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查贪污分子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20000432
颗粒名称: 清查贪污分子
分类号: K271
页数: 2
页码: 113-114
摘要: 从2月21日到3月底是清查贪污分子阶段,采取“大会轰、小会攻”和个别谈话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为了推进运动,根据一部份贪污分子的坦白程度,在大会上宣布宽严处理和点名限期坦白交代问题。会后,各单位都制订了打“虎”计划,分配打“虎”任务,并成立打“虎”队,进入清查贪污分子第一战役。由于运动发展不平衡,出现了三种不同的情况:一是领导决心大,群众发动充分,运动进展健康迅猛;二是领导有决心,但不善于掌握打“虎”战术,群众发动也不充分,因此战果不大;三是领导的右倾麻痹思想未解决,运动开展迟缓,中小贪污分子未放下包袱,“老虎”对象不明确不固定。各单位根据在第一战役中发现的材料和线索,继续打出一批“老虎”。
关键词: “三返”运动 龙溪专区 反贪污

内容

从2月21日(地直机关坦白检举大会开始)到3月底是清查贪污分子阶段,采取“大会轰、小会攻”和个别谈话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为了推进运动,根据一部份贪污分子的坦白程度,在大会上宣布宽严处理和点名限期坦白交代问题。会后,各单位都制订了打“虎”(贪污在旧币一亿元以上为大老虎,一千万元以上为小老虎)计划,分配打“虎”任务,并成立打“虎”队,进入清查贪污分子第一战役。由于运动发展不平衡,出现了三种不同的情况:一是领导决心大,群众发动充分,运动进展健康迅猛;二是领导有决心,但不善于掌握打“虎”战术,群众发动也不充分,因此战果不大;三是领导的右倾麻痹思想未解决,运动开展迟缓,中小贪污分子未放下包袱,“老虎”对象不明确不固定。
  打“虎”的第一战役在二月底结束,三月初开始了第二战役。由于第一战役打出来的大多是浮在面上的“老虎”,隐藏较深的不多。因此,领导反复强调要讲政策、讲战术、提出“三宝”(材料、火力和政策)齐放、活捉“老虎”的战略战术。各单位根据在第一战役中发现的材料和线索,继续打出一批“老虎”。但随着运动的深入开展,难度越来越大,有的群众认为“老虎”打得差不多了,有松劲疲塌情绪,准备收兵;有的急于完成打“虎”任务,产生了急燥情绪,出现了打骂、罚跪、吊绑、关厕所和疲劳战、车轮战等逼供信的错误作法。
  3月18日,开始打“虎”的第三战役,围攻“老虎”。为了纠正在第二战役中出现的急燥、松劲情绪和逼供信的错误做法,专区节约检查委员会及时召开了积极分子动员会,组织各单位的领导和打“虎”积极分子检查前段的打“虎”斗争,交流打“虎”经验,特别是算细账的经验。并在公安处、运输公司、团地委等单位开展划分贪污和浪费的界限以及处理百万元以下贪污人员的工作。
  为了作好定案工作,专区节约检查委员会根据省节约检查委员会的意见,要求各单位对打出的“老虎”都要做到“六交清”:一是交清社会关系;二是交清贪污的思想动机和目的;三是交清贪污的情况(时间、地点、手段、过程、数目和赃款赃物的去处);四是交清内外的攻守同盟,五是交出赃款赃物;六是交出贪污罪证。

知识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漳州文史资料》

本书收录“北京幸见毛主席”、“党培育我成为水稻专家”、“周恩来同志的亲切教诲”、“漳州解放前商贸掇碎”、“我在体坛上的拼搏历程”等41篇文章。

阅读

相关地名

龙溪专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