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海县图书馆
宁海县图书馆
机构用户
宁海县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古籍善本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一节 干旱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海县水利志》
图书
唯一号:
113020020240000698
颗粒名称:
第一节 干旱
分类号:
P429
页数:
1
页码:
44
摘要:
本文记述了宁海县干旱通常在梅雨结束后,受西太平洋高压控制,天气炎热高温无雨,蒸发量大时出现。历史上,从宋朝到清朝,宁海县发生24次旱灾;民国时期8次;建国后13次,平均2.7年一次,6-8月为高发期,受旱面积大,重灾8次。具体旱情包括1953-1955年连续三年干旱,1961年和1967年等年份也有严重旱情。
关键词:
宁海县
自然灾害
干旱
内容
干旱的发生,一般是在梅雨结束后,受西太平洋高压控制,天气连续炎热高温无雨,蒸发量大的情况下出现的。如梅雨期短,伏后无台风活动或台风雨量少,就有伏、秋连旱发生。
从宋朝到清朝发生24次旱灾,记载简略。
民国时期的8次旱灾,有4次出现在5—8月,夏旱连秋1次,3次未记月份。
建国后,出现干旱13次,平均2.7年发生一次,6—8月是旱情的高发期,干旱时间在60—111天,受旱面积在十万亩以上,而遭重灾有8次。1953年至1955年连续三年干旱,1954年旱64天,长街、力洋两区群众吃水都发生困难,8万亩农田龟裂;1961年受旱农田27.3万亩,有3.4万亩稻苗枯死;1967年旱98天,有18万亩水稻减产,八千余亩基本无收。各次旱情具体年月如下:
4—7月一次(1985)
5—8月一次(1955)
6—7月一次(1951、1956)
6—8月四次(1953、1957、1958、1961)
6—9月一次(1971)
7—8月一次(1978)
8—11月一次(1967)
9—10月一次(1979)
夏旱64天一次(1954)
秋旱一次(1983)
知识出处
《宁海县水利志》
本书客观记述了浙江省宁海县水利工作发展的历史和现状,为各界人士了解宁海县的水利发展提供了新的资料。
阅读
相关地名
宁海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