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霍城县” 相关
共 394 条 4 / 27
46
知识出处: 霍城县农村信用合作社志 | 类型: 正文
反洗钱是指为了预防通过各种方式掩饰、隐瞒毒品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恐怖活动犯罪、走私犯罪、贪污贿赂犯罪、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犯罪、金融诈骗犯罪等犯罪所得及其收益的来源和性质的洗钱活动。
47
知识出处: 霍城县农村信用合作社志 | 类型: 正文
1954年末,社员认股5.37万元,是各项存款的6.6倍。
48
知识出处: 霍城县农村信用合作社志 | 类型: 正文
1954~1957年,霍城、绥定两县各乡(大队)成立信用社,农村陆续组建农业生产合作组,由于农业生产粗放,投放产出率低,农业生产效益较低,年终决算分配社员手中无钱,农村信用社储蓄余额较低,截至1957年末,霍城县、绥定县信用合作社全部储蓄存...
49
知识出处: 霍城县农村信用合作社志 | 类型: 正文
农业集体存款始称“生产合作社存款”。1954年末,绥定县组建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两家。1956年1月末,霍城县第一家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红光社)成立;2月,霍城县手工业者组建生产合作社;4月底,绥定县基本实现农业合作社化,入社农户达90.5%...
50
知识出处: 霍城县农村信用合作社志 | 类型: 正文
1954年建社初期,农村信用合作社(以下简称信用社)的基本任务是:帮助贫农和下中农,促进农业合作化,发展农业生产,消灭农村中的高利贷剥削。按照“深入农村,帮助农民,解决困难,发展生产”的16字方针开展存贷业务。1954~1955年,霍城、绥...
51
知识出处: 霍城县农村信用合作社志 | 类型: 正文
1958~1985年,霍城县各信用社累计给人民公社社队投放农业生产费用和生产设备贷款1132.76万元,占全部贷款的35.4%,年均累计投放贷款42万元。1984年以后全县各公社体制改为乡或镇,原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集体经济解体。信用社少量的...
52
知识出处: 霍城县农村信用合作社志 | 类型: 正文
2009年末,县联社牵头与伊宁市联社办理了社团贷款手续,向伊犁恒辉公司清水淀粉厂发放贷款1000万元,其中霍城县联社出资200万元,占20%。霍城县联社对该笔贷款没有进行封闭式管理,致使该淀粉厂在取得贷款后将600万元上转总公司挪用,淀粉厂...
53
知识出处: 霍城县农村信用合作社志 | 类型: 正文
2000年末,为解决霍城县下岗职工再就业和自主创业,根据霍城县政府有关文件,以及与县社保局和财政局达成的协议,当年为霍城县下岗职工再就业和自主创业累计贷款1200万元,占全县累计投放贷款的10%。
54
知识出处: 霍城县农村信用合作社志 | 类型: 正文
2007年末,为解决霍城县在职公务员、教育事业职工、农村信用社内部职工住房、购车及子女上学困难等问题,经霍城县联社贷款审查委员会研究通过,同意发放消费性贷款,具体办法:在职公务员、教育事业职工申请贷款按相关规定执行,信用社内部职工必须是因住...
55
知识出处: 霍城县农村信用合作社志 | 类型: 正文
2011年末,县联社与霍城县安置帮教扶助基金达成安置帮教扶助协议。协议原文是:
56
知识出处: 霍城县农村信用合作社志 | 类型: 正文
通过广播电视、微信、短信、板报、宣传单等农户喜闻乐见的宣传媒介,营造浓厚的创信社会氛围。
57
知识出处: 霍城县农村信用合作社志 | 类型: 正文
信用村评定在信用户评定的基础上进行,以行政村为单位,按照“先申报,后评定”的原则,村委会班子政治责任感强,掌握农户劳动技能和经济情况,积极支持农村信用社的工作;当地信用社班子团结,工作人员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工作责任心强;能够坚持按信贷政策和...
58
知识出处: 霍城县农村信用合作社志 | 类型: 正文
信用乡镇(场)建设标准:乡镇党委、政府及所辖村委会关心支持信用社工作,对农户历年陈欠信用社贷款能够认真具体地制定清收计划,采取相应的归还措施。信用村占行政村总数的60%以上。
59
知识出处: 霍城县农村信用合作社志 | 类型: 正文
1954年,霍城、绥定两县在农民互助化运动中,区(乡级)、乡(村级)农民生产资金短缺,国家财力不足,党和政府倡导成立农村信用合作社(简称信用社)。1957年两县乡成立27家信用社。信用社贷款主要用于农牧民生产、生活。1963年,信用社发放贷...
60
知识出处: 霍城县农村信用合作社志 | 类型: 正文
1979年前,霍城辖区各公社信用社贷款出现,借款人外逃、外迁等现象,各基层信用社采取委托异地银行或信用社收回贷款,利息归受托方的措施,年初生产队分红,信用社信贷员、会计、出纳与生产队会计、出纳相互配合,基本全部收回逾期贷款。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