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天津市” 相关
共 177 条 1 / 12
1
资料类型: 图书 | 责任者: 武清县地方史志编修委员会
本书以现在武清辖境为主,重点突出了建国后42年的史实,特别是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史实。
2
知识出处: 梨园名伶武清人 | 类型: 正文
本文讲述了赵广顺(约1860—约1935)是清末民初天津戏曲界的一位著名戏剧演员。他从小家境贫困,开始学习京剧青衣,后来转行成为打鼓佬,即乐队指挥。赵广顺和他的兄弟赵广义曾一起组建一个戏班,他们在戏剧界闯荡江湖,演出码头和野台子,甚至为清朝...
3
知识出处: 梨园名伶武清人 | 类型: 正文
本文讲述了邢永喜是清朝时期的戏曲演员,曾用艺名鲜牡丹。他出生于杨村,在永胜和班接受科班训练,擅长表演武戏和刀马花旦、武旦。由于嫉妒和毁容,他被迫离开舞台,但后来通过表演《跳加官》和变脸的绝活,重新在天津戏剧舞台上扬名。
4
知识出处: 梨园名伶武清人 | 类型: 正文
本文讲述了孙培亭(1872-1922),别名孙佩亭,是河北梆子老生演员。他于1887年加入北京宝胜和班,并在天津与女伶金月梅、赵紫云组成会元班,在万福茶园经常演出。孙培亭曾被选入宫中为慈禧太后演出,并受到奖赏。 1909年,他与李继良和薛固...
5
知识出处: 梨园名伶武清人 | 类型: 正文
本文讲述了魏联升,艺名元元红,是一位河北梆子演员。他以其俊美的扮相、甜润的嗓音和独特的演唱风格而闻名。他在唱腔技巧方面进行了许多创新,尤其擅长使用假声和本工嗓结合的方式演唱,使得声腔更加华丽流畅。魏联升的演艺风格深受许多演员的学习和效仿,特...
6
知识出处: 梨园名伶武清人 | 类型: 正文
本文讲述了苗胜春(1882-1971)和赵桐珊(芙蓉草)是二十世纪40年代南方京剧舞台上备受称赞的配角表演人才。他们被誉为南派京剧辅佐星座的双璧。苗胜春自幼学习戏曲,在戏班中练习武生和文武老生,并获得黄月山和赵春瑞的传授。后来他改学文武旦,...
7
知识出处: 梨园名伶武清人 | 类型: 正文
本文讲述了张柏龄是清朝时期的戏曲演员,擅长表演旦角,曾在天津献艺。他与金叶子等人是好友,嗓音宏亮,表演入戏,被称为“百灵鸟”。他也在教学方面有所成就,培养出了一批有名的演员。他主持的“张家班”是当时天津评戏界很有影响力的一个班社。
8
知识出处: 梨园名伶武清人 | 类型: 正文
本文讲述了河北梆子名角崔灵芝包括立志从艺、刻苦磨砺、初红上海、得遇良友、北返京师、艺事大进、改搭义顺、结识名宿、宣扬民主、热衷改良、时人之表、后人之师、英明管理、誓挽危局情况。
9
知识出处: 梨园名伶武清人 | 类型: 正文
本文讲述了花莲舫,1893年生于天津武清王庆坨,是一位工旦角演员。她年幼时在落子馆学唱河北梆子,后来改学唱梅花大鼓,并在北京、上海等地演出。与李金顺齐名,两人组成了“金花玉班”,并在天津同乐戏园演出了11年。她的艺术魅力使得她能够在一个戏院...
10
知识出处: 梨园名伶武清人 | 类型: 正文
本文讲述了赵美英是一位京剧演员,擅长表演旦角,能戏极多。她与安舒元、朱桂卿等在大罗天游艺场联袂演出《汾河湾》等戏都演得非常地道。因此赵美英成为了天津观众的“新宠”。她还在与孟小冬、白玉昆等人排演了《狸猫换太子》和《七擒孟获》这两出大戏以后,...
11
知识出处: 梨园名伶武清人 | 类型: 正文
本文讲述了王楞仙是京剧小生中的红角,私淑于徐小香。他的唱法讲求四声、喷口有力,在做工上有很多创造。他的唱腔很少耍腔弄调,但是内涵的感情深厚,听来余韵无穷。他的念白也是采用尖嗓(雌音)大嗓(雄音)结合的念法,善于变化。他演的周瑜在《黄鹤楼》中...
12
知识出处: 梨园名伶武清人 | 类型: 正文
本文讲述了王金城是一位著名梆子老生演员,在天津“下海”为伶后,受到社会各界的支持。他擅长模仿元元红的唱腔,在河北梆子处于衰落的形势下,仍能维持演出,且售票情况良好。他曾灌制唱片,现存有国乐、胜利、百代等唱片公司为其灌制的《汴梁图》、《打雁》...
13
知识出处: 梨园名伶武清人 | 类型: 正文
本文讲述了赵筱楼是一位京剧艺术家,出生在演员家庭,8岁时拜师学习武生。他在江南和天津等地流动演戏,后来在武汉的天声舞台成为主要演员。他擅长表演武松、黄天霸等武生角色,同时也表演文戏和小生。除了传统剧目外,他还主演了一些新编历史剧和抗日戏剧。...
14
知识出处: 梨园名伶武清人 | 类型: 正文
本文讲述了李金顺是一位艺术气质浓厚的京剧艺术家,从小受到母亲的熏陶,具有演唱的天赋。在十三岁时,她跟随母亲进入妓院谋生,并开始学习秦腔和京韵大鼓。她刻苦学艺,每天天不亮就起来练习,并经常受到师傅的严厉体罚。在初次登台后,她开始学会更多的曲目...
15
知识出处: 梨园名伶武清人 | 类型: 正文
本文讲述了李哈哈是一位评剧艺术家,小时候流浪到天津当杂工,后来学过京剧和文明戏,曾在北方影片公司与名家拍过电影。他专攻丑角兼彩旦,以善于演喜剧和闹剧而闻名,在剧坛上有着很高的声望。他的艺术特色是丑而不俗、喜中透雅、闹而不过、讲究分寸。他曾参...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