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海县图书馆
宁海县图书馆
机构用户
宁海县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古籍善本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题名
责任者
关键词
全文
检索
颗粒类型
全部
27154条
基础文献
46条
析出资源
5134条
图表
3500条
人物
17438条
机构
331条
事件
8条
地名
2条
专题
474条
作品
206条
实物
15条
知识出处
全部
四明碧溪孙氏宗谱
宁海县交通志
浙江大梁山集团志
宁海北湖村志
宁海县茶山林场志
大畈胡氏宗譜
宁海县农村工作志
宁海县人民代表大会志
程氏宗谱
宁海县邮电志
宁海县商业志
嶺口村志
宁海盐政志
宁海县水利志
岭南村志
宁海城关镇志
高塘婁氏宗谱
宁海县水利志续编(1...
宁海县粮食志
白石村志
宁海县民政志
宁海县建设志
宁海南门村志
宁海县电力工业志
旗山馮氏宗譜
台甯胡氏宗譜
宁海县政协志:200...
宁海县志1987-2...
白溪水庫志
宁海县教育志
储氏大宗宗谱
宁海县财政税务志
寧海現代人物誌
宁海县工商行政管理志
宁海县民政志:198...
大里王氏宗譜
宁海县地名志
山头王氏宗谱
宁海县文化志
宁海县国土资源志
宁海县志
宁海县文化志
宁海县政协志
宁海县工会志
东南溪村志
宁海县交通志
检索条件
共 27154 条
67
/
1811
991
第一节 地表水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宁海县水利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宁海县地表年径流量总计为15.05亿立方米,其中山丘区占13.71亿立方米,平原区占1.34亿立方米。平均每平方公里面积产水量为93.8万立方米,年平均径流深为937.4毫米。径流分布呈现由西向东递减的趋势,存在两个高值区(西溪、...
992
第二节 地下水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宁海县水利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宁海县地形地质复杂,导致地下水分布不均。全县地下水径流量为2.21亿立方米,其中山丘区占2.14亿立方米,平原区占0.07亿立方米。地下水类型主要包括松散岩类孔隙水、海相沉积孔隙潜水、红层孔隙裂隙水和基岩裂隙水。松散岩类孔隙水主要...
993
第三节 水资源量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宁海县水利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宁海县多年平均降水总量为29.93亿立方米,水资源总量为17.26亿立方米,其中山丘区15.85亿立方米,平原区1.41亿立方米。地表径流15.05亿立方米,地下径流2.21亿立方米。各区域最大水系已建有灌区,现有工程可供水量占降...
994
第四节 水质状况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宁海县水利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宁海县在水资源调查中,按照水电部提出的十一项水质参数进行了化验。各水系河段的水质评定结果显示,凫溪、白溪、青溪水系无五毒污染,有机污染程度较轻;黄坛溪有机污染较严重;颜公河、毛屿港、胡陈港、车岙港等水系存在不同程度的有机污染,其中...
995
第五章 自然灾害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宁海县水利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宁海县位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常受热带风暴袭击,是宁波市的主要暴雨中心,易受干旱、台风、洪涝、海潮等灾害影响。历史上,从宋朝到建国后,共发生各种灾害111次,其中干旱45次,台风暴雨暴潮30次,水灾35次。干旱主要在梅雨结束后...
996
第一节 干旱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宁海县水利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宁海县干旱通常在梅雨结束后,受西太平洋高压控制,天气炎热高温无雨,蒸发量大时出现。历史上,从宋朝到清朝,宁海县发生24次旱灾;民国时期8次;建国后13次,平均2.7年一次,6-8月为高发期,受旱面积大,重灾8次。具体旱情包括195...
997
第二节 台风暴雨暴潮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宁海县水利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夏秋季节,宁海县常受台风暴雨暴潮影响。历史上,从古代到民国,宁海县共记载了10次台风暴雨暴潮灾害,建国后到1987年共发生台风107次,成灾20次,平均1.9年一次,重灾三次。其中,1956年、1961年和1974年的三次强台风造...
998
第三节 洪涝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宁海县水利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洪涝是由暴雨引起的灾害。宋朝至清朝,宁海县共记录水灾及台风暴雨成灾22次,平均38年一次;民国时期7次,平均5.2年一次;建国后洪涝成灾31次,平均1.22年一次,其中台风带来暴雨成灾19次,无台风影响暴雨成灾11次。历史上,洪涝...
999
第六章 防灾救灾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宁海县水利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宁海县在防灾救灾方面经历了显著变化。旧社会缺乏防灾机构,主要依赖求神拜佛。建国后,宁海县成立了防汛防旱指挥部,建立了气象、水文、雨量、报汛站,进行测报工作,并大力兴修农田水利设施以提高抗灾能力。防汛防旱指挥部负责统一指挥、及时掌握...
1000
第一节 防汛防旱机构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宁海县水利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旧社会宁海县缺乏防灾抗灾组织机构。1953年,宁海县人民政府成立县防汛防旱指挥部,作为常设机构,负责防灾抗灾工作,每年汛期办公。1966年“八·一”台灾后,各级政府成立防汛防旱领导小组。县防汛防旱指挥部由副县长任指挥,成员包括多部...
1001
第二节 气象预报与水情传递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宁海县水利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宁海县汛期气象、水情预报主要依靠县气象站、水文站、雨量站和重点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的报汛站。县气象站负责提供天气长期和短期预报,台风、暴雨警报通过电话发布。水文站和雨量站分别报送降水量、水位、流量等信息。为提升防灾抗灾指挥效率,198...
1002
第三节 抗灾纪实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宁海县水利志
|
类型:
正文
古代封建社会,由于水利未开发且缺乏气象水文观测,统治者无法有效防御自然灾害,常寄托于神灵保佑。民国时期,虽开始测记雨量并兴修简陋水利设施,但灾害仍频发,民众深受其苦。新中国成立后,政府贯彻立足于防的方针,大力兴修农田水利设施,制定防灾抗灾方...
1003
第七章 蓄水工程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宁海县水利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宁海县蓄水工程历史悠久,起始于元朝。古代主要依靠自然形成的潭、湖蓄水灌溉。民国时期,水塘蓄水开始发展,但蓄水量少,有效灌溉面积有限。1950年至1987年,宁海县新建多座水库和塘坝,总库容达1.73亿立方米,可灌溉农田占全县耕地总...
1004
第一节 堵港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宁海县水利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了宁海县的四个水利工程:车岙港工程、胡陈港工程、毛屿港工程和一市港工程。车岙港工程是宁海县和浙江省建成的第一座截咸蓄淡工程,经历了失败和挫折后成功建成,并配套了灌溉干渠和排涝设施。胡陈港工程是宁海县和浙江省建成的最大堵港蓄淡工程,采...
1005
第二节 水库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宁海县水利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了宁海县境内的几座重要水库,包括车番港水库、杨梅岭水库、黄坛水库、力洋水库、建设水库、洞口庙水库和申坎头水库。这些水库主要以灌溉为主,部分兼具发电功能。各水库的集雨面积、总库容、兴利库容、死库容、大坝类型、输水设备、灌溉渠道配套及工...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