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非功过瑕瑜互见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 第十辑》 图书
唯一号: 113520020230000173
颗粒名称: 是非功过瑕瑜互见
其他题名: 周嗣德史事考略
分类号: K295.54
页数: 12
页码: 72-83
摘要: 本文记述了周嗣德是元末明初的历史人物,出身于睦源周氏宦门世族。他历经元朝和明朝的更迭,在元末曾任福建海口场司令,注重振兴文风。明初,他参与镇压农民起义军,被一些人视为刽子手。然而,他的历史角色复杂,既有功绩也有过失,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阶级矛盾和冲突。
关键词: 平阳县 周嗣德 史事考略

内容

1991年10月,是周嗣德病逝南京、归葬睦源故土620周年。为了缅怀当年闽浙农民起义军的革命斗争,为了悼念乡先贤,特撰此文,对周嗣德的史事略作考证,并对他的是非功过提出自己的看法,以就正于专家学者们。
  一、家世考实
  周嗣德(1306——1371)字宗道,又字从道,生于元大德十年,卒于明洪武四年,本县青街睦源人,出身世代名宦、将门之家。600多年前,周嗣德在抗击方国珍军队入侵平阳的保卫战中,为平阳的安宁作过贡献,所以人们崇敬他,历来以乡贤来评价他的一生。近年来,又有一种观点,强调周嗣德是镇压农民起义军的刽子手,一个忠心耿耿为腐朽的元朝效劳的封建官僚。笔者认为,这两种观点都是不全面的。周嗣德的一生,是非功过,瑕瑜互见。而无论是功、是过,都深深打上了阶级的烙印,有它的思想根源的。那么,就让我们先从周嗣德的家世说起吧。
  睦源周氏后裔,早已星散,难以查访。但据谱牒记载和出土文物,其先世可以追溯到唐代。笔者所见,为山门嘉岙派《周氏宗谱》,该谱道光九年已丑(1829)族谱移录最为详实①。兹将该谱卷首《汝南郡周氏派迁东瓯平邑睦源简图》节录如下:
  据谱图所载可知,周欲纳于“唐玄宗时避安禄山乱”,经江西饶州乐平县,迁到温州横阳县睦源地方②,相土开基,至今已有1200多年了。传至第四世,除四房恭六仍居青街外,其余兄弟分徙各地。长房恭一派分别迁居浦南(今坡南、万全、鳌江一带)、处州(今丽水)四溪(今泰顺”泗溪)等地;
  二房恭二派迁朱岭头(今属泰顺);三房恭五派迁安固百湖①。
  南宋时期,睦源周氏诗礼传家,科甲鼎盛。宋宁宗庆元元年乙卯(1195年),周茂良与其从侄周励、周劼、周勉四人同科并登进士。此后至宋末七十余年间,他们的弟侄子孙考中文武进士及释褐、荫补而入仕途者,还有周溥、周希浚、周履常、周效、周文郁、周杓、周栋、周自介、周于、周文子、周熙夫、周梓、周頵、周埏等十多人②。可谓世代簪缨,显赫一时。当时睦源周家府第虽早荡然,而“周宅基”这个地名相沿至今。
  周宅基外马路口有红石琢成的上马墩、下马墩,墩上刻有“乾道丙戌”和“渭叟”字样,下刻花边图案。马路口中央铺设条块红石,呈四方形。内马路口耸立磨制的圆青石锣两面,边缘刻有“乾道元年”和“周渭叟”字样。1990年在周宅基内出土的大石磨,也刻有“周渭叟”的名字。“乾道元年”为公元1165年,“乾道丙戌”即乾道二年。从时间上看,这个“周渭叟”可能是周茂良的父辈。他手置的这些遗物,说明已经是仕宦人家,距今已有800多年了,我们对周宅基遗址进行了考察。周氏府第内外设两重围墙,引两重溪渠之水,犹如玉带环腰。外有“睦山堂”和“水绕堂”。府宅后靠睦山、钟山;前临睦水,规模宏大。睦山堂为周茂良及其子弟读书处,著名学者叶适曾为之撰铭①。内府宅分大三进,屋基明显可见,有大小厅堂十五个(九个大厅堂、六个小厅堂)。内宅有通道三条,外设门五个,上下水门各一个,中央甬道有青红小条石铺设的金钱图案八个,呈八个连环结,均系对称铺钉,美观而又古朴。三十年前,在周宅基龙转喉地方挖出吊棺铁杆三条。近年在基建中还出土了宋朝的大铜勺一只和熙宁、元丰、崇宁、乾道等年号的铜钱若干斤。这些都是睦源周氏的遗物。
  青街睦源周宅基和周岙,自明朝以来就已没有周姓居住,这是因为明洪武十四五年间(公元1381——1382年),延安侯唐胜宗和管军千户马俊扫荡处州叶丁香起义军在平阳的山寨时,睦源周氏避乱他徙②。谱载周诚德之子良温迁到山门嘉岙,在时间上正相符合。
  嘉岙派《周氏宗谱》以周嗣德的曾祖临汝为第一世,注云:“世居平邑五十一都,自公以上世系并阙,自公以下历历可据、继继绳绳勿替。”现将春一至五世节录于后:
  第一世 第二世 第三世 第四世 第五世
  周临汝在南宋末年任江阴军节度推官,由宋入元。(谱载周临汝赠中顺大夫,周雷轰赠太中大夫,均以周嗣德受元朝O赠)。周嗣德父应奎官浙东道宣慰司同知、爵封汝南郡侯。这些都可和县志互相参证。
  周嗣德出身在这样的宦门世族,自幼深受儒家忠君卫民的思想教育。他在年轻时曾到青田石门洞攻书,结识刘基(伯温),成为至交好友。当时正是元朝末年,官逼民反,天下已呈大乱之势,平阳也不例外①。他便投笔从戎,和兄弟们练就高强武艺,一身文韬武略。惟县志载周嗣德出身世代将门之家,兄弟八人自幼习武,嗣德排行第二,这就有点出入了。其实周嗣德的先祖也有不少文人名宦;至于排行第二,可能是连亲房堂兄弟都算进去。据周氏谱载,实只有胞兄弟四人:嗣德为长兄,次则诚德,三则元德,四则明德。如绍德等应是堂兄弟无疑。嗣德先以荫补福建海口场司令。在任期间,除管理盐政外,十分注重振兴文风,修葺龙江书院,革除敝俗,深受当地民众欢迎和爱戴。
  二、镇压义军
  元朝至正年间,由于统治阶级对人民滥施暴行,苛捐杂税多如牛毛;又因连年水旱、蝗灾十分严重,农作物歉收,饿殍遍地,民不聊生,终于爆发了大规模农民军起义。至正十三年(1353年)秋,闽、括、温等地,饥民、流民达300多万人。
  首领李师、吴第五、吴成七、张希伯、郑长脚、翁金瑞等人,聚众起义,四出活动。处州(今丽水)张三四等率义军分路攻打平阳。各路农民痛恨元朝官吏,同仇敌忾,奋力攻战,异常勇猛,致使万户晁恭廉被伤,千户所达鲁花赤帖木拼死血战平阳。这年冬,农民军已占领闽浙边境大部分地区。元朝浙东道副元帅吴世显调温州路,守松山(今苍南桥墩),并主管平阳州事,总摄军政大权。不久,驻温元军发生兵变,推千户所陈安国为首,于12月16日率兵袭击温州路城,杀吴世显及吴世显部在平阳的部将。他们打出了“代天拯民,与国除害”的旗号,与农民军相呼应。至正十四年三月,处州李君祥亲到温州路城,以利禄引诱陈安国投降,并用诡计捕杀余党200余人。这一年,张希伯、翁金瑞等数万义军扎寨平阳州境。张希伯纵火焚毁州治公廨、豪富宅院和寺观、祠宇,转而攻打瑞安、永康等地。
  嘉岙《周氏宗谱》载:“至正十四年,‘盗’起闽浙,蔓延温郡。浙东帅恩普宁檄嗣德权平阳州事。遂以诚德召募义勇、团结民兵,剿捕‘贼党’”。这与诚德召募义勇,团结民兵,剿捕“贼党”这与史志记载相符。周嗣德确由福建调回平阳代理知州,旋即正任,其弟诚为州同知。这时,起义军首领吴成大、朱均达、周方六从陆路攻入平阳;水路由钟四、吴纲率领进军平阳。至正十五年正月,义军进攻松山。五月,嗣德用奇计亲率元兵进屯江南白沙,并以孤军追击李师,派兄弟及部校大战翁金瑞于广浦江(横阳支江)。八月间,各地农民军赶来支援。他与弟诚德勒兵渡江迎击,农民军溃退。嗣德挥军进逼北港山区,跟另一支起义军在泾川(今水头一带)相逢,双方展开一场恶斗。义军终因缺乏作战经验,被善于行阵战守的嗣德兄弟所破。李师、翁金瑞等首领数十人被杀。
  同年底,还有葛兆,金龙十率众起义,攻打平阳。十六年正月,嗣德带兵赶走葛兆,获首领金龙十①。青田黄坛(今属文成)吴德祥啸聚起事,曾转战处,婺、温三州,嗣德与之大战金乡界②。十七年,葛兆率义军为金龙十报仇雪恨,再次攻打平阳。嗣德击退之,获其首领吴天雷。十八年,嗣惠遂命诚德诸兄弟、部校等分兵合击,败之于香山,又下徐洋(当时均属瑞安)遂破农民军根据地,首领吴成被擒,张希伯被逼降。
  至正十九年,嗣德与弟诚德等再次击败吴第五率领的农民军。用重金购到第五,送福建斩之。二十年,嗣德、诚德再度会兵攻破农民军的一个最后根据地,首领郑长脚被杀害。“平阳‘山寇’始平,境内乃安”③。持续数年的闽浙农民起义最后失败了。周嗣德因效忠元朝镇压农民起义有功,累升浙东道宣慰司同知和副都元帅,江浙行枢密判官。诚德也升浙东道佥都元帅。关于香山、徐洋两段,周谱记载与省志所载相同,确系属实。可惜民国《平阳县志》副总纂刘绍宽先生,在《周嗣德墓志、诚德墓表》中,竟认为香山,徐洋两役皆败于方明善,与“山寇”无涉,所以删掉,此实一大失误。民国《平阳县志》对元末浙闽农民起义军的历史事实的斗争精神,也不如周谱记载具体生动。
  三、保境安民
  周嗣德升浙东道宣慰司同知和副都元帅时,总制本州及瑞安州军事。后来再升江浙行枢密院判官和江浙行中书省参知政事时,仍兼知平阳州事①。他从至正十四年到二十三年(1354——1363),任平阳知州十年。在战火之后,他和其弟诚德重建州署,整治城防,除积弊,平狱讼,修水利,劝农桑,崇学校,助饩廪,安定社会秩序,有利于生产恢复和发展。作为元朝的州官,他也卖力征赋贡漕,为摇摇欲坠的元王朝输血。但对于打着元朝旗号来侵扰平阳,企图兼并的方国珍、方明善割据势力,却进行了坚决的抗击与斗争,使家乡老少免受虐害。这是他在平阳最大的善政。
  方国珍,黄岩人,至正八年与其兄弟亡命入海,劫掠漕运船只,举起反元旗帜,但又厚受元朝招降。至正十六年再次降元,为海道运漕万户。十七年升江浙行省参知政事。十九年,再升江浙行省平章政事,其侄明善为江浙行省参知政事。至正二十一年,执掌了温州、台州,庆元(宁波)三路军政大权的方国珍,派侄方明善兵镇温州并经常派遣水师前来骚扰,有时甚至拦江抢劫财物,蓄意制造事端。周嗣德不肯受他制辖,更不屑方国珍反覆无常的为人。嗣德考虑以一州之地难御三郡的强兵,便听从州民意见,暂与明善谈和修好。另一方面,他发动兵民增修平阳城墙,加强瑞平两处防守力量。他派弟明德为使,前去温州谈判,蛮不讲理的方明善,竟把明德作为人质扣押,因此双方的关系越来越紧张。二十二年春,方明善公然派船几十只出兵侵入横阳江(今鳌江)和飞云江口,结果被嗣德众兄弟率兵打得大败。明善不甘心,就屡次出兵挑衅,平阳的州民遭受很大的苦难。
  著名诗人陈高奔走温平之间,为修和好而出面调停,几乎没有什么效果。周嗣德只得把方明善经常侵境情况如实上报朝廷。元顺帝下诏谴责方国珍,要他管束其侄明善,决不能任其胡作非为。而另一方面晋升嗣德为江浙等处中书省参知政事,诚德为江浙行枢密院判官,其他兄弟亦都加官封爵。方国珍更为不满,积极筹务军事力量,伺机入侵平阳。
  至正二十三年春,方国珍亲自出马,调动温、台、庆三郡水陆军队,围攻平阳,瑞安两城。由于嗣德早有准备,并身先士卒登城防守,众兄弟、部校、军民齐心协力,致使方军攻城失败,屡受挫折。后因嗣德麾下林淳、林子忠作内应,引狼入室,平阳州城才陷落于方明善之手。九月十八日,嗣德与弟绍德被俘。这时,军兵失去指挥官,一团慌乱。方军大举进犯,攻打平阳各地。周诚德与妻子陈贞退到泾口(今水头镇),后面追兵很紧。陈贞催丈夫快马逃走,怕他为自己所累,便吊死树上。诚德泪如雨倾,忍痛挖土把妻子尸体埋好,于是便为方兵所俘。
  方明善攻占平阳城后,“恣淫虐月余”。在他纵兵掳掠之下,居民十室九空,给平阳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凶残成性的方明善,竟下令把绍德与州判张君锡缒以大石,沉入海底。由于诚德善战,方明善曾屡败于他的手下,对他特别痛恨,下令要剥皮斩首。临刑时,诚德屹立如山,骂不绝口,死时年仅四十岁。周诚德的大无畏气概震服了方明善,因此方也称赞说:“诚德不愧是一条好汉。”州人在龙凤九年建“枢密周侯祠于证真寺西奉祀①。明史官程世京为之记②。祠联:铜肝铁胆铸纲常,护乃国,卫乃民,骂贼捐躯留正气;玉勒金章崇俎豆,秋日尝春日祀,报忠有头焕日月。“颁扬了他忠君卫民、视死如归的浩然正气。
  嗣德被押送宁波。方国珍知道他是刘基的朋友,不敢虐待他。况且嗣德很有威望,利用他任要职对自己还有好处。岂知嗣德干脆地回答:“我与你有血海深仇,那能一起同事!”
  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十二月,平阳州归顺了朱元璋。《明史·胡深传》记其事云:“温州豪周宗道聚众据平阳,数为方国珍从子明善所逼,以城来归。明善怒,攻之。深遣兵击走明善,遂下瑞安,进兵温州。《明史·方国珍传》也说:温人周宗道以平阳来降。国珍从子明善守温,以兵争。参军胡深击败之,遂下瑞安,进兵温州⑧这是不符合史实的。当时周嗣德已被软禁于宁波,是原嗣德部校童闻,与嗣德的外甥项伯文,前往处州到朱元璋部将胡深那里请求援兵,以平阳归附于朱元璋的胡深派将军孙安出兵,一举击走了方明善,同时夺取了瑞安城,使平阳人民免遭涂炭之祸。
  四、一生功过
  吴元年(至正二十七年,公元1367年),方国珍兵败降朱元璋,周嗣德被押到南京。好友刘基得知,千方百计为他周旋保释,并在朱元璋面前极力引荐,希图嗣德出仕。但作为明朝开国皇帝的朱元璋,对这个元朝的忠臣终有疑忌,既不愿重用、也不加害于他,放归田里,永为庶民。
  周嗣德仕途无望,落得无官一身轻。他回到家乡(睦源),遨游南雁荡山的山山水水。他登上老鹰山(近南网)顶,发现了阔天河(即山顶的荡泊)和晓坑的石城、明王峰。他亲赴顺溪的白云山,探索了白云诸古洞,南漈三折瀑。还进一步详细地考察了南雁东西二洞及诸景点。他还不辞艰辛跋涉钱仓山和荆溪山。他晚年与山水结下了不解之缘,对各风景点都有较详细的记载,终于编纂了一部《重修南雁荡山志》。这是他多年攀高山、翻峻岭、探岩洞,历险崖的血汗结晶,为后人提供了大量的有关南雁风景区的真实材料,其功实不可泯。
  此书早已佚失,惟周喟《南雁荡山志》著录其自序和宋伯颜序,以为该志是至正十八年(1358年)修编。孙延钊《温州文献述概》和洪焕椿《浙江方志考》均从此说。然周嗣德自至正十四年,到至正十八年在平阳任知州时,正是和农民军打得不可开交的时候,哪有那么多的闲情逸致去徜徉山水,编纂卷帙浩繁的《南雁荡山志》?到至正二十年“平山寇”,至正二十二年以后又同方国珍、方明善进行殊死的斗争,这段时间内,他也一直是戎马倥偬,恐怕也不可能偷闲成书。笔者认为:可能是于元至正十八处着手编纂,写了序文,而至明洪武初年,才有时间和条件,寄情山水,专心致志,完成此书吧。
  明洪武四年(1371年),嗣德奉诏往南京。这时66岁的周嗣德已是白发苍苍的老人,就在这年八月他得病去世。十月,由其女婿顾克敏扶榇归葬于故乡睦源岭上。
  周嗣德既为朱元璋所疑忌,故史志记载多阙失。洪武十五年(1382年)十一月,高才博学的苏伯衡,应友人邀请来平阳岭门寄居时,特地为周嗣德写了传记和墓志。嗣德的事迹才流传下来。
  周嗣德出身仕宦之家,自幼受到儒家的封建教育,效忠于日薄西山的元王朝,镇压浙闽农民起义军,这是他的重大污点和罪过。不幸的是,他和他的兄弟们在举起屠刀,充当剿灭“山寇”的刽子手时,竟认为这是“护国卫民”的需要,是天经地义的事!同样地,为了“护国卫民”,周嗣德和他的兄弟部校们不惜牺牲身家性命,坚决抗击方国珍军队入侵平阳,对保卫平阳人民的安宁作了杰出的贡献;他晚年编纂《南雁山志》,为后人续编山志提供方便,值得人们缅怀追念。所以州民崇敬他,死后祀于乡贤祠来纪念他。纵观周嗣德的一生,是非功过,瑕瑜互见。我们不能苛求古人,而应该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进行具体的分析,给以全面而公正的评价。

附注

①嘉岙,又名章岙.“嘉”字瓯语谐音作“郭”,闽语读如阁,今属山门镇。嘉岙派周氏,自周嗣德之侄良温从睦源分徙于此,谱载世系源流详实可信。本文引录,均据该谱,后不一一说明。 ②安史之乱自唐玄宗天宝十四年至唐代宗广德元年(公元775—763年)。周欲纳在此期间迁来睦源,县名尚是横阳。五代梁乾化四年(914年),吴越以横阳既平,始改横阳县为平阳县。元元贞元年(1295年)升为平阳州,明洪武二年(1369年)复降为县。 ①安固县,唐末天复三年(903年),由吴越改为瑞安县,包括现在的瑞安市和泰顺、文成各一部分,安固百湖归属不明。泰顺县系明景泰三年(1452年),析瑞安罗阳镇和平阳归仁乡三十八、三十九、四十等都地设置。唐朝后期恭六兄侄分徙各地时,四溪(泗溪)属横阳,今属泰顺。《简图》朱岭头上“泰顺”县名,系明朝以后修的周氏宗谱所加。 ②乾隆《平阳县志》卷十三载:周頵,宋度宗咸淳四年戊辰武科进士,周埏,宋末释褐进士,而《周氏宗谱》均记为元进士,误。然据此可知,二人由宋入元,仍登仕版。乾隆志载,宝佑四年丙辰武科进士周文子为文郁之弟,宗谱“子文”倒误。宗谱载周茂良子杓为池阳法曹,栋为尚书检阅,而县志不载,盖不由正途出身。 ①见民国《平阳县志·古迹志》“睦山堂”条。 ②青街《池氏宗谱》记载,池氏山字辈第五、六两兄弟由山门楼基始迁入周宅基时,已无周氏后裔。叶丁香起义军被镇压事,参见《明史》卷一百三十一《唐胜宗传》和民国《平阳县志》有关记载。 ①刘基《赠周宗道六十四韵》,对此有具体而生动的描述。见民国《平阳县志·文征外编》。 ①见民国《平阳县志·文征外编》。 ②据姜准《岐海琐谈》。 ③以上事迹,除另注者外,均据嘉岙《周氏宗谱序》及《周氏祖遗小引录》。民国《平阳县志》略同,可以参证。 ①乾隆《平阳县志·职官上》所记,元知州兼劝农事表中以周嗣德殿尾,并无继任的。 ①龙凤是元末农民起义宋小明王韩林儿的年号,龙凤九年即元至正二十三年,公元1363年。当时平阳归附朱元璋,而朱元璋奉龙凤年号。证真寺在平阳岭门。枢密周候祠,清乾隆年间县令徐恕曾发起重修,今已无存。乾隆《平阳县志·人物下》周嗣德传和《周氏宗谱》都说,嗣德与弟诚德“俱崇乡贤”。按乡贤祠只有嗣德,而无诚德住次,杨诗《县志校正》已予指出。 ②程世京《元故枢密院判官周侯祠堂记》,见乾隆《平阳县志》卷九《秩祀·庙祠》。 ③分别见于《明史》卷一百三十二和卷一百二十三,上海影印《二十五史》第十册,第8178、8156页。胡深,乾隆、民国《平阳县志》均作“胡琛”,今从《明史》本传。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 第十辑

《平阳文史资料 第十辑》

本刊收录浙江省平阳县近现代历史上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教育、卫生、科技、民族、宗教和社会生活等各方面的资料。本辑选登了《平阳畲族人民的过去和现在》《畲族迁徙简史》和《畲族传统节日“三月三”》《畲族的婚俗》等32篇文稿。

阅读

相关人物

池云亮
责任者
周嗣德
相关人物
周茂良
相关人物
周励
相关人物
周劼
相关人物
周勉
相关人物
周溥
相关人物
周希浚
相关人物
周履常
相关人物
周效
相关人物
周文郁
相关人物
周杓
相关人物
周栋
相关人物
周自介
相关人物
周于
相关人物
周文子
相关人物
周熙夫
相关人物
周梓
相关人物
周頵
相关人物
周埏
相关人物
周雷轰
相关人物
刘基
相关人物
李师
相关人物
吴第五
相关人物
吴成七
相关人物
张希伯
相关人物
郑长脚
相关人物
翁金瑞
相关人物
吴世显
相关人物
陈安国
相关人物
李君祥
相关人物
万义军
相关人物
吴成大
相关人物
朱均达
相关人物
周方六
相关人物
钟四
相关人物
吴纲
相关人物
葛兆
相关人物
金龙十
相关人物
吴德祥
相关人物
吴天雷
相关人物
吴成
相关人物
刘绍宽
相关人物
陈高
相关人物
林子忠
相关人物
陈贞
相关人物
张君锡
相关人物
朱元璋
相关人物
胡深
相关人物
孙延钊
相关人物
洪焕椿
相关人物
顾克敏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南京市
相关地名
青街畲族乡
相关地名
江西省
相关地名
温州市
相关地名
鳌江镇
相关地名
丽水市
相关地名
泰顺县
相关地名
泗溪镇
相关地名
迁安市
相关地名
延安市
相关地名
平邑县
相关地名
南宋乡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
苍南县
相关地名
瑞安市
相关地名
永康市
相关地名
普宁市
相关地名
浦江县
相关地名
北港镇
相关地名
泾川县
相关地名
青田县
相关地名
黄坛镇
相关地名
文成县
相关地名
三州乡
相关地名
金乡县
相关地名
台州市
相关地名
庆元县
相关地名
宁波市
相关地名
拦江镇
相关地名
阳江市
相关地名
江口县
相关地名
泾口乡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