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林士章” 相关
共 64 条 1 / 5
1
知识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 类型: 正文
这四座堪称瑰宝的明清石牌坊,国务院于1996年11月确定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漳州石牌坊是漳州古城的文化遗产,也是漳州古城的标志性艺术建筑。万历二十八年逝世,享年77岁。正楼匾额正面题刻楷书“尚书”,是他的官职;背面题刻楷书“探花”,表示他...
2
知识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 类型: 正文
长桥土城在今漳州市龙文区朝阳镇桥头村内,为林士章故居。林士章,字德斐,号璧东,漳浦县人。明嘉靖三十八年,林士章一鸣惊人,联捷进士,殿试第一甲第三名,探花及第。初授翰林院编修,历官两京国子监祭酒,翰林院侍读学士,礼部左、右侍郎,经筵讲官,国史...
3
知识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 | 类型: 正文
香港路是漳州千年古街,也是漳州古城的中轴线。漳州宋初筑城,明隆庆元年海澄月港兴起,漳城南隅的南门头、南市街、双门街,“人烟辐辏,商贾咸集”,出现了“甲第连云,朱甍画梁,负研争丽,门柱庭砌,备极广长”的繁荣景象。来自广东潮州与诏安、云霄、漳浦...
4
知识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 | 类型: 正文
五星聚奎坊位于共和路垂直于台湾路的丁字路口。台湾路为东西走向,东起与北京路相接的丁字路口,西至青年路。台湾路的东段旧称雨伞街,南北走向的共和路的北头在这里与它相接形成又一个丁字路口。共和路旧称旧府路,20世纪初期陈炯明主政漳州大规模进行市政...
5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资料新第四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林士章(1524-1601)是明朝末年著名的书法家、政治家和教育家,他出身于宋朝长乐迁来的林氏世家,在学业和官职上都有卓越的成就。他担任国子监司业和在南京任职,对教育和学术领域做出了贡献。在朝廷担任官职期间,他积极助人,帮助贫困学...
6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资料第六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讲述了描述了乌石地区丰富的历史文化和人文景观。这些内容表明乌石地区在南宋至明朝时期就已经人烟稠密,农产丰盛,以及重视教育、文化和家族传统。其中海云家庙、三山和八楼等地标建筑和自然景观展现了乌石地区的历史底蕴和人文价值。
7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資料第十三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漳浦旧婚俗在注重婚礼庄重的同时,也反映了对婚姻实质问题的忽视。嫁娶礼俗体现了订亲至结婚的六礼流程,以及对婚后美满生活的美好祝愿和担忧。婚姻中女性地位以及“做外家”风俗的制度化反映了当时男权社会中妇女权益的局限和受迫害的现状。
8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資料第十三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系统地介绍了漳浦县境内的碑刻遗存,涵盖了摩崖石刻、官府告示、寺庙碑记、墓道石刻等多个类别。通过详细的描述和评述,展现了这些碑刻所承载的历史、宗族文化、官吏行政、修桥造路等方面的信息,反映了漳浦地区的历史文化底蕴与特色。然而,也指出了碑刻...
9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資料第十三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乌石位于漳浦县城东15公里,历史上属于安仁乡永清里,素有林姓聚居地之称。地处浯江之滨,名取自福州乌石山,自南宋末年始祖林安迁居此后得名。整个乌石地域山水相依,以海云山为西北屏障,南北山峦连绵不断,浯江蜿蜒流过。乌石林氏世代务农勤耕...
10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资料 第二十七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漳浦县文化底蕴雄厚,名人多,相应地名人坟墓也多。现辑录《福建通志》、《漳州府志》、《漳浦县志》所载有关今漳浦县的名人坟墓及《漳浦县志》点校本所补入者,共得名人坟墓140座,每座均介绍其有关资料。
11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资料第二十九辑 | 类型: 正文
2002年漳浦乌石妈祖到台湾环岛巡行的盛况,乌石妈祖在台湾受到数百万民众的迎奉,体现了台湾民众对妈祖的虔诚信仰。漳浦妈祖文化交流访问团也在台湾进行了文化交流,深化了两岸乡情。另外,文章还描述了日月潭和恒春的风景和文化特色。
12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资料第二十九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讲述了明代官员林士章的生平事迹和其遗留的少量文章,其中介绍了他与其他知名人士的关系,以及一些他撰写的墓志铭和碑文的内容和相关背景。文章描绘了林士章与身边人的交往,以及他为一些知名人物撰写墓志铭的经历。
13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资料第二十九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讲述了通议大夫、刑部左侍郎静庵先生洪公朝选墓志铭情况。
14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资料第三十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了漳浦县的孔庙和学宫的历史和建筑情况,以及相关碑记的记述。
15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资料第三十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了漳州龙文区云洞岩石刻的历史和建筑情况,特别关注了与漳浦人有关的石刻。这些石刻包括明代镇海卫人的石刻和与漳浦人有关的石刻,其中涉及了王慎中、林功懋、邱元高、林汝谐、林汝诏等人的活动和事迹。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