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类型

全部
20005条
析出资源
2561条
图表
1687条
人物
2793条
机构
931条
事件
8204条
地名
807条
专题
2138条
作品
544条
实物
334条

检索条件

共 20005 条 20 / 1334
286
知识出处: 甘南州志 | 类型: 正文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长途电话作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基础设施,加快建设步伐,不但在电路数量上有较大的增长,主要在长话交换技术上采用新设备、新技术,长话接续由人工、半自动逐步向全自动过渡,为社会提供了良好的服务,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长途...
287
知识出处: 甘南州志 | 类型: 正文
1985年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甘南州商品经济发展步伐加快,社会对通信的需求更加迫切,装机用户大量增加。至1988年底,市话用户已达921户,机器设备呈超负荷运行状态。由于设备容量不足,致使大量用户的装机要求不能满足,对市话设备进行...
288
知识出处: 甘南州志 | 类型: 正文
民国时期,甘南境内夏河、临潭、西固曾先后设置“环境电话”,延伸至重要村镇的“乡村电话”成为农村电话之始。
289
知识出处: 甘南州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甘南藏族自治州境内粮油发展情况。
290
知识出处: 甘南州志 | 类型: 正文
甘南州在历史上就是粮食调入区。共和国成立初期在粮食供求矛盾相当突出的条件下,克服重重困难,努力创造条件,全面开展粮食征购、销售、调运、仓储、粮油加工等,并随着市场的发展变化,大抓粮油议购、议销、粮油食品生产等多种经营,逐步形成粮食工作的“一...
291
知识出处: 甘南州志 | 类型: 正文
甘南州境内农业区古代的田赋粮征购事宜由县衙管理。清时在临潭、舟曲两县设户房。卓尼、迭部两县辖民原本向各自部落头人纳贡,明、清室民国则转向杨土司衙门纳粮进贡。民国初沿用清制,1925年改户房为二科,1926年将二科改为财政科,1941年成立临...
292
知识出处: 甘南州志 | 类型: 正文
共和国成立初,甘南实行粮食自由贸易政策。1953年开始实行粮食统购、统销政策,此后粮食产品一律纳入国家计划,由粮食部门统一经营。1955年国家对粮食实行定产、定购、定销的“三定”政策,到1965年又实行粮食征购“一定三年”的政策,确定三年内...
293
知识出处: 甘南州志 | 类型: 正文
甘南藏族自治州内的粮食供应曾长期统一实行“四证”、“三票”制度。“四证”是:市镇居民粮食供应证、市镇居民粮食供应迁移证、工商行业用粮供应证和市镇饲料用粮供应证。“三票”是:全国通用粮票、甘肃省地方粮票和甘肃省地方料票。
294
知识出处: 甘南州志 | 类型: 正文
1954年10月,甘南藏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召开第一次财粮科长会议,专题研究粮食征购工作,明确了征收农业税、牧业税和统购粮工作的方针与任务。当时农业税的征收政策是:农业区发挥税收的积极作用,保证国家财政收入,促进农业发展,继续贯彻“种多少田地,...
295
知识出处: 甘南州志 | 类型: 正文
1979年3月,国家调整了粮食统购价格,统购价提高20%,超购加价幅度由原来30%改为按新统购价加50%。同时,随着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粮食从由国家粮食部门独家经营,开始逐步形成多种经济成份、多条渠道流通、多种经营方...
296
知识出处: 甘南州志 | 类型: 正文
1961年至1965年期间,全州对油脂购销政策作了较大调整,规定了农民留油、国家统购的合理比例,实行先留后购,以保证农民自身对油脂的需要。在完成国家统购任务以后,留给农民的食油由农民自行处理,允许进入农村集市进行自由买卖。集体和个人利用空闲...
297
知识出处: 甘南州志 | 类型: 正文
1962年开始粮食议购议销,当时在甘南藏族自治州经营量尚不大。真正实施是1980年之后,其议购价格的作价原则就是随行就市,略低于市价,根据粮种质量和市场供求情况,适当掌握,低进低出,高进高出。
298
知识出处: 甘南州志 | 类型: 正文
共和国成立前,甘南地区粮油供需以“茶马互市”和自由贸易的形式为主,牧民用自产的马、牛、羊、毛皮等畜产品及麝香、熊掌、山货或土特产到邻近地区交换粮油,1斤羊毛兑换1斤面粉,1只中等羊换28斤面粉。农区或半农半牧区群众大多在集市上自由买卖粮油,...
299
知识出处: 甘南州志 | 类型: 正文
城镇粮食销售以国家机关、工厂、部队、学校和城镇居民为主要对象。1974年2月,调整了劳别等级划分与定量标准,将三等九级改为三等十三级。同年7月,全州推广按职工人数、工种、劳别、分别等级定量的口粮包干管理办法,将职工粮食定量分成基本口粮和工种...
300
知识出处: 甘南州志 | 类型: 正文
共和国成立初期,甘南除临潭县、舟曲县为主要农业区和夏河、卓尼县的部分农业区外,其余均为牧区。因山高地寒,劳多收少,农民一年所收仅够或不够维持生计。牧区吃粮要爬山涉水,往返数百里牛马驮运,历时几个月到集市兑换口粮。从1953年到1954年,为...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