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类型

全部
40152条
基础文献
142条
析出资源
9526条
图表
1975条
人物
16042条
机构
474条
事件
6420条
地名
324条
专题
1774条
作品
2603条
实物
872条

知识出处

检索条件

共 40152 条 89 / 2677
1321
知识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 类型: 正文
战斗胜利结束后,县委、县政府立即组织全县千部、民兵和群众开展打扫战场,清理缴获的武器弹药和军用物资,搜捕零散敌兵。在战斗中牺牲的海防工作队刘传喜同志的遗体,由于海水浸泡发生肿胖,几乎难以辨认。对这位为保卫东山人民而英勇献身的烈士,我边用白布...
1322
知识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的是1951年底至1952年夏天,龙溪专区根据中央指示开展“三反”(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运动。我当时在龙溪专区节约检查委员会“三反”办公室工作,亲身经历了这一运动的全过程。
1323
知识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 类型: 正文
“三反”运动从1951年12月开始到1952年6月基本结束,前后有半年时间,分为民主检查,发动群众;清查贪污分子,定案、追赃、处理以及交代关系和思想批判四个阶段。龙溪专区直属机关的“三反”运动是从1951年12月25日动员大会后开始的,但只...
1324
知识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 类型: 正文
从2月21日到3月底是清查贪污分子阶段,采取“大会轰、小会攻”和个别谈话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为了推进运动,根据一部份贪污分子的坦白程度,在大会上宣布宽严处理和点名限期坦白交代问题。会后,各单位都制订了打“虎”计划,分配打“虎”任务,并成立打“...
1325
知识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 类型: 正文
从4月初到5月14日是甄别定案和追赃处理贪污分子阶段。在定案过程中,专区节约检查委员会明确提出“退赃洗污”、“退赃是衡量坦白的主要标准”、“退赃是量刑的标尺之一”、“有赃不退,罪上加罪”等口号,并召开退赃洗污大会,对一批贪污分子作出从宽从严...
1326
知识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 类型: 正文
“三反”运动的第四阶段是交代关系和思想批判阶段。这一阶段从5月14日开始到6月10日大体结束。方法步骤是深入动员,个人准备,互相酝酿,重点批判,普遍展开,总结鉴定。但经调查落实确无其罪,在运动后期及时给予纠正,由丁乃光主任在党员区主干会议上...
1327
知识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 类型: 正文
1948年下半年,我担任中共漳州工委(地下)南靖组组长,曾跟张介义先生有过接触和交往,对他才有所了解。张介义,平和县琯溪镇玉溪村三板桥人。兄弟五人,他排行第一。后因地方土劣告发他参加“共产党活动”,国民党平和当局要逮捕他,被迫上山为匪,在平...
1328
知识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 类型: 正文
先父郭振纲离家去台时,我只是九岁稚童。父亲与家人久别40年,待到漳州团聚日,他竟然离世而去。他一生戎马倥偬而暮年叶落归根,终于圆了全家团聚梦。先父字松生,生于1909年12月4日,老家是河南偃师县大口镇。1926年,投在冯玉祥将军麾下任排长...
1329
知识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 类型: 正文
台湾逢甲工商大学教授薛翼书,在南投市三和新社区有一座美伦美焕的六层楼屋。这条棉被,是他1949年东渡台湾时随身带去的。薜先生在抗战中就读诏安中学,学校搬迁避难,他带这条棉被到乡间使用。而后考入龙溪中学,经靖城、南山寺、芝山几次迁校,都与这条...
1330
知识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 类型: 正文
1992年7月,我前往台湾探亲访友,兼为漳州中山业余学校募资。此去此返,都须经过香港转程,不但挨延时日,而且虚耗川资。这种间接交通,旅客啧有烦言。两岸人民都在呼吁台湾当局撤除人为藩篱,实行“三通”。若是直接通往,台陆旅客朝发夕至,就不必绕弯...
1331
知识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 类型: 正文
我当然要回去看看。我取道美国,在美国中共领事馆办理回乡手续。从填表至拿到旅行证,只费30多分钟,其工作人员态度温和亲切,还祝福我旅途平安愉快。而后到英国领事馆申请香港过境签证。他们让我枯坐一个多钟头等问话。问话完毕,要我缴付八倍于中共的费用...
1332
知识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 类型: 正文
前不久,我回大陆探亲,访问了故籍龙溪、海澄县属的几个乡村。看看那里民居建筑、集市商贸、生产用具和农民生活等等。身临其境,倍感亲切,觉得40多年前古朴的台湾农村跟故籍一模一样。令我深有所感的是,此间闽南人和台湾人一样,在路过时都流行一句问候语...
1333
知识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 类型: 正文
1937年10月间,国民党七十五师由闽北移驻闽南,师部驻漳州,仍属二十五路军蒋鼎文指挥。该师二二三旅韩文英部驻厦门,我部二二四旅驻漳浦、诏安、东山一带。这时,已是日寇发动“七七”事变之后,各海口均须严加戒备。我旅因兵力分散,防线曲折百余里,...
1334
知识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 类型: 正文
“七·七”芦沟桥事变,激起中华儿女同仇敌忾,一场抗日救亡的全民战争在中华大地拉开了帷幕。1938年,国家民族处在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我区云霄、平和边区出现一股骚乱的“乌旗军。”“乌旗军”是黄大伟的一支汉奸队伍。他们里通日本,骚扰地方,祸国殃...
1335
知识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 类型: 正文
1937年7月7日芦沟桥事变爆发后,全国各地纷纷设立抗敌后援团体,投入抗日救亡运动。龙溪县先组织“漳州各界抗敌后援会”,先后由157师参谋长张光及汀漳师管区司令涂思宗主持。为推进妇女后援工作,特设妇女工作团。此外,依照规定设立“肃清仇货委员...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