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海县图书馆
宁海县图书馆
机构用户
宁海县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古籍善本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题名
责任者
关键词
全文
检索
颗粒类型
全部
243条
析出资源
165条
图表
51条
专题
27条
知识出处
全部
宁海县电力工业志
白石村志
宁海城关镇志
浙江大梁山集团志
宁海县交通志
宁海县水利志续编(1...
检索条件
与 “白石村” 相关
共 243 条
3
/
17
31
第二节 组织领导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白石村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
白石村
1975年始配备计划生育员,1978年公布计划生育措施草案。1979年建立领导小组,后经多次调整。1985年配备3名计划生育联络员。1988年领导小组开展经常性宣传指导、调查摸底,并执行计划生育规定,使工作更加规范和有效。
32
第三篇 农业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白石村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
白石村
农业经历了生产关系变革,包括土地私有制、土地改革、互助合作、人民公社、联产承包责任制及农村专业户的发展。粮食生产、畜牧家禽养殖、山林特产均有详细介绍,涵盖了耕地面积、粮食产量、作物品种、山林资源及桑果、毛竹等特产。
33
第一章 生产关系变革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白石村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
白石村
经历了土地私有制、土地改革、互助合作、人民公社、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农村专业户等生产关系变革。土改使农民获得土地,互助合作和人民公社促进了集体化生产,联产承包责任制激发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农村专业户逐渐兴起。
34
第一节 土地私有制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白石村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民国前,
白石村
土地私有,地主通过地租、雇工、高利贷等手段剥削农民。地租有定租和分租两种,雇工分长工和短工,高利贷年利高达五分,农民常因此破产,土地被地主低价兼并,地主富农过着富裕生活,而农民生活困苦。
35
第二节 土地改革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白石村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1951年秋,
白石村
开始土改,宣传《土地改革法》,组织群众,划分阶级,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实现耕者有其田。土改后,各阶层农民获得土地,地主土地大幅减少。1952年土改结束,次年复查颁发土地证,确保了农民的土地权益。
36
第三节 互助合作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白石村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1950年代,
白石村
经历了从互助组到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再到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的转变。互助组实行农忙互助,初级社按劳分配结合土地分红,高级社推行“三包一奖”生产责任制,联合周边村组成东方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37
第四节 人民公社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白石村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1958年,
白石村
加入人民公社,实行政社合一,土地、劳力等统一管理,推行工资制、供给制,导致农业生产停滞。1959年纠正错误,恢复按劳分配。1962年生产队升大队,实行四固定,按劳分配。1965年合并为3个生产队,至1983年人民...
38
第五节 联产承包责任制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白石村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1982年,
白石村
实行联产到组到劳的生产责任制,后调整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延长土地承包期至户,恢复土地耕者有其责的制度。1983年成立生产合作社管理委员会,后于1988年消失,1999年底成立经济合作社管理委员会。
39
第二章 粮食生产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白石村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
白石村
粮食生产涉及耕地面积、产量、农田改良、耕作制度、作物品种选择、栽培技术、田间管理、植物保护和农业机具使用等多方面,综合提升了粮食生产的效率和产量,确保了农业生产的稳定发展。
40
第六节 农村专业户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白石村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
白石村
农村专业户历史悠久,1950年代已有养殖专业户。1983年后,实行包产到户或包干到户,农户转向种植业、饲养业、运输业等专业生产。其中,粮食种植专业户谢惠民和金志成获得省政府表彰。此外,还有从事养鱼、种果树、养鸭等生产的长期专...
41
第一节 耕地面积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白石村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1951年
白石村
耕地面积781.6亩,土改后减至649.7亩。1962年后因水利、机耕路、城镇建设及住宅建设等,耕地逐年减少,至1989年仅剩357.45亩,水田317亩,旱地40.45亩,比1952年减少322.7亩,人均耕地面...
42
第二节 粮食产量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白石村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
白石村
主产稻麦,解放前粮食亩产150-200公斤。解放后,产量逐年提高,1950年代亩产200-250公斤,1960年代超250公斤,1964年超纲要,1970年首破千斤,后稳定在500公斤以上。1980年代亩产近千斤,但1990...
43
第三节 农田改良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白石村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
白石村
兴修水利,改良土壤,建设机耕路以提高农业生产力。历经多年整治,农田抗旱能力大幅提升,旱涝保收面积占90%以上。土壤经广种绿肥、深耕等措施改良后,90%农田达到水肥不漏失要求。机耕路的建设也方便了农用操作和运输。
44
第四节 耕作制度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白石村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
白石村
耕作制度历经变革,解放前水田多为一年一熟或二熟,土地利用率低。土改后,改为二熟制,后逐渐实现水稻连作化,并尝试三熟制。旱地则一直保持三熟制,后分给社员作为自留地自行安排耕种。
45
第五节 作物品种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白石村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
白石村
作物品种历经更新,水稻从早红、退红等传统品种到杂交水稻,小麦从本地黄、索钻头到浙麦2号,油菜从本地油菜到甘蓝型胜利油菜,马铃薯、绿肥也有新品种引进。同时,村里还进行了良种繁育试验和推广工作。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