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年份

全部
10904 条
2022年
10904 条

颗粒类型

全部
10904条
基础文献
16条
析出资源
2045条
图表
1722条
人物
2299条
机构
376条
事件
1170条
地名
187条
专题
584条
作品
2412条
实物
93条

颗粒列表

共 10904 条 35 / 727
排序: 唯一号 题名 卷期
511
知识出处: 德清县教育志 | 类型: 正文
清代,县置儒学署,设教谕、训导,既是掌管全县教育的学官又是县学的教官。至光绪三十三年,儒学署改为劝学所,设县视学,掌管全县教育事宜。民国元年,德清、武康两县裁撤劝学所,设教育科为县教育行政机构。至民国五年,恢复劝学所,设学务委员。民国十二年...
512
知识出处: 德清县教育志 | 类型: 正文
民国元年起,学校由校长主持全校工作。民国十年以后,在有三个班级以上的县、区立中心小学,校长下设教务、事务主任,协助校长管理学校工作。民国三十三年,教育部颁布《国民学校法》,规定所有学校都必须设立民教部,主要负责扫除文盲及提高成年男女的文化,...
513
知识出处: 德清县教育志 | 类型: 正文
民国元年至民国五年,全县已有国民学校46所,其中高级国民学校6所。民国十一年,实施新学制“壬戌学制”,小学修业年限缩短一年,国民学校改称完全小学和初级小学。民国十六年以后,入学儿童逐年增加,学校也随之增多。德清县对学校管理、教育制度、经费分...
514
知识出处: 德清县教育志 | 类型: 正文
民国元年至民国五年,全县已有国民学校46所,其中高级国民学校6所。民国十一年,实施新学制“壬戌学制”,小学修业年限缩短一年,国民学校改称完全小学和初级小学。民国十六年以后,入学儿童逐年增加,学校也随之增多。德清县对学校管理、教育制度、经费分...
515
知识出处: 德清县教育志 | 类型: 正文
1
516
知识出处: 德清县教育志 | 类型: 正文
光绪二十八年七月,清政府颁布了《钦定学堂草程》,虽经颁布但未实行。次年制定《奏定学堂章程》,是年是癸卯年,故称“癸卯学制”。它规定学堂分大、中、小三段,初等教育修业年限为9年,中等教育(中学堂)为5年,高等教育(大学堂)为3—4年。光绪二十...
517
知识出处: 德清县教育志 | 类型: 正文
光绪二十八年七月,清政府颁布了《钦定学堂草程》,虽经颁布但未实行。次年制定《奏定学堂章程》,是年是癸卯年,故称“癸卯学制”。它规定学堂分大、中、小三段,初等教育修业年限为9年,中等教育(中学堂)为5年,高等教育(大学堂)为3—4年。光绪二十...
518
知识出处: 德清县教育志 | 类型: 正文
光绪二十九年,初等小学堂课程设置修身、读经讲经、中国文字、算术、历史、地理、格致、体操等8科,高等小学堂设修身、读经讲经、中国文学、算术、中国历史、地理、格致、图画、体操等9科。民国元年,遵照教育部颁布的《普通教育暂行课程标准》,德清、武康...
519
知识出处: 德清县教育志 | 类型: 正文
第一节校长与教员的任用清末民初,私塾盛行,塾师的队伍庞杂,祠塾与家塾均延聘年高有德之人为塾掌,训课子弟,而一般私塾则为一些无以为业者设帐授徒,靠束修收入,聊以糊口,其中滥竽充数者不乏其人。清光绪二十九年,实行“癸卯学制”,成立学堂,设堂长,...
520
知识出处: 德清县教育志 | 类型: 正文
清末民初,私塾盛行,塾师的队伍庞杂,祠塾与家塾均延聘年高有德之人为塾掌,训课子弟,而一般私塾则为一些无以为业者设帐授徒,靠束修收入,聊以糊口,其中滥竽充数者不乏其人。民国以后,县立小学校长由县政府委任,区乡(镇)立初级小学校长由地方推荐,经...
521
知识出处: 德清县教育志 | 类型: 正文
由于师资素质差,教学方法无从改进,教育质量难以提高。下表为民国三十二年德清、武康两县小学师资概况。
522
知识出处: 德清县教育志 | 类型: 正文
民国时期对小学教员的培训有人小教讲习所、暑期训练班,参加省教育厅举办的师资通讯研究班及县与区乡成立教育研究会等形式。民国三十三年秋,德清县创办了简易师范学校。民国三十四年起,德清、武康两县分别举办小学教员暑期讲习班,学习时间一个月,参加受训...
523
知识出处: 德清县教育志 | 类型: 正文
民国时期,教育经费匮乏,小学教员待遇菲薄,且常不能按月发给,故生活十分清苦。教书为一般寒士之业,家庭稍富裕者均不屑充当教员。民国十七年,德清县拟订教育经费分配方案,规定小学教职员月薪分为三等,一等30元,二等25元,三等20元;凡任教年久而...
524
知识出处: 德清县教育志 | 类型: 正文
明清时期,本县县学的经费,据《武康县志》记载,每岁由县署拨给廪费350石,斋腹夫银152两。学署,请于部使者给缗兴造。民国以后,改为学校,经费来源不一,中学、师范和县立小学的经费,除学校原有部分学产收入外,余均由县拨款解决。以后教育经费列入...
525
知识出处: 德清县教育志 | 类型: 正文
明清时期,本县县学的经费,据《武康县志》记载,每岁由县署拨给廪费350石,斋腹夫银152两。学署,请于部使者给缗兴造。民国以后,改为学校,经费来源不一,中学、师范和县立小学的经费,除学校原有部分学产收入外,余均由县拨款解决。以后教育经费列入...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