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刘兴义” 相关
共 77 条 4 / 6
46
知识出处: 酒泉文史资料第九辑 | 类型: 正文
廷栋其祖上本姓陆,因被诬陷,怕朝廷治罪,化名潜逃到肃州避难。陆某的问题得到澄清携眷返回北京,供其子廷栋上学读书成名。三十年后朝廷派廷栋任安肃兵备道道台,驻肃州道署。廷栋于光绪三十二年,曾奉命到敦煌视察。宣统三年廷栋与知州恩光镇压酒泉闻家圈农...
47
知识出处: 酒泉文史资料第九辑 | 类型: 正文
1946年省教育厅派刘勇担任校长,聘请钟育俊任教务主任,聘请名流授课。校长刘勇严谨治校,教师授深尽职,形成了学生敬业笃学的良好风气,培养了一批高质量的学生。
48
知识出处: 酒泉文史资料第九辑 | 类型: 正文
介绍火灾分类,1458年至今发生的火灾资料记载。
49
知识出处: 酒泉文史资料第九辑 | 类型: 正文
介绍文殊山古建筑、庙会活动。
50
知识出处: 酒泉文史资料第十辑 | 类型: 正文
酒泉市博物馆成立后,在1958年、1972年文物普查的基础上又进行过三次文物普查。
51
知识出处: 酒泉文史资料第十辑 | 类型: 正文
周镇守酒泉后,特别重视地方治安。对地方上的地痞恶棍,深恶痛绝。当时酒泉街头有个雷菜贩子,因武艺超群,压住了武行诸生,由此无人敢惹,横行霸道,欺压平民,调戏妇女,百姓敢怒而不敢言。周观察闻听此事,经过访查属实,乃立即捕获归案。他想,若要压住邪...
52
知识出处: 酒泉文史资料第十一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载了建国后酒泉文物工作大事记。包括:一、建国以来的文物普查;二、文物的发掘与抢救;三、建国以来酒泉文物的维修保护。
53
知识出处: 酒泉文史资料第十一辑 | 类型: 正文
记述建国以来文物普查工作:第一次文物重点调查,于1956年3月22日开始。第一次文物普查1958年9至10月间进行的,这是全省分县开展的首次普查。第二次文物普查1972年。第三次文物普查1981年。第四次文物普查是建国以来规模最大、时间最长...
54
知识出处: 酒泉文史资料第十一辑 | 类型: 正文
第一次文物重点调查,于1956年3月22日开始。这次调查是甘肃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兰新铁路文物清理组与县文化馆联合进行的。于1956年10月25日公布为第一批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57年3月5日,甘肃省人民委员会又将除鼓楼外的其它7处,...
55
知识出处: 酒泉文史资料第十一辑 | 类型: 正文
第四次文物普查是建国以来规模最大、时间最长、使用人力最多、后期资料整理制作也最完备的一次全国性的大普查,历时两年之久。1990年5月,省文化厅在省博物馆举办了为期一周的《全省文物普查与文物精品展览》。
56
知识出处: 酒泉文史资料第十一辑 | 类型: 正文
根据“重点保护、重点发掘"的方针,建国后 在全市境内,共进行过几次由国家文物局或省、地 有关部门批准的科学发掘或抢救清理。其中发掘汉、晋墓五次,新石器时代遗址一次,先后出土文物万余件。
57
知识出处: 酒泉文史资料第十一辑 | 类型: 正文
第一次文物发掘,1956年3月至8月。共发掘东汉砖室墓24座。其中1、3号墓为画像砖墓,绘有晏居、农牧、采桑、白鹅等。出土随葬品主要有灰陶器和铜镇墓兽、铜案等铜器、木车、两汉五铢钱、新莽 “货泉"、"大泉五十"铜币等。
58
知识出处: 酒泉文史资料第十一辑 | 类型: 正文
内容包括:(一)万里长城——嘉峪关的维修五年(1372年);(二)文殊山万佛洞的保护;(三)多次维修酒泉鼓楼;(四)集泉古庙的维修;(五)福禄城南门故址维修复原;(六)清真寺的维修;(七)丁家闸五号壁画墓加固;(八)西沟唐墓复原加固;(九)...
59
知识出处: 酒泉文史资料第十一辑 | 类型: 正文
酒泉城内鼓楼,始建于东晋十六国前凉永乐年间,本福禄县城东门,原名“谯楼明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扩建东城时,将其置于城中央,更名鼓楼。从1950年到1985年的30多年中,先后大小粉饰维修过5次,耗资达50万元。1985年11月25日维修...
60
知识出处: 酒泉文史资料第十一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作者刘兴义,原系酒泉市博物馆副研究馆员,整理了有关马文禄占据肃州的简况,并按照时间顺序进行了描述。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