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增长速度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景德镇市志》 图书
唯一号: 140420020230001091
颗粒名称: 第二节 增长速度
分类号: C921.56
页数: 4
页码: 183—186
摘要: 人口增长速度的变化,受到自然和社会因素的制约,而影响尤为直接的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关键词: 景德镇 人口增长

内容

第二节增长速度
  人口增长速度的变化,受到自然和社会因素的制约,而影响尤为直接的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根据复利公式,对景市历史上相关时期的人口增长速度进行计算的结果是:
   宋嘉定乙亥年—咸淳己已年(公元1215—1269年)人口年均增长速度为2.2‰,人口增长呈低速状况。
   咸淳己已年—元代至元庚寅年(1269—1290年)人口年均增长速度为16.2‰,与1215年比较,年均递增6.13‰。
   至元庚寅年-明代洪武辛未年(1290—1391年)人口年均增长速度为-5.9‰,呈下降趋势。
   洪武辛未年—永乐壬辰年(1391-1412年)人口年均增长速度为6‰,复呈上升趋势。
   永乐壬辰年—正德壬甲年(1412-1512年)人口年均增长速度为0.8‰,呈上升趋势。
   正德壬申年—嘉靖壬午年(1512—1522年)人口年均增长速度为0.2‰。
   嘉靖壬午年—崇祯癸酉年(1522—1633年)人口年均增长速度为0。
  清初,国内民族矛盾剧烈,社会经济的发展受到严重破坏,市境域外地流人人口多不愿入册交赋,隐户又多,上册劳动力人口数量下降。如明末万历癸卯年(1603年)间,本地有男子成丁29911人,妇女大口27589人;而清顺治九年(1652年)分别为20210人和25733人,下降23.43%和6.7%。至康熙八年(1669年),清廷采取措施,缓和民族矛盾。五十一年(1712年)又题准丁银以当年数为准。“永为定额,续生人丁,永不加赋”。对于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人口再生产和登记人册起了重大作用。此后景德镇市境内成年男子和妇女数量平稳增加。
   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经济有较大发展。景德镇瓷业生产达到历史高峰。瓷器生产的进行和组织安排,瓷器商品的集散和商贾活动,都需要大量的工匠。16世纪以后,景德镇有官窑和民窑数百座之多,按每一座窑需工数十人计算,“主客无虑十万余”,皆来自四方,业陶为生。道光三年(1823年)景德镇市区人口发展到297579人,为明末人口的三倍,户数为59935户,较明末增长2.72倍。从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至当时,80多年里,丁口数量增长18.89%,户数增加7.23%。“其人居之稠密,商贾之喧闹,市井之错综,物类之荟萃,几与通都大邑等及”。道光十二年(1832年)景德镇“列肆受廛延袤数十里,烟火近十万家”。瓷业人口大幅度增长,服务行业人口亦随之增加。与此同时,周围乡镇的集市(有的是窑场)也有了发展。浮梁共有八个市,人来车往,热闹非凡。除土著外,有蓉城、瑞州、祁门、湖南、奉新、湖北、山西、建昌、岭南、吉安、福建、婺源、抚州、石隶、丰城、宁波、湖口、宁国、都昌、南昌、临川、九江等地区人口。至清末,人口已近40万。从清初至清末,人口年均发展速度为4.8‰。
  民国5年(1916年)境内人口为40.95万人;与清末同治八年(1869年)比较,净增1.2万人。到37年,只有16.69万人,减少了59%,人口年均增长速度为-27.667。。(即-2.766%)。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
  一是战祸灾疫不断,人口多死于非命,生存者大量逃亡。16年,国民党政府反共、剿共,大量杀戳革命根据地的共产党员和农民群众;城镇瓷商远遁逃亡,窑户星散。17年至21年,连续三年发生疫灾,尤其是21年的瘟疫(急性流行性传染病)“死人无数”。因此这段时期,境内人口减少11万,下降幅度为30.35%。23年10月,国民党军队四路进攻程家山革命根据地。烧毁7个自然村,死亡数百人,许多村庄受到惨重摧残。同年大旱,受灾田地面积达23万余亩,受灾人数达9.5万人,农作物和受灾人数都在七成以上。24年水灾接踵而至,逃荒者甚众。两年减少3.3万多人。26年至27年,适逢抗战爆发,又遇水、火、疫疠之灾,一年锐减人口5万多。抗日战争爆发后,30年5月,日军侵占鄱阳县城,景德镇人口大量疏散,其时又发“疫疠”、“死亡率甚大”。据统计,31年6月比29年减少1.1万余人,此后,又连续发生水旱灾荒,特别是33年大旱,人们外出谋生,人口数量较29年减少2.68万,降到民国时期的最低谷。
  二是瓷业凋零,人口大批流散。由于战争连绵、洋瓷充斥国内市场,景德镇瓷器滞销,工厂减产。“殷实窑户多携瓷离镇,镇瓷工人亦多星散”。17年景德镇仅剩下136座窑和10余万直接和间接从事瓷业的工人。23年的窑户(坯户)剩下1000,工人剩下4万。总产值仅二三百万元。26年日机大肆轰炸,焚毁窑厂300多家。次年生产圆器、琢器、匣钵的窑厂和彩绘红店1095个,不到25年以前的半数;平均每月产值12.5万余元,下降5/6;工人总数5324人,减少了81%。据瓷业各行30年报告:“民之廿年前(白土行)领有帖者约计40余家。现勉强维持营业者只有6家。工人往往皆是疏散回乡,化为半贾半丐,转回故里,变为农民”。“针匙工人约一千余人,……现仅剩十余人”,“画桌工人约有三干多”现“仅剩数十余人”,“填画工笔美人者……由数百人锐减至仅存40余人”。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发动内战,景德镇瓷业每况愈下。36年2月27日《解放日报》载:景德镇“抗战前窑达150余座,目前仅剩96座,战前年产瓷器19954.8万件,战时为3百万件,目前仅产2万件”。38年景德镇解放时,市内只有百来个处于停业状态的工厂,约一千左右近似失业的工人。
  三是人口的高出生、高死亡、低增长。据《江西近现代地方文献资料汇编》记载:民国25年,里村前街、后街、童街、银坑坞、老街、旧城6个地区的人口出生率为39.9‰,死亡率为21.6‰,自然增长率为18.3‰。26年7月至27年6月,这些地区的人口出生率为28‰,死亡率为18.4‰,自然增长率仅为9.6‰。25年调查这6个地区的人口再生产类型按国际通用标准比较,为静止型。
  此外,民国期间,政府把名目繁多的苛捐杂税强加在人们头上,工人工资低,物价高涨,被迫外出另谋生计,也是人口数量减少的原因之一。表3-12民国25年人口再生产类型抽样调查表
  新中国成立后,景德镇市瓷业和其他工业都得到恢复和发展,农村生产关系发生根本变化、农业经济发展较快,城乡人民生活和医药卫生条件大有改善,人口出生率迅速提高,死亡率明显降低,出现了人口增殖高峰。1959年,增加到30.10万人,较1952年增长39%,7年增加8.45万人。60年代,虽然经历三年自然灾害和压缩城市人口,开展计划生育工作,但人口的增殖速度仍然过快。1969年人口总量达38.15万人,与1949年相比,20年中翻了一番,平均每年递增34.73‰。1971年以后,计划生育工作引起人们的重视,但由于旧习惯势力和人口增殖高峰的惯性作用,到1978年,景德镇市人口总量每年仍增长一万人左右。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加强计划生育工作,采取丁一系列有效措施,景德镇市人口增殖得到控制,人口总量的环比增长速度下降到2%以下。1985年末,人口总量为56.97万人,为1949年的2.96倍,平均年递增速度降到3.06%。
   表3-131949—1985年景德镇市人口增长、发展速度比较表单位:%表3-13-11949—1985年景德镇市人口增长、发展速度比较表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志

《景德镇市志》

《景德镇市志》(有史记载-1985)是景德镇有史以来第一部地方志书,全方位地记载了景德镇市域古代、近代和现代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尤其是景德镇的瓷业历史与现状,资料非常丰富翔实,是一部对社会各界均有教益的珍贵书籍。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