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类型

全部
50298条
基础文献
107条
析出资源
25298条
图表
3618条
人物
9510条
机构
893条
事件
5798条
地名
574条
专题
1556条
作品
2771条
实物
173条

知识出处

检索条件

共 50298 条 333 / 3354
4981
知识出处: 朱熹思想研究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关于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的思想,为二程所接纳,他们认为,天命之性即理,“自性而行皆善也,圣人因其善也,则为仁、义、礼、智、信以名之”。
4982
知识出处: 朱熹思想研究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朱熹的性论中,天命之性、气质之性又是与道心 人心相对应的范畴,有时是相互替代的。
4983
知识出处: 朱熹思想研究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体认心、性、情三者的关系是:心对性、情,性对情,构成了心、性、情关系上的动静、体用的关系。
4984
知识出处: 朱熹思想研究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精神、客观理想、人的意识、心理作为美的本质;或者从物质的自然形式、属性中,去寻找美的本质和法则;或者把人的意识与物质自然形式、属性相结合,作为美的本质;或者从人类实践活动中寻求美的本质和根源。
4985
知识出处: 朱熹思想研究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美与善的自然、社会真实性、现实感、价值关系、道德精神。
4986
知识出处: 朱熹思想研究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文与道既相依不离,又相分不杂,不离不杂,思辨地解决了以往古文家与从周敦颐以来道学家的种种论调,提升到了一个更高的水平。
4987
知识出处: 朱熹思想研究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朱熹要求道德精神、思想内容与诗的表现形式之美的完善的融合。
4988
知识出处: 朱熹思想研究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朱熹种以感性心理与理性道德、审美感受与政治教化、艺术风格与心性修养的“和合”为旨趣的美学思想,在面临现代感性心理与理性道德、审美感受与政治教化、艺术风格与心性修养的冲突中,也会给人以启迪。
4989
知识出处: 朱熹思想研究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理欲、义利及三纲五常的伦理道德思想,道德哲学具有重要的地位,伦理道德观念往往与政治、哲学、宗教融合一起,也使哲学、宗教具有伦理道德的色彩,构成了中国哲学的特点之一。
4990
知识出处: 朱熹思想研究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理与欲的问题,是伦理道德与物质欲望之间的关系问题,朱熹从性、心出发,展开了天理与人欲的论证。
4991
知识出处: 朱熹思想研究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朱熹通过义与利两个方面的论证,阐发了重义轻利的价值观、伦理观。重义轻利作为一种道德价值规范,与政治的好坏、国家的兴亡有直接的关系。
4992
知识出处: 朱熹思想研究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三纲五常作为维护宗法等级秩序的重要支柱,亦是宗法社会最基本的伦理道德原则。
4993
知识出处: 朱熹思想研究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朱熹的哲学逻辑结构及其伦理道德思想在社会历史方面的运用和贯彻,表现为历史观,便体现为王道政治,天理消,而人欲横行,则体现为霸道政治。
4994
知识出处: 朱熹思想研究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社会历史的发展和变化,都取决于帝王的心术,天下事物的千变万化,无一不本于皇帝的心术。
4995
知识出处: 朱熹思想研究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南宋王霸之辩,主要是在朱熹与陈亮之间展开,朱熹认为帝王心术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他运用这个观点去看待历史,便展开了王霸之辨。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