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共 27154 条 36 / 1811
526
知识出处: 宁海县地名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摘录了楼府、储国秀、曹学程等人对宁海县的描述以及徐弘祖《徐霞客游记》中有关宁海的记载,展现了宁海的自然地理、人文景观和历史变迁,包括山岭、溪流、海洋、古迹等。
527
知识出处: 宁海县地名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了宁海地区的三个民间传说:龙开石门讲述了水蛇化龙改道治水的故事;水沉东京则是关于观音考察东京善恶后,龙王发水淹没恶城的传说;雷婆头峰则与国画大师潘天寿的故乡相关,传说雷婆镇压恶龙保护村民,后化为山峰。
528
知识出处: 宁海县地名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宁海县居民迁徙情况考略、自然村地名分类、自然村地名分类简释、古今村名对照表、地名特殊用字、地名拾趣、缑城命名考等。
529
知识出处: 宁海县地名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宁海县发现多处古代遗物、遗址,证明原始社会即有人类生息。居民迁徙受历史事件、仕宦、流寓、游览、避隐、析居和新建设等多种因素影响,迁徙情况在明清时最为频繁,涉及多个省份和地区,形成了复杂的迁徙网络。
530
知识出处: 宁海县地名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宁海县自然村地名分类的情况。其中包括以自然地理实体命名、以姓氏命名、以自然景观命名、以地形地貌命名、以意会命名、以建筑物命名、以土壤命名等。
531
知识出处: 宁海县地名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宁海县共有1344个自然村,根据命名由来可分为十三类,主要包括以自然地理实体、姓氏、自然景观、地形地貌、意会、建筑物、土壤、两处相关、吉祥愿望、祖先、神话传说、音响命名等,以及其他无考或不能归类的村名。
532
知识出处: 宁海县地名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宁海县所属乡村历史上分6乡19里,后改为庄。据崇祯《宁海县志》载有52都166村,光绪年间《宁海县志》载共84庄1261村(统计有误)。现将今属宁海县的63庄835村(部分村属其他县)村名列表,以便查对。
533
知识出处: 宁海县地名志 | 类型: 正文
本篇所收地名用字约分三类:字义转移、宁海方言、罕见字。文中列举了一些地名用字的解释和来源,如“洋”指平坦的田畈,“头”作近旁解,“烂”表示湿或多水等。这些解释有助于读者了解宁海县地名的由来。
534
知识出处: 宁海县地名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宁海县部分地名命名由来颇具特色,如留基因避难隐居留下宅基,独旦因每人每天仅能收一担稻谷,大段因山路长段得名。此外,还有因地形、传说、谐音等因素命名的地名,如冷饭坑、翰嘉岙、水竹坑等,各富情趣。
535
知识出处: 宁海县地名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宁海县城旧称缑城,其命名由来民间相传荒诞无稽,现考据认为是为纪念方孝孺而起。明万历年间,宁海人士开始极力褒扬方孝孺,以“缑城”名县城逐渐流行,终于成为宁海县城之名。
536
附录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宁海县地名志 | 类型: 附录
537
知识出处: 宁海县地名志 | 类型: 附录
本文记述了宁海县文件汇编的情况。其中包括国务院文件、浙江省地名委员会文件、宁海县人民政府文件等。
538
知识出处: 宁海县地名志 | 类型: 附录
本文记述了宁海县汉字笔画索引收录全书条目,按首字笔画顺序排列,首字相同则按起笔笔形和次字笔画排序。同名地名按页码排列,行政村与自然村村名相同只取一条。索引旨在方便读者查找书中条目。
539
编后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宁海县地名志 | 类型: 后记
540
知识出处: 宁海县地名志 | 类型: 出版说明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