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克苏地区图书馆
阿克苏地区图书馆
机构用户
阿克苏地区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析出资源
图表
人物
机构
事件
地名
专题
作品
实物
片段
任务年份
全部
5870 条
2021年
5870 条
中图分类法
全部
5870 条
8
1条
B 哲学、宗教
44条
C 社会科学总论
86条
D 政治、法律
815条
E 军事
67条
F 经济
1133条
G 文体、科学、教育
323条
H 语言、文字
7条
I 文学
176条
J 艺术
436条
K 历史、地理
1548条
P 天文学、地球科学
76条
Q 生物科学
13条
R 医药、卫生
44条
S 农业科学
304条
T 工业技术
259条
U 交通运输
49条
X 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64条
Z 综合性图书
2条
颗粒列表
共 5870 条
328
/
392
排序:
唯一号
题名
中图分类
颗粒类型
4906
从出土文献看吐蕃占领西域后的管理制度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丝路印记:丝绸之路与龟兹中外文化交流
|
类型:
正文
吐蕃势力于8世纪末叶开始控制了天山南路地区,在罗布泊地区到帕米尔高原一线有着稳定的控制。从西域出土古藏文文献看,吐蕃在西域实施军事、民事与羁縻三种管理体系,这种管理方式是建立在吐蕃部落联盟制基础之上的,与此同时,吐蕃进入西域军事力量的来源几...
4907
一、吐蕃在西域实施管理的社会基础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丝路印记:丝绸之路与龟兹中外文化交流
|
类型:
正文
吐蕃王朝建立之后,以军事部落联盟制为基础,向青藏高原周边展开军事扩张。其部落制的军事建制,最基本特征表现为生产、行政、军事三位一体。①这样的社会组织基础,必然对吐蕃军事力量在新占领地区的职官管理与社会管理制度产生相应的影响。②除了军事建制及...
4908
二、从出土文献看吐蕃进入西域的部落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丝路印记:丝绸之路与龟兹中外文化交流
|
类型:
正文
吐蕃在西域的管理体系是以部落制为基础的,因此,对吐蕃在西域新占领区的管理制度的内在属性与特征进行研究,就要从吐蕃在西域的部落及其发布情况入手。西域出土古藏文文献中,保留了许多吐蕃社会、军事方面的内容,其中一个很抢眼的内容就是出现了大量吐蕃部...
4909
三、吐蕃驻西域军事人员的来源复杂的原因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丝路印记:丝绸之路与龟兹中外文化交流
|
类型:
正文
吐蕃王朝建立的社会基础是部落军事联盟,而部落制与贵族的家族利益紧密结合,又构成吐蕃王朝时期社会生活的重要特征之一,《贤者喜宴》中关于吐蕃王朝初期五如区划设置之外,特别强调了所谓的十八个贵族之势力范围①,正是部落制下贵族利益相互制衡的一种保障...
4910
四、吐蕃在西域的管理模式及其演变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丝路印记:丝绸之路与龟兹中外文化交流
|
类型:
正文
综上所述,吐蕃军队占领了西域部分地区后,其管理制度的实施及调整调整,一方面,是为了维护吐蕃贵族的利益,实行对“海外”利益均沾的利益分配形式,以至于在驻军兵源组成上,表现为来源广泛、复杂的特征,一定程度上呈现出征兵制的雏形。另一方面,吐蕃军队...
4911
浅谈新和县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管理及保护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丝路印记:丝绸之路与龟兹中外文化交流
|
类型:
正文
民间艺术品类濒临减少,民间艺人逐渐减少,民间艺术和艺人亟待保护。新和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传承艺人的管理及保护政策的出台极大地调动了民间艺人的工作积极性,为弘扬新和乃至龟兹地域民间优秀文化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为新和县农村文化阵地建设提供了坚强的...
4912
一、民间艺术传承人的权利和义务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丝路印记:丝绸之路与龟兹中外文化交流
|
类型:
正文
享有依法传承技艺的权利;享有学习、培训、交流、深造的权利;享有有偿服务和义务服务相结合的权利;享有知识产权和研发产品专利的权利。认真学习科学发展展观,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自觉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自觉...
4913
二、传承补助发放办法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丝路印记:丝绸之路与龟兹中外文化交流
|
类型:
正文
各乡镇每月派文化站工作人员到新和县文化馆统一领取补助费用,分别发放。各乡镇认真安排民间文化艺术传承人的传承工作,充分发挥民间文化艺术传承人的积极作用,为新和县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做贡献。
4914
三、管理及考核办法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丝路印记:丝绸之路与龟兹中外文化交流
|
类型:
正文
考核不是目的,只是手段。通过考核可以完善管理制度,更好地管理民间艺人,更科学地做好民间艺术的传承工作。乡镇文化站每月将考勤和活动计划报新和县文化馆,每季度发放一次补助。将取消传承人资格,停发生活补助。
4915
四、深远意义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丝路印记:丝绸之路与龟兹中外文化交流
|
类型:
正文
新和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传承艺人的管理及保护政策的出台极大地调动了民间艺人的工作积极性,为弘扬新和乃至龟兹地域民间优秀文化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为新和县农村文化阵地建设提供了坚强的保证。
4916
弘法中原的龟兹名僧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丝路印记:丝绸之路与龟兹中外文化交流
|
类型:
正文
龟兹曾是西域历史上佛教中心之一,魏晋南北朝达鼎盛时期,据《晋书·四夷·龟兹国》载:“其城三重,中有佛塔庙千所,僧侣近万人。”又是印度佛教东渡,中原僧侣西去求经的中转站。自公元前后佛教传入龟兹始,到元至正七年,察合台汗国秃黑鲁·铁木尔继承汗位...
4917
浅谈隋唐时期龟兹白氏政权之始末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丝路印记:丝绸之路与龟兹中外文化交流
|
类型:
正文
在中国悠悠历史长河当中,隋唐时期是封建社会的繁荣期。这时的民族联系加强,民族政策开明,边疆各少数民族相继建立了诸多政权。各少数民族政权不免为了各自的利益发生纷争,而在地处西域的龟兹白氏王朝则统治西域近七百年。本文主要通过对白氏政权的建立、灭...
4918
一、白氏的来源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丝路印记:丝绸之路与龟兹中外文化交流
|
类型:
正文
关于龟兹白姓的来源,目前仍为学术界悬而未决的问题。文献中最早提到的龟兹白姓是公元91年的龟兹王白霸,他是在班超的支持下登上王位的。此后,白姓作为龟兹王族,一直统治着龟兹,直至龟兹白氏王朝灭亡。四为苏北海先生的观点,认为以上几位都是从印度及佛...
4919
二、白氏王朝的建立与发展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丝路印记:丝绸之路与龟兹中外文化交流
|
类型:
正文
历史上,对于龟兹白姓有明确记载的始自于白霸,从白霸开始到隋唐以前,7个龟兹王中姓白的共有5位。在白霸的支持下班超最终统一了西域。当时西域战火已起,任尚被困于疏勒。最终,在龟兹与汉军的共同防御下,击败敌军。匈奴势力重新进入西域,而亲匈奴势力在...
4920
三、龟兹白氏王朝的灭亡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丝路印记:丝绸之路与龟兹中外文化交流
|
类型:
正文
唐朝时期,龟兹为安西四镇的驻地,而龟兹都督府下辖有九州,见诸史籍者,有和(姑)墨、乌垒、温肃(府)、郁(蔚)头等州,其余失载④。此为龟兹都护府的管辖范围,而唐朝时期龟兹本身的疆域从整体上说,变化并不是很多,其东、南、西、北四方向变化不大,其...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