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方言里几个保留古义的口语词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德一都》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10000666
颗粒名称: 宁德方言里几个保留古义的口语词
分类号: H07
页数: 10
页码: 211-220
摘要: 宁德县乃至整个福宁府并不是一个方言单元(一般划属闽东方言区北片),文中所述内容也未必仅属闽方言,而只是最近在阅读古人写的典籍或今人编的辞书中见到一些词语,感觉与本土方言尚有若干相合之处,也没有采用《方言调查字表》和国际音标,有时直接借用他字的本地读音。反切的好处是可以大致兼表官话和方音,以下所举例词未按照韵部、声纽、义类或者时代等专业性序列来叙述,复音词在后。指蒸饭时覆在甑底起隔离作用的竹席。箸也写作筋,《世说新语·忿狷》载东晋以性急闻名的王蓝田(王述)吃没剥壳的鸡蛋。
关键词: 方言 口语词 宁德县

内容

本文的“宁德”指旧时的宁德县。但宁德县乃至整个福宁府并不是一个方言单元(一般划属闽东方言区北片),文中所述内容也未必仅属闽方言,而大多兼是比较宽泛的南方方言。方言词汇问题,是个专业性很强的领域.本文完全只是外行人写给外行人看的,主要是给本地人或者会讲本地话的人看的。它也并非宁德方言词汇调查的产物,对此我无能为力。也就是说,并非从宁德方言实际状况出发,寻求其中的古义遗留,而只是最近在阅读古人写的典籍或今人编的辞书中见到一些词语,感觉与本土方言尚有若干相合之处,便匆匆草成此文。故而文中所列,都是“有字”之词,而不处理所谓的“有音无字”之词,也没有采用《方言调查字表》和国际音标,记音以《广韵》反切为主,有时直接借用他字的本地读音。反切的好处是可以大致兼表官话和方音,但有欠通俗,这是应当向读者表示歉意的。
  以下所举例词未按照韵部、声纽、义类或者时代等专业性序列来叙述,只是信笔由之,为避免过于拉杂,大抵单音词在前,复音词在后。
  1.箄
  音“痹”,指蒸饭时覆在甑底起隔离作用的竹席。《说文解字·竹部》:“箄,蔽也,所以蔽甑底。”又音“牌”,蒲街切。大筏,用竹子或木头平排拼合成的渡水工具,今多写作“排”。
  2.箸(筋),筹
  箸,读zhu,去声,即普通话里的筷子,《韩非子·喻老》、《礼记·曲礼》已有用例。箸也写作筋,《世说新语·忿狷》载东晋以性急闻名的王蓝田(王述)吃没剥壳的鸡蛋,“尝食鸡子,以筯刺之,不得,便大怒,举以掷地”。箸(筋)在闽方言区保留得最普遍,其读音,《广韵》迟倨切,《集韵》迟据切。宁德城关读如“短”(本地音),现在一般用在复音词里,如箸筩(插放箸的小竹筒,后来扁形的陶器也称箸筩,筩音筒),冰筋(冰棒),下箸(《晋书》卷33《何曾传》记载何曾生活奢华,厨膳滋味过于王者,“食日万钱,犹曰无下箸处”。无处下箸,是很标准的宁德人的说法。)(拿箸夹取食物,此时方音“下”读ha而不读a),伸箸(伸是普通话动词,宁德方言说成“拢”),等等。也用作量词,如一箸麵,两箸菜。
  宁德话较之邻近县市,如闽东方言南片的代表福州话或北片的代表福安话,箸(筋)已经不常单用,单音词的箸(筋),一般表达为“筹”。筹,《广韵》直油切,宁德方音剃油切,阳平。古语“觥筹交错”,觥为酒器;筹为行酒令的筹码,酒杯、酒筹杂乱放置,意为酒桌上场景热闹。箸、筹都是条状的竹制品,古语又说“借箸代筹”,典出《史记·留侯世家》或《汉书·张良传》,说的是郦食其向刘邦献策,张良“请借前箸以筹之”,拿起筷子在餐桌上比划,指出郦食其的错误和自己的对策。但箸、筹形制、用途本不相同,宁德民间方言“以筹代箸”其实也属一种词汇借用现象。笔者推测,这里的北方移民与当地土著或不同批次的南下移民之间,在文化交流和语言接触的过程中,会出现不同语言间的相互借用和混合,对“箸”、“筹”含义、用法的混淆和误解可能与此有一定关系。
  3.簏
  普通话读lu,去声;宁德方音卢角切。指竹木制的小箱子。旧时宁德女性盛放梳妆用品的多层屉小箱子(一般还镶带镜子),常称作“头簏”。
  4.啜
  原写作“哾”。普通话读chuo,去声,宁德方音如“出”。意为喝、饮。在现代汉语中仍保留“啜茗”、“啜菽饮水”等古代词汇,但很少用,宁德方言中“啜”(茶、汤、开水、饮料一类)、“啜一口(嘴)”、“啜进去(里去)”等,则依然是常用词。
  5.掎
  字亦作“攲”。普通话读ji,上声;《广韵·平声支韵》:“掎,居绮切”;“攲,箸取物也”。宁德方音稍急促,近乎入声。霍童音较古,城关晚近渐渐读如古结切。《世说新语·黜免》记载了一个很生动的故事:桓公坐有参军掎烝薤,不时解,共食者又不助,而掎终不放。举坐皆笑。桓公曰:“同盘尚不相助,况复危难乎。”敕令免官。(通行本“掎”误作“椅”,参见《太平御览》卷977菜茄部三。)关于烝薤(xiè),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引《齐民要术·素食篇》说,薤白蒸是米薤同蒸,调以油豉,蒸熟后凝结,夹取较难。薤,也叫藠头(jiào t6u)。这则轶事的大意是:一次桓温宴请僚属,有个参军用筷子夹蒸薤,夹不起来,邻座共食的人不帮他,他一直夹着,不上不下。席上的人都笑他。桓温说:“同在一个盘子里用餐,尚且不能互相帮助,更何况遇到危急患难呢!”便下令罢免了那个人的官。
  上文用现代汉语译述大意,以“夹”字代“掎”。夹应是掎、攲的借字。
  6.沕
  美毕切,入声。现代汉语拼音作mi,去声。字典解作“潜藏,隐没”,西汉贾谊《吊屈原文》有“袭九渊之神龙兮,沕深潜以自珍。”宁德疍民方言基本保留古音,读如“眉”之去声,闽北人发音相近,意为“潜水”。明代乃至晚清仍能见到与“沕”合成的双音词,如唐顺之(1507-1560)的《雁训》:“人事占几,天事占符;几罔奸盭而能垢,符罔闇沕而弗彰”;姚华(1876-1930)的《曲海一勺·原乐》:“礼乐之用,浑沕无象,偶然流形,始著耳目,显之为节文,宣之为歌舞”。但极少单用。单独以“沕”表示潜泳的古义则一直在宁德方言中保留至今。
  7.清,渹
  清,七政切。唐陆德明《经典释文·庄子音义·人间世》:七性反,清,凉也。渹,《集韵》:“楚庆切,读去声,与‘㵾’同,冷也。吴人谓之‘㵾’。”学者或以为“渹”是“㵾”的异体字。(见王建设《<世说新语>语词小札》,《中国语文》1990年第6期。)从方音的角度观察,清、㵾、渹其实当为一字,宁德方音读如“秤”,表示冷、寒、冰凉。《世说新语·排调》有一个故事保留了南方方言的信息:刘真长始见王丞相,时盛暑之月,丞相以腹熨弹棋局,曰:何乃渹。(刘孝标:吴人以冷为渹)刘既出,人问:见王公云何。刘曰:未见他异,唯闻作吴语耳。
  《太平御览》卷21、卷371、卷755等多处引《世说新语》此条,可以参看。
  8.看
  “看”有探访、观察、看待等意思,探访是较早的含义。《韩非子·外储说》左下第三十三就有“梁车新为邺令,其姊往看之”的用例。东汉以还“看”的“所指”发生由窄到宽的变化,渐渐有了一般的“视”、“观”之义。六朝时期“看”作“视”、“察”“观”解的例子常见起来,但口语中仍较多保留“探访”这类早期用法,仅在《世说新语·德行篇》中,便多有其例:陈仲举……为豫章太守,至,便问徐孺子所在,欲先看之。
  荀巨伯远看友人疾。
  周镇罢临川郡还都,未及上,住泊青溪渚。王丞相往看之。
  王恭从会稽还,王大(王沈)看之。
  后来,“看”的义项越来越丰富,可以表照顾,表看管,表阅读,表看待,等等。现代汉语中一切事物都可成为看的对象。与此同时,随着与“看”相联结的双音词的大量衍生和发展,以单音词“看”表示它的传统意义“探访”的场合便渐渐少了。但在方言口语中仍有较多遗留。用宁德话说去“看某人”,一般都指探望,宁德方言亦称“问讯”,探望、问讯的范围可以比较单一,往往主要是看对方生病了没有或病情怎么样。
  9.差
  “差”通“瘥”,普通话读chai,去声。表示病愈。但“差”(cha,阴平)有“减”、“损”义,“小差”本是小有差异,魏晋时也常用以表示疾病小癒。如《三国志·魏志·华佗传》:“李将军妻病甚,呼佗视脉,……妇稍小差”;《南史·隐逸传·关康之》:“康之时得病小差”;《世说新语·规箴》:“卫(玠)思因经日不得,遂成病,乐(广)闻,故命驾为剖析之。卫即小差。”这种用法在宁德方言中比较流行,患者、亲友、医师都常问、常说“会差”、“〓差”之类的话。
  10.拿
  “拿”本是“拏”的异体字,现在却比“拏”更通行。它的本义当为“执”、“持”、“握”,北宋王之道诗有“老夫僵不扫,稚子走争拿”之句。其后的话本小说中也常用来表示“拘捕”、“擒捉”,如《京本通俗小说·菩萨蛮》:“教人分付临安府差人去灵隐寺拏可常和尚”;《醒世恒言·勘皮靴单证二郎神》:“着落缉捕使臣拿下任一郎问过”。话本小说对民间口语影响很大。这种词义在宁德方言里使用相当普遍,经常会说到“拿人”、“拿老蛇”、“拿水鸡”、“猫不拿老鼠”等等。方音为n与ia相拼,入声。而“持”、“取”意义上的“拿”,宁德方言多读徒河切,那大约是从“驮”字转过来的。
  11.扁盒(扁榼),方盒(方榼)
  盒,普通话读he,阳平,为底、盖相合的盛东西的器物。方音中“盒”为零声母,入声。旧时宁德话有扁盒、方盒,专指盘中有格档的食品盒,多盛果点、糕点等。这种器皿相当于古代的“樏”或“扁榼”。《玉篇·木部》:“樏,扁榼谓之樏。”《广韵》:“盘中有隔也。”但“樏”旧读洛戈反(动词,堆,理);力癸反(名词,食器)。普通话读lei,上声,它与宁德话的“盒”应当不是同一词。榼,苦盍切,入声;普通话读ke。kh发音相近,宁德方言里说的“扁盒”,其字或即“扁榼”。
  12.行骹
  行,宁德方音以g与ian相拼,上声,最常用的是“行路”,也常说行骹。《广韵·平声肴韵》:“骹,口交切,胫骨近足细处。”宁德方音ka,阴平。闽方言学者普遍认为“骹”是“脚”的本字。也写作“踍”,如唐代李贺《黄家洞》描述古越人:“彩巾缠踍幅半斜。”在宁德方言中,“行骹”是帮忙跑腿做事的意思。因民间盛行一种经济互助性质的“标会”,发起人称为“会首(会头)”,其他参加者称为“会骹”,由此进而生出“骹囝”、“骹数”、“好骹被坏骹拖”等词语来。新近研究成果揭示,闽语“骹”,原是古南岛语词。(见邓晓华《南方汉语中的古南岛语成分》,《民族语文》1994年第3期。)
  13.料理
  新版《辞源》释“料理”为照顾、安排,对象是人。仍依同书,则“料”有照料、整理义;以料字组词,料视、料持、料检等等,都以事为对象。“理”即治,也以事为对象。但宁德方音“料”如“照”、“耀”,都属“尤”韵。其意即办事、处理事,包括处事能力。例如,“料理一下就来”,“料理得清清楚楚”等。
  14.跋涉
  《诗经·国风·鄘风·载驰》中就有“大夫跋涉,我心则忧”的句子,《毛传》“草行曰跋,水行曰涉。”意为旅途辛苦。跋涉,常常写成跋山涉水,用例也很早(《左传·襄公二十八年》:“跋山涉水,蒙犯霜露”)。后来“跋涉”一词,或不单指行路之难,明代江南才子屠隆介绍“造捶白纸”的作法:取黄蜀葵根捣汁,水一大碗,放汁一、二匙搅匀;用纸10幅,将上一幅刷湿,在上面加10幅干纸;以次相加,可至百幅(以上幅数依纸的厚薄增减),用厚石板压一夜;第二天揭开,湿则晾干,再压一夜;第三天揭开,平铺石上,用打纸搥敲打千余下,揭开晾干;叠压至隔天又捶打千余下,如此反复,直至如蜡笺般有光泽。他说“余尝制之甚佳,但跋涉耳。”(屠隆《考槃馀事》卷2“造捶白纸法”条述此颇详,见金城出版社2012年版第159页。)宁德方言中的跋涉,不用于表示行旅劳顿,意思与屠隆所说相近。跋、涉都是入声,“涉”的韵母略同方音“角”,这样,听起来“跋”与“跌”音相似,“涉”与“摔”音相似,宁德人惯常以跋涉表示做事、度生之辛劳、苦累、不顺利,或许也受到了这种听觉效应的“刺激”。
  15.鼎筅,筅帚
  筅,字亦作箲,旧读苏典切,普通话读xian,上声。原是刷洗釜、甑的小竹帚,一般用一节竹子,从无节的一端密密劈成细条,收束在有节一端寸许处(外地也有完全劈开再将一端紧紧缚住的做法),宁德方言谓之鼎筅,筅,读之如“浅”。扫地用的帚子,则用八九寸至尺许的小竹枝(末尾)择除大部分叶子,捆紧上端,插入木、竹小杆制成。宁德疍民谓之筅帚,保留古代音义较多;一般人则称“笤帚”。笤帚,亦作苕帚,现代普通话仍在使用,绝大多数用高粱糜子制作,也有用地肤、棕丝、芦苇、椰棕丝等材料的,宁德常用芦苇一类制作,方言称为“菅帚”。菅,普通话读jian,阴平;方音读“甘”;辞书上释菅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多生于山坡草地,很坚韧,可做炊帚、刷子等”。
  16.狼筅
  新版《辞源》:“狼筅兵器名。长一丈五尺,有竹铁二种,附枝九层、十层,明将戚继光施于水田中以代蒺藜与拒马术。见《武备志》104《狼筅》。”这个词条的释义不够明确。戚继光《练兵实纪杂集·军器解上·狼筅解》说:“狼筅乃用大毛竹,上截连四旁附枝,节节枒杈,视之粗可二尺,长一丈五六尺。人用手势遮蔽全身,刀鎗丛刺必不能入,故人胆自大,用为前列,迺南方杀倭利器。”可见竹制“狼筅”即选用南方坚实的老毛竹,将竹端斜削成尖状,留下四周尖锐的枝桠杈。每支狼筅长5米左右;“视之粗可二尺”,则每个留附的枝桠可有七八寸长。
  宁德方音读筅如“浅”。本地话里说的狼筅,是晾晒衣被等物的竹具,也选用比较粗直的老毛竹(取其坚实不易蛀),也留下上半截的少数几个枝桠(两三寸长),固定在屋里屋外的空坪上,晾晒前临时再在两根狼筅的枝桠上架置横竿。这种晾晒衣物的“(狼)筅”,在宁德方音里则为古典切(因与“狼”连读,受鼻音影响而略有音变),与“笕”同音。“笕”是引水的长竹管,也是用的大毛竹,打通竹节,或整竹,或剖成两半;或单根,或多根连接。那么,从读音和器形来看,无论作为兵器还是晾晒工具,“狼筅”或许都应写作“狼笕”为是。
  至于这里的“狼”字,当为“狼犺”之“狼”。“狼犺”亦写作“狼抗”,南方方言以指粗苯。清乾隆年间胡文英《吴下方言考》卷2:“《宋书·文九王传》‘(刘)休祐生平狼抗无赖’。案,狼抗,大而无用,不可容也;今吴谚谓物之大而无处置放者曰‘狼抗’。”闽语也是如此。宁德方言至今犹常说“狼抗”,惟不以形容人体(据徐震堮考述,狼犺本有声无字,又说“躴躿训身长貌,是其本义,故字从身,从而凡物之长大者皆可谓之躴躿。”详见《世说新语校笺·方正篇》“王大将军当下”条注文,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177页。),而以形容物件。《今古奇观·转运汉巧遇洞庭红》所述“若不是海船大,也著不得这样狼抗东西”,最合其意。
  17.剃鼎
  鼎本是古代烹煮食物的炊具,一般三足两耳,同时也烹饪用于祭祀的牺牲,渐成为重要的礼器,于是有定鼎、问鼎、鼎祚、鼎辅、鼎业、鼎革等词汇的出现。用来平常煮食的,遂多称为釜、镬,汉代铁釜、铁镬开始取代铜鼎、陶鬲。唐朝以还已普遍用“锅”来指称功能相似的炊器(锅,原指车釭,即车毂口穿轴用的金属圈。),但在闽、赣地区一直保留“鼎”的称谓。无论烧的是柴草还是谷壳、锯木屑,时间久了,锅鼎底部都会粘上越来越厚的烟灰,影响热量传导,宁德方言所谓剃鼎,便是取鼎覆地,然后用厨刀、锄头一类有刃的铁器刮去烟灰。故亦称刮鼎,“刮”方音读如g、o相拼。上世纪80年代以来,蜂窝煤、液化气、天然气渐次进入平常人家的厨房,又有电磁炉、微波炉、光波炉、电饭煲等新灶具争奇斗妍,本地刮鼎、剃鼎之俗今已悄然消失。
  18.籴米
  籴,普通话读di,阳平,古为入声字。宁德方音中韵母为ia,也是入声。籴即买米,而受双音词化的影响,乃有“籴米”一词,宋人已有《籴米》(苏轼)、《李光远宅籴米》(释印肃)诸诗。宁德方言说“籴米”,也单说“籴”,如“籴三斤”、“籴多少”等。
  “粜”与“籴”对言,普通话读tiao,去声,意为卖出谷物。现在宁德方言不怎么说“粜米”,但买卖过程中表“更换”物品之义的“桃幼切”方音,似可考虑记作“粜”字。
  19.走埕
  “走”的本义是“跑”。古人原先用“行”表“行走”,用“走”表“奔跑”,后来以“走”替换“行”,而以新产生的“跑”替换“走”。但在许多方言中“走”还是“跑”的意思。这是常见的情形。宁德方言有“偷走”一词,表示偷偷跑开或者逃跑,算有一点地方特色。(普通话里的“偷走”,意义重心在“偷”不在“走”。最近新兴的“偷跑”一词则意为“产品非正常渠道流出”,特指游戏、歌曲等公开发售的产品在公司发售日期前通过不知名渠道流出。)“走”,方音属ao韵,而普通话属ou韵。
  “埕”,据新版《辞源》的解释,是东南沿海一带饲养贝类的海滩田,如蛏埕、蛤埕等。宁德方言也把陆上的一些小平地叫作“埕”,如厝埕、楻埕。
  所谓走埕,则是指的一种饲养禽畜的方式。它与“圈养”相对,不把鸡、猪等等禽畜关在鸡圈、猪栏里喂养,而是放养在野外环境中,有较多的活动空间,有一定程度的自由觅食,使其获得更自然一些的生活方式。
  20.宝惜
  (保惜)“宝”为意动用法,谓惜之如宝,南朝隋唐时期已有这个双音词。《南史》卷59《王僧孺传》:“此籍既并精详,实可宝惜,位宦高卑,皆可依案。”唐代李绰《尚书故实》载:“太宗酷好法书,有大王真迹三千六百纸,率以一丈二尺为一轴。宝惜者独《兰亭》为最,置於座侧,朝夕观览。”都是其例。
  也可写作“保惜”,则属一般的并列式合成动词,意为保护爱惜。唐人姚合有《拾得古砚》诗:僻性爱古物,终岁求不获。昨朝得古砚,黄河滩之侧。念此黄河中,应有昔人宅。宅亦作流水,斯砚未变易。波澜所激触,背面生罅隙。质状朴且丑,今人作不得。捧持且惊叹,不敢施笔墨。或恐先圣人,尝用修六籍。置之洁净室,一日三磨拭。大喜豪贵嫌,久长得保惜。
  诗末八句把“保惜”的动作和情态描写得很到位。
  至明代这种用法依然常见。元明之交的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27《庄蓼塘藏书》说:“其家蓄书数万卷……蓼塘既没,子孙不知保惜,或为虫鼠蚀啮,或为邻识盗窃。”明中期的文徵明《跋金伯祥瞻云诗卷》说:“此数篇特以诸公手笔,故其子孙尤加保惜如此。”都是顺手拈来的例句。
  宝惜或保惜,现在的普通话里都不怎么见到了,宁德方言则一直常用。而且还有一个同义词:护惜。(护惜一词在唐明间也比较流行,如《太平广记》卷78引唐人薛用弱《集异记》“符契元”条载:“时果未熟,乃有邻里小儿,攀缘采摘,契元护惜,咄叱曾无应者,契元愈怒”;明高启《爱竹轩为陈维寅赋》中也有“一竿护惜不忍剪,何以持钓横江鳞”之句。而且现代汉语中往往时有所见。)需要说明的是,宁德方音,这两个词中的“惜”读法不同:宝(保)惜的惜,读如现代汉语拼音的s、ü相拼;护惜的惜则读如方言中的“锡”。笔者以为前一种读法当比后一种读法更古老。
  21.月日(一到日)
  吴金华《三国志校诂》:魏晋南北朝时期,历时一月每称“一月日”。例如,《三国志·吴书·朱然传》:“魏攻围(朱)然凡六月日,未退。”《建康实录》卷二“六月日“作“一百八十日”。(见吴金华《三国志校诂》卷32,江苏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186-187页。)这种表达方式在闽语中保留至今。福州话将一个月称为“一到月日”,三个月称为“三到月日”,等等;宁德话则省音为“一到日”、“三到日”等;这里的“一”,闽语读如“石”。何以这样表示?笔者以为,所谓一到月日或一到日,它的意思都是指从某月某日“到”下“一月”的“这一日”,如二月初三日到三月初三日。因此,福州话的表达形式意思会更显豁一些。
  以上所述,舛误难免,希望读者有所匡正,更希望有兴趣者真正作些研究,拿出比较像样的东西来。记得数年前在蕉城区宣传部的一间办公室里与老友甘峰闲谈宁德方言,都以为方音只是方言的比较外在的标识,更重要的是方言词汇。目下尝试,只能写出这么粗糙的短文,但愿下回稍得长进。谨此为记。

附注

日《晋书》卷33《何曾传》记载何曾生活奢华,厨膳滋味过于王者,“食日万钱,犹曰无下著处”。,无处下著,是很标准的宁德人的说法。 ②通行本“持”误作“椅”,参见《太平御览》卷977莱茹部三。 ③见王建设《<世说新语>语词小札》,《中 国语文》1990年第6期。 国见邓晓华《南方汉语中的古南岛语成分》,《民族语文》1994年第3期。 9屠隆《考繁馀事》卷2“造播白纸法”条述此頗详,见金域出版社2012年版第159页。 ⑥据徐震坷考述,狼犹本有声无字,又说“狼躲训身长貌,是其本义,故字从身,从而凡物之长大者皆可谓之狼射。”详见《世说新语校笺●方正篇》“王大将军当下”条注文,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177页。 ⑦锅,原指车缸,即车轂口穿轴用的金属圈。 ⑧普通话里的“偷走”,意义重心在“偷”不在“走”。最近新兴的“偷跑”一词则意为 ⑧普通话里的“偷走”,意义重心在“偷”不在“走”。最近新兴的“偷跑”一词则意为 “产品非正常渠道流出”,特指游戏、歌曲等公开发售的产品在公司发售日期前通过不知名渠道流出。 团护惜一词在唐明间也比较流行,如《太平广记》卷78引唐人薛用弱《集异记》“符契元”条载:“时果未熟, 乃有邻里小儿,攀緣采摘,契元护惜,咄叱曾无应者,契元愈怒”;明高启《爱竹轩为陈维寅赋》中也有“一竿护惜不忍剪,何以持钓横江鱗”之句。而且现代汉语中往往时有所见。代汉语中往往时有所见。 日见吴金华《三国志校诂》卷32,江苏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186-187页。

知识出处

宁德一都

《宁德一都》

本书主要内容分为街区村落、经济活动、文化民俗、人物事件、老街风貌、姓氏源流、社会杂谈、志书札记等8大类,共100余篇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林校生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