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建设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景德镇市志》 图书
唯一号: 140420020230001112
颗粒名称: 城市建设志
分类号: F299.215.6
页数: 28
页码: 225—250
摘要: 景德镇原为手工业生产城镇。千百年来,陶瓷生产和人民生活的客观需要,促进了城市的形成和发展。
关键词: 城市建设 景德镇

内容

景德镇原为手工业生产城镇。千百年来,陶瓷生产和人民生活的客观需要,促进了城市的形成和发展。宋以后,民窑逐渐向昌江中游沿岸靠拢,形成沿昌江东岸的带状城市布局。明代中期,镇内人口已达数万,并建造了一批气势宏大、用材精良、雕刻精细的住宅、馆舍和瓷行,至今仍有多处遗存。平行于昌江的前街、后街和垂直于昌江的弄巷,成为适应当时陶瓷生产和运销的通道。镇区范围北起观音阁,南到小港嘴,东及马鞍山,西至昌江沿岸,已具相当规模。鸦片战争后的近百年中,建设进度缓慢。清末,市中心修建了两条总长约3.3公里窑砖拱形结构的排水干道。1931-1936年,改造了中山路、中正路,开辟了复兴路、新运路和风景路,拓宽建成斗富弄、麻石弄、戴家弄等道路。抗日战争以后,经济萧条,城镇衰落。到1949年市人民政权成立时,城市建成区面积仅有4.5平方公里。经过历年建设,控制改造老城区,拓建东市区,开发西市区,至1985年城区面积达124平方公里。第—章测绘规划
   第一节城市测绘
  清代有景德镇示意图。民国24年(1935年),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军令部江西省陆地测量局和日本“支那派遣军测量班”协助,共同测绘景德镇及浮梁县1/5万地形图。民国38年(1949年)初,浮梁县政府第四科绘制成“景德镇城区图”,属城市现状简图,图的比例、方位不甚精确。五十年代初,在房管部门接收的民国档案中发现一些零星的地籍图,但由何单位作业、成图年代、座标高程、属何系统,均无从查考。
  控制测量1955年,为建立一个地方控制网,丈量一条666米的基线作为起算边,观测了天文方位点,以市水文站提供的旧有吴淞高程的一个点起算,建立起地方独立座标系,但所获成果均未作比较和改正。施测了一个控制面积为262.5平方公里,包括基线网共有53个点组成的四等基本控制网。在控制范围内,施测了174平方公里万分之一、19.3平方公里两干分之一和老城区4平方公里五百分之一的地形图。这是景德镇市第一个测量成果。1958年,国家颁布城市测量规范。对照规范,发现原有的测绘成果资料尚不能达到规范要求的精度,必须将现有控制网进行联网改造。1959年,邀请建工部综合勘察院华东分院派出小分队协助,对景德镇市的平面控制网与国家网进行联网改造工作。当时所采用的是国家资用座标为起算数据,后发现与国家网平差后的数据有些差异,于1960年11月,再次邀请华东勘察院进行联测纠正。在设计布网时,扩大了控制面积。任务分两期进行:第一期属于原网改造,包括浮梁旧城约1000平方公里;第二期是以规划中的卫星城镇——旧城为中心,控制面积约250平方公里。这些测量成果成为后来作业的依据和基础,沿用至今。
   地形测量地形图是地形测量的主要成果。1955—1985年,市测绘队在建立大地控制网的基础上,根据城乡规划、建设的需要,绘制完成了各种比例的地形图。供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用的基本地形图主要有1/500,30.05平方公里;1/1000,101.64平方公里;1/2000,133平方公里;1/5000,162平方公里;1/10000,174.8平方公里;四等水准线路测量184公里。供三线工业建设和乡镇规划、建设用的基本地形图有1/250,0.13平方公里;1/500,7.46平方公里;1/1000,7.46平方公里;1/2000,10.14平方公里等几种。
   市政工程测量1956年,为建设城市东西向主干道珠山中路一马鞍山路——东一路,进行了线路平面测绘和纵、横断面的测设,全长7404米。1957年,为人民广场建设进行土地分方测量,面积1.05万平方米。同年,还为规划的珠山东路、东二路进行选线测设;1958年,为工业煤炭铁路运输专线建设,完成了33公里的地方铁路线的测设。1959年进行昌江大桥工程测量,在桥址哪吒渡、五龙桥布设双四边形建桥控制网,测绘出1/500地形图和5个河床断面测没图。1974年,皖赣铁路路基施工,为境内线路补桩和纵、横断面进行重测,全长68公里。1976年,施测沿江东岸护坡工程2240米,沿江东路大型截流下水管道2000米。1978年以来,完成了广场北路、新村西路、沿江西路以及吕西路改造工程等一批新建、改建的道路工程的线路测设。1980年进行珠山大桥工程测量,以桥轴为公共边设立双对角线的四边形控制网,施测了1/500地形图0.25平方公里,测设了5个河床断面,长630米,以及工程地质定位勘探测量。1981年,对焦化煤气厂进行选址测量,完成控制面积3平方公里和1/1000的地形测量;1982年,又为该厂厂区1.5平方公里的详细规划设计和12公里的煤气管线,进行1/500的地形测量。到1984年,完成的市政工程测量主要有:道路定线180公里,给、排水管线工程定线48公里,高压输电线路89.5公里,通信线路8公里,煤气管道定线12公里。为三线工业建设和乡镇建设,完成管道测量25.94公里,河床断面测量6.98公里,道路定线261.74公里。
  地质勘察1956年9月,江西省工业厅勘察队来景德镇进行景德镇瓷厂厂址勘察,1957年3月完成《景德镇瓷厂厂址勘察报告》,为建设景德镇瓷厂提供了可靠的工程地质勘察资料。1958年编制城市规划第八方案,特邀请建工部综合勘察院中南分院来景进行工程地质勘察,勘察面积100平方公里,于1960年5月提交《景德镇市城市总体规划阶段工程地质勘察报告书》。同时还为罗家桥民航机场建设,进行了工程地质勘察。
  据工程地质勘察,景德镇为第四纪地质构造,影响城市建设的动力地质现象在第四纪基土并不严重,属于城市已建成区和规划区的第四纪地层,一般未发现不良的地质现象。最为有利的工程地质区域是二级阶地,其组成主要岩性为上新世下蜀层。地质构造为粘土、亚砂土、卵石或碎石,主要特点是:地势平坦,微带起伏,不受洪水淹没,优于一级和三级阶地。二级阶地在南河有较好的发育,在马家段、新厂、茅家畈一带有些地表略带切割现象。被填土复盖的老城区中山路以东平行昌江的地段,以及官庄北伸延一条平行昌江高于一级阶地的平坦地形,亦为二级阶地。三级阶地在工程地质区域居第二位,其组成主要岩性是中第四纪冰川及冰水沉积,地质构成为粘土、卵石并夹有砂砾及粘性土。马家段一带发现有喀嘶特现象,但近代已停止发展,不利于工程的地质因素已极少,可安排一般的工业厂房及民用建筑。
   华东勘察分院于1963年3月—1964年4月对景德镇市供水水文地质进行了勘察,普查面积105平方公里,提交了《景德镇市供水水文地质勘察报告书》。据供水水文地质勘察,景德镇市地下水主要由含水性极弱的前震巳纪砂页岩和裂隙溶洞不太发育的石炭二迭纪石灰岩组成。城市采用地下给水条件较好的地区有东市区南河北岸的曹家岭地带,集水面积7.16平方公里,主要由含水层分布于二级阶地的下伏砂卵石层中,水位距地面5—10米;西市区昌江北岸官庄地带,集水面积7.46平方公里,主含水层分布于二级阶地的下伏砂卵石层中,水位距地面10-11米;吕蒙地区集水面积为14.68平方公里,主要含水层分布于一级阶地的下伏砂卵石层中,水位距地面6—10米。这三个地区的地下水允许开采储量仅为15815.37立方米(即每日1.58万吨)。
   以上工程、水文地质勘察成果,一直为全市城市规划、建设的科学依据。
   第二节总体规划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市人民政府重视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白1955年以来,先后进行厂11次城市规划编修工作,形成了两个具有法规效力的城市总体规划。
  1956-1967年城市建设规划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景德镇市为江西省重点建设的工业城市。1955年市建设委员会开始编制城市规划,1957年6月完成《景德镇市城市建设初步规划(1956-1967)》两个比较方案,同月,经市人民代表大会讨论修改,批准采用第二方案。这是景德镇市正式形成的第一个城市规划。
  规划方案确定:景德镇市城市性质为“以瓷业生产为主导的轻工业城市”,城区所辖面积为93.54平方公里,城市人口规模到1967年将达25万人。市区建设以老城区为中心向东西两翼发展。首先开辟东市区,西郊作为备用地。为避免城市发展为狭长带状,造成用地不紧凑、管线拉长、交通复杂的情况,规划新市区向东延伸5公里,沿南河北拓展呈长方形状。老城区改造,分为陶瓷工业区和行政、牛活居住区,即戴家弄以南城市下风下游为陶瓷工业改造区,以北为行政机关、商业服务和生活居住区。开辟30米宽的珠山路和东一路为东西向交通干道,将老城区和东市区连成一体。规划方案首次提出了南河改道的设想,以免沿岸蔬菜基地受到洪涝威胁。
  此次规划还就中心广场、道路交通、铁路站场、园林绿化、给水排水等市政公用设施和珠山中路临街建筑作了初步规划设计,并确定了建筑用地指标。由于规划的基础资料不够齐全,规划的深度不够,指标过大,建设资金不足,部分项目未能实现。但对指导五、六十年代的城市建设,起了积极作用,也为今后的规划建设奠定了基础。东市区的开辟,珠山路、东一路的建成,老市区的控制和改造,给排水工程建设、公共交通的开通等,都是执行这一规划的结果。
  1957年末,对前次规划进行修订,形成第三方案。第三方案否定了南河改道,但未能就城市防洪问题提出合理措施。地方铁路只得顺着东一路将东市区分割,给城市造成较大的干扰。为此,又对前三次规划进行修订,以第二方案为主,吸取其他方案的优点,形成了第四方案。
  1958年,皖赣铁路建设提到议事日程,给城市规划提出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根据铁路走向和站场布置需要,作了三个比较方案。同年11月,在民主德国专家雷台尔、同济大学教授金经昌、讲师邓述平和省建工局工程师丁谓渔的指导下,综合以前各规划方案,编制出第八修改方案。第八方案规划铁路正线沿旧铁路通过市区,在老城区与东市区之间设站场。架设两座立交桥,解决铁路线切割城市东西向交通的问题,并利用绿化隔离带,减少列车行驶时对城市的干扰。铁路正线往北在城市外围过昌江,不必再绕过观音阁水厂,既节省线路,又解决了往北山区筑路的困难。同时,过境公路与铁路共用桥梁,节约了建设投资。规划重新提出南河改道是必要的,一方面使工业地连成一体,另一方面可利用挖出来的余土修筑防洪堤坝,在堤上修建地方铁路和通往婺源的铁路、公路。并认为,到六十年代末,城市人口将达30万,趋于饱和,考虑在东流、浮梁(旧城)建立卫星城镇来分散城市工业和人口。六十年代初,国民经济处于困难时期,国家压缩基本建设投资,南河改道规划和皖赣铁路建设未能实施。但第八方案所作的铁路走向及站场规划,仍为七十年代中期恢复皖赣铁路建设,起了重要参考作用。
  1962年2月,根据国民经济调整需要,由省建工局综合设计院组织对第八方案进行修改,形成了第九修改方案,但只作轮廓性规划,供近期建设参考。1964年下半年,为进一步合理调整城市工业布局,市城建局对城市规划的实施情况进行了3个月的现状调查,于1965年11月提出了对第九方案的修改补充意见。修改意见指出:东市区新建的工业已相当集中,不宜再发展,今后应重点发展住宅区。西郊用地富裕,现已建成永久性桥梁,有很大发展潜力。老城区应进一步改造,戴家弄以北的瓷厂应逐步迁移,以保证该区的居民用地,改变瓷厂与居民区混杂的不合理局面。此外,还提出了老城区道路的改造拓宽,解决交通拥挤等问题。
  “文化大革命”期间,城市规划遭到干扰与破坏。1968年10月,城市规划、管理机构撤销,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干部调离。工厂选址定点不按城市规划办事,违章建筑、乱建乱占现象严重,有的已成为至今难以改变的现实。
  1975年,城市规划工作开始恢复。在前第八、九方案的基础上,结合皖赣铁路建设,于同年10月完成规划初稿。1977年形成《景德镇市1976~1985年城市规划说明草案》,又称第十方案。这个十年规划,为指导七十年代中、后期的城市建设,起了一定作用。曙光路改线工程,东二路、通站路开辟及火车站站场建设,沿江东路的拓宽改造,昌江东岸护坡建设,人民广场及四周道路、公共建筑的建设改造等,就是在这一规划时期进行的。
  1980-2000年城市总体规划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城市规划、建设工作有很大改进。1979年7月,市规划委员会办公室成立,并抽调16名工程技术人员,组成城市规划编制小组。经过一年的现状基础情况调查,1980年5月完成总体规划初稿。嗣后,进行了多次修改,1982年10月经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1983年11月,由省建设厅组织省内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进行评审,通过了技术鉴定。1984年5月23日,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准《景德镇市1980-2000年城市总体规划》。
  总体规划确定景德镇市城市性质为历史文化名城、陶瓷工业基地、著名的瓷都。城市人口发展规模为近期(1990年)达到32万,远期(2000年)控制在40万以内。建成区面积到1990年为28.91平方公里,2000年为41.5平方公里。城市总体布局分老城区、东市区、西市区三大片,形成分区条块组合的城市布局。控制改造老城区,配套完善东市区,开发建设西市区。
  老城区是全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保护片区。规划范围:北起观音阁,南到西瓜洲,西临昌江,东至皖赣铁路线。1980年建成区面积为6.47平方公里,规划为8.05平方公里。珠山路以北主要为行政机关和文教卫生、商业服务、生活居住区;珠山路以南至戴家弄为生活居住、商业服务、科研文化及金融等设施为主的服务区;戴家弄以南为陶瓷生产为主的工业区,陶瓷工业技术改造应以就地改造为主,适当集中成片,重点放在内涵扩大再生产上。
  东市区范围东起黄泥头,西接老城区(皖赣铁路线为界),南到南山公路,北至唐家坞。1980年建成区面积为7.58平方公里,规划为14.09平方公里。朝阳路以南是以陶瓷工业为主体和配套的机械、化工以及电子、航空工业区。里村一带紧邻火车站,除已安排的铁路站场设施用地以外,不宜再新建、扩建工厂与仓库,应尽量安排公共建筑与生活服务设施。新厂处东市区中段,已有大中专院校、科研机构、文化卫生和商业服务设施,今后宜在朝阳路中段和林荫路再新建一些市、区级公共建筑,逐步将新厂一带建成东市区的中心。从新厂至黄泥头,要限制扩大工业用地。朝阳路以北,除李家坳铁路货场和仓库用地外,其他作生活居住用地。对湖田、黄泥头、白虎湾古窑址要严格保护。
  西市区范围东临昌江,西到张家坞,南起宋家山,北至呖府滩。1980年建成区面积为6.95平方公里,规划为19.36平方公里,按功能分三个片区:西一区与老城区隔江相望,规划为行政、经济、科研、文教卫生、商业服务和生活居住用地;西二区位于城市下风下游,规划主要安排工业建设用地,逐步建成以陶瓷、电子、机械、医药、化工、木材加工、焦化煤气、汽车修理等行业综合发展的工业区;西三区平行于西一路以北,规划为生活居住用地,适当安排一些无污染的服务加工业。
  各项用地指标城市用地按人平均指标为100平方米。工业用地占建成区总面积的30.13%,每人平均用地指标31.01平方米;仓库用地占5.36%,每人平均5.52平方米;对外交通用地占6.01%,每人平均6.19平方米;生活居住用地占48.69%,每人平均50.12平方米;公共绿地近期每人平均4.44平方米,远期达到8.12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近期为31%,远期发展到50%。
  近期,要优先搞好城市住宅、市政公用和生活服务设施的配套建设,为生产建设和人民生活创造良好的环境。进一步加快新区建设和老城区改造的步伐,逐步把景德镇市建成布局合理、设施配套、交通流畅、环境优美、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的现代化城市。
   第三节详细规划
  1956—1966年,主要进行了珠山中路临街建筑、东郊工业区、工人新村居住区和老城区部分市政公用设施的规划;在景德镇瓷厂(现址为昌河飞机制造厂)、建国瓷厂等几个大、中型企业,对工业建筑和服务设施进行了规划设计。1967—1974年,城市群体规划处于基本停止阶段。1978—1988年已完成的规划有:工人新村、火车站、吕蒙岭、朝阳路(宇宙)、十八渡、广场北路、金鱼山、苗圃等小区规划;珠山路西段、瓷都大道中段规划以及人民广场和麻石弄瓷器街改造规划;古陶瓷博览区、森林公园、玉田水库风景区的规划设计。
  火车站小区规划火车站小区位于老城区马鞍山地段,地形起伏较大,属开发性地段。东面为铁路客运站场,其中站房主体建筑面积为6500平方米,北面为通站路和云门公园;自火车站向西开辟站前路,穿越中华路和中山路至沿江东路。站前路作为区级商业中心,两侧建设规模较大的商业服务设施。火车站广场面积为2万平方米,广场周围设旅馆、饭店、瓷器商场、邮电大楼、银行大楼和工艺美术大楼等。火车站作为公共交通枢纽,开辟通站路和站前路两条公交线路。该小区居住人口按1.8万人规划,居住建筑密度为29.89%,容积率为1.7,人口净空密度为每公顷1170人。在住宅单体选型上,考虑远期的弹性,建设多层高密度的住宅。
  金鱼山居住组团规划金鱼山居住组团区位于沿江西路,与少年宫毗邻,占地面积约3.3万平方米。依山傍水,环境幽静,是理想的生活居住地段。这是八十年代实施的“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新型生活地段。规划该居住组团总建筑面积为4.2万平方米,其中住宅建筑面积2.7万平方米,公共建筑1.5万平方米。住宅楼有条式和点式,楼高一般为六层,还有两层的老年住宅楼,多为传统的南北朝向,建筑间距为l:1。水、电、路、绿化和商业网点、托幼等市政公用设施综合配套,布局合理。除开辟15米宽东西向的道路外,还可连接规划在西一区开辟的建设路。该区居住人口约2000人左右。
  广场北路文化区规划广场北路是连接珠山东路和新平路的一般性城市交通干道,全长2.48公里,宽25米。道路两侧除原有工人新村和竟成乡等生活居住用地外,已逐步建成电影院、医院、中小学校、游泳场、报社等文化、卫生、体育设施。规划确定广场北路为以文化体育活动为主的城市主要生活性干道。
  在设计上主要考虑解决:对道路两侧旧住宅进行改造,建设一批新住宅,按拆建比例1:1.5,改善居住环境;建设商业服务设施,满足广场北路一带1.7万居民时生活服务要求;建造必要的行政办公用房;建设文化体育设施,开辟休息娱乐场地,形成一个比较系统、完整的文化、体育中心;加强与周围道路的联接,减轻广场的交通压力。其规划结构为:南段,商业服务、行政办公与生活居住有机结合;中段,结合现有游泳场、体育中学,建成全市性文化体育中心,并将扫架岭水库改造成以水面为主的休息娱乐公园,开辟少儿活动场地;北段,沿道路两侧建造生活居住用房与行政办公楼,并在建筑与用地组织上将两者紧密结合,形成完整的建筑环境空间。估算主要建筑指标:住宅建筑面积4.2万平方米;商业服务网点建筑面积0.35万平方米,其中农贸市场0.15万平方米,文化馆0.75万平方米,训练馆0.43万平方米,青少年活动中心0.45万平方米;行政办公建筑面积待算。
  陶瓷历史博览区规划陶瓷历史博览区位于西市区蟠龙岗,四周松林环绕,环境幽雅。1979年开始规划设计,1985年基本建成开放。近期规划范围是三条Y形山谷及其环绕的山丘,占地43公顷,远期控制用地为80公顷。集中再现了古代景德镇制瓷工艺的全过程和明清时期的各种民俗建筑风貌。
  博览区总体布置分三个组成部分:
   中部是一座具有地方建筑风格的古陶瓷综合展览馆,在此集中展示景德镇陶瓷历史发展概况。
  东面是古窑瓷厂,利用现存和仿造明清式的坯房、窑房组合而成的生产作坊,具有浓郁古代气氛。六组坯房依山就势,布置在宽阔空场的中央,其一侧有三组庭院画坊。整个作坊区的布置采用群点串联的手法,各组建筑尽量拉开间隔,而每组建筑里面又相应地挤紧,辅助建筑均布置在尽端不开放的隐蔽地带。
  西面是明清民俗建筑群区,将那些分散的典型而极有价值的明清民俗建筑,有选择地拆迁修复,集中再现在一个狭长的山谷里,前端的清建筑群由通议大夫祠、臧湾大夫第、礼芳大宅、书院和早清小户住宅等五栋有代表性的建筑组成。后段的明建筑群由八栋不同类型的民俗建筑组成。既可永久保护一部分珍贵的明清民俗建筑,又可陈列陶瓷历史文化、开设仿古瓷商店、举办小型民俗展览。
   第四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1982年2月9日,国务院公布景德镇市为全国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为妥善处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现代城市建设之间的关系,1984年编制了《景德镇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分二片、三区、五处、十点和一条街规划保护。
  一片指老市区片和旧城(浮梁)片。老市区片以龙珠阁为中心,由中山路、中华路把老市区内的文物古迹、会馆有机地联结起来。复建后的龙珠阁可作为明、清两代的御器厂展览;祥集弄明代住宅群可建成明代民居陈列馆,展出地方传统工艺品或明代家具。浮梁旧城保护片以清县衙为中心,修缮清末县衙,恢复旧衙门的风貌;远期考虑复建宝积寺。
  三区有陶瓷历史博览区、三闾庙区和高岭古矿区。三闾庙是古代景德镇的水陆交通枢纽,又是现存的明、清古街建筑群较集中的地段。规划开发建设成以陶瓷展销为主的明、清民俗博览区,修整清街、明间、店面等古建筑,再现明、清时代的商业、手工业生产风貌。高岭古矿区为供高岭土科学研究的文物保护区。规划要求以玉岭的古矿洞、淘洗坑、尾砂堆为主体,将东埠清代市街、高岭古道以及玉岭云峰亭、高岭村和古树群等列入绝对保护区内,以利高岭古矿区的开发利用。
  五处为湖田古窑址、塘下古窑址、杨梅亭古窑址、黄泥头古窑址和南市街古窑址。在确定以上五处古窑址为绝对保护区的基础上,划定古窑址影响协调区。在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湖田古窑址,设置保护房和陈列馆,并严格控制其他建筑。
  十个点是西湖桃墅三栋明宅、三龙盘溪口王仲舒祠、兴田夏田闾门、臧湾明代农舍、瑶里明代村镇商店、峙滩英溪明代青云得路坊、九龙山沧溪蜚英坊、勒功街宋塔。原则上按各文物单位的原有风格进行修缮和就地保护。
  一条街即麻石弄明清瓷器街。恢复明清瓷器街,尽可能地保护其原有店面的建筑风貌。安排传统瓷、仿古瓷、工艺瓷等各类门市店面和展销丰富多彩的陶瓷新产品,使瓷器街成为展现古今陶瓷文化和进行陶瓷贸易的一个重要场所。
   第五节乡镇建设规划
  乡镇规划的编制工作始于1983年,全市乡级规划的编制工作延至1988年9月完成。其中,列入省级规划试点的鹅湖、蛟潭集镇规划,在全省乡镇规划设计评比中分别获得优秀规划设计三等奖和鼓励奖。至1988年,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准设立蛟潭、鹅湖、鱼山、经公桥四个建制镇(不含乐平县),同时,鱼山镇还被列为全省十二个乡镇规划建设的样板镇之一。
  村级规划建设的试点工作于1985年开始进行,列入试点的是樊家井新村和罗家桥新村。其中,樊家井新村的规划建设已实施建成,罗家桥新村的规划建设也已部分买施。
  1985年,全市共有乡场集镇33个,其中建制镇4个;村庄1982个,其中中心村276个。全市集镇占地面积628.6万平方米,人口5.22万,其中非农业人口1.72万。村镇各类建筑总面积926.25万平方米,其中,住宅建筑面积736.01万平方米,公共建筑面积122.32万平方米,生产性建筑面积67.97万平方米。自来水受益集镇24个,受益村庄291个,用水人口7.21万人。通电集镇33个,村庄1479个。建成乡村道路1676.23公里。
   第二章市政设施
   第一节道路
   景德镇市的城市道路现状属一种不严谨的带状方格网状结合中心幅射形布局,道路走向基本为东——西、南——北向。1949年约有城市道路11.76公里,面积8.23万平方米,无高级路面。到1988年,城市道路总长为74.2公里,总面积为99万平方米,其中高级路面62.5万平方米,占63.1%。建成区道路密度约2.5公里/平方公里,人均占有道路面积3.5平方米。现有城市道路按其结构等级、交通流量和所处地理位置,大致可分为主要交通干道和一般性道路两种。
   主要道路
  珠山中路市中心东西向主要交通干道。东起人民广场,西至珠山大桥,全长1066米。南门头以东路幅宽30米,其中车行道宽17米,人行道宽6.5x2米;南门头以西路幅宽17米,其中车行道宽11米,人行道宽3x2米。民国时已有南门头——公馆岭路(苏家弄口)段,全长272米,宽10米,其中车行道6米,人行道2x2米。1951年向西拓建南门头——沿江码头一段,次年铺装人行道,1955年铺设水泥路面;1956年拆迁公馆岭以东民房至社公庙,开辟今南门头——人民广场路幅宽30米的路段,1959年全线铺装沥青路面和人行道砼预制块。1984年南门头以东路段车行道全面翻修,重新铺装水泥路面,设置交通隔离墩;1989年更换人行道砼预制块。
   珠山东路东起夜叉坞新桥,西接珠山中路,长950米,宽30—35米,其中人民广场北侧路段车行道宽25米,人行道宽5x2米;建设银行以东路段车行道宽20米,人行道宽5x2米。1956年开辟人民广场——建设银行路段,次年开辟建设银行以东路段,1966年人民广场——建设银行路段铺装沥青路面,1981-1982年建设银行以东路段铺设水泥路面。
   珠山西路东接珠山大桥,西至兴华路(后名瓷都大道),长450米,宽30米,其中车行道由东向西宽15—18米,人行道宽6x2米。1983年与珠山大桥同时建成,1984年铺设水泥路面。
  新厂路(原名东一路)东起黄泥头,西至里村街心花坛,全长5426米,宽30米,其中车行道宽20米,人行道宽5x2米。该路系横贯东市区的交通干道。里村——新厂段称新厂西路,新厂——黄泥头段称新厂东路。该路原属景婺公路的一段人城道路,宽7米,1955年改建成宽30米的城市干道。1969年新厂西路铺装水泥路面,1980年新厂东路铺装10.5米宽的机动车道水泥路面。1981年在里村——景陶瓷厂段,设置绿化隔离带,使之形成“三块板”结构。全线人行道尚未铺装。
   朝阳路(原名东二路)西接夜叉坞新桥,东与何家桥路相交,全长3590米,宽30米。此路为横贯东市区的生活性干道,1975年开辟新桥——宇宙瓷厂段,1983年向东延伸至何家桥路。1984-1986年,从新桥铺设14米宽的车行道至昌河北路口;昌河北路口——昌河俱乐部已铺装8米宽的沥青路面;昌河俱乐部——何家桥路现为泥结路面。全线人行道尚未铺装。
  中山路北起观音阁,南至太白园街心花坛,全长5103米,宽12米,其中车行道宽8米,人行道宽2x2米。该路元代已成雏形,俗称“前街”。1936年拓宽路面,定名中山路。1955年铺装中渡口——麻石弄段水泥路面;1957年铺装麻石弄——太白园段沥青路面;1972年铺装中渡口——韦陀桥段沥青路面:1981年铺装韦陀桥——观音阁段水泥路面。该路现以南门头为界,南段称中山南路,北段称中山北路。中渡口——戴家弄段长约1.8公里,现为市中心主要商业街。
  中华路北起第一医院,南至红星瓷厂与曙光路相交,全长2982米,宽12米,其中车行道宽8米,人行道宽2x2米。此路北段唐代为小街,后逐渐向南延伸至小港咀,与中山路平行,俗称“后街”。1936年拓宽路面,定名中正路,1949年更名中华路。1955年铺装公安局——麻石弄段水泥路面;1971年全线铺设水泥路面。该路现自珠山中路交叉口分为南北两段,南段称中华南路,北段称中华北路。
  兴华路北起淘金岭,南至吕蒙大桥,全长9700米,属206国干线纵贯景德镇的过境干道。始建于1931年,原路面宽度为9米,1989年10月改建为城市道路,定名为瓷都大道。
  曙光路西起太白园街心花坛,向东转北至里村街心花坛,呈“J”形。全长2613米,路幅宽30米,其中车行道宽18米,人行道宽6x2米(尚未铺装)。1975年建成,1983年铺装水泥路面,该路为沟通中市区与东市区东南方向交通的主干道和城市过境干道。
  马鞍山路人民广场一里村街心花坛,全长1128米,宽25米,其中车行道宽15米,人行道宽Sx2米。1956年开辟,1961年铺装沥青路面;1975年因建设马鞍山立交桥而进行拓宽改造,全线铺装水泥路面;1987年立交桥以西重新铺装沥青路面。该路为连接老市区与东市区的交通干道。
  翠云路北起夜叉坞新桥,南至里村街心花坛,全长612米,宽25米,其中车行道宽15米,人行道宽5x2米。1964年开辟,1981年拓宽,铺装沥青路面。
  广场北路南起光明电影院,北至洋湖水厂与新平路相交,全长2570米,宽25米。1956年开辟南端至第二医院住院部,长230米;1973年向北延伸至第十八小学,1982年再向北延伸至洋湖水厂。1983年第二医院住院部以南段铺装沥青路面,其余路段现为泥结路面。
  银曙路南接吕湖公路(银坑坞),北至太白园路(曙光瓷厂),全长2893米,宽15米,其中车行道宽7米。1978年建成;1986年铺装沥青路面。该路为城市过境交通干道忘
  沿江东路沿昌江东岸南北走向,市中心南北向交通干道。北起中渡口浮桥,南至西瓜洲,全长2488米。1956年起动工修建,从北向南逐段拓宽;1979年结合修建昌江护坡工程再次改造拓宽。该路现状路面宽度、结构不等。浮桥路口段长163米,为水泥路面,宽11米,其中车行道宽8.7米,单边人行道宽2.3米(不包括沿江绿化带,下同);中渡口——麻石弄口段长888米,为沥青路面,宽21米,其中车行道宽15米,人行道宽3x2米;麻石弄口——昌江大桥段长1437米,为水泥路面,宽22米,其中车行道宽16米,人行道宽3x2米;昌江大桥以南段为沥青路面,无人行道。
  沿江西路沿昌江西岸南北走向,北起中渡口浮桥西端,南至昌江大桥西头,全长2400米,宽25米(不包括沿江绿化带),其中车行道宽I5米,人行道宽5x2米。1982年开辟,1989年全线铺装水泥路面。
  新风路东接昌江大桥,西至昌江电瓷厂处与瓷都大道相交,1960年开辟,全长1390米,其中长途汽车站以东段车行道宽12米,人行道宽3x2米;长途汽车站以西段车行道宽9米,无人行道。1980年全线铺装沥青路面。
   陶阳路(原称景三路)北起第二百货商场,南至湖田桥,全长1094米,宽15米,1964年开辟,1981年铺装水泥路面。
   一般道路
  通站路南起火车站广场,北与马鞍山路相交。全长486米,宽30米,其中车行道宽18米,人行道宽6x2米。1976年建设铁路站场时开辟,1980年铺装水泥路面。
  解放路西接中华南路(十八桥),东至马鞍山路(通站路北口),全长1213米,宽13米,其中车行道宽9米,人行道宽2x2米。1931年开辟,1958年铺装十八桥——东风瓷厂段东沥青路面。1981年铺装东风瓷厂——陶瓷窑具厂段沥青路面;1984年铺装陶瓷窑具厂以东路面。
  广场南路北起人民广场公共汽车中心站,南与解放路相交,全长324米,宽10米,其中车行道宽16米。1965年形成,1982年拓宽修建水泥路面。
   胜利路中山北路(东门头)——市委门口,全长491米,宽12—16米,其中车行道宽8—12米,人行道宽2x2米。1934年开辟,取名复兴路,1949年更名胜利路。1951年整修拓宽,1971年铺装沥青路面。
   风景路西起斗富弄口与中华北路相交处,向东至市档案局再绕莲花塘一周,全长2064米,宽6-10米。其中:斗富弄口——市档案局段(长651米),1936年开辟,1952年翻修路面降低坡度,1957年铺装沥青路面。现路幅宽为10米(车行道宽7米,人行道宽1.5x2米);环莲花塘段(长1413米)于1949—1955年逐段修建而成,1957年铺装沥青路面,现此段路宽为6米。
  莲社南路南起解放路(东风瓷厂),北至一建公司处与珠山中路相交,全长276米,宽14米,其中车行道宽10米,人行道宽2x2米。此路于1957年开辟,1960年铺装沥青路面,1980年翻修重铺沥青路面。
   莲社北路南接莲社南路,北至胜利路市委门口,全长760米,宽16米,其中车行道宽8米,人行道宽4x2米。1951-1952年开辟,1955年铺装沥青路面。
  麻石弄东起中华南路(市民政局门口),西至沿江东路,全长508米。此路原为一条弄巷,1932年拓宽形成街道,1982年铺装沥青路向,现以中ili南路为界分称麻石上弄和麻石下弄。麻石上弄长173米,宽8米;麻石下弄长330米,宽10米。
  戴家弄东起中华路周路口,西至沿江东路,全长615米。此路原为一条弄巷,始称戴家弄。1936年修建中山路时,将其分成东、西两段。东段称戴家上弄,长334米,宽14米,其中车行道宽10米,人行道宽2x2米,1980年铺装水泥路面;西段称戴家下弄,长281米,宽10米,其中车行道宽10米,人行道宽1.5x2米,1982年铺装沥青路面。
   斗富弄东接风景路,西至沿江东路,全长340米,宽12—16米,其中车行道宽12米,人行道宽2x2米。此路建于1936年,1951年拓宽,1972年铺装沥青路面。
  新村西路南起新华书店(珠山东路西端),北至医药公司仓库(新村北横路西口),全长1154米,宽14米,其中车行道宽8米,人行道宽3x2米。1958年开辟市城建局以南路段,长354米,并于1973年铺装沥青路面;1972-1980年逐渐延伸至医药公司仓库,并铺装水泥路面。
  新村东路北起农民新村水库,南至工人新村商场与珠山东路相交,全长600米,宽7米。此路原为通往社公庙的山间小路,1963年修建拓宽,1974年铺装沥青路面。
  昌河北路北起吕河匕机制造厂招待所,南与新厂东路相交,全长500米,宽16米,其中车行道宽10米,人行道宽3x2米,1972年建成,1978年铺装水泥路面。
  太白园路自太白园街心花坛经银曙路北口与曙光路相交,呈半月形,全长1172米,宽16米。此路原为老曙光路一段,1954年建成,1975年曙光路改线后,此路改称太白园路,1984年铺装水泥路面。
   公园路南起浮桥西端,经人民公园门L J转西至瓷都大道止,全长451米,宽8—12米。此路始建于1931年,原设有长途汽车站,属过境公路的一段。1952年翻修,1973年南段铺装水泥路面,1983年西段铺装沥青路面。
   中渡口路东起中山北路,阿与沿江东路相交,长38米,宽14米,其中车行道宽10米,人行道宽1x2米。古代为过江渡[-:-I和集ili,凶上有肛市渡,下有十八渡,故名中渡[]。1951年拓宽形成街道,1955年铺设沥青路面。
   浮桥西路东起浮桥眄端,北与瓷都大道相交,全长270米,宽20米,其中车行道宽14米,人行道宽3x2米。1959年建成,1981年铺设水泥路面。
  太平巷东起中华北路,西‘彳巾山北路相交,长155米,宽10米。原是一条弄巷,1933年拓宽建成街道,1957年铺装沥青路,1972年翻修重铺沥青路面。
  昌西路北起吕江大桥凶端,南至园林瓷厂,全长1350米,路幅宽12米,其中年行道宽9米。原系荒山,七十年代起,(1北向南相继驻建一些工厂。1983年由沿途各单位集资建成此路,现仍为泥结路面。
  黎明路(原名西二路)东起吕阿路(土产公刈仓库),经枫树山林场、黎明制药厂,西至吕蒙乡政府与兴华南路(后为瓷都大道)相交,呈东北——两南走向,全长3150米,宽7米。此路原为乡间小道,1957年起沿途依次驻建枫树山林场、木材厂、无线电元件五厂、黎明制药厂等单位,遂拓宽路面,并逐年分段铺水泥路面。经历年修建,西南大段已成水泥路面,东北小段仍为泥结路面。
   新平路南起中山北路(木材公,刁北侧),北至洋湖水厂,全长1430米,宽8米。此路原系景——樟公路一段,1951年开辟。1983年划人城市道路范围。现仍为泥结路面,无人行道。
   广场
  人民广场位于珠山中路东端,原址为社公庙前的田垄。1956年建成,占地面积3.4万平方米(包括主席台和广场南路一段),叮容纳5万人集会,现为体育活动场所,有2.2万平方米的田径、足球运动场,厂h场四周有绿化设施。
  火车站广场位于上5鞍山火t站前,占地面积2万平方米,1984年建成,为车站交通广场。可停靠机动牛45辆,最高聚集人群为1.2万人。广场中央绿地还竖立着表现“陶”与“瓷”的两座大型城雕。施工技术
  民国时期,景德镇的城市道路均为泥结碎石路面,施工技术简单,更无机械化施工。白1952年铺装全市第一条混凝土路面以来,城市道路的路面等级不断提高,到1985年高级路面已占城市道路总面积的78.63%,横断面从“一块板”结构发展到“三块板”结构,施工技术和机械化水平也不断提高,逐步摆脱了纯靠手工操作的生产方式。1956年第一次使用机械设备铺路,市政工程处修建珠山中路时,使用了一台三轮压路机。1958年增加到2台三轮压路机、一台平压机、2辆工程车。1965年将就地搭灶、人工露天搅拌沥青的强体力劳动,改为车间机械化搅拌,一次出料到现场。1983年开始采用混凝土道路缩缝切割技术,减少了路面断裂现象。到1985年,市政工程处拥有推土机、铲运机、压路机、装载机、挖掘机、搅拌机、沥青洒布机、液压起重机、大小载重汽车等工程机械设备40余种,总功率约2460千瓦。
   第二节城市桥梁
   昌江桥梁
  昌江大桥位于太白园原初龙桥江面。1960年10月动工建设,1962年10月竣工通车,工程投资300万元。此桥为变截面悬链线空腹式片石拱桥,桥面长501米,宽12.8米,跨径6-37.4米,荷载能力为汽-18、拖-80吨级,人群荷载300公斤/平方米,设计水位36.76米,通航等级为5级。该桥是昌江上第一座大型永久性桥梁。1975年景德镇发电厂运输发电机锭子时,载重量达96吨,超过大桥设计等级标准,有关部门进行沉降观测,载重汽车通过日寸,桥墩最大沉降仅为3毫米。
  珠山大桥位于珠山中路与珠山西路之间的吕江卜,1980年12月动丁建设,1983年10月竣工通车。桥身长313米,宽18米(其中车行道宽12米,人行道宽3x2米),跨径6-52.5米,荷载能力为汽-20、拖-100吨级,人群荷载为350公斤/平方米。按阡年一遇的洪水f移设计,通航等级为六级。该桥为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双曲桁架拱桥,桥孔由平行的5片桁架片及搁置在其I二的窄心板桥面组成,拱架的拱片矢跨度为1/9,片间距离3.7米。桥墩为重力式墩,墩顶宽2.5米。东岸桥台采用建筑在岩石上的组合结构,西岸采用挖孑L桩基础组合式桥台。两岸桥台顶部各具净跨12米的小孑L,以助排泄洪水。在全国同类型桥梁中,珠山大桥是第26座,在全省还是第一座。它具有结构新颖、自重轻、整体性好、预制装配程度高、受力明确等特点,工程投资为894万元。珠i剗大桥的建成,对进一步沟通昌江东西两岸的交通,减轻昌江大桥的压力,加速西市区的建设开发,具有重要作用。
  吕蒙大桥位于西市区吕蒙的206国道线L:,横跨吕江.建桥前此处依靠轮渡,1959年,用20条桥船架设一座长145米、宽6.2米、载重量为8吨的木制浮桥。1974年10月由省公路部门投资150万元,建成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等截面悬链线空腹式双曲拱桥,桥身长243.82米,宽9米(其中人行道宽1x2米),跨径6—43米;桥高15.82米,中墩5座,桥台2座,荷载能力为汽-13、拖-60吨级,人群荷载350公斤/平方米。
  中渡口浮桥位于中渡口昌江江面。1935年曾在此处用小船搭建一座宽4米的简易浮桥,常遭洪水冲毁。1953年3月由市工商界集资3.58万元重建新浮桥,于当年10月建成通车。新浮桥由24只木质桥船组成,桥面长156米,宽6米,排水量约20吨,可通行载重量为8吨的汽车。1957年10月—1958年3月,对中渡口浮桥进行了改造,桥面加宽至8米,载重能力提高到汽-13吨级,为开关放船便利往来行人,还设置了一座人行天桥。1974年拆除木质桥船,改用钢丝网水泥壳桥船。1980年再将桥面的木质板轨道改为钢板轨道。为了确保枯水季节的正常航行,东西两岸还各设置了一艘钢质桥船。
   南河桥梁
   湖田大桥位于市区东南的湖田,跨南河,连接陶阳路与南山公路,1966年8月建成。该桥为浆砌片石“T”型平板桥,长100米,宽8米,跨径5—20米,荷载能力为汽-10、拖-60吨级,造价35万元。
   前街大桥位于里村前街石码头,跨南河,建于1977年。该桥为浆砌片石?昆凝土拱桥,长120米,宽9米,跨径4-25米,荷载能力为汽-10、拖-60吨级。由竞成乡筹资40万元建成。
   童街桥位于里村童街,1984年建成。该桥为浆砌片石拱桥,长104米,宽7米,跨径3-30米,荷载能力为汽-10、拖-50吨级。由竟成乡筹资30万元建成。
   黄泥头桥位于黄泥头黄——涌(涌山)公路起点处,跨南河。1983年建成。该桥为钢筋混凝土片石拱桥,长104米,宽8.5米,跨径3—30米,荷载能力为汽-20、拖-100吨级,工程造价为48.5万元。
   天宝桥位于南河口银曙路上,1977年建成。该桥为钢筋混凝土双曲拱桥,长94米,宽9米,跨径3—30米,荷载能力为汽-10、拖-50吨级,工程投资36万元。
   西河桥梁
   西河桥位于三闾庙西河口的206国道线上,建于1963年。该桥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双曲拱桥,桥身长73米,宽7米,荷载能力为汽-13、拖-60吨级,工程投资18万元。该桥建成前,此处原建有一座长50米、宽6米的木质浮桥。
   立交桥
  马鞍山立交桥位于马鞍山路、皖赣铁路402.896公里处。为4孔跨度6米框架结构的互通式铁路上行立交桥,东西长48米,南北宽25米,孔高4.2米,荷载等级为H-20级、挂-100级。1976年建设皖赣铁路时,建成中间2孑L机动车通道;1987年完成增孔工程,采用顶进法施工,左右各增一孔,为非机动车与人行通道。
  新桥又称跨线桥,位于珠山东路与朝阳路之间,跨越皖赣铁路。该桥为钢筋混凝土双曲拱桥,全长90米,宽21.5米,跨度2x25米,荷载能力为汽-15、拖-100吨级。该桥建成前,原处建有一座混凝土双曲拱桥。1976年建设皖赣铁路时,铁路线由桥下穿过,因原桥高度不足而拆除,新建此铁路下行立交桥,故曰新桥。
   跨沟桥
   韦陀桥位于中山北路,建于1979年,为浆砌片石单孔桥,长15米,宽25米,桥身跨度10米,荷载能力为汽-20、拖-100吨级。
   新厂桥位于新厂西路陶研所大门西侧,建于1959年,为浆砌片吞单子L桥,长20米,宽30米,桥身跨度10米,荷载能力为汽-20、拖-100吨级。
   金花桥位于朝阳路,建于1983年,为浆砌片石单孑L桥,长20米,宽30米,桥身跨度10米,荷载能力为汽-20、拖-100吨级。
   第三节道路照明
  民国8年(1919年),以吴钫、吴瑶笙为代表的官商在景德镇创办景耀电灯公司,发电量100千瓦,架设供电线路约2公里,每晚供电约6小时。因发电量小,只能供少数商店街道和官吏家庭照明。城市道路照明,则在一些弄巷口或拐角处点油灯。景耀电灯公司因管理不善,于19491年初停业。
  1949年11月,景耀电灯公司电机设备经修复后恢复供电。1950年6月,在中山路的太平巷——麻石弄路段安装了木架子白炽路灯,景耀电灯公司亦改造为景德镇市电灯公司。1951—1956年,陆续在中华路、珠山中路、斗富弄等路段安装了白炽路灯。1957年,老城区街道里弄已安装路灯500余盏。1958年3月成立“景德镇市路灯管理所”,统一建设、管理全市城市道路照明设施。到1966年,全市各街道和多数里弄已安装路灯1500盏,线路总长120公里。照明光源是单一的扩磁平行灯罩配25-150瓦的白炽灯(即普通灯泡),光效率为6—10流明/瓦,平均使用寿命600-1000小时。这是城区道路现代照明第一代光源,目前里弄照明仍在使用。七十年代,在珠山路、中山路、沿江东路等主要道路,开始安装第二代新型光源——高压汞灯。
   八十年代初,开始在市区主要道路交叉口、广场安装第三代新型光源——高压钠灯,同时灯型、灯具也有了新的变化。1980年9月在人民广场西面的珠山路与莲社路交叉口,建成高12米的伞灯,装有8只215瓦高压钠灯和8只400瓦反射型高压汞灯。1983年9月在珠山大桥安装20组5头玉兰灯。1984年在光明电影院门前的珠山东路与马鞍山路交叉口,安装了一座叉器组合灯,配有215瓦高压钠灯和交通指挥灯。在夜叉坞跨线桥、火车站广场、广场南路、沿江东路、市政府门口等处,都分别安装了6组5头玉兰灯、12组5头蘑菇灯、8组12头组合灯、双臂雄鹰灯和水泡灯等。
  据统计,到1985年止,全市共拥有多种光源和多种灯型的路灯2550盏,其中街道照明灯1164盏,里弄照明灯1386盏;线路总长172公里,容量180千瓦。城区有34条街道和108条里弄安装了照明设施。灯型灯具有圆球、半圆球、琵琶、悬桃、玉兰、蘑菇、多头组合、伞型和桥式、吊光式、直臂长短式、双臂雄鹰式等。
   第四节排水
   清代有一些依自然地形形成的零星下水道和窨井,大量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就地排放。
  民国初年,利用原有零星下水道,修建了两条总长3.3公里的排水干道。一条自莲花塘起,穿越5条街道(今胜利路、中华路、珠山中路、中山路和戴家弄)和4座小桥(原五龙桥、十八桥、蛤蟆桥、太平桥),至刘家弄口排人昌江,全长2.39公里。排水干道为窑砖卷拱结构,平均断面面积约1.2平方米,最大约2平方米,最小约0.6平方米,高为0.8-2.4米,纵坡比降不大于6%,起止落差为12.9米,中段坡度较小,部分地段有倒坡现象。另一条自求子弄起,经中华北路、中山北路至通津桥排人昌江,全长1.1公里,断面结构与第一条大致相同,纵坡比降为4.6%,其中青石街至太平巷段长约210米,有倒坡现象,从太平巷至出口处长约840米,落差为3.89米。两条下水道大部分为暗沟,小部分是明沟,用石板复盖。这两条下水道至今仍是市中心区主要排水干道。部分已从建筑物下穿过,走向曲折,维修困难;1935—1936年,在建设中山路和中正路的同时,修建了两条明沟盖板结构的沿街下水道。
  1949年,市区共有下水道7公里,主干道3.49公里,主要分布在中山路和中华路一带,服务面积约1.5平方公里。1956年建成市中心主干道珠山中路下水道,全长1.07公里,从广场直通昌江,每隔40米设有一个检查井。1965年建成人民广场——樊家井下水道,全长2.89公里,排放工人新村的生活污水。同年还建成新风路下水道,全长1.08公里。1975年建人民广场——火车站下水道,全长1.44公里。1979年结合昌江东岸护坡建设,在沿江东路新建了一条从中渡口至昌江大桥有溢流口的截流式合流制排水干道,全长2.16公里。把沿岸原有的74个排污口截流引至昌江下游的西瓜洲排放,减少了对城区昌江沿岸的污染。沿岸护坡还设有通津桥、麻石弄、戴家弄、和刘家弄四个溢流口,上口沟底标高27.5米,出口沟底标高23.o米,坡度为2.5‰。表4-1城市排水设施统计表
  1980年以来,先后建成昌江大桥东岸花坛——西瓜洲下水道、新村西路——人民广场下水道和东一路——里村下水道等。1985年,全市共有下水道51.52公里,其中干道39.8公里;设有阴井、检查井74个;多分布于老城区,均为雨、污水合流制,服务面积10.3平方公里,占建成区面积的40.4%,日排污量为6013吨。目前,东、西市区的排水设施尚未形成系统。东市区的排水口为南河,在新厂西路建有300米长明沟盖板下水道,曙光路、朝阳路等路段仅有横穿道路的沟桥。西市区建有新风路和沿江西路下水道,兴华北路(现瓷都大道,新风路口至西河桥下水道正在建设之中(1989年竣工)。官庄、丁家洲一带工业区的污水仍就近排人昌江下游。
   第三章公用事业
   第一节供水
  景德镇地表水资源较丰富,昌江、南河是发展城市供水的主要源泉。新中国成立以前,生产、生活用水均依靠人力肩挑手提,常年饮用未经处理的江河水或地下水(井水)。城区居民密积区多集资凿井,采用木桶栓以绳、杆等方式取水。1959年以来,先后建成3座自来水厂,至1985年城市日供水能力已达到10万吨,铺设供水管道66.6公里,年供水量为2816.9万吨,其中工业用水1752.9万吨,生活用水1064万吨,人均生活用水量123升/日,自来水人口普及率为93%。
   自采水厂
  观音阁水厂位于城区北端的观音阁,是景德镇市第一座自来水厂。该厂于1956年12月开始筹备,厂址选定在城市的上风上游,取昌江之水,占地2.18公顷,设计供水能力为1.15万吨/日;次年12月破土动工,省、市两级共投资87万元;1959年2月竣工,当年供水20.4万吨。此后,观音阁水厂经过不断地技术改造,供水能力逐步提高。1974年达到1.51万吨/日。1979年以来,又对吸水泵和二级泵房进行了改造,在原有4台75千瓦水泵的基础上,增加了3台75千瓦水泵,提高了出厂水压。至1987年,该厂供水能力日达到4万吨/日。
  黄泥头水厂位于南河下游的黄泥头,取南河之水。该厂设计生产能力为1万吨/日。1973年1月5日动工兴建,1975年5月19日竣工供水。是全市第一座自行设计和施工的自来水厂,缓和了东市区工业用水的紧张状况。该厂经过不断地改造,供水能力现已提高到1.5万吨/日。
  洋湖水厂位于观音阁水厂上游约2公里的洋湖,取昌江之水。1978年市革委决定在洋湖兴建一座总规模为10万吨/日的自来水厂,工程分两期进行,一期工程生产能力为5万吨/日。省、市两级共投资782.4万元,当年11月9日开工,1983年9月士日一期工程基本建成。经过近一年的试产的设备调试,于1984年7月正式投产供水。
   输配水设施
  供水管道城市供水管网布局为不完全环状系统,管网分布东起黄泥头,西至枫树山、西河桥,北起洋湖、观音阁,南及小港咀、天宝桥。服务面积达20多平方公里,用水人口25.9万人。
   第一条供水管道于1959年初建成,从观音阁——中山路、中华路长7.67公里。1960-1962年铺设供水管道6.6公里,建国、人民、艺术、红旗、红星、光明等瓷厂都用上了自来水,基本改变了陶瓷生产长期依靠人力取水的状况。1963年沿马鞍山路、新厂路,铺设从广场至景陶瓷厂直径300—350毫米供水管道4.648公里,供水范围扩大到东市区。1966年供水管道增加到22.52公里。1967-1971年供水管道铺设基本停顿,5年仅增供水管道0.48公里。1972年以后加快了供水管道铺设,到1978年已有供水管道34.6公里。1979年9月建成长2.34公里的观音阁水厂二号出厂干管,厂日供水量增加到2万吨。1979年12月建成自太白园过昌江大桥至昌江电瓷厂长2.1公里的过江供水管道,首次向西市区供水。1980年从中渡口铺设横穿昌江江底的供水管道,全长2.8公里,埋设深度0.5米。1985年从珠山大桥向西市区铺设第三条过江供水管道。1982年,从洋湖水厂经广场北路铺设直径800毫米长2.5公里供水干管。到1985年城市供水管道总长已达66.6公里,其中干管长38公里。
  公共水站公共水站是集中供应一部分地区居民生活用水的设施之一。现有供水站主要分布在老城区。1956年在中山路、中华路一带街道里弄建成第一批共55个供水站,由自来水厂直接管理。城市居民绝大多数在供水站挑水,水价为0.01元一担(约50公斤)。1965年供水站增加到78个,并改由居民委员会代管。1980年公共水站增加到110个,1982年供水站又增加到123个,日供水量860吨,用水人口1.6万人,占城市用水人口的7.2%。此后,随着自来水装表进户的逐渐增多,公共水站日见减少。1985年为84个,1987年尚有29个。
  消防栓俗称“消防龙头”,设于人行道旁和机关、企事业单位内。1959年9月,在中山路、中华路、珠山中路安装了城市第一批消防栓,其中地面消防栓67个,地下消防栓25个。到1985年,共安装消防栓228个,按建成区面积计算,平均每平方公里有消防栓13.5个,消防栓密度居省内各城市之首。
  加压站为解决局部地区因受地形影响而水压不足的问题,1964年在马鞍山构筑2座高地水库,用以调节马鞍山一带水量。1978年建成新村西路加压站,可贮水300吨,能基本满足新村西路、前进巷一带用户对水量、水压的要求。此外,全市还有许多单位和公共建筑设置了自备贮水增压设施。
  自备水源1985年全市约有50个厂、矿建有自备水源设施,生产能力为31.7万吨/日,其中取地表水30.4万吨/日,取地下水1.3万吨/日。较大的自备水源单位有:景德镇发电厂10万吨/日,化肥厂3.46万吨/日,昌河机械厂1.62万吨/日等。自备水源单位除远郊厂矿完全是自取自用外,在城市供水区域内的自备水源主用于生产,而生活用水仍依靠城市统一供水。
   技术改造
  净水工艺在净水混凝剂方面,1961年开始在观音阁水厂采用泵前加矾工艺,提高了混凝效果和沉淀效率。黄泥头水厂也于1975年采用了这一工艺。在沉淀技术方面,1982年将观音阁水厂平流式沉淀池改为斜管沉淀池,并结合对角穿孔旋流方应,使沉淀能力由1.15万吨/日提高到4万吨/日。在过滤技术方面,1963-1965年对观音阁水厂的快滤池滤料结构进行了改造,使滤速由原6米/小时提高到10米/小时;1983年又改为三层滤料滤池,滤速提高到25米/小时,制水能力比建厂初期提高3.5倍。在消毒技术方面,50—60年代采用漂白粉消毒,1979年起采用液氯消毒,提高了加氯标准,减轻了劳动强度。
  水质检测1973年采用72型电光比色仪,从一般理化检测发展到毒性物化验。1979年对大肠杆菌检验从过去的发酵法改为滤模法,在省内属首次。水质合格率自1957年以来,一直符合国家颁发的饮用水标准。供水管材除采用传统的铸铁管外,1978年开始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管材,具有成本低、安装方便、不易生锈结垢的效果。1983年在铺设洋湖水厂至昌河机械厂管道施工中,采用顶管法铺设管道137米,其中最长的一段为54米,避免了5栋房屋的拆迁。同年,在上海同济大学的配合下,对全市供水管网进行电算平差,按流量分配及服务压力要求,对管道有计划地进行更新改造。
   第二节城市公共交通
  公交车辆明、清时期,有轿子、滑杆等代步交通工具。清末,在邓家岭、苏家弄、半边街等处设有马行,旅客租马,由马夫牵马而行,以里计程收费,远途需有人作保。除马行外,在汪家街、斗富弄等处还设有轿行,出租的轿子有4人抬、3人抬、2人抬不等。轿子出租主要用于嫁女、娶亲、庆寿、接客等喜庆事为主,以时或按日计费。
  民国24年(1935年),街道改建拓宽后,有了黄包车,当时称“东洋车”。黄包车工人以南昌人为主,在泗王庙附近设有“东洋车会”,属民间性组织,有会员24人。在中渡口、里市渡、南门头、十八轿、麻石弄、厂前等人流密集处设有停车点。到1949年,共有黄包车80余辆,马行6个,马90余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景德镇市开始发展现代城市公共交通。1955年9月,成立公共汽车管理所,从南昌调拨“万国”、“道奇”牌公共汽车各一辆,开始市区公交营运。年底,公共汽车增至4辆。
  1960年,公共汽车管理所更名公共汽车公司,公交车增至6辆。此后,公交车辆逐年增加,50-60年代的车辆已淘汰更换,增添了绞接车(通道车)、中小面包车、出租轿车等多种车型。1984年,公共汽车公司更名公共交通公司。1985年,共有公共汽车86辆,其中绞接车(通道车)25辆,出租车13辆。
  线路布局现有公交线路布局,是以“人”、“路”为基本考虑因素。人,主要以城市人口布局和人流量为依据。城市现状是以老城区为中心,向东西两翼发展,东西向人流量大。路,主要是以主、次道路和路况确定线路。
  1955年开辟两条公交线路:一条是太白园——里市渡,南北向线路,单边里程4公里;另一条是十八桥——新厂,东西向线路,单边里程5公里,设有16个停车点。1958年,撤销太白园——里市渡线路,东郊线路(即今1路线)起点由十八桥改为百货大楼。1965年,增开广场——汽车站第二条城区线路(即今3路线),以及广场至旧城、东流、仙槎3条郊区线路,年客运量达484.4万人次。此后,又陆续开辟了多条农村线路。1982年增开火车站——汽车站2路线。市中心两条主要路线也逐渐向东西两翼延伸:1路线西起服装一厂,东至黄泥头,全长9公里,沿线设15个站点,每日发车154个班次以上;2路线自盐业公司起点,经朝阳路、珠山路、沿江东路,过昌江大桥,经汽车站,终点为枫树山,全长8公里。1985年全市公交线路有24条,营运线路长956公里,年客运量为3687万人次。
   第三节燃气
  景德镇市的城市燃气事业是80年代初起步的;气源主要有焦化煤气和液化石油气两种。前者主要用于陶瓷工业燃气,余气可供民用;后者为城市民用燃气。
  焦化煤气为改变陶瓷工业以烧煤为主的燃料结构,提高陶瓷产品质量,减少城市污染,1982年11月,经轻工业部批准,建设景德镇市焦化煤气厂。厂址位于西南郊历尧,占地38公顷。主要工程有焦炉制气、发生炉制气、煤气净化、煤气贮备、公用设施和生活设施六大部分,采用42孔80型焦炉、直径3米W-G型发生炉煤气站炼焦制气,一期工程日供焦炉煤气30万标准立方米,煤气日值16747干焦/标准立方米(每立方米热值4000千卡),年产焦30万吨,铺设煤气管道12公里,总投资9600万元。焦化煤气厂生产的煤气,可供江西省陶瓷工业公司所属的12家大型瓷厂年产4亿件陶瓷的烧炼、烤花之用,余气可供部分城市居民燃气。在1984年12月召开的全国城市煤气工作会议上,景德镇市焦化煤气厂被列为“六五”期间全国60个节能项目之一。焦化煤气厂建设工程于1983年4月开始“三通一平”(通路、通电、通水,平地基);同年12月开始土建工程。1986年10月,主体工程竣工,开始试生产。
  为利用焦化煤气厂余气发展城市民用燃气,经省、市计委批准,市城乡建设局于1986年开始进行民用煤气工程的前期工作,委托华北市政工程设计院设计,建设规模为日供气5万标准立方米,用气居民2.5万户,全市气化率为33%,总投资1491万元(其中户内管道资金675万元由用户集资)。1987年3月完成民用煤气工程可行性研究。1988年6月完成初步设计后,经市政府研究决定,撤销市城乡建设局民用煤气工程筹建办公室,将民用煤气筹建工程移交焦化煤气厂接管。
  液化石油气1981年5月九江炼油厂建成投产,为景德镇市发展城市民用液化石油气提供了有利条件。1982年9月,景德镇市液化石油气公司成立,隶属市物资局,由物资局投资和各用气单位集资建设贮罐站场设施。1984年,在历尧建成液化石油气贮罐站场一座,设有10吨卧式贮气罐6个,贮气能力90吨,备有2辆5吨油罐运输车,采用烃泵灌装小瓶供气。气源主要来自九江,其次是武汉、南京、安庆等地,1985年统一计划供气753.42吨,其中九江气源为400吨。
  除液化石油气公司的统一计划供气外,部分机关、企事业单位还自建了一些小型的贮气设施和运输设备,其气源尚无稳定的渠道,由用气单位自行组织采购和运输。
  据统计,1985年全市居民使用液化石油气的约有1万户,用气人口4.88万人,其中由市液化石油气公司统一计划供气的约占50%,城市气化率约为17.5%。
   第四章城市园林绿化
   第一节园林
  民国年间,景德镇除有莲花塘风景区为一敞开式公园外,还建有两座私人园林,一座是位于镇的南端西瓜洲畔的太白园,系广东富商李子衡耗资8万银元,费时5年,于1932建成,全园面积号称百亩,园中广植各种名贵花草树木,建有茶馆、酒楼、剧场、别墅等楼台亭阁,名“百花园”、“篷来仙境”,对外开放收费,成为官绅巨商、诗人画家、纨绔子弟的游乐中心,兴盛一时。但开园后不几年即日不敷出,花木凋零,景象残败,到1936年只得以园抵债,园主远走他乡。抗日战争期间,太白园先后辟为医院、学校。现为市第二中学校址一带,仍习称太白园。另一座位于城区西北隅昌江与西河交汇处,系国民党军官刘戬的私人果园,其建成年代不详,规模很小,占地面积约4亩,仅有果、树木百余株。解放后扩建为人民公园。
  莲花塘公园莲花塘公园位于老城区风景路东端,因塘中植莲得名。面积5.5公顷,其中水域面积约3公顷。四周群山环抱,树木葱笼,环境幽雅,风景秀丽。唐宋时,曾在这一带建立一些寺庙,如五龙庵、东山寺等,因和尚甚多,一度称为“和尚坞”(现景德镇宾馆一带)。据传苏东坡曾来浮梁,偕好友佛印和尚到莲花塘,并题有“佛印湖”、“涧泉”等宇碑,故莲花塘又有“佛印湖”之称。
  民国6年(1917年),县知事陈安组织整治环塘道路和排水设施,南面辟建新邑公园,并建有“留香阁”(今之前塘方亭)、“景德阁”、“逸兴茶社”等园林建筑。其后,经历任知事、县长的修葺,莲花塘逐渐成为一开放式的风景区。1949年11月至1950年底,市人民政府对莲花塘进行第一次修葺,整修拓宽环塘道路,塘边植柳,四周山头植树近万株。1954—1957年进行了第二次整修,环塘路铺设沥青路面,安装路灯,后塘修建“湖心亭”,六角两层,以曲廊与塘岸相连。1960年7月,在莲花塘五龙庵原址,建成以接待外宾为主的景德镇宾馆。1965年9月市档案馆楼房在莲花塘西侧竣工。“文化大革命”期间,先后有几个单位挤进风景区,占山毁林,修建住房,有损自然景观,直至70年代末才得以控制。1979年开始对莲花塘进行第三次修葺,重建方亭,整修湖心亭,补植花草树木,修建园路,更新照明设施,清理两塘淤泥,增建假山、怪石和“鸟语”、“莲花仙女”雕塑等景点,还添设了24只小游船。
   经过不断地建设和美化,莲花塘公园已成为市民们工余假日闹中取静、体憩游览的地方。
  人民公园人民公园位于昌江和西河交汇点的鹰巢山,占地面积6.48公顷。该园于1954年3月在果园基础上扩建而成,同年7月6目建成开放。园内设有阅览室、图书室、曲艺馆和茶社等文化游乐设施。此后经历年建设整修,景点设施不断增多,成为一座综合性公园,年游园人次达40万。
  该园属规则式的园林布局,大致可分为游览区、活动区和休憩区三个景区,游览区位于公园中部,从公园大门入园,往前为中心花坛,4米高的“花神”雕塑座落在鲜花丛中,神韵调和。北面傍邻西河,地势略有起伏,明代宫殿式建筑“五风阁”座落在一片紫竹林之中,并经常在此举办名人书画和花卉展览。西部分别有动物园、花卉展览馆和“望河楼”。动物园建于1960年,占地面积约2500平方米。展览馆前设有假山、喷泉、金鱼池和三百多年历史的罗汉松。馆内常年陈设花卉、盆景,供游人观赏。园北有望河楼,属明代风格的古建筑,重檐翘角,上下两层,楼内有雕刻精细的五龙戏珠图案。迎宾花坛左侧有中央活动广场和儿童乐园。中央广场草坪占地面积2400平方米。1983年竣工的儿童乐园,占地面积约2500平方米,设有登月火箭、儿童列车、电马、碰碰车等设施,中心花坛东侧还设有溜冰场和童车场。东部临江休憩区,有一片茂密的枫杨林带,建有“烟波楼”。楼高三层,主体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有餐厅、舞厅、小卖部、贵宾接待室、电子游乐场、录像放映室等设施。此处“烟景四时门外画,波光千里水边楼”,是凭眺珠山云烟、观赏昌江碧波的景点。
  云门公园云门公园即马鞍山公园,位于通站路与解放路交叉口的西南侧,与景德镇火车站东西呼应,占地面积8.6公顷,海拔93.3米,为市中心的制高点,因形似马鞍而得名。旧志载:山上原有“兀然亭”,与朝山兀然亭遥相呼应。但皆久废。唐代此山西麓有“云门教院”,据云门碑记:唐代颜真卿作郡守时,曾来此游览,并结过诗社。此山还曾作制匣钵取土之处,清代以景德镇之来脉为由禁止取土。1930年红军攻克景德镇时,曾在此设参军报名处。新中国成立后,为保护和美化城市环境,移取土制匣于他处。1980年,马鞍山开始辟建公园。全园分古城环翠、玉泉探声、东离春晓、南塘古匣、枫林西照、北岭娇梅六个景区。1983年10月,建成姊妹亭(又称鸳鸯亭),位于公园东南麓,双亭并立,挑檐翼然。同年6月,在中央主峰建成三层飞檐的环翠楼。1984年秋,将位于市公安局大院内的清代宁绍书院迁至山南塘边建为古庙,次秋竣工。嗣后,相继建成具有浓厚山门风格、双亭对立、飞檐重翘的东门楼和古景围墙以及云门书院、东离春晓(鸟廊)、天池、观景台等一批园林建筑和景点。该园后改名云门公园。建成后的云门公园遍植苍松翠竹,景色优美,四季常青;景点别致,错落有序。东门拾级而上,曲径通幽;西门驶车,直达天池。登上山顶可环顾市区,日看绿满瓷都,夜观万家灯火,景色格外壮观。
  梅苑是以梅桩盆景为主体的专业性公园,位于瓷都大道北段西侧原汪王庙苗圃处。全园规划分大梅园和小梅苑两大部分;现建成开放的小梅苑占地面积17亩,苑内有梅湖、艺湖、里湖、芙蓉湖四个景区。1982年,江西省建设厅在此投资建设江西省盆景基地,市政府决定在此基础上,筹建梅苑(公园),并开始进行景区规划和景点建设。梅苑的景观独特,建筑古典雅致。大门朝东偏南,门前有小广场。门楼为不等式双层飞檐古典园林建筑,红瓦白墙,朱门花窗,配以紫藤、盘槐、山石,形成园门整体。从大门人园后,迎面即见“撷英”景点。跨过“撷英”洞门,“梅湖”景点呈现眼前,梅湖水面约230平方米,岸边砌有太湖石,左有假山怪石,右立“荷花仙女”雕塑一座,湖中有喷泉,并植睡莲、养红鲤鱼供人观赏。从梅湖南面沿素瓦花脊、槽形天棚结构的曲径画廊,进入园内主体建筑“醉梅台”。醉梅台面向梅湖,背靠牡丹台,占地面积95平方米,为飞脊托拱、翘角雕刻的仿古建筑,醉梅台和画廊内外常年陈设展出各种盆景。出醉梅台经曲径进园外园,左有带状“芙蓉湖”,中有拱桥、六角“览梅亭”、曲桥、“思春榭”等建筑小品,右为茶花景点和罗汉松等常青树展览区,环园北有紫藤葡萄架、傍水阁、竹林和里湖等景点。南部是正在建设中的艺湖景区。园路曲径通幽,形成环状体系。
   第二节绿化
   街道绿化1949年,景德镇的公共绿地除莲花塘风景区外,仅有2.7公顷,中山路、中华路有零星行道树约200余株。
  50年代中期开始进行街道绿化和大规模的群众植树造林活动,珠山路、莲社路、沿江东路、东一路等栽种了以悬柃木为主要树种的行道树,并在西市区开辟了73公顷的森林公园。六十年代初,创建了金鱼山、广场后山、莲花山、雷公山4个街道林场,面积73公顷。建成了太白园、里村和珠山路3个街心花坛。到1965年,城市园林绿地面积达到259.47公倾,道路绿化总长约21.5公里。
  1978年后,城市绿化逐渐向园林化、美观化发展,形成了第二次全民义务植树和城市绿化的高潮。建成长2.4公里、面积6.8公顷,以棕榈、柳树、桂花为主的昌江东岸绿化带。进行了广场绿化和美化,建成了18座城市绿化责任山。街道绿化逐步改变了以悬柃木为主的单一树种,栽种子樟树、泡桐等有地方特色的树种,形成了珠山中路、莲社北路等林荫大道。在几个主要道路枢纽口设立街心花坛,并建成了一批城市雕塑。
  1985年,城市绿化面积为495.59公颂,其中公共绿地259公顷,人均拥有公共绿地4平方米,道路绿化总长39公里,植行道树11038株,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25.18%。
  庭院绿化景德镇市民素有在家庭院内植树养花的习俗。随着居住条件的改善,家庭环境绿化也普遍重视。在一些新建的独门院户内的房前屋后,栽植许多既可供观赏又有经济价值的名贵花木。在新建的住宅楼阳台上,普遍搭设花架,居民养花户迅速增多。同时,还出现了养花专业户,繁荣了花卉市场。
  50年代开始进行机关和企业事业单位庭院绿化,开展较早并具有一定规模的有市委、市政府、陶研所、第一医院等单位。70年代末开始,许多机关、工厂、学校把庭院绿化纳入精神文明建设,组织绿化专业队,群专结合,划片包干,加强了环境绿化的管理,使庭院绿化进一步向公园化、花园化发展。
  市政工程处从1981年开始,经过3年努力,建起花坛、果园、林地、鱼池、草坪、小游园等30多处,栽种各种乔灌木1660株,果木1300株,建温室35平方米,培植花卉120盆,庭院绿地面积达到7500平方米,绿化覆盖率为35%,成为全省绿化先进单位。
  昌河机械厂白1975年开始实施工厂绿化建设规划,经过9年建设,共植树50余种,87600余棵,自建温室和苗圃,育花2000余株、树苗5000余株;植草坪4770平方米,建喷池2个,养鱼500尾,在生活区还建造了街心花坛。1983年全厂绿化覆盖率达90%,被评为全省绿化红旗单位。
  广播电视局充分利用地形,建成2300平方米的花园和700平方米的桔园各一座,堆叠假山喷泉鱼池2个,建山石台、花台、花岛21个,种乔灌木1410棵,植草坪1800平方米,培育花卉11500棵(盆),养红鲤鱼250尾,开发花、苗圃600平方米,机关庭院绿化覆盖率达到59.2%,职工,家属人均占有绿地面积24.2平方米,职工宿舍平均每户养花20余盆。荣获全国绿化先进单位。
   第三节花木生产
  苗圃解放前,景德镇没有专门的苗木生产基地,只有少数的私人庭院花、苗圃。50年代初,园林管理部门在莲花塘开辟丁一个小面积的花圃。1956年,先后在白云寺(现第一医院内)和枫树山辟建了两处苗圃,面积分别为15亩和33亩。1959年,白云寺苗圃改作他用后,在河西汪王庙开辟114亩苗圃,城市绿化树苗开始自产自给。“文化大革命”期间,枫树山、汪王庙苗圃改作养猪、种菜、种药的农场,苗圃建设处于停顿状态。70年代中后期,苗圃基地建设得到恢复和发展,到1982年,出苗木达到10万株,加之一些单位自建的苗圃,城市绿化苗木自给率达到90%以上。
  上述苗木生产基地培植的乔木类苗木有悬铃木、樟树、旱柳、垂柳、龙柏、金钱松、广玉兰、棕榈、吾阳木、红枫、三角枫、高杆女贞、池杉、柳杉、杨骨、银杏、板栗、枇杷、碧桃、柿树、枫杨、榆树、苦楝、国槐、刺槐、合欢、无花果等。灌木类有大叶黄杨、雀舌黄杨、瓜子黄杨、金边黄杨、山茶、油茶、罗汉松、龙柏球、花柏球、侧柏、扁柏、铺地柏、赛金柏、丹桂、月桂、红梅、绿梅、紫荆、垂丝海棠、西府海棠、贴梗海棠、栀子花、杜鹃、夹竹桃、珊瑚桃、苏铁、木槿、丁香、紫玉兰、麻叶锈球、郁李球、女贞、十大功劳、石榴、剑麻、南天竹等。藤木类有葡萄、凌霄、爬山虎、紫藤等。竹类有刚竹、毛竹、风尾竹、佛肚竹、紫竹、方竹等。
   花卉自建立以园林专业为主体的花卉生产基地以来,一年四季都有花卉应市,繁荣了花卉市场。
  冬春开花的花卉有:腊梅、红梅、绿梅、羽衣甘蓝、三色槿、石竹、金春菊、瓜叶菊、水仙、牡丹、勺药、山茶、杜鹃、含笑、蒲仓花、樱草、四季海棠、竹节海棠、旱金莲、君子兰、鹤望兰、仙客来、马蹄莲、迎春、报春、一品红、葱兰等。
  夏秋开花的有:半支莲、虞美人、含羞草、凤仙、翠菊、蜀葵、金鱼草、大丽花、玉簪、萱草、鸢尾、睡莲、对口莲、碗莲、石榴、凌霄、扶桑、月季、玫瑰、蔷薇、无竹葵、虎百草、非洲菊、朱顶红、白兰、茉莉、米兰、珠立、八角金盘、八仙花、栀子、五色梅、龙肚珠、吊钟海棠、百合、夜来香、麻叶海棠、瑞香、金边瑞香、锦堂春、满天星、贴梗海棠、寿星桃、六月雪、冬珊瑚,朝天椒、矮牵牛、筒风梨、醉蝶花、虾衣花、紫茉莉、鸡冠、干日红、一串红、万寿菊、百日草、美人蕉、菊花、桂花、爆竹花、灯笼花、佛手、玳玳、金桔、万年春、七里香、九里香等。
  各公园还有观叶类花卉:文竹、天门冬、蓬莱松、吊兰、蜘蛛抱蛋、旱伞草、龟背竹、苏铁、橡皮树、蒲葵、五针松、黑松、罗汉松、冬瀛珊瑚、象牙树、假槟榔、南洋杉、扁竹、棕竹、鸭舌草、散尾葵、红枫、羽毛枫、五彩铁树等。仙人类、多浆类有:仙人掌、仙人棒、仙人指、仙人柱、仙人球、芦荟、昙花、蟹爪兰、石莲花、虎刺梅、令箭荷花等。
  盆景景德镇的盆景制作,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既属园林艺术珍品,也是陶瓷彩画的活标本,地方特色浓厚。旧志记载,明代状元舒芬题牡丹附石盆景诗曰:“花发昌江畔,春光似洛阳,国中皆让色,天上特留香”。后人画牡丹必附石,成为瓷画的的一个题材。
  60年代初,市园林处曾派员往苏州、上海等地学习盆景制作艺术。历年来,由园艺技术人员制作的盆景不断增多,艺术水平不断提高,形成j,独特的具有瓷都特色的地方风格。
  盆景取材,以当地的山石沙结石、鸡结石、芦结石、斧劈石等和乡土植物如榔榆、天竺、枸杞、三角枫、腊梅、金银花、络石、紫藤、紫薇、杜鹃、柞木、鸟不宿、黄栀子等为制作素材,配以瓷盘突出瓷都风格。
  制作技术,是以师法自然,仿效瓷画,博采众家之长而形成的,既含苏州格调,又具扬州风韵,还有“珠山八友”瓷画的神态。树桩盆景讲究枝叶成片,苍劲潇洒洒;山水盆景力求神形兼备,意境深远。
  1982年,在江西省首届盆景艺术展览会上,景德镇市园艺技术人员制作的盆景荣获第一,共有14盆获最佳作品奖。1985年,在中国盆景评比展览会上,景德镇市的“秋兴”盆景被评为二等奖,“宋人画本”被评为三等奖。据统计,1985年市园林处的盆景已达4000余盆。
   第四节市树市花
  1985年6月21日,市人民政府发出关于开展“市树”、“市花”评选活动的通知。经从10个地区和部门收到的237张有效选票统计,樟树、茶花分别以91和54票名列耪首。1985年9月26日,市八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六次会议通过决定,命名樟树为景德镇市市树,茶花为景德镇市市花。
  樟树树姿雄伟,苍劲古朴,干粗枝壮,冠大叶茂,四季常青,是古老瓷都景德镇的象征。樟树有一定的耐煤烟能力,较能适应城市环境,遍及本市城乡。在1982年景德镇市风景资源普查中,发现很多古樟与古樟树群,其中位于高岭村的一棵古樟,胸围达9.20米,需六七个人合抱,树高47米,冠幅210X50平方米,伞状球形,遮天蔽日,极为壮观,相传为唐代建村时所植,树龄逾千年。樟树适应性强,经济用途广泛,是城市园林绿化99良好树种。自1985年定为市树后,加快了在全市城乡普及种植樟树的速度,广泛用于居住区、街道绿化。
  茶花是世界四大名花之一,也是我国的一种传统花卉。景德镇市人民栽种茶花的历史悠久,早在唐末五代就开始栽培,目前民间尚存树龄在50年以上的山茶花约有四、五百棵,树龄在百年以上的也有数十棵。景德镇市的茶花品种繁多,有60余种,尤以“赤丹”、“西施面”最为名贵,且为国内稀有品种。乐平盛产的各种茶花驰名大江南北,南京、杭州、无锡、南昌等地纷纷到此引种。景德镇市的茶花,叶片翠绿,且有光泽;花形各异,千姿百态;花朵艳丽,色彩丰富。红、紫、白、粉、蓝,五彩缤纷。市园林技术人员培植的茶花,可提早或延长开花期,曾送往北京、上海、深圳、南昌等地参加全国、华东地区和江西省花卉展览,并多次获奖励。
   第五章环境卫生
   第一节卫生设施
  公共厕所民国时期,景德镇的厕所均为“两块板一个蹲位”的雨棚粪坑式厕所,多分布于里弄,约有400余个,2000余个蹲位,其中男女分开的公厕有85个,847个蹲位。所有厕所均无照明设施。50年代开始,一部分旧厕淘汰,部分旧厕陆续改建成砖木结构的公厕。1980年以来,又新建了钢筋混凝土结构公厕25座,新建、改建成悬吊式蹲位的公厕30余座。到1985年,全市共有厕所579座,5100余个蹲位,其中公厕156座,蹲位2026个。
  垃圾容器公共垃圾容器设施主要有垃圾桶(含垃圾集装箱)、果壳箱、痰盂等。1973年,在珠山中路设置方形果壳箱40个,木质痰盂40个。1983年,将设在珠山中路的方形果壳箱,更换成类似高脚酒杯式的果绿色果壳箱。1984年,在珠山中路、中山路、中华路和莲社北路换设圆形铸铁果壳箱100个,建地面瓷砖痰盂100个。1982年开始,在沿江东路、东一路、东二路、新村西路和集贸市场等路段,设置生活垃圾集装箱300个。
  粪库1963年,市环卫处在西瓜洲、西河桥建简易粪库2座,按其地理位置分称“南站”和“西站”。1980年,南站粪库改建成容量为10万担的大型粪库,并配有大型吸粪泵。1981年,在曙光路桥南的铁路东边新建可贮粪4万担的粪库一座,又称“东站”。1983年,在石岭建成可贮存10万担的大型粪库一座。1985年,共有大、中型粪库4座,可贮粪28万担。
   垃圾中转站1979—1983年,环卫处分别在中华南路大黄家上弄弄口、中渡口、人民广场建成室内垃圾中转站各一座。
  机械化装备1960年,市环卫处开始使用机械化环卫设备作业。1978年,已装备洒水车1辆,自卸垃圾车4辆,改装带箱粪车2辆;1979年后,环卫机械装备迅速发展,至1985年已有各种垃圾车15辆,洒水车3辆,真空吸粪车8辆。
   第二节垢物清运
  街道清洁民国时期,景德镇约有20名清道工承担镇内8.23万平方米街道的清扫,其薪金由临街店户捐米开支。街道每日清扫一次,清运工具为人力独轮车,垃圾集中倾倒在昌江沿岸,待涨水时冲走。当时,民用燃料均为木柴,其积集的炭灰由波阳等邻县的农民进城用油换走;其他生活垃圾则由清洁工进弄摇铃收运。
  50年代初期,清洁工人用板车将垃圾直接运送到近郊农村。1957年,开始实行每日“一扫两保洁”制度,即早晨先扫街后进弄收运垃圾,再分别于上午和下午上街保洁。60年代初开始装备洒水车、翻斗垃圾车等机械化环卫设备。1980年,街道清扫面积增至40万平方米,清扫方式改为每日“两扫两保洁”,即清洁工每天早晨、中午先扫街,后进弄收垃圾,上、下午再抽三分之一的人员轮流保洁。1984年,扫、运分开;街道清扫面积达到52.3万平方米,垃圾中转远距离运输全部实现机械化,年清运垃圾4万余吨。
  粪便清运民国时期,景德镇的厕所粪便由粪商组织的“春园公会”雇工清运,以担计酬,粪便当天挑到各粪商的大粪窖中积存,然后卖给近郊和乐平、波阳等县的农民.
  50年代初,厕所粪便仍由春园公会的从业人员清运。1954-1957年,厕所粪便先后由肥料公司、环卫所清运。1964年,环卫处对全市厕所实行统管,并改变清运方式,淘汰粪桶,改由板车先运至粪库,再转运到近郊农村和邻县。同时,还安排了专人清扫公厕和药物灭蝇。1980年开始使用真空吸粪车清运厕所粪便。1985年,年清运粪便为4.6万吨,机械化清运水平达到25%。市环卫处除负责全市公厕粪便的清运外,还对各单位内部厕所粪便实行有偿清运。
   第三节管理队伍
   民国时期,负责街道清扫的清洁队归浮梁县警察局管理,厕所粪便则由各粪商组成的“春园公会”管理。
  1949年5月,人民政府接管旧清粪队伍,有从业人员54人。1951年成立国营肥料公司,清洁工人增至60余人。1956年春园公会实行公私合营。1957年,肥料公司和春园公会合并,成立市环境卫生管理所,隶属市卫生局,其中清粪队仍属集体事业编制。1964年环卫所改称环卫处,粪便实行统管,并吸收社会闲散劳力充实清粪队伍,环卫处职工达到187人。1971年撤销市环卫处,分别成立景南区环卫处和景北区环卫处。1974年仍恢复市环卫处,并撤销两区环卫处。
  1980年,市容环境卫生划归城市建设部门管理,市环卫处也同时归口市城建局。此后,环卫事业经费逐年增加,专业队伍不断壮大,环卫设施也不断增多,并制定了一系列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办法,使市容卫生状况显著改善。1985年,环卫处职工达到645人,其中全民所有制职工415人,集体所有制职工230人。处内设清洁队、清粪队、汽车队和基建队等,清洁队、清粪队分别下设5个和4个管理站。除环卫处专业队伍外,各街道办事处还有民办保洁队伍。第六章城市建设管理
   第一节行政机构
  民国时期,景德镇的城市建没由浮梁县知事直接掌管。民国26年(1937年)7月,由县政府第:之科主管教育、建设。27年6月,增设第四科(建设科)。除科长、科员外,还没有技士2人。建设科科长规定要有大专学历,并必须是农科、工科或其它理科专业毕业。
  1950年初,市人民政府设建设科,管辖全市城市建设、交通(含航运、道路养护)、市郊农业、城乡绿化、水利、气象等。1955年3月,撤销市政府建设科,成立市建设委员会,主管城市规划、市政建设、公共交通、园林绿化、建筑设计和施工、建材生产等。1956年4月,市建委改称市城市建设局,主管工作范围不变。1958年5月,市城建局与市建筑工程公司合并,成立市建筑丁程局。次年9月,市建工局对所属机构进行调整,恢复建筑工程公司,作为建工局的下属企业单位。1960年,撤销市建工局,恢复市城市建设局,建筑公司直属市政府领导。
  1968年10月,撤销巾城市建没局,所属单位市政工程处、园林管理处、浮桥管理所、路灯管理所、测绘队合并,成讧市公用事业公司;公共汽车公刮与汽车运输公川合并,划归市交通局管理。1969年8月,撤销公用事业公,恢复巾城市建设局。次年4月,市政I程处等局属单位也村1继恢复:到1972年,巾城市建设局所属机构有:建筑一公,刁、建筑二公,习、市政工程处、景陶瓷厂、水泥厂、建筑瓷厂、建材预制厂、吕蒙砖瓦厂、茅家畈砖瓦厂、自来水厂、公共汽车公,刊、综合设计室、建筑安装队、汽车队、白蚁防治所等,这足城建局所属机构最多的时期。
  1979年8月,恢复成讧巾建筑下程局,巾城建局所属的建筑、建材企业划归建工局管理,1983年巾城建局勺,b-人防办、环保办合并,成立市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局。1984年10月,撤销市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局,分别恢复和成立市城乡建设局、市人防办和市环境保护局。1985年市城乡建设局机关行政科室设有:秘书科、城建科、乡建科、规划科、管理科、绿化委员会办公室、计划财务科、劳动人事科、监察宰、保卫科、武装部;党、团机构设有:党委、纪委、组织科、宣传科和团委;所属企、事业单位有:建筑设计院、市政工程处、自来水公司、城建综合开发公司、公共交通公司、园林管理处、环境卫生管理处、测绘队、城建档案馆、城管大队、路灯管理所、阂林瓷厂:
   第二节城市规划管理
   民国时期,景德镇仅有少数的房地产归政府部门管理。
  新中国成立后,景德镇市的城市建设实行统广规划管理。城市规划范围内的各项建设用地、各种工程的新建或扩建,均由市城建局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进行统一规划管理。
  建设用地管理自五十年代中期开始,城市规划区内的一切建设用地均由城建部门统一管理。其中城区土地使用,由城建部门根据城市规划及建设项目,确定建筑位置和用地范围,建设单位办理土地征用手续后,由城建部门审批划拨建设用地。规划区内的农田土地,在城市建设尚未征用之前,仍由农民耕种使用,在城市建设需要征用时,本着合理利用和节约利用的原则,由城建部门统一规划安排。凡占用城区土地或征用农田土地,建设单位将建设计划、设计任务书、地形位置图、土地使用证和建设用地申请等有关文件,报送城建部门,经城建部门审核并下达建设用地规划文件后,再进行建筑方案设计。对于重大的建设项目和临街公共建筑位置的选定,以及影响环境保护、涉及公共卫生管理等建设工程,还需经有关部门会审后,再签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文件。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城市规模和建成区面积逐步扩大。1952年城市行政区面积为93.524平方公里,城市人口为10.83万,城市建成区面积约5平方公里。到1985年城市行政区面积为124平方公里,城市人口为28.9万,城市建成区面积为25平方公里。
   表4-21952—1985年景德镇市城市建设用地情况表
  建筑管理凡在城市规划区内进行的各项建设,无论是新建、扩建、改建,还是在院内、院外、地上、地下的永久性或临时性建筑,其设计图都必须经市计划委员会、安全委员会和城市规划管理部门审查批准,并取得城建部门颁发的建筑许可证后,方可进行建筑施工。这一管理规定从1956年开始逐步实行,并在八十年代得到进一步完善。
  50年代中期至70年代中期,城市建筑管理工作虽有总体规划作为依据,但没有详细规划,因此,当时仅对工业布局和主要道路临街建筑的红线有所要求,而对建筑的密度、造形等没有规定具体明确的技术标准。
  从70年代末开始,制定新的城市总体规划和部分区段的详细规划。城市规划管理部门按照区域功能和自然条件制定详细规划,确定各种建筑和市政公用设施的建设位置、地形控制标高、建筑密度、层次、面积以及与周围环境协调等设计要求。市中心区域和主要道路的临街建筑,严格控制在道路规划红线以外,建筑楼层一般要求在五层以上,并根据建筑规模、类别,做到造型美观、高低有致、门面新颖、颜色协调,大型公共建筑门前必须宽敞,并设置停车场。城市居民在里弄新建、改建、维修私房,原规定二层以下的,由所在区的城建局管理,现已改由市城建局统一办理审批发证手续。
   第三节城建资金管理
  民国时期,修建街道、桥梁、下水道和清扫街巷里弄等公益事业资金,一般由县政府组织向社会派捐,主要由商会认捐,其次是沿街居民住户认捐,名曰“街捐”、“河捐”、“沟捐”等。也有采取无偿劳役的方式,如民国初年组织辟建莲花塘风景区及新邑公园时,其土建工程,用在押犯人服役完成。
  解放后,城市建设维护资金列入地方财政预算,资金来源主要渠道有工商利润提成、公共事业附加、工商税附加和城市维护建设税等。此外还有国家投资、省、市专项拨款或贷款。对于重点市政建设工程,除市财政拨款外,还有省财政拨款。
  1950年3月,全市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决定,从工商利润中提取5%,作为道路、桥梁、路灯等市政建设经费。后来,为安置工人就业,城市建设主要是采取以工代赈形式,这一办法一直沿用到1956年。
  1953年起,城市建设维护资金由市财政拨款。1963年,开始征收城市公用事业附加费从自来水费、电费和公共汽车票价三项公用事业收费中提取一定的比例,用于城市建设维护。1982年,景德镇市被列为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根据中央有关规定,工商利润提取增加到5%,扩大了城市建设资金的来源。
  1985年,国家实行第二步利改税后,城市建设资金来源有重大调整,设立了城市维护建设税,同时废止从上年工商利润中提取5%、工商税附加1%和国拨城市维护费,城市公用事业附加费仍继续征收。
  此外,还提倡“人民城市人民建”,在一些大、中型市政工程建设中,发动企事业单位集资和市民义务劳动。如50年代的人民广场建设、60年代的昌江大桥工程、70年代的沿江东路护坡和广场北路工程、80年代的瓷都大道工程以及园林绿化工程等,都有许多企事业单位集资、捐款和市民参与义务建设。
  现行的城市建设资金来源总结构体系为:城市维护建设税,城市公用事业附加;国家投资(偏贷款);国家和地方专项拨款更新改造资金;社会集资、捐款、义务劳动;城建事业单位抵支收入;城市排污费(由环保部门收支);调整价格;公交行业优惠政策;环卫设施有偿服务。
  民国时期,城市建设资金直接由县长掌管,但无论是“街捐”、“河捐”、还是“沟捐”,多为少数官僚和经办者中饱私囊,实际用于城市建设的则寥寥无几。1953年后,城市建设资金列入国民经济计划,实行计划经济管理。由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拟定年度计划上报市政府,并列入地方财政预算,在提请市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后,由市财政部门按计划向城建部门拨付资金和负责审查城建部门财务年终决算。在城市建设计划资金使用中,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资金约占62%,正常经费约占30%,城市绿化经费约占3%,城市规划及其他经费约占5%。
  现行城市维护建设资金的使用,除主要用于城建部门外,还用于公安部门的消防设施构置与维护、教育部门的城市中小学校舍修膳补贴、房管部门的城市居民危房改造和环保部门的城市环境保护等经费开支。
   第四节城建管理法规
  根据国务院、江西省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颁布的城市建设法规,为加强城市建设管理,景德镇市人民政府或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制定颁发属地方性城市建设管理办法。
  1953年,市人民政府颁发《景德镇市建筑管理暂行办法》。1964年,市城建局制定《景德镇市城市建设管理暂行办法》,涉及城市道路、桥梁、供水、路灯、园林绿化等方面的管理内容。当时是一个比较全面的城市建设管理办法,但由于不久后的“文化大革命”的干扰和破坏,有章难循,没有发挥管理效率。1975年市革命委员会、市城建局分别颁发《关于加强城市建设管理的布告》和《关于加强城市建设管理暂行办法实施细则》,对用地管理、建设管理、市政公用设施管理、“三废”管理、园林绿化管理等方面作出了较为明确具体的规定。1979年,又先后颁发《关于加强城市管理的暂行规定》和《关于加强城市建设管理的暂行规定实施细则》。其后,市人民政府和市城建局相继制定颁发了一系列配套管理办法。
   表4-31949—1985年景德镇市颁发的城市建设管理规章一览表
  为贯彻执行建设管理规章,1985年9月成立市城市管理大队。主要职责是依据国家、省、市有关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方面的法规和城市总体规划,查处各类违章建筑和违章占地,整顿市容环境,制止、处理侵占和破坏市政公用设施以及其他损害城市规划、建设实施的行为,维护正常的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秩序。该大队下分昌河、珠山、昌江3个中队和规划、市政、园林、环卫专业,并在竟成乡设5个分队,有90余人。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志

《景德镇市志》

《景德镇市志》(有史记载-1985)是景德镇有史以来第一部地方志书,全方位地记载了景德镇市域古代、近代和现代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尤其是景德镇的瓷业历史与现状,资料非常丰富翔实,是一部对社会各界均有教益的珍贵书籍。

阅读

相关机构

观音阁水厂
相关机构
黄泥头水厂
相关机构
洋湖水厂
相关机构

相关专题

珠山中路
相关专题
珠山东路
相关专题
珠山西路
相关专题
银曙路
相关专题
陶阳路
相关专题
风景路
相关专题
莲社南路
相关专题
莲社北路
相关专题
昌河北路
相关专题
公园路
相关专题
中渡口路
相关专题
浮桥西路
相关专题
昌西路
相关专题

相关作品

人民广场
相关作品
火车站广场
相关作品
昌江大桥
相关作品
珠山大桥
相关作品
吕蒙大桥
相关作品
中渡口浮桥
相关作品
湖田大桥
相关作品
前街大桥
相关作品
童街桥
相关作品
黄泥头桥
相关作品
天宝桥
相关作品
西河桥
相关作品
马鞍山立交桥
相关作品
新桥
相关作品
韦陀桥
相关作品
新厂桥
相关作品
金花桥
相关作品
莲花塘公园
相关作品
人民公园
相关作品
云门公园
相关作品
梅苑
相关作品

相关实物

樟树
相关实物
茶花
相关实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