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出处: | 《宁海县水利志》 图书 |
| 唯一号: | 113020020240000704 |
| 颗粒名称: | 第三节 抗灾纪实 |
| 分类号: | P429 |
| 页数: | 4 |
| 页码: | 58-61 |
| 摘要: | 古代封建社会,由于水利未开发且缺乏气象水文观测,统治者无法有效防御自然灾害,常寄托于神灵保佑。民国时期,虽开始测记雨量并兴修简陋水利设施,但灾害仍频发,民众深受其苦。新中国成立后,政府贯彻立足于防的方针,大力兴修农田水利设施,制定防灾抗灾方针,并逐年加强防汛防旱工作。通过各级政府和群众的共同努力,采取各种措施防灾抗灾,使灾害损失得到减轻。在多次自然灾害中,政府及时组织救灾工作,发放救济款物,组织抢修海塘等水利设施,保障灾民生活,恢复生产。 |
| 关键词: | 宁海县 自然灾害 抗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