梆子名生孙培亭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梨园名伶武清人》 图书
唯一号: 020520020230000007
颗粒名称: 梆子名生孙培亭
分类号: K825.78
页数: 2
页码: 22-23
摘要: 本文讲述了孙培亭(1872-1922),别名孙佩亭,是河北梆子老生演员。他于1887年加入北京宝胜和班,并在天津与女伶金月梅、赵紫云组成会元班,在万福茶园经常演出。孙培亭曾被选入宫中为慈禧太后演出,并受到奖赏。 1909年,他与李继良和薛固久共同创办了三乐班科。其中,尚小云在该班担任坐科学友。1913年,薛固久退出后,孙培亭与金瑞泉、李继良等人在三乐班的基础上创办了“正乐社”。1918年,十家股东在歌舞台联合创办了群益社,孙培亭是其中之一。然而,1922年孙培亭因病去世,群益社失去了一位著名的老生演员,演出受到了影响。
关键词: 梆子 名生 孙培亭

内容

孙培亭,男,河北梆子老生,生于1872年,故于1922年6月,终年51岁。据《中国戏曲志—天津卷》载,“孙培亭也作孙佩亭。河北梆子演员,艺名十三红。据《燕尘菊影录》称,孙为河北省武清县(今属天津市)人。”
  1887年,孙培亭入北京宝胜和班。光绪30年(1904)前,在天津与女伶金月梅、赵紫云组成会元班,常在万福茶园演出。曾于当年被挑选入宫为慈禧演出,受到慈禧太后的奖赏。
  1909年,清末太监李莲英之侄李继良与薛固久(艺名“十二红”,梆子生角)、孙培亭等3人,在北京创立三乐班科。京剧名家尚小云经李春福介绍曾入该班坐科,取名尚三锡、尚三霞,与芙蓉草(赵桐珊)、白牡丹(荀慧生)、王三黑、沈三玉、赵三凤、庞三秃等为同科学友。
  1913年,薛固久退股后,民乐园经理金瑞泉与李继良、孙培亭等人在三乐班基础上,合伙创办了“正乐社”,该班也因此移至“民乐园”(1912年创办,位置在王广福斜街山西汾阳会馆内,以演曲艺、杂耍为主)。该科班仍然是梆、簧“两下锅”班。该社之尚小云、白牡丹、芙蓉草,时人誉为“正乐三杰”。
  1918年,崔灵芝、薛固久、孙培亭、马全禄、刘兴周、田子衡等10家股东,在歌舞台联合创办群益社。该社仍然是梆、黄“两大块”的科班,社长系素有“梆子梅兰芳”之称的崔灵芝。先后共培养学员64名,入科八、九个月后即能演出。演员有常德林、孙培亭、崔灵芝、全武行、袁德光、于洪珍等数十人,剧目有《富贵图》、《金雁桥》、《药茶计》、《群英会》、《探庄射灯》、《宋金郎》、《牧羊圈》、《托兆碰碑》等。1922年,孙培亭因病去世,群益社失去驰名老生,演出大受影响。

知识出处

梨园名伶武清人

《梨园名伶武清人》

出版者:远方出版社

本书《梨园名伶武清人》是继《英才风采》后,记录武清文化艺术精英的又一部名人传记,它辑录了一百多年在梨园界享负盛名的几十位艺术家的人生经历,他们不但书写了浓重的人生历程,极大提升了武清的文化形象,而且为我国文化事业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在我国戏曲发展的丰碑上,将永远镌刻着他们闪光的名字。

阅读

相关人物

孙培亭
相关人物
金月梅
相关人物
赵紫云
相关人物
慈禧
相关人物
李莲英
相关人物
李继良
相关人物
薛固久
相关人物
尚小云
相关人物
李春福
相关人物
尚三霞
相关人物
赵桐珊
相关人物
荀慧生
相关人物
王三黑
相关人物
沈三玉
相关人物
赵三凤
相关人物
庞三秃
相关人物
金瑞泉
相关人物
崔灵芝
相关人物
马全禄
相关人物
刘兴周
相关人物
田子衡
相关人物
梅兰芳
相关人物
常德林
相关人物
全武行
相关人物
袁德光
相关人物
于洪珍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三乐班科
相关机构
正乐社
相关机构
群益社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武清县
相关地名
天津市
相关地名
北京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