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列表

共 75664 条 3 / 5045
31
知识出处: 清代新疆经济史稿 | 类型: 正文
乾隆二十五年(1760)三月,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刚结束,清朝政府在上谕中说:“伊犁向为准夷腹地,加意经画,故穑事颇修。今归我版图,若不驻兵屯田,则相近之哈萨克、布鲁特等乘机游牧,又烦驱逐。”②为了保卫中国西北边疆安全和巩固在天山南北地区的主政...
32
知识出处: 清代新疆经济史稿 | 类型: 正文
清朝政府治理新疆后,根据新疆地域辽阔和民族众多的状况,在以伊犁将军为首的各级驻扎大臣的节制下,“因俗而治”,对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实行不同的治理政策措施。从政治制度来说,主要有四种:即八旗制、郡县制、伯克制和札萨克制。
33
知识出处: 清代新疆经济史稿 | 类型: 正文
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清朝政府统一天山南北后,在新疆各地设官驻军,进行有效治理,虽然在政治上、军事上取得了胜利,但所面对的经济形势却极其严峻。长期的战乱破坏,使各地人口锐减、土地荒芜,不但官吏无多少可治之民,连各地驻军的粮食供应都十分困...
34
知识出处: 清代新疆经济史稿 | 类型: 正文
利用军队进行农业生产,垦荒种地,史称“兵屯”或“军屯”,在我国历史上源远流长,早已有之。汉、唐时期中央政府在新疆进行的兵屯成绩尤为显著,在当时西域的政治、经济生活中起过重要作用。
35
知识出处: 清代新疆经济史稿 | 类型: 正文
清代利用绿营官兵进行屯田,并非新疆一地,但就屯田的规模和时间来说,新疆无疑是排在第一位的。
36
知识出处: 清代新疆经济史稿 | 类型: 正文
利用遣犯种地,在清代的其他边疆地区也有,但新疆不但人数最多,规模也最大。
37
知识出处: 清代新疆经济史稿 | 类型: 正文
清朝政府治理后在新疆举办的八旗官兵屯田(史称“旗屯”),都集中在伊犁地区,主要是指锡伯、索伦、察哈尔、厄鲁特四营官兵的屯田和满营利用“闲散余丁”进行的屯田。
38
知识出处: 清代新疆经济史稿 | 类型: 正文
与以上所述绿营、八旗军队及附属于绿营军队的遣犯所进行的“屯田”、即农业生产活动不同,这一时期新疆各族农民群众的农业生产活动基本特征是:土地归农民私有,耕作所需农具、耕畜等由农民自行筹办,所生产的粮食除以赋税形式向国家缴纳部分外,主要归农民自...
39
知识出处: 清代新疆经济史稿 | 类型: 正文
乾隆二十五年(1760),新疆兵屯正在各地举办,乾隆皇帝谈到即将举办的组织内地农民群众到新疆垦荒生产(史称“民屯”)时说:新疆举办屯田“更有深意,国家生齿繁庶,……(新疆)将来阡陌日增,树艺日广,则甘肃等处无业贫民,前赴营生耕作,污莱辟而就...
40
知识出处: 清代新疆经济史稿 | 类型: 正文
有清一代,维吾尔族不但在新疆各民族中人数最多,而且地域分布也最广。清代维吾尔族是一个以农业生产为主的民族,在18世纪中期清朝政府治理新疆前,已经在新疆各地从事农业生产活动数百年,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农业生产经验。在18世纪中期清朝政府治理新疆后...
41
知识出处: 清代新疆经济史稿 | 类型: 正文
在新疆,尤其是在天山北部的广大地区,有很多水草肥美的天然牧地。东部的巴里坤草原,中部的乌鲁木齐地区,西部的伊犁河流域,以及北部的塔尔巴哈台地区和阿勒泰地区,自古都是我国北方各个游牧民族活动的主要场所。大量考古资料证明,大约在距今3000年左...
42
知识出处: 清代新疆经济史稿 | 类型: 正文
18世纪中期清朝政府治理新疆后,采取的一个重要措施就是在各地新设各类牧场,尽快恢复新疆,尤其是北疆地区的畜牧业生产。
43
知识出处: 清代新疆经济史稿 | 类型: 正文
18世纪中期清朝政府治理新疆后,设“总统”天山南北军政事务的将军于伊犁。这时的伊犁地区不仅是新疆的军政中心,而且是重点开发建设地区之一,更是各族军民聚居的一个地区。因此,清朝政府在大力发展这一地区农业生产的同时,也非常重视这里畜牧业生产的恢...
44
知识出处: 清代新疆经济史稿 | 类型: 正文
巴里坤位于天山东段的北部,海拔较高,地势平坦,水草丰美,自古就是游牧民族活动的重要地方。18世纪中期清朝政府治理新疆后,便在这里设立牧场,恢复当地的牧业生产。这一时期巴里坤地区设立的牧场,按牲畜种类分,有“马厂”、“羊厂”和“驼厂”。
45
知识出处: 清代新疆经济史稿 | 类型: 正文
塔尔巴哈台“牧厂”牧养的牲畜有马、驼、牛、羊等,按用途大致又可以分为“孳生厂”和“备用厂”两类。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