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类型

全部
916条
析出资源
187条
图表
115条
人物
76条
事件
412条
地名
79条
专题
43条
作品
3条
实物
1条

检索条件

与 “夏河县” 相关
共 916 条 7 / 62
91
知识出处: 夏河县志 | 类型: 正文
乡镇企业主要描写了夏河县企业管理局、企业发展、经营管理、五大行业发展概况等。
92
知识出处: 夏河县志 | 类型: 正文
城乡建设主要介绍了夏河县街道、建筑、供水、绿化、环境等方面建设的内容。
93
知识出处: 夏河县志 | 类型: 正文
1949年以前,拉卜楞地区的房地产权归拉卜楞寺院所有,农民均向寺院租房、租地,维持生计;部分机关、商店也是租用寺院房产。大部分个人房产仅属各大小活佛和一般僧人所有。
94
知识出处: 夏河县志 | 类型: 正文
粮食主要介绍了夏河县历代征收粮食情况、粮食供应、粮食储存、粮食加工等内容。
95
知识出处: 夏河县志 | 类型: 正文
民国7年(1918年),拉卜楞首建商会,负责协商管理拉卜楞市场的民间贸易事务。粮食交易成为夏河县的大宗货物,也是商会的业务之一。
96
知识出处: 夏河县志 | 类型: 正文
粮食生产方面,寺院将土地出租给农户,秋收完毕,收粮入库。拉卜楞地区的土地归寺院拥有,内又分寺院、各囊欠及活佛三部分,各有各的土地。收缴的租粮均归土地所有者。
97
知识出处: 夏河县志 | 类型: 正文
由于夏河地区气候高寒,人民多以畜牧业为主,当地所产粮食远不能满足口粮的需要,每年从别处征购大量粮食。民国时期的田赋征收,长期以折征代金的方式进行。
98
知识出处: 夏河县志 | 类型: 正文
夏河县的群众食用粮食自古以来70%以上需依赖外地。解放初,拉卜楞寺周边地区及与临夏产粮区接壤地区,一般都是边买边用,牧区的群众按远近不同,有一季一次,半年一次,或一年一次购粮。
99
知识出处: 夏河县志 | 类型: 正文
解放初,夏河县的食油购销由市场承担。1953年,实行统购统销以后,食油由粮食部门统一经营,并委托基层供销社代营。
100
知识出处: 夏河县志 | 类型: 正文
粮食运输十分困难,当时没有开通公路,从临夏至夏河的路程需三天时间,如碰阴霾、下雪及刮风等恶劣天气时,运输中断,粮价不稳定, 有时甚至无粮可售。
101
知识出处: 夏河县志 | 类型: 正文
1952年,夏河县内粮食实行市场交易,以自由形式交易。为顺应当时群众习惯,1954年,执行国家规定供应价,稳定了粮食市场,并对粮食供应者干部职工、农牧民、城镇居民作了定量供应。
102
知识出处: 夏河县志 | 类型: 正文
夏河县当地的粮食产粮少,品种少,粮油加工业发展缓慢,加工手段主要靠水磨和榨油房为主。其中榨油房的数量是微乎其微,水磨的建造遍及全县农区,牧区乡村较少。
103
知识出处: 夏河县志 | 类型: 正文
商业主要描写了夏河县商业概况、集贸市场、拉卜楞寺院的商业贸易等。
104
知识出处: 夏河县志 | 类型: 正文
1950年,西北贸易公司临夏分公司,设立夏河贸易支公司。是年,夏河县贸易支公司,改组为畜产专业公司。
105
知识出处: 夏河县志 | 类型: 正文
拉卜楞藏区,商业发端久远。周、秦时期生活在大夏河、洮河和黄河流域的诸多羌族之间,有着物物交换,互通有无的经济联系。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