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宁波市” 相关
共 23 条 1 / 2
1
知识出处: 平陽文史資料第二十一期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了金莲初是1884年出生于中国鳌江镇的一位商人和慈善家。他在商界取得了成功,并创办了瑞平轮船公司、金长丰碾米厂和华光电灯公司等企业。他的儿子金立俊在医药和食品行业也取得了成就,其中在台湾创办了金华火腿厂。
2
知识出处: 平陽文史資料第二十一期 | 类型: 正文
作者在离休党支部座谈会上回忆了自己在党的教育培养下成长的经历,包括家境贫寒、加入地下党、在岱头山开展工作、分娩等艰辛经历。作者通过回忆和自我再教育来激励自己始终保持革命青春。
3
知识出处: 平陽文史資料第二十一期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了金淳,抗日志士,浙江温州平阳县人,积极参与抗日救亡运动。在抗日初期,组建青年抗日救亡团,开展宣传活动和巡回演出,印制抗日宣传品,积极组织人民参与抗日救亡运动。
4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 第十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周嗣德是元末明初的历史人物,出身于睦源周氏宦门世族。他历经元朝和明朝的更迭,在元末曾任福建海口场司令,注重振兴文风。明初,他参与镇压农民起义军,被一些人视为刽子手。然而,他的历史角色复杂,既有功绩也有过失,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阶级矛盾...
5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 第十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陈仲芸,鳌江镇人,生于清光绪元年(1875),是陈再华烈士的父亲。他被乡人称为“正派绅士”。他从事教育和慈善事业,为家乡培养人才倾注心血。他积极参与创办鳌江书院和女学,并办了鳌江初等小学、乙种商校、县贫民习艺所等机构。他在教育方面...
6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二十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主要讲述了马星野的生平传略,作者通过描述马星野的成长历程、学习生活和家庭环境,展现了他在学术上追求卓越、注重实践和独立思考的特点。
7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二十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详细描述了王理孚先生的生平事迹、成就和贡献。文章从他的出生、成长、教育经历、政治生涯、事业成就、家族背景、公益活动、文学活动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介绍和评价。
8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二十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平阳戏曲艺术历史变迁和建国后发展情况。重点描述了建国后17年间平阳戏曲艺术的发展情况,包括剧团的成立、演员的培养以及参加各类戏曲观摩会演所取得的优异成绩。
9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二十四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张和琴和张和兰是北京京剧演员,出生于宁波,曾在上海表演并取得了成功。两姐妹在平阳县京剧团扎根,并为该剧团的繁荣作出了重要贡献。她们的辉煌演艺生涯受到观众的赞誉和喜爱,但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受到无情打击和迫害。之后,张和兰调往其他行业,...
10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二十四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林诚镜道长是东岳观的住持,以其针灸医术和慈悲医治赢得了人民的尊敬。他不仅致力于修复和保护东岳观这一千年古刹,还积极参与道教文化保护和典藏工作。他为患者提供免费医疗服务,并以身作则,捐助修建东岳观的建材。林诚镜道长的贡献得到了社会的...
11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二十七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描述了知青们面对艰苦环境和简单的管理方式所经历的冲突和矛盾,以及因此引发的悲剧。
12
知识出处: 平陽文史資料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卢镐,浙东学派重要人物,继承并发扬黄宗羲的学术传统。他在《宋元学案》的编纂与传播中起到关键作用,并致力于藏书与教育,为浙东学派在平阳的传承做出重要贡献。
13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三十期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鳌江流域的詹家埠与迳口市历史悠久。詹家埠因埠头得名,曾是北港商埠,后衰落。迳口市原在詹家埠,清中后期移至水头。两者均为平阳六市之一。这些地名和故事反映了当地的历史变迁和文化底蕴。
14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三十期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甬台温高速公路是浙江省境内的重要路段,平阳县段的建设经历了前期规划、线位调整、用地控制等阶段。经过多方努力,最终确定了线路走向和互通立交设置,并于1999年成立了工程建设指挥部,开始了实质性的建设工作。
15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三十期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洪玉畅从高中时期起就热爱越剧,后投身越剧事业,历经多个角色,见证了越剧的发展。越剧不仅是我艺术启蒙,更伴随我成长,激发我奋发有为。我祝愿越剧永葆青春,魅力四溢,继续发扬光大。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