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山、诏安抗日御寇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20000441
颗粒名称: 东山、诏安抗日御寇
分类号: K265.9
页数: 7
页码: 141-147
摘要: 1937年10月间,国民党七十五师由闽北移驻闽南,师部驻漳州,仍属二十五路军蒋鼎文指挥。该师二二三旅韩文英部驻厦门,我部二二四旅驻漳浦、诏安、东山一带。这时,已是日寇发动“七七”事变之后,各海口均须严加戒备。我旅因兵力分散,防线曲折百余里,守备难固,使我意识到守海防决不同于往昔内战,一定要以生命来巩固国防。我移防甫毕,即偕参谋长孙有才巡察东山、诏安及石码、海澄、镇海、佛昙、将军湾、古雷城、梅州等处,还沿海岸线各处进行详细观察,择要地预先构筑防御工事,并就既有兵力妥予调配、部置,防御日寇来侵。1938年7月,日寇突然攻袭厦门。当战斗打响时,我奉令严守原防,故未往援。
关键词: 东山 诏安 抗日御寇

内容

1937年10月间,国民党七十五师由闽北移驻闽南,师部驻漳州,仍属二十五路军蒋鼎文指挥。该师二二三旅韩文英部驻厦门,我部二二四旅驻漳浦、诏安、东山一带。这时,已是日寇发动“七七”事变之后,各海口均须严加戒备。我旅因兵力分散,防线曲折百余里,守备难固,使我意识到守海防决不同于往昔内战,一定要以生命来巩固国防。我移防甫毕,即偕参谋长孙有才巡察东山、诏安及石码、海澄、镇海、佛昙、将军湾、古雷城、梅州等处,还沿海岸线各处进行详细观察,择要地预先构筑防御工事,并就既有兵力妥予调配、部置,防御日寇来侵。
  1938年7月,日寇突然攻袭厦门。当战斗打响时,我奉令严守原防,故未往援。厦门陷落,宋天才师长被撤职,韩文英升任师长,我二二四旅仍原防未动。
  1939年春,日寇连攻石码两次。第一次系试探性进攻,未发生大战;第二次来势凶猛,二二三旅奋起抵抗,我二二四旅闻讯即派轻武装部队一营星夜驰援,夹击犯敌之右侧背,日敌卒被击退。
  同年夏,日寇突然向我二二四旅防区诏安县连续进犯两次:第一次亦系侦察试攻性质,一经我军迎击,即鼠窜而去;第二次系以伪军千余及少数日寇联合进犯。这时,据守诏安之我旅只有一营兵力,显然敌众我寡,兵力悬殊。营长李耀斋遵从命令,一面急电向上报告,一面将部队潜行撤出城外,迁回于敌后两侧隐作埋伏,待缓反攻。来犯的日寇、伪军见城内守军一退,遂即摇摆进城。正此时,我亲率援军一营星夜驰至,即向甫抵诏安城的犯敌发起炮击。日寇在城内布置未就,仓卒守御。我原驻诏安之李耀斋营听闻炮声,知我援军攻城,遂向敌之后背进攻。敌寇知后路被截,胆裂魂飞,随即弃城溃窜。我军未予穷追,先进城安民。是役,毙敌百余人,俘伪军上尉连长2人,缴获长短枪70余支。
  同年8月间,日伪军因进犯诏安失利,贼心未死,于一个月内连续向我东山岛进犯三次:第一次以炮舰两艘掩护100余只大帆船至东山岛海岸,阴谋登陆。因我军有备,即对行将靠岸之敌船猛烈开火射击,敌舰虽发炮掩护,终因我守军坚强抵御而未能登陆,遂鸣号退去。约过六、七天,夜黑如墨,敌又如前利用炮舰两艘掩护一溜帆船,试图再次登陆窜犯。我守军士兵因严守海防年余,对海上情况蓄有经验,从远远的海面上发现黑点,立即进入战斗阵地。俟敌船弋近我射程以内,即一齐猛烈射击。日敌此来,原为扰乱与试探,一知我军有备,遂即自行退去。
  我对日寇两次进扰东山岛又两次轻易退去的战况,同参谋长孙有才研究,判断日寇必有占领我东山岛之企图,又深感日寇进攻东山必以厦门或金门为基地。东山距离厦门约300多华里海程,日寇若以少数兵力来攻,则须利用兵舰或航空母舰载运。但彼之利在速战,因敌接济困难。如胶著持久,不但军食困难,兵舰所需之淡水亦成问题。据此判断,我之御敌战略则是敌再进犯,我必坚壁清野,持久坚守,困敌自退。但忧虑的是,我二二四旅驻防漳浦、诏安、东山三县,诏安已被犯两次,漳浦又为防御要地,若把兵力集中东山,万一敌人声东击西,突然重兵进犯漳浦或诏安,则我顾此失彼,当受其制。经思考后,我即命令驻守东山岛的448团张鹤亭代团长:一、敌如再度来犯东山,能拒其登岸固好,否则即放弃海岸,坚守西口(山)和老虎山各高地,但必须坚守待援;二、县城无险可守,应与刘(胜利)县长商议,预先速将食粮运出,准备随时撤退;三、敌如登陆,我应坚壁清野,使敌绝粮,四、应与各处民众妥为联系,多派“斥堠”(即:耳目),俾灵通消息;西山关系到东山全岛安危,东山关系闽西南整个海防,至为重要。你团要沉着应战,坚决固守,如擅自放弃西山,即以违令治罪。
  448团代团长张鹤亭接到命令后,即将驻东山的6个连妥为部署,扼要布防,并遵命办理一切。
  8月13日,日寇果然第三次进犯,有三个团以上伪军和日军200余人,由航空母舰一艘(载运飞机14架)及炮舰2艘掩护,逞凶而来,敌总指挥系老牌汉奸黄大伟。当日拂晓,敌舰向东山开炮,掩护步兵登陆。我守海岸部队难支日敌的猛烈炮火,从间道退守西山高地。张代团长亲自在西山固守构筑防御阵地,遂派出两连兵力占领老虎山作为犄角。
  日寇登陆后,直扑东山县城。岂知我县城早由刘县长作有计划的撤退。日寇一进城,首先搜索食粮,但一无所得。旋侦知我军已经主动退守西山,遂倾蚁巢向西山进攻,并以14架飞机分两批轮番轰炸。我军占领有利地形,士气昂扬,敌机虽滥轰乱炸,仍沉着奋战,给进攻的敌军予痛击。血战两昼夜,敌虽屡次猛攻,终因仰攻不易而被我击毙无数。
  我在漳浦旅司令部得知敌寇近5000兵力三攻东山,立即亲率援军两营驰至东山岛向西山和老虎山增援。东山守军闻知我率援进岛,士气更加旺盛,遂与日敌展开大战。
  斯时,我号召誓死保卫东山岛,东山人民奋起响应。在岛西南保护盐场的盐务营长李××(名已忘)率约600名兵士前来参加西山右翼作战,我部士气更加振奋。
  此次战役连续激战14天,敌利用飞机大炮掩护,每日无数次向我主阵地猛攻。我军沉着应战,敌机轰炸时,我军潜伏壕沟,俟敌接近,即跃出战壕拼手榴弹,继之以白刃相接,使敌机失去轰炸效用,日敌进攻终未能得逞。战斗开始,张代团长曾电韩师长速派飞机助战,但至战斗终止,都无一机到来。
  我到东山,即设临时司令部于老虎山,便于指挥前线作战。官兵同心,都銮战数日夜,无片刻休息。战斗到第十二天时,张代团长鹤亭检查所部,阵亡连长2员、排长7员,士兵伤亡过半,有一连只剩下13人,另一连剩21人。张对抗敌殉国的牺牲壮士不胜悲痛,眼看战壕多半被炸平,已无人据守,西山将失,自念身为军人,义不受辱,遂拔枪自戕,左右营救未及,终于为国身殉。我一闻报,由老虎山赶到西山,即另派团长,并鼓励官兵坚持到最后五分钟。士兵们颇觉悟,认识到死在抗日战场上是有价值的,因而士气随张团长之死更加奋发,战斗亦趋激烈。我和全体官兵誓与西山共存亡。讵料,激战至第13天,我老虎山高地发现敌后有纷乱现象,又得东山县城老百姓报告,敌伪已由县城向海岸运走物资。我判断敌必因故退却,遂命令全线战士要警惕日敌退却前的最后狂攻。果真于第14天(8月26日)午夜12时许,日敌以机枪大炮向我阵地猛烈射击,步兵亦在号音下呼喊冲锋。作战经验告诉我:犯敌必退。我急命老虎山部队弃山,迅速绕击敌后。日敌退路被抄,慌乱溃退,自相践踏,死亡枕藉,残部退至海边,藉炮火掩护始得登舰而逃,战斗遂告结束。清查战果,计毙敌官兵700余名。在敌尸中发现上、中校各1人,连、排长30多人,生俘敌官兵500余人,内有营长1员。而我军亦付出相当代价:自戕殉国代理团长1员,受伤营长2员,阵亡连长2员(兰瑞、王捷三)、排长12员、士兵300余名,受伤官兵400余名;娄兰瑞连只剩10人,王捷三连只剩18人。盐务营阵亡官兵70余人,受伤官兵百余人。战斗14天,我的衣帽先后中过7弹,有3弹伤及皮骨。士兵见之,对我逗趣说:“旅长是福将!”
  回忆此役,尚有几事该谈:东山战斗的第9天,我军伤亡惨重,势将不支。我曾将战况报告师长韩文英。韩复电说:“孤军孤岛,抗御强敌,将士浴血,至堪轸念。(因)厦门敌寇亦蠢蠢欲动,无兵分援,优心如焚,东山能守固为上策,否即酌量撤退。”我接电后,知漳州确难分兵增援,乃决心守御到底。因我详细分析当时情况,如撤退必遭全军覆没;判断敌寇利在速战,如坚守尚有转机希望。我部发扬爱国精神,誓死与东山岛共存亡,果然守至第14天,终于得到胜利。
  再者,自战斗开始,日敌飞机14架,分两批更替轰炸,这一批去,那一批来,无片刻停息。我军在战壕内不能抬头,工事多被炸毁,伤亡惨重,我屡电顾祝同、陈仪请派飞机助战,但始终无一架飞来。我想,我部如系蒋之嫡系,恐不致如此漠视。当战况惨烈时,448团代团长张鹤亭眼看敌机一个炸弹落地,我军就要死伤多人,何等盼望我机前来助战,但终归杳然。所以,他在日记本上写了两三首诗(在他死后从身上捡出来的)。兹把尚能记忆的一首写出来:
  敌机滥轰炸,我机何处游?
  壮士志报国,岂惜这颗头。
  国仇与家仇,时时在心头,
  誓捐七尺躯,血随海水流。
  从诗句中,可以看出张鹤亭的抗战报国志节,也表露对我机不来助战的吁叹和不满。张,河南灵宝人,19岁入伍,亡年仅32岁。
  东山岛第三次战役,日寇以近5000之兵力,配备飞机大炮进犯。我军仅2400人应战。(东山原驻6个连,后又增援两营,加上盐营6百余人),兵力相差一倍以上,且无飞机重炮。若非我军视死如归,坚决与东山岛共存亡,决难持续守住14天之久。但日寇拥有优势兵力,何以撤退?事后了解,知有二因:第一,敌母舰淡水已断,若母舰撤走,则飞机无基地,飞机撤走,则步兵无制胜可能;第二,日敌登陆后,因我坚壁清野,致敌食粮断绝,补给无济,只得退走。
  东山岛第三次战役之所以取得胜利,还有以下补充:
  1、官兵久苦于连年内战,深感牺牲太无代价。这次东山岛保卫战,均认识到是关系国家民族存亡的战争,故发扬了高度爱国精神,誓死抗战。此其一。
  2、东山击敌之所以取得最后胜利,本在有民之助。自战争开始,西口(山)附近的老百姓即自动组织起来为前线送茶送饭。茶是顶好的武夷茶叶,饭是顶细的大米,菜是鱼肉俱全,我们的炊事班等于虚设。我军为百姓安全计,曾加劝阻,但他们仍然继续冒险挑送,其爱国热情,万分感动战士去英勇杀敌;地方卫生机关和有医学常识的人也组织救护队,用小竹床扎成担架,深入阵地救护。所以,我阵地无留伤员、无留遗尸。还有,当地爱国人民及时给我部报告敌情,使我军能够主动制敌。
  东山岛战役结束后,刘胜利县长率全岛各界人士给第三次保卫东山岛阵亡将士开了一个庄严肃穆的追悼会。全岛轰动,沿海渔盐民聚来参加,争相瞻仰张鹤亭团长遗容,献送花圈和挽联。记得有一署名“东山盐民”在挽联上写道:
  “九一八不抵抗,芦沟桥大退却,千里疆土沦魔掌;
  八一三挥长戈,东山岛竞牺牲,万众生命赖保全。”
  东山人民的深情挽悼,为国捐躯的将士们得此足以慰安于九泉之下。
  战争结束,我离开东山欲返漳浦,岛上百姓夹道欢迎,锣鼓鞭炮响彻云霄,万头攒动,争着要看我这位旅长是个什么样子。
  面对这种热烈而感人的场面,我流下了眼泪,是我毕生最荣耀、最自慰的时刻。
  1940年春,我因保卫东山、诏安有功调升陆军第十三师师长,随即准令将旅长职务移交二二三旅团长水杰亭接任,单人独马到漳州就职。后接水函谓:“东山县人民在中山公园内建立陆军第七十五师二二四旅八一三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行将落成。”落成时,我曾派员赴东山参加典礼。但东山越年终于沦陷敌手,此碑想早已被毁了。
  (夏重九 整理)

知识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漳州文史资料》

本书收录“北京幸见毛主席”、“党培育我成为水稻专家”、“周恩来同志的亲切教诲”、“漳州解放前商贸掇碎”、“我在体坛上的拼搏历程”等41篇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史克勤
责任者
夏重九
责任者

相关地名

蒋鼎文
相关人物
韩文英
相关人物
李耀斋
相关人物
张鹤亭
相关人物
漳州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