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石牌坊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20004246
颗粒名称: 漳州石牌坊
分类号: K928.715.7
页数: 3
页码: 10-12
摘要: 这四座堪称瑰宝的明清石牌坊,国务院于1996年11月确定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漳州石牌坊是漳州古城的文化遗产,也是漳州古城的标志性艺术建筑。万历二十八年逝世,享年77岁。正楼匾额正面题刻楷书“尚书”,是他的官职;背面题刻楷书“探花”,表示他的科举名次。石牌坊上出现洋人形象,迄今尚属仅见。上述四座石牌坊,建筑形式颇有相似之处:均是石坊木结构,以青石和白石相间建造,石材颜色对比鲜明,整体和谐自然。正匾以下均以梁坊隔层。
关键词: 漳州 名胜古迹 石牌坊

内容

漳州石牌坊位于漳州市区,共四座。其中:香港路北端双门顶有二座,称“尚书,探花”、“三世宰贰,两京敭(扬)历”,新华东路岳口街有二座,称“勇壮简易,所向无前”、“闽越雄声,楚滇伟绩”。这四座堪称瑰宝的明清石牌坊,国务院于1996年11月确定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漳州石牌坊是漳州古城的文化遗产,也是漳州古城的标志性艺术建筑。
  尚书探花坊 “尚书,探花”坊,是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为林士章立。林士章,字德斐,漳浦人。嘉靖十四年(1535年)探花,曾任南京礼部尚书、国史副总裁。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逝世,享年77岁。这座坊坐北向南,宽8米,高11米。正楼四坡顶,顶部檐下正中置镂雕祥云托底的竖面,匾上直书“恩荣”二字。正楼匾额正面题刻楷书“尚书”,是他的官职;背面题刻楷书“探花”,表示他的科举名次。
  三世宰贷两京敭(扬)历坊 “三世宰贰,两京扬历”坊,是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为南京吏部右侍郎蒋孟育及其父蒋玉山、祖父蒋相而立。蒋孟育,字道力,龙溪人。明万历十七年(1589年)进士,官任南京吏部右侍郎,选庶吉士。他以亲老归养,与张燮、郑怀魁、林茂桂、王志远、高克正、陈翼飞等漳州“七才子”,结“玄云诗社”于漳州芝山。这座坊坐北向南,宽
  8.09米,高11米。正楼顶盖以线条简练、形象诙谐的圆雕四力士置四角支撑。顶部檐下正中置镂雕竖匾,直书“恩荣”二字。蒋孟育一家祖孙三代,才华出众,官位显赫。石牌坊正面题刻
  “三世宰贰”,意为一家三代出两位高官;背面题刻“两京扬历”,意为在朝当官时间长经历多。
  上述二座石牌坊之所以立在香港路北端(古称“双门顶”),是因为当时这里是繁荣街市,又与文庙、府学相邻。可以说,这二座石牌坊,是漳州古城明代文风昌盛的缩影。
  勇壮简易所向无前坊 “勇壮简易,所向无前”坊,是清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为蓝理立。蓝理,字义甫,号义山,漳浦人。曾任收复台湾水师先锋、左都督、宣化镇总兵(挂镇朔将军印)、浙江定海总兵、天津总兵,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升任福建陆路提督。这座坊坐东北向西南,宽10.63米,高12.5米。正楼四坡顶,顶部檐下正中置镂雕一龙街顶、双龙盘边、祥云托底的竖匾,直书“御书”二字。其下是两面分敕康熙所赐御书“勇壮简易”和“所向无前”正匾。
  闽越雄声楚滇伟绩坊 “闽越雄声,楚滇伟绩”坊,是清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为许凤立。许凤,海澄(今龙海)人。曾任漳州总兵、荣禄大夫、左都督,与蓝理同为清初收复台湾名将。这座坊坐东北向西南,宽11.2米,高12米。正楼四坡顶,顶部檐下正中置镂雕竖匾,直书“恩荣”二字。其下是两面分敕康熙所赐御书“闽越雄声”和“楚滇伟绩”正匾。
  在岳口街二座石牌坊的边楼上,二楼朝向正楼的大柱两边及一楼东边正向的青石镂雕花版,各有五块雕着洋人形象。这些洋人,有的头戴礼帽、有的卷发虬髯、有的作舞蹈状、有的作与着汉装老人谈话状。石牌坊上出现洋人形象,迄今尚属仅见。
  上述四座石牌坊,建筑形式颇有相似之处:均是石坊木结构,以青石和白石相间建造,石材颜色对比鲜明,整体和谐自然。都是三间五楼十二柱。各楼顶上皆置鱼形脊饰,檐翼角都有潇洒自然的起翘。正匾以下均以梁坊隔层。坊上形大体硕的梁、枋、柱,以及精雕细刻的斗拱、花版、垂柱等各式部件,设置巧妙,衔接精密。坊上遍布雕刻装饰,分别用阴刻、线刻、浮雕、镂刻、双面雕等不同手法雕刻的龙凤、花卉、飞禽、瑞兽、人物等,有写实、有夸张,或工整、或奔放,各展风采,形象生动。不仅具有南方细腻繁缛的品味,而且融进北方粗犷刚毅的气派,体现了漳州传统艺术保存浓厚中原文化色彩与吸收外来文化的特点。

知识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漳州文史资料》

本书内容大致以历代胜迹、人文景观、自然风光三大部分构成,以县(市)区集束的形式展示,力图反映漳州古迹的基本分布和基础情状。

阅读

相关人物

王和贵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林士章
相关人物
漳州石牌坊
相关作品
尚书探花坊
相关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