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类型

全部
2405条
析出资源
943条
图表
201条
人物
4条
事件
1113条
地名
19条
专题
17条
作品
107条

检索条件

与 “惠安县” 相关
共 2405 条 11 / 161
151
知识出处: 惠安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节记述了惠安县拥有丰富的林木资源,包括榕树、樟树、朴树、油杉、重阳木、黄山松、马尾松、古柏、桂花、茶花、含笑花、余甘、铁树等多种树种。其中,古树名木如榕树、樟树、重阳木等树龄较长,具有较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152
知识出处: 惠安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章记述了惠安县营林育林的情况,其中包括了采种育苗、造林绿化、封山育林等。
153
知识出处: 惠安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节记述了惠安县的林木资源历史和采种育苗情况。自1936年建立第一个森林苗圃开始,该县不断引进新树种,并开展群众自采种、自育苗、自造林活动。从1950年代初开始,惠安县每年都会采集大量相思树种子,并调拨支援其他县市。此外,该县还通过建立木麻...
154
知识出处: 惠安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惠安县政府在民国时期开始建立县森林苗圃,从外地引进树种进行育苗。1950年代开始采集相思树种子进行育苗,并从外地引进新树种进行驯化。70年代初建立木麻黄母树林并进行选优工作,建立木麻黄种子园。
155
知识出处: 惠安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惠安县清代开始培育相思树苗木,民国时期建立苗圃,1950年代开始大规模育苗,1960年代后期有所减少,但年育苗量仍很大,70年代开始明显减少,但造林苗木不足需从外地调入。
156
知识出处: 惠安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节记述了惠安县在民国时期就已设立苗圃林场,进行造林活动。50年代后,植树活动逐渐发展,县直机关干部、乡镇、工厂、学校等都参与其中。县苗圃与乡村合作造林,采取合约形式,收益按比例分配。同时,群众也自发进行封山造林。
157
知识出处: 惠安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惠安县在建国初期开始水土保持工作,通过水土保持实验区、冲刷山水土保持林营造、沿海防护林营造等措施,有效地控制了水土流失,并提高了森林覆盖率。
158
知识出处: 惠安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惠安县在历史上缺乏用材林和经济林基地建设,但自1950年代开始,积极开展杉木、柠檬桉、油茶等用材和经济林基地建设,成效显著。特别是1970年代后期开始,大力推广柠檬桉营养杯育苗造林,建立用材林小基地(点),营造示范林等,使全县森林...
159
知识出处: 惠安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节记述了惠安县在1951年开始实施封山育林,建立山林管理委员会,组织护林委员会和小组,保护新造林地。黄塘南坑村和南埔界山村的封山育林成效显著,马尾松林平均树高和胸径增加,蓄积量提高。1982年开始对达到标准的封山育林进行奖励。1983至1...
160
知识出处: 惠安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章记述了惠安县森林保护的情况,其中包括了森林防火、病虫害防治等。
161
知识出处: 惠安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节记述了惠安县在50年代初期开始实施护林防火措施,成立相关组织和委员会,进行护林防火教育,制订护林防火公约,改变农民放火烧田岸草的习惯,改用割草熏土积肥办法,并建立护林防火联防组织。
162
知识出处: 惠安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节记述了惠安县森林病虫害防治的情况,其中包括了虫害防治、木毒蛾防治、多纹豹蠹蛾防治、星天牛防治、病害防治、林木检疫等。
163
知识出处: 惠安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惠安县的四种主要森林虫害:松毛虫、木毒蛾、多纹豹蠹蛾和星天牛的防治历史和现状。
164
知识出处: 惠安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主要介绍了苗圃中杉、松幼苗的猝倒病和立枯病,采用营林技术为主、药剂防治为辅的方法进行防治。此外,还发现了湿地松的褐斑病,但及时发现并未造成灾害。
165
知识出处: 惠安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章记述了惠安县林业生产的情况,其中包括了木材生产、林副产品等。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