型: 正文
北宋前期著名理财家林特的事行和乡籍本文章内容包括:一个古老的民间传说;二、两种新编方志中的林特传;三、笔者试拟的林特简传等。
12
知识出处: 闽东文史资料-第十辑-闽东民初社会 | 类型: 正文
在黄树荣从出生到去世的60年间,即通常所说的从洋务活动兴起到护法战争失败的60年间,中国一方面内外战争连绵,边疆危机严峻,不平等条约纷至沓来,另一方面异质文化冲突激烈,“教案”频起,政团党派、书局报刊如雨后春笋般勃发涌动,“维新”、“新政”...
13
知识出处: 闽东文史资料-第十辑-闽东民初社会 | 类型: 正文
清末民初,国门开放已久,欧美许多进步思想也渗透到闽东大地,林振翰就是在这种时代氛围中成长起来的风云人物。
14
知识出处: 畲族文化新探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中国东南族群分布格局的一大变动的情况。其中包括“滨海畲族”概念的提出、造就“滨海畲族”的历史机缘、我国东南族群分布结构的一个重要变动、闽东滨海畲村群的形成、滨海畲族文化之新质等。
15
知识出处: 畲族文化新探 | 类型: 正文
本文提出“滨海畲族”概念,凸显散居民族畲族在福建宁德市的最大聚居区的地理特征。文章分析了宁德市畲族人口和聚落的分布,指出畲族具有滨海性。同时,文章也强调了民族政策对民族发展的重要性,认为“滨海畲族”是我国东南地区族群生态结构的一个巨大异数。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