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旗纷张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枣庄战事》 图书
唯一号: 151020020220001193
颗粒名称: 义旗纷张
分类号: K225
页数: 2
页码: 26-27
摘要: 《枣庄战事》中对的义旗纷张相关描述。
关键词: 春秋战役 倡阳大战

内容

幅军首领靳豹(山东峄县台儿庄人)、朱有谷(山东峄县运河南人)、吕于科等各领一支起义部队,共约3万余人,活动在苏鲁边境。清廷令山东巡抚李傯(hul)血腥镇压。仅在咸丰元年(1851年)就剿杀幅军120余人。幅军对清廷官兵恨之入骨,于翌年刺杀县知县五庚,杀死兰山县(今属山东临沂市)把总。咸丰四年(1954年),靳豹率部进人峄县境内,被峄县知县倪梦麟悬赏缉捕,靳豹惨遭杀害。
  咸丰六年(1958年)四月,魏春、贾玖、梁光松等幅军首领,各率一部幅军活动在费(县)、滕(县)、峄(县)边境。是年6月,活动炽盛,又遭官府孙家良的镇压,魏春等10人先后被捕,余众分散隐蔽。翌年7月,幅军首领贾玫、王锅、于洛、邱春等4部与翟三秃子汇集千余人,由邳县(今江苏邳州市)进入兰陵(今属山东苍山县)、台儿庄。八月,在郯城(今属山东临沂市)作战,连遭清军围歼,伤亡400余人。贾玫、曹廷阵亡,邱春、王锅、褚四丫头被伤,旋遭杀害,首级传于兰山。
  咸丰六年(1856年)秋,李希孟(山东峄县运河北人)等人组织运河两岸生活困难的农民和失业运输工人起义,复又挑起幅军的大旗。清廷令峄县知县郭逢春治剿失败;又令蒋侯庆治剿,亦遭惨败。
  咸丰七年(1957年)二月,邳县幅军首领马文标率部进入滕(县)、峄(县)、费(县)边境,与当时幅军李廷中汇合。李廷中遇刺,马文标为李廷中报仇,联合起义军阎三虎、宋新诗部700余人,打败了台儿庄千总和兖州知府城善的清军。
  是年十月,由于李希孟去滕县(今山东滕州市)青山头活动走漏了消息,其部将徐福来等被俘、任大麻子在铜山县(今属江苏徐州市)北部被捕。费县县令侦知马文标、李希孟部驻址,暗中收买其部下作内应,将李希孟及其兄李希空、李废和阎瑞祥等数十人引出俘获并杀害;马文标亦被费县县令收买其部下刺杀。李希孟、马文标被害后,余部投到了刘平麾下。
  咸丰九年(1859年)三月,幅军首领翟三秃子、于洛等在峄(县)南商定乘捻军首领刘天福率部围逼峄县城之时,率部响应,并转战于峄县、兰山边境,新起幅军周业等率众应之。山东巡抚崇恩在上清廷的奏折中称:“幅首李希孟、贾玖等数十股,以翟三秃子一股为最悍。”翟三秃子善于团结部属,轻财好施,深得民心。

知识出处

枣庄战事

《枣庄战事》

枣庄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齐鲁文化的发祥地之一。7000多年前,奉庄的先民就在这里繁衍生息,创造了璀璨的地域文化——北辛文化,并以其鲜明的特点和深远的影响,融入中华民族文化之中。奚仲造车、墨子立说、焚券市义、凿壁偷光、毛遂自荐‘等等,许多枣庄人的故事家喻户晓,有些已成为汉语成语,在中华大地上广泛流传。

阅读

相关人物

李希孟
相关人物
李廷中
相关人物
吕于科
相关人物
李傯
相关人物
刘平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滕县
相关地名
山东省
相关地名
滕州市
相关地名
峄县
相关地名
费县
相关地名
邳县
相关地名
马文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