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塔尔巴哈台地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清代新疆经济史稿》 图书
唯一号: 320020020210000045
颗粒名称: (三)塔尔巴哈台地区
分类号: F426;I267;C55
页数: 2
页码: 162-163
摘要: 塔尔巴哈台“牧厂”牧养的牲畜有马、驼、牛、羊等,按用途大致又可以分为“孳生厂”和“备用厂”两类。
关键词: 哈萨克 塔尔巴哈台 参赞大臣 察哈尔 乌鲁木齐

内容

塔尔巴哈台“牧厂”牧养的牲畜有马、驼、牛、羊等,按用途大致又可以分为“孳生厂”和“备用厂”两类。
  “孳生厂”建于乾隆三十九年(1774),牲畜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从与哈萨克贸易中所得。在设该“孳生厂”的当年,即从哈萨克贸易中得到“儿骒马六百匹,牡乳牛二百只,公母羊三千只”。以后,又不断从与哈萨克贸易中获得各种牲畜,放到牧场牧养。二是在乾隆四十二年(1777)从乌鲁木齐迁往该地区的厄鲁特蒙古军民带来的牲畜,其中有孳生儿骒马6760匹,牡乳牛1140只,公母羊66863只。到乾隆朝末年,塔尔巴哈台“孳生厂”牧养的牲畜有“大马九千六百七十九匹,马驹三百七十一匹;大牛四千一百五十四只,牛犊一千一百二十只;大羊七万八百六十三只,羊羔八千八百三十只”。①
  “备用厂”建于乾隆三十六年(1771),牲畜最初来源主要有三:一是罚没部分私自“越境游牧”哈萨克牧民的牲畜;二是从孳生厂调拨而来的牲畜;三是内地官兵携带而来的部分牲畜。到乾隆五十七年(1792)时,该牧场牧养的牲畜除部分拨付给卡伦、军台等役用外,仍保留有“马四千三百六十七匹,牛一千六百九十八只,羊三万四千二百五十五只”。②
  塔尔巴哈台“牧厂”由塔尔巴哈台参赞大臣负责监管,具体事务由塔尔巴哈台参赞大臣所属的管理游牧领队大臣管理。牲畜则由在这里驻守的察哈尔、厄鲁特营蒙古官兵牧养。
  对于这一时期北疆地区,尤其是伊犁地区设立的官办牧场在恢复发展新疆畜牧业生产,特别是在保证新疆各地官府驻军对牲畜的需求方面的作用,《新疆图志》有一个比较客观的评价:“乾隆二十五年,伊犁始兴牧政,马、驼、牛、羊厂,相继设立。”“土尔扈特部众自俄来归,分地最广。伊犁南北山,形于箕张,草茂泉甘,有四奈曼分部行牧:曰索伦牧其西(霍尔果斯、拱宸城北一带地)、曰察哈尔牧其北(塔勒奇沟之北博罗塔拉一带地)、曰厄鲁特牧其东(哈什河东岸地)、曰锡伯牧其南(伊犁河之南岸地)。绥定城北之赛里木淖尔,居四山之中,其周围数百里,松桧丛荫,细草如茵,夏无蚊蠓,宜于憩息。每际伏暑,卓帐千行,牧群麕集,繁衍称盛焉。”“凡本城调用,谓之拨补;南北两路及内地调用,谓之拨用(乌鲁木齐、阿克苏各回城,及陕甘绿营,每年咨调屯田、台卡操防补额马牛多寡不等);官兵请领交价,谓之领买;皆于备差厂取之。”③

附注

 永保:《塔尔巴哈台事宜》卷四,“官厂牲畜”。; 永保:《塔尔巴哈台事宜》卷四,“官厂牲畜”。; 袁大化等:《新疆图志》卷二十八,“实业一”。

知识出处

清代新疆经济史稿

《清代新疆经济史稿》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出版地:2014

本书系统、全面地论述了清政府统一新疆之前的经济发展情况、清政府统一新疆之后经济的恢复情况、清朝政府治理新疆政策的调整与新疆经济的发展、新疆民族经济文化发展的历史特点、清代新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清代新疆“荒政”等问题。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