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克拉玛依市” 相关
共 590 条 20 / 40
286
知识出处: 克拉玛依市志 | 类型: 正文
由于克拉玛依市的市民主要来自外地,在丧葬习俗方面,原本有各地、各民族的特点,但是改革开放(1978年)以前,受极“左”思想的禁锢,民间丧俗没有显露出来。自80年代开始,旧的丧葬习俗有所抬头,其中不乏带有封建迷信色彩的陈规陋习,如焚香摆供、披...
287
知识出处: 克拉玛依市志 | 类型: 正文
在劳动组织与管理上,克拉玛依市与新疆石油管理局实行两套机构、分别管理,克拉玛依市设劳动人事局,新疆石油管理局设劳动工资处。
288
知识出处: 克拉玛依市志 | 类型: 正文
克拉玛依市职工工资制度的演变情况大体可分为:1984年以前执行国家行政、企事业工资;1984年套改石油企业工资;1986年以后套改国营大中型企业工资标准等3个阶段。
289
知识出处: 克拉玛依市志 | 类型: 正文
1984年以前,克拉玛依市有43个工资标准,部分职工执行保留地贴、保健津贴、行车津贴、夜班津贴、牧工津贴、井下津贴、冬季取暖补贴。生活补贴共有48%、30%、45%、27%(克拉玛依)、39%、28%、23%(独山子、小拐地区)、66%、4...
290
知识出处: 克拉玛依市志 | 类型: 正文
1984年,市属机关、企事业单位与石油企业均同步实行石油企业干部工资标准,工人实行二类工资标准,1984年9月1日起执行。
291
知识出处: 克拉玛依市志 | 类型: 正文
克拉玛依市和石油局从1986年7月1日起,同步实行石油企业工资套改国营大中型企业工资标准。为了解决套入国营大中型企业标准过程中新出现的矛盾,对31%的职工给予浮动升级。同时,将原工业企业和非工业企业干部和工人生活补贴改为克拉玛依市48%、独...
292
知识出处: 克拉玛依市志 | 类型: 正文
1985年,根据新油劳〔1985〕59号《关于对1984年度局市劳动模范浮动一级工资的决定》,给1984年度获得局市级劳模称号的58名劳模从1985年3月1日至1986年2月28日向上浮动一级工资。市运输公司司机董全胜、市食品厂厂长张顺卿等...
293
知识出处: 克拉玛依市志 | 类型: 正文
1992年,克拉玛依市建立了岗位工资制度。
294
知识出处: 克拉玛依市志 | 类型: 正文
1964年前,克拉玛依市人事管理工作由市民政科负责。主要负责统一安排复员、转业、退伍军人的安置、教育、巩固工作,负责支边青年、自流人员的接待和安置、巩固工作,办理市人委决定的干部任免手续。1958年6月30日,全市共有干部216人,其中女性...
295
知识出处: 克拉玛依市志 | 类型: 正文
1964年前,干部来源主要靠自治区调派。调配干部以重点部门和新建单位为主,以保证党的中心任务和生产任务的完成。
296
知识出处: 克拉玛依市志 | 类型: 正文
为了集中统一加强干部管理工作,对市政系统干部的调动、任免、提升、转正、定级、奖惩等管理权限,新疆石油管理局、克拉玛依市党委于1977年以新克党发〔1977〕9号、新石党发〔1977〕8号文作了规定。
297
知识出处: 克拉玛依市志 | 类型: 正文
1967~1970年,克拉玛依大中专毕业生来源主要是新疆石油学校。1968年分配了 33名毕业生。1969年、1970年分配了 208名毕业生。
298
知识出处: 克拉玛依市志 | 类型: 正文
1985年,市属企业、事业单位根据生产和工作需要从工人中选聘了一部分干部。企业单位聘用干部是在劳动人事部门批准下达的增干计划内安排的;事业单位因工作需要从工人中少量吸收的干部,是在本单位的干部编制定员、专业技术职务比例限额和自治区劳动人事厅...
299
知识出处: 克拉玛依市志 | 类型: 正文
1981~1992年,克拉玛依市政府所属的机关、企事业单位共安置军转干部79人,其中团职3人,营职41人,连以下干部29人,技术人员6人。解决军转随调家属28人,安排子女就业3人。
300
知识出处: 克拉玛依市志 | 类型: 正文
1988年以前,专业技术干部职称评审工作没有走上规范化,造成了克拉玛依市专业技术干部队伍结构、层次不合理,专业技术人员缺乏,出现新的“断层”,专业技术干部管理混乱。1988年,克拉玛依市职称评聘工作步人正轨,职称职改工作可分为1988年首次...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