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峄县” 相关
共 115 条 1 / 8
1
知识出处: 枣庄文化通览 | 类型: 正文
所谓“盗户”,实际上是明末清初曾经活动在峄县一带的农民武装分子,后来被清王朝采用剿抚兼施的手段平息。为了解决他们的生计问题,使之不再闹事,于是就地安插归农,登记造册时谓之“抚户”,俗称“盗户”。
2
知识出处: 枣庄文化通览 | 类型: 正文
李鸿章主张“外须和戎,内须变法所谓“和戎”,就是对外不可“轻言战争;所谓“变法”,就是引进西方的先进设备和管理方法,李鸿章在《峄县开矿史》中指出,该处地瘠民贫,自矿务局略有起色,赖以生活者数千家。此时,中兴矿局共建煤井12处,用工人数超过8...
3
知识出处: 枣庄文化通览 | 类型: 正文
1903年,北长老会在济南召开会议,决定在莒州、峄县和胶县三地依次设立新的教会。但由于峄县商贾云集,物阜民丰,民风朴实,且境内多煤矿,交通方便,又占据地理要冲,北长老会遂决定调整原先计划,率先在峄县建立教会。基督教作为一种文化势力,其布道过...
4
知识出处: 枣庄文化通览 | 类型: 正文
北长老会遂决定调整原先计划,率先在峄县建立教会。最早来峄县传教的是叶克思牧师夫妇、孔维廉牧师以及富维思牧师等人,他们成为峄县教会的开拓者。基督教会在峄县地区的传播非常迅速,到1921年,峄县基督教总会成立,下设7个分会,遍布峄县市井乡村。
5
知识出处: 枣庄文化通览 | 类型: 正文
1913年2月,万美利受美国医院总会派遣,跟随美国基督教传教士,来到临沂基督教医院当护士,并在1920年办起了临沂孤儿院。1931年10月,她将孤儿院迁到峄县,改名为“峄县孤儿院”,并辞去临沂基督教医院护士一职,专心经营峄县孤儿院,任专职院...
6
知识出处: 枣庄文化通览 | 类型: 正文
枣庄是块革命的热土,枣庄人民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为了解放全中国,枣庄人民发扬了无私奉献的精神,将满腔热情倾注到支援前线的战斗中。为了淮海战役的胜利,他们怀着对革命的无限忠诚,吃苦耐劳,不怕牺牲,勒紧腰带,推着独轮小车,抬着担架,穿行在硝烟战...
7
知识出处: 枣庄战事 | 类型: 正文
《枣庄战事》中对清末幅军起义的相关描述。
8
知识出处: 枣庄战事 | 类型: 正文
《枣庄战事》中对起义背景的相关描述。
9
知识出处: 枣庄战事 | 类型: 正文
《枣庄战事》中对的义旗纷张相关描述。
10
知识出处: 枣庄战事 | 类型: 正文
《枣庄战事》中对发展壮大的相关描述。
11
知识出处: 枣庄战事 | 类型: 正文
《枣庄战事》中对悲壮结局的相关描述。
12
知识出处: 枣庄战事 | 类型: 正文
《枣庄战事》中对官军剿匪兵匪一家的相关描述。
13
知识出处: 枣庄战事 | 类型: 正文
《枣庄战事》中对谈判招抚结局悲惨的相关描述。
14
知识出处: 枣庄战事 | 类型: 正文
《枣庄战事》中对台儿庄大战的相关描述。
15
知识出处: 枣庄战事 | 类型: 正文
《枣庄战事》中对运河支队抗战纪实的相关描述。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