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共 27154 条 85 / 1811
1261
目录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宁海县财政税务志 | 类型: 目次
1262
知识出处: 宁海县财政税务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宁海县财政税务志的财政体制与财政收支,包括财政体制、财政收入、财政支出、预算资金和预算外收支的内容介绍。
1263
知识出处: 宁海县财政税务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宁海县财政体制历史变迁,解放前财权集中中央,地方财政受限;民国年间多次改革但困难重重。解放后实行“高度集中统收统支”,后逐步改革为中央、省、县三级财政,1980年代后实行“划分收支,分级包干”新体制,并建立乡(镇)财政。至1986...
1264
知识出处: 宁海县财政税务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详细描述了宁海县从清代至1986年的财政收入变迁。清代以钱粮和盐课为主,同治后增加厘金。民国时期,税收名目繁多,包括田赋、契税、盐税、厘金等,并多次改革,但战乱导致收入大幅波动。解放后,宁海县的财政收入逐渐纳入国家财政体系,工商税、农业...
1265
知识出处: 宁海县财政税务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宁海县从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至解放初至1975年的财政支出情况。清乾隆时期,宁海县的财政支出包括官员俸禄、祭祀、户役、战船民六料、衙门皂隶、民壮马快等杂役以及孤贫囚粮等费用。民国成立后,宁海县被列为二等县,政务费和警费由省...
1266
知识出处: 宁海县财政税务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1949年7月至1986年,县预算资金共收入27175.69万元,年递增16.14%,占全额预算收入的67.18%,资金来源多样。同期,预算外收支共收入1585.57万元,主要用于农林水气、工交商、县办“五小”企业、城镇公用事业、...
1267
知识出处: 宁海县财政税务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宁海县财政税务志的行政事业财务管理,包扩范围与方法、控制社会集团购买力、冻结银行存款、查抄财务处理、公产管理等内容介绍。
1268
知识出处: 宁海县财政税务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明清至新中国时期,各时期政府均有详细的财政支出规定,民国时期公布《会计法》并实行预算制度,公务员薪给有差异;新中国时期建立预算会计制度,实行等级工资分标准,后改为货币工资。
1269
知识出处: 宁海县财政税务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1958年至1986年期间,为应对市场商品供应紧张,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限制社会集团购买力,包括压缩公用经费、停止修建和购买家具、实行购物证和限额供应制度等。专控商品管理逐渐完善,1981年起规定16种商品需报省或县审批,1984...
1270
知识出处: 宁海县财政税务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解放后为平衡财政收支和控制货币投放,政府曾四次冻结单位银行存款。第一次是1950年抗美援朝时期,冻结了所有机关、部队、公营企业的银行存款。第二次是1960-1961年,因财政困难,冻结了宁海县机关、团体、企事业及基本建设单位在银行...
1271
知识出处: 宁海县财政税务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红卫兵非法抄家所得财物被查抄并上交财政。1970年初,累计查抄财物金额为38845.43元。同年设立查抄财物处理办公室,进行试点调查。抄家面广,情况复杂,清理工作受阻。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政策明确,198...
1272
知识出处: 宁海县财政税务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1952年清理一次。1964年2月22日县人委通知各机关单位清理“小家当”,从1961年1月省颁发财政纪律12条以后算起,如连惯性违反,不受此限。清理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采取非法手段,侵占国家收入,冒领国家资金,化大公为小公,以...
1273
知识出处: 宁海县财政税务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宁海县财政税务志的公产管理,包括了对公有土地和公房的内容介绍。
1274
知识出处: 宁海县财政税务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民国时期称财政为“庶政之母”。财政交代为知事(县长)之必守制度,卸任县知事应造具接管历任及本任期间经管的国省县各款收支“四柱”清册,备文移交新任接管,每次移接交由省派黄岩县知事临场监盘,实行卸任、现任、监盘三面会算后签章。民国以来...
1275
知识出处: 宁海县财政税务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企业财务管理的历史演变、体制架构、利润监管、资金管理、挖潜革新改造、成本管理、农垦企业(含农业财务)财务管理以及财政支农周转金等方面的内容。其中,体制架构的建立和完善是企业财务管理高效运作的基础;利润监管和分配关系到企业的可持续发...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