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教授的一条旧棉被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20000437
颗粒名称: 薛教授的一条旧棉被
分类号: K828.9
页数: 4
页码: 125-128
摘要: 台湾逢甲工商大学教授薛翼书,在南投市三和新社区有一座美伦美焕的六层楼屋。这条棉被,是他1949年东渡台湾时随身带去的。薜先生在抗战中就读诏安中学,学校搬迁避难,他带这条棉被到乡间使用。而后考入龙溪中学,经靖城、南山寺、芝山几次迁校,都与这条棉被相伴不分离。他家已有10几条松松暖暖的好棉被,可他对这条灰硬的旧棉被怀有特别的难舍感情。因为他一看见它,就想起梦魂萦绕的故乡、亲人和师友。他身在台湾,心怀大陆,一条棉被,一腔乡思和亲情。这腔乡思,这腔亲情,像这条旧棉被里的棉絮一样,丝丝缕缕日夜缠绕他的飘泊之心。
关键词: 薛教授 旧棉被 工商大学

内容

台湾逢甲工商大学教授薛翼书,在南投市三和新社区有一座美伦美焕的六层楼屋。楼屋内尽管是现代化的设备,却使用一条既灰旧又粗硬的棉被。这条棉被,是他1949年东渡台湾时随身带去的。薜先生在抗战中就读诏安中学,学校搬迁避难,他带这条棉被到乡间使用。而后考入龙溪中学(今漳州一中前身),经靖城、南山寺、芝山几次迁校,都与这条棉被相伴不分离。去了台后,拿它披盖,拿它作床褥,经过三个儿女幼时尿床,至今还是舍不得抛丢它,被面一再换新,逢秋天就作被子盖,到冬寒天才作褥子用。他家已有10几条松松暖暖的好棉被,可他对这条灰硬的旧棉被怀有特别的难舍感情。因为他一看见它,就想起梦魂萦绕的故乡、亲人和师友。他身在台湾,心怀大陆,一条棉被,一腔乡思和亲情。这腔乡思,这腔亲情,像这条旧棉被里的棉絮一样,丝丝缕缕日夜缠绕他的飘泊之心。
  薛翼书教授在龙中求学时,他和我是同班同学。1949年仲春,他为了谋生,孑然一身赴台,捆带一条棉被离开学友而去。在台湾,他含辛茹苦,颠簸生活,但立志秉烛夜读,终于考入工商学院,攻读工厂设计、公司理财、品质管制和行销策略。毕业后,高分考入经济研究所,主攻台湾民生经济。而后,执教于逢甲工商大学,在教学之余侧重经济专题研究,曾经获得“国家级”专题研究奖助。他漂泊天涯一隅,淡泊名位宦禄,唯有志于立言作说,以铭谢和告慰日夜思念的故乡和亲人。在大陆改革开放的战鼓擂起时,他进而研究大陆经济,在两三年中先后撰写了对海峡两岸经济建设有独到见解的专论《海峡两岸经济发展之动向》、《海峡两岸经贸发展之趋势》、《海峡两岸国营企业之改革》、《海峡两岸企业管理及政策取向》和《海峡两岸投资走向——兼论大陆经济特区与沿海开放城市》。他在字里行间,沉浸着一个游子盼望祖国昌盛、中华振兴的热切之心,也表露了自己期望海峡两岸携手合作、早日统一祖国的深厚感情。他说他之论著,旨在“促进海峡两岸走得更近一些”。
  薛翼书在台湾四十年,虽然学坛成名,大论翘楚,毕竟还是一位漂泊天涯的断肠人。他离乡背井,那份怀亲念土之情却日夕不能剪断。他成家立业,有儿有女,却使他更加想念在诏安的生身父母。可是,还乡何日偿宿愿”?奉亲恃侧遥无期!他哭悼双亲故去之后,便在南投市自己居住的六层楼内整修起“思亲堂”,端端正正地供奉着放大了的双亲照片。为了让自己的子女永远记住自己的先人和家乡,特意撰写了《往事追述》和《先严追念》两文馈赠儿女,教示后辈饮水思源,眷念故土,怀思亲人,辈辈不忘。他这样写道:“告诫在台儿女永怀大陆亲人,示不忘本,??永恒追思。”后来,他将两文复印装订成册,又将自己所能收集到的大陆亲人照片一一翻印。在书册上,同时把故乡诏安县的地图详详细细地描绘印制在扉页。他把浓浓的乡情和深深的亲情,融缩在一本用泪水写成的小册上。正如他所写的“寸草泣春晖,泪如泉涌。”
  薛翼书睽隔故乡亲人40年,莫不思归。他常常吟叹唐韦承庆的诗句:“万里人南去,三春雁北飞。未知何岁月,得与尔同归。”1989年元月17日,他毅然束装从台湾返抵诏安探亲。返乡途中,特意到广州参观,瞻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陵园,凭吊追随孙中山先生推翻封建王朝、建立共和政体的先烈英魂,唤起他对外侮侵凌、民族屈辱时代的历史反思。他遂在返台后写文疾声呼吁:“让以往的悲惨岁月,民族共同苦难与坎坷,都成为过去的历史。望大家(海峡两岸)並肩携手,共创美好的明天。”
  他进入故乡怀抱,往事环绕,心绪交错如絮,有“近乡情怯”之感,但当他看见诏安县的面貌焕然一新,深为改革开放的成就所感动。回到老家,他探亲访友,谒师拜长,祭奠已故双亲。他的老家房屋如然,陈设依旧,他求学时返乡度寒假时所用的棉被还在,使他倍思双亲。他的父亲劳碌于世,从医治人,贯通中西医学,积四十年临床经验,编著《中西对照医书》两卷遗存;母亲一生持俭勤劳,却体弱病倒不起。他昔日依依一别竟成永诀,看到老家的棉被,更想起摆在台湾楼房的那一条棉被,垂泪感叹“子欲养而亲不在”,真是“天涯哭此时”。他到父母坟前饮泣致悼,返家后遂与亲人相议,用老家房屋修缮“怀亲堂”,並通宵撰写“怀亲堂”纪念文稿,叙说自己“欣幸今生仍能重见乡土??北堂早已春去,千秋抱屈永诀,空留医学手著,既无菽水奉养,稍慰倚阁之望。”文中特意告慰双亲:“虽立足台湾,但胸怀大陆,不忘促进台海两岸亲人世代相承,永结同心而贡献心力。”薛翼书在故乡修造“怀亲堂”,在台湾整设“思亲堂”,于海峡两岸遥遥相对,把海峡两岸亲人的思念之心紧紧联结在一起。
  薛翼书在探亲期间,走访汕头、揭阳、潮州和漳州。那年二月二日,他专程参观漳州一中母校,往事涌起,感触尤深。他在《大陆纪行》中对母校这样写道:“二月二日专程赴校重游参观,见到校门正面已经改向,大楼建筑物增加不少,变得更加庄严壮观,为中国培养众多优秀杰出人才,贡献良多,不愧为闽南名学府。”该校90周年校庆时,函请他参加庆典,使他感到“今生今世以有缘当龙中人为荣。”他的今日学术大成,可以说是昔日龙溪中学给他打下了科学入门的基础,不免叫他以“龙中人为荣”。
  薛翼书从大陆探亲返回台湾,把故乡亲人的深情厚意以及所见所得,一一转告自己的妻子和儿女,把眷土怀亲的感情倾泻给他们,要他们紧紧记住海峡两岸修设“思亲堂”和“怀亲堂”的永恒含义。薛翼书见过故乡,探过亲人,使他更加盼望祖国早日统一,结束骨肉分离和藩篱阻隔的状态。他在1992年9月于“思亲堂”内提笔撰书,写就几万言的《四十年来家国》,呼唤“一百五十年前的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悲运,必要在我们这一代结束。”1993年2月,“海峡两岸经济发展学术讨论会”在北京举行,学者云集,同声要振兴中华,要增强民族利益共识。薛翼书也束装跋涉,跨过海峡,来到北京参加讨论会。他的发展两岸经济的专论,主旨在呼号“促进中国之和平统一,是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责任,也是对历史的交代。”他在北京,荣幸地受到国务委员吴学谦的接见,並接受全国台联会会长张克辉的宴请。
  薛翼书今在台湾,心怀祖国和故乡。他对浸透满腔乡思的那条旧棉被,还像珍宝一样地保存着。他说:“我要让这条棉被再陪伴我终生,共度百年相思梦。”

知识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漳州文史资料》

本书收录“北京幸见毛主席”、“党培育我成为水稻专家”、“周恩来同志的亲切教诲”、“漳州解放前商贸掇碎”、“我在体坛上的拼搏历程”等41篇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武进
责任者

相关地名

薛翼书
相关人物
漳州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