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学制与课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德清县教育志》 图书
唯一号: 110620020220000500
颗粒名称: 第三章 学制与课程
分类号: G522.2;G423
页数: 5
页码: 55-59
摘要: 光绪二十八年七月,清政府颁布了《钦定学堂草程》,虽经颁布但未实行。次年制定《奏定学堂章程》,是年是癸卯年,故称“癸卯学制”。它规定学堂分大、中、小三段,初等教育修业年限为9年,中等教育(中学堂)为5年,高等教育(大学堂)为3—4年。光绪二十七年,德清县热心教育人士许炳堃、蔡焕文等创设务本学塾。以清溪书院为校舍。同年,清政府又颁布了《清帝谕立停科举以广学校》。武康县余英镇前溪小学堂成立。嗣后,各乡镇的学塾也陆续改为公立初等小学堂。中华基督教会在新市镇创办私立之江小学堂。下表为自光绪三十年至宣统三年,德清、武康两县的学堂设置概况。民国三十七年,本县实施部颁《小学课程第二次修订标准》,直至解放。
关键词: 德清县 学制 课程

内容

第一节 学制演变
  光绪二十八年(1902)七月,清政府颁布了《钦定学堂草程》,虽经颁布但未实行。次年制定《奏定学堂章程》,是年是癸卯年,故称“癸卯学制”。它规定学堂分大、中、小三段,初等教育(小学堂,分初等小学堂、高等小学堂和两等小学堂3种)修业年限为9年,中等教育(中学堂)为5年,高等教育(大学堂)为3—4年。
  光绪二十七年(1901),德清县热心教育人士许炳堃、蔡焕文等创设务本学塾。至1903年,改为官立两等小学堂。以清溪书院为校舍。同年,清政府又颁布了《清帝谕立停科举以广学校》。武康县余英镇前溪小学堂成立。嗣后,各乡镇的学塾也陆续改为公立初等小学堂。新市镇绅士钟选青、沈汝楷等筹资创建仙潭两等小学堂,以仙潭书院为校舍。中华基督教会在新市镇创办私立之江小学堂。下表为自光绪三十年(1904)至宣统三年(1911),德清、武康两县的学堂设置概况。
  至民国初年,德清县已有高等小学堂6所、初等小学堂45所、私立小学堂1所,武康县有高等小学堂2所、初等小学堂4所。
  民国元年(1912),南京临时政府废止“癸卯学制”,颁布“壬子学制”,学堂改称学校,学校之名沿用至今。
  第二节 课程设置
  光绪二十九年(1903),初等小学堂课程设置修身、读经讲经、中国文字、算术、历史、地理、格致、体操等8科,高等小学堂设修身、读经讲经、中国文学、算术、中国历史、地理、格致、图画、体操等9科。
  民国元年(1912),遵照教育部颁布的《普通教育暂行课程标准》,德清、武康两县小学教育的学制课程均进行了改革,小学修业年限缩短为7年(初4高3)。课程设置:初等小学设修身、国文、算术、手工、图画、唱歌、体操等7科,女子加缝纫课,每周授课时数男生28小时、女生29小时;高等小学设修身、国文、算术、本国历史、地理、理科(动植物、矿物及自然现象)、手工、图画、唱歌、体操、缝纫(女子)等科,每周授课时数男30时、女32时。但当时全县学科课程不统一,学校与私塾并存。
  民国五年(1916),教育制度逐步完善,并推行小学义务教育和社会民众教育,设半日制学校和民众夜校,并对旧有私塾进行了改造或取缔。是年德清县已设有高等小学6所(其中女校2所)、初等小学40所、私立高等小学1所,共47所学校,在校学生3265人。(武康县缺资料。)
  民国十一年(1922)11月,颁布了新学制,是年为壬戌年,故称“壬戌学制”。中小学从“七四制”改为“六三三制”,规定学校修业年限为初小4年,高小2年,初中3年,高中3年,大学4—6年,取消大学预科。初等教育增加幼稚园一级。教学课程也作了修改,小学“国文”改为“国语”,课文采用语体文;“修身”改为“公民”。
  授课时间,一二年级每周1080分钟,三四年级1260分钟,高年级1440分钟,每节课15—60分钟,各科以百分比计算。
  民国三十三年(1944)3月,教育部颁布《国民学校法》,阐明“国民学校实施国民教育,应注重国民道德之培养及身心健康之训练,并授以生活必需之基本知识技能。”6岁到12岁的学龄儿童为接受基本教育的对象。课程设置为国语、算术、公民、历史、地理、自然、音乐、体育、图画、劳作等科,初级小学增常识(无公民、历史、地理、自然4种)。每保设立一所保国民学校,每一乡镇设中心国民学校一所。当时正值抗战时期,一时改制不易,直到胜利后,德清、武康两县才逐步改制,将乡镇中心学校改为中心国民学校(6年制),负责辅导本乡镇内的保国民学校,并设立民教部,推行民众教育,学校经费由县教育经费项下拨给。另将初小(4年制)改为保国民学校,以每保设置一所为原则,如条件不具备可几保联立,经费由各保自筹。
  民国三十七年(1948),本县实施部颁《小学课程第二次修订标准》,直至解放。

知识出处

德清县教育志

《德清县教育志》

出版者:浙江古籍出版社

本书记述了德清县教育事业的历史和现状。其中包括 古代教育、民国时期的教育、新中国成立后的教育、人物等四篇。

阅读

相关地名

德清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