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丧俗及殡葬改革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克拉玛依市志》 图书
唯一号: 320020020210019973
颗粒名称: 三、丧俗及殡葬改革
分类号: F426;F127;D61
页数: 1
页码: 494-494
摘要: 由于克拉玛依市的市民主要来自外地,在丧葬习俗方面,原本有各地、各民族的特点,但是改革开放(1978年)以前,受极“左”思想的禁锢,民间丧俗没有显露出来。自80年代开始,旧的丧葬习俗有所抬头,其中不乏带有封建迷信色彩的陈规陋习,如焚香摆供、披麻戴孝、童男童女、纸人纸马、请客送礼、吹吹打打等。为了改革旧的丧俗,市人民政府继1987年成立专门的丧葬管理机构后,1991年又投资35万元兴建了殡仪馆追悼大厅(可容纳800人),厅内配备供暖、通风及音响设备。
关键词: 音响设备 追悼会 克拉玛依市 丧葬习俗 市人民政府

内容

由于克拉玛依市的市民主要来自外地,在丧葬习俗方面,原本有各地、各民族的特点,但是改革开放(1978年)以前,受极“左”思想的禁锢,民间丧俗没有显露出来。自80年代开始,旧的丧葬习俗有所抬头,其中不乏带有封建迷信色彩的陈规陋习,如焚香摆供、披麻戴孝、童男童女、纸人纸马、请客送礼、吹吹打打等。为了改革旧的丧俗,市人民政府继1987年成立专门的丧葬管理机构后,1991年又投资35万元兴建了殡仪馆追悼大厅(可容纳800人),厅内配备供暖、通风及音响设备。大力提倡以召开追悼会代替发丧送葬,以献花圈代替焚香摆供,以佩戴黑纱、白纸花代替披麻戴孝。通过追悼会介绍死者生平事迹,勉励人们向他们学习。这些形式既庄严又朴素,从而革除了旧的丧葬习俗。

知识出处

克拉玛依市志

《克拉玛依市志》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出版地:1998

《克拉玛依市志》以严谨的科学态度,纯朴的语言风格,真实地记述了我市的发展变化和历史变迁,记述了各族人民为建设克拉玛依市创造的辉煌业绩和作出的不懈努力。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