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历城” 相关
共 334 条 4 / 23
46
知识出处: 历城文史资料 | 类型: 正文
教育背负着家庭、社会、国家进步的责任与希望。近年来,历城教育依靠创新教育,通过确立、完善、利用与区域现代化相适应的政策、规范,开发优质的教育资源,为新世纪教育发展奠定了基础。1999年市委、市政府提出“四个创新”的发展战略,历城区教委敏锐地...
47
知识出处: 历城文史资料 | 类型: 正文
教育背负着家庭、社会、国家进步的责任与希望。近年来,历城教育依靠创新教育,通过确立、完善、利用与区域现代化相适应的政策、规范,开发优质的教育资源,为新世纪教育发展奠定了基础。1999年市委、市政府提出“四个创新”的发展战略,历城区教委敏锐地...
48
知识出处: 历城文史资料 | 类型: 正文
1999年市委、市政府提出“四个创新”的发展战略,历城区教委敏锐地抓住这一机遇,率先建立以现代教育理念为基础的教育规范,以制度创新实现教育发展,初步形成三教统筹、协调发展的现代教育格局。2000年8月,历城区赢得“全国尝试教学实验研究先进区...
49
知识出处: 历城文史资料 | 类型: 正文
著名社会学家英克尔说:现代化,首先是人的观念的现代化。没有现代教育理念在教育工作者头脑中的构塑,追求教育创新是一句空话。为此,历城区教委推出了“学习换脑”和“外挂换脑”两大举措。“学习换脑”、“外挂换脑”的实施,使一大批教师、校长视野大开,...
50
知识出处: 历城文史资料 | 类型: 正文
人才是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更是教育发展的直接动力,这是教育劳动对象是人的属性的本质标示,历城区教委为推动人才群的形成、壮大,在选拔、用人制度上大胆创新:。2000年8月,通过“一推双考”、“双考一推”两种形式,选拔了一批校长助理年轻干部。人...
51
知识出处: 历城文史资料 | 类型: 正文
开发教学资源是新世纪基础教育的增长点,教学改革这个核心工作应建立在教学常规管理和因特网技术为支架的平台上。对分层次区域创新教育改革,历城区教委有着自己的诠释:在素质教育思想指导下,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为重点,依靠现代教学论的基本观...
52
知识出处: 历城文史资料 | 类型: 正文
以西蒙为代表的管理学派认为:制度本身即是宝贵资源。历城区教委基于对转型时期社会需求对教育的影响的认识,充分利用城镇现代发展趋势,开发教育资源,发挥学校、教师的主体性。在不到2年的时间中,融资总数额达4.1亿多元,投入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彻底改...
53
知识出处: 历城文史资料 | 类型: 正文
2000年第3期《齐鲁文史》刊登李铭先生《唐秦季养墓志铭考略》、张昆河老师《秦季养墓志铭文考释》两文,捧读之下,我辈作为历城秦姓宗人,心情异常振奋。文中对1995年初,在济南市经七路小纬六路银行宿舍楼施工时,所发现石室墓葬的情况作了概略介绍...
54
知识出处: 历城文史资料 | 类型: 正文
2000年第3期《齐鲁文史》刊登李铭先生《唐秦季养墓志铭考略》、张昆河老师《秦季养墓志铭文考释》两文,捧读之下,我辈作为历城秦姓宗人,心情异常振奋。文中对1995年初,在济南市经七路小纬六路银行宿舍楼施工时,所发现石室墓葬的情况作了概略介绍...
55
知识出处: 历城文史资料 | 类型: 正文
秦琼,字叔宝,以字显,齐州历城人。约生于隋开皇五年,卒于唐贞观十二年。约25岁时,始归隋右翊卫大将军来护儿帐下,母丧,护儿遣使遂吊之,吏怪曰:“士卒死丧,将军未有所问,今独吊叔宝何也?”隋末,群雄四起。叔宝从齐郡通守张须陀击敌卢明月于下邳。...
56
知识出处: 历城文史资料 | 类型: 正文
有关志书及诸家书记中,其说不一。此秦季养碑志中所记故里在历城怀智里,当确凿无疑。又与其他所记地是什么关系?有代表性的主要几种说法有:。清乾隆三十八年《历城县志》:“秦叔宝宅在西关沙苑”。“潭西精舍在历城西门外五龙潭上,即秦琼故第旧址……”清...
57
知识出处: 历城文史资料 | 类型: 正文
张昆河先生指出,秦琼为历城人,至今济南秦氏均其后裔。正因如此,人们往往把秦琼后裔居住地,误作秦琼故居。史料中,只有民国《续修历城县志》中提及:秦琼的墓在历城东北乡济水之阴秦家道口。续修县志载文,是引自朱照《锦秋老屋笔记》的记叙。历城秦家约在...
58
知识出处: 历城文史资料 | 类型: 正文
秦琼是济南历城人民尊崇敬爱的乡贤,是历来被讴歌赞颂的英雄人物。作为历城秦氏的后人,除引以自豪外,当自爱,不辱先祖英名。还有世代相沿老人常说的一些不成文的做人处事信条。一是好男儿志在四方,不可老守一辈子田园;二是选准方向走到底,遇明主不二心;...
59
知识出处: 历城文史资料 | 类型: 正文
北宋著名文学家、诗人苏轼,于熙宁七年由杭州通判移守密州。此时,苏轼胞弟苏辙正在齐州——济南任职,兄弟俩虽同在山东,却难以相见,只好鸿雁传书。苏辙在信中特地介绍了时任密州通判的历城籍人士刘庭式在家乡娶盲女为妻之事。苏辙在信中说,从刘庭式乡邻之...
60
知识出处: 历城文史资料 | 类型: 正文
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辙在宋神宗熙宁六年,由陈州调至齐州——济南,任掌书记,一呆就是三年。当时齐州治所就在历城县境内,三年中苏辙不可能不涉及到与历城有关的一些人和事。熙宁七年,即苏辙来齐州任职的第二年,大雨,历城南部山区山洪暴发,...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