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景德镇” 相关
共 2544 条 55 / 170
811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志 | 类型: 正文
人口增长速度的变化,受到自然和社会因素的制约,而影响尤为直接的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812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志 | 类型: 正文
丛聚性景德镇历史上业陶者十之八九是客籍人口,故有“五方之豪丛聚”之说。其中“窑户多来自都昌,称为都帮,铺户以徽籍人居多。其他籍隶南昌、鄱阳、临川各县者亦多,土著或不及十之一、二也”。民国时期仍是如此。资料统计,景德镇各籍瓷行有26家(帮)。...
813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志 | 类型: 正文
人口变动资源描写了景德镇人口自然变动、社会变动、流动人口等内容。
814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志 | 类型: 正文
景德镇出生人口的出生是人类自然更新的必然,户籍统计上的出生人数,不包括死产胎儿。
815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志 | 类型: 正文
人口的社会变动主要表现为人口的机械迁移,一般分为国内迁移和国际迁移。景德镇市地处内地山区,人口的国际迁移甚少,重点是国内迁移和流动。
816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志 | 类型: 正文
景德镇市人口流动性大,自流人口多。“人口异动极不规则”。民国37年(1948年)1月,抽查第廿三保户(约一百户),一次就查出60余名未登记(户口)者。1951年4月份,景德镇市临时居住人口达3346人,大多数来自邻县和农村。
817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志 | 类型: 正文
人口构成资源描写了景德镇年龄构成、性别构成、民族构成、职业构成等内容。
818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志 | 类型: 正文
人口质量主要描写了景德镇儿童发育情况、受教育程度、人均寿命、残疾人口等内容。
819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志 | 类型: 正文
景德镇原为手工业生产城镇。千百年来,陶瓷生产和人民生活的客观需要,促进了城市的形成和发展。
820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志 | 类型: 正文
城市桥梁主要描写了景德镇昌江桥梁、南河桥梁、西河桥梁、立交桥、跨沟桥等桥梁建设的内容。
821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志 | 类型: 正文
景德镇市域自唐天宝元年(公元742年)起,至民国38年(1949年)4月底止,为浮梁县境地。民国以前县设县衙、置县令,掌管全县事务。民国初改称县政府,置县知事,后称县长,为地方最高行政长官。15年(1926年)以后,陆续成立国民党、三青团地...
822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志 | 类型: 正文
浮梁县城位于旧城乡政府所在地。始建于元代至正卜六年(公元1356年),徐寿辉部将于光据有鄱东及浮十乡,筑城利阳镇术成。
823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志 | 类型: 正文
景德镇市地处赣东北,是连接赣浙皖三省陆路咽喉,以产瓷闻名于世,经济比较发达。历史上曾多次发生过有较大影响的战事。
824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志 | 类型: 题词页
毛泽东为景德镇题词
825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志 | 类型: 正文
景德镇尾矿治理:筑坝植被、制砖、废尘利用等。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