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农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清代新疆经济史稿》 图书
唯一号: 320020020210000033
颗粒名称: 第二节 农业
分类号: F323;F326;F426
页数: 109
页码: 48-156
摘要: 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清朝政府统一天山南北后,在新疆各地设官驻军,进行有效治理,虽然在政治上、军事上取得了胜利,但所面对的经济形势却极其严峻。长期的战乱破坏,使各地人口锐减、土地荒芜,不但官吏无多少可治之民,连各地驻军的粮食供应都十分困难。
关键词: 天山南 清朝政府 农业生产 维吾尔 卫拉特蒙古

内容

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清朝政府统一天山南北后,在新疆各地设官驻军,进行有效治理,虽然在政治上、军事上取得了胜利,但所面对的经济形势却极其严峻。长期的战乱破坏,使各地人口锐减、土地荒芜,不但官吏无多少可治之民,连各地驻军的粮食供应都十分困难。
  清朝政府治理新疆前,天山北部为卫拉特蒙古各部游牧生息的主要场所,人口最多时达到60余万人。②经10余年战乱,新疆境内卫拉特蒙古各部残存的人口只有2万余人,不及原有人口的1/20。③因此魏源在《圣武记》一书中说,经过长期战乱,天山北部除伊犁外,已经是“数千里间,无瓦剌一毡帐”了。①在天山南部,这时居住的主要是维吾尔族,由于长期战乱,人口也大量减少。椿园在《西域闻见录》中以亲眼所见说:当时哈密维吾尔“人口寡弱,不满二千家”;吐鲁番维吾尔居民“不过三千余户耳”;喀喇沙尔维吾尔群众,不堪准噶尔军队侵扰,“死伤逃亡,地遂空虚”;布古尔原有2000余户维吾尔人,这时也“逃亡略尽,仅存百余耳”;库车原为天山南部经济较为发达的一个地区,原有维吾尔居民“三、五万户”,经长期战乱所剩“仅千户耳”。②天山南部其他地区维吾尔人口因长期战乱而大量减少的情况也与上述地区差不多。据《中国人口史》一书估算,清朝政府治理新疆初年的乾隆朝中期,天山南部维吾尔总人口有20万左右。③这个数字比近2000年前的西汉时期天山南部人口(约31万)还少得多。
  在生产力较为低下的古代,人口锐减必然造成土地大片荒芜,牲畜大量死亡,以及农牧业生产的严重倒退。事实也正是这样。清朝政府治理新疆前,天山北部一直是游牧民族生活的场所,畜牧业在整个社会经济中占主导地位,马、牛、羊等牲畜不但可以自给,而且可以大批地输入内地,与农业区群众交换各种生产、生活资料。但到清朝政府治理新疆后,天山北部由于卫拉特蒙古部众死伤逃亡几乎殆尽,畜牧业生产已基本不复存在,“千里空虚、渺无人烟”,④连清朝军队所需的牲畜都不得不从内地各省办运或从哈萨克处购买。战争的破坏对农业生产影响更大。准噶尔汗国时期,伊犁从事农业生产的维吾尔等族人口(时称为“塔里雅沁”或“塔喇沁”,亦即后来的“塔兰奇”一词的不同音译)有万人左右,耕地总面积达数十万亩,规模已不算小。但在平定阿睦尔撒纳叛乱后,随着人口的逃散,土地几乎全部荒芜,兆惠招人屯垦,只招到“三十余名”维吾尔农民。⑤乌鲁木齐、塔尔巴哈台等地,在准噶尔汗国时期都有部分维吾尔人种地生产,到清朝政府治理新疆后,土地也都已经全部荒废。在天山南部,库车、库尔勒等东部地区受战争破坏严重,随着人口的死伤逃亡殆尽,土地几乎全部荒废。喀什噶尔、叶尔羌等地区受战争破坏虽然较东部地区较轻,但由于大小和卓叛乱和叛乱失败逃跑时的有意破坏,农业生产也受到严重影响,土地荒废的现象相当严重。这种状况,不但造成广大农民群众衣食无着,亟须安置,①而且也给各地清朝驻军的筹粮带来极大困难。尽快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已成为清朝政府治理新疆后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乾隆皇帝针对这种形势,及时地提出“武定功成,农政宜举”的治新方针,是很正确的。②
  进行农业生产,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可以耕种的土地,二是进行耕种所需要的劳动力。新疆土地辽阔,气候适宜,水源充沛,可耕地甚多,原大片荒芜的土地也急需重新开垦种植。对此,兆惠向清廷报告说:“查自巴里坤,至济尔玛台、济木萨、乌鲁木齐、罗克伦、玛纳斯、安济海、晶河等处,俱有地亩可资耕种。伊犁附近地方,约有万人耕种地亩。崆吉斯、珠勒都斯等处,可种之地亦多。”③土地方面毫无问题。至于种地的人员,则办起来就不容易了。经过长期战乱,人口锐减,特别是大批军队驻扎急需解决粮食供应的北疆地区,原有人口死亡逃散几乎殆尽,要在短期内召集众多种地的农民是不可能的。农业生产季节性强,周期又长,如果从外地迁徙农民种地,少了无济于事,多了则安置不易,首先解决拖家带口农民的吃住和搬迁就不是一下子所能办到的。
  “为驻防兵丁粮饷起见”,④清朝政府决定首先利用军队在新疆实行屯田,进行农业生产。

附注

 傅恒等:《西域图志》卷首一载:天山北部准噶尔等部“统计其汗之二十四鄂拓克、九集赛,及台吉之二十一昂吉,得二十余万户,六十余万口”。; 1992年新疆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卫拉特蒙古简史》一书在“劫后余生的准噶尔”中,对后来陆续返回伊犁的准噶尔部余众作过统计,总人口约为2.5万人。另《伊江汇览》“户籍”载伊犁厄鲁特营“共大小一万七百三十七名口”,比上述人数更少。; 魏源:《圣武记》卷四,“乾隆荡平准部记”。; 椿园:《西域闻见录》卷一、卷二。; 赵文林、谢淑君:《中国人口史》,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32页、第449页。; 椿园:《西域闻见录》卷一。; 《清高宗实录》卷520,乾隆二十一年九月己巳。; 仅伊西洱库尔淖尔一战,向清军投诚而需要安置的维吾尔人即达“一万二千余人”。; 松筠等:《新疆识略》卷六,“屯务”。; 《清高宗实录》卷520,乾隆二十一年九月己巳。; 《清高宗实录》卷573,乾隆二十三年十月壬申。

知识出处

清代新疆经济史稿

《清代新疆经济史稿》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出版地:2014

本书系统、全面地论述了清政府统一新疆之前的经济发展情况、清政府统一新疆之后经济的恢复情况、清朝政府治理新疆政策的调整与新疆经济的发展、新疆民族经济文化发展的历史特点、清代新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清代新疆“荒政”等问题。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