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列表

共 5473 条 318 / 365
4756
知识出处: 赣州市志 | 类型: 正文
赣州市职工学校创办于1952年,同年招收学员225人。1958年,与赣州专、市机关干部学校合并,改名赣州市干部职工业余中学,有学员1500人。“文化大革命”期间停办。1981年1月复办,1983年改今名,实行脱产、半脱产、业余3种体制,共有...
4757
知识出处: 赣州市志 | 类型: 正文
中共赣州地委党校1949年9月创办,校址设胜利路东端北侧。初名中共赣州地委干部学校,同年11月,更名中共赣西南区党委干部学校。1951年6月,复称中共赣州地委干部学校。1961年3月,赣州地区财贸干校、地区公社干部学校并入。1965年10月...
4758
知识出处: 赣州市志 | 类型: 正文
清代,私塾的教师称先生,由创办私塾者聘请。书院的教师,由地方官绅聘请。清末,学堂的教师由堂长聘请。县教育科对小学教师进行资格检定登记,凡具有师范学校毕业证的教师,在审查有关证件后,还须参加检定考试。每两年举行一次。合格者,由县教育科报请省教...
4759
知识出处: 赣州市志 | 类型: 正文
清代,私塾的教师称先生,由创办私塾者聘请。书院的教师,由地方官绅聘请。清末,学堂的教师由堂长聘请。民国时期,小学教师的主要来源是赣州各类师范学校毕业生,也聘用了少量的高中和初中毕业生。县教育科对小学教师进行资格检定登记,凡具有师范学校毕业证...
4760
知识出处: 赣州市志 | 类型: 正文
民国初期,师资培训工作主要由教师讲习所或简易师范学校主办。1935年,赣县教育科对全县小学教师进行资格检定登记工作,对不合格者,分期分批调到国民教育师资训练班学习,时间为6个月左右。课程设有国语、算术、儿童心理、教育概论、教学法、教育行政、...
4761
知识出处: 赣州市志 | 类型: 正文
经济待遇清代的私塾、义学和书院的教师,工资由祠堂、公产、庙宇田租收入和私人捐助款项支付一部分,办学单位和学生家长负担一部分。
4762
知识出处: 赣州市志 | 类型: 正文
清代的私塾、义学和书院的教师,工资由祠堂、公产、庙宇田租收入和私人捐助款项支付一部分,办学单位和学生家长负担一部分。1947年,国民政府滥发纸币,物价飞涨,教师最低生活水平无法维持。建国后,教师成为国家干部,经济待遇逐年提高。“文化大革命”...
4763
知识出处: 赣州市志 | 类型: 正文
建国前,教师普遍受到社会尊重,但在政治上无地位,经济上无保障。建国后,教师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广大教师受到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敬重。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推翻强加教师身上的不实之词,平反冤假错案,提倡“尊师重教”,提高教师地位,改善教...
4764
知识出处: 赣州市志 | 类型: 正文
行政机构宋庆历年间,虔州州学的学官为教授,赣县县学的学官为教谕。学官负责掌管学庙春秋祭祀,主持童生考试,教育所属学生。至正十年,赣州路学增设训导若干人,协助教授管辖所属学生。清代,赣州府设提学使,为地方教育行政首长。雍正元年,改提学使为提督...
4765
知识出处: 赣州市志 | 类型: 正文
行政机构宋庆历年间,虔州州学的学官为教授,赣县县学的学官为教谕。学官负责掌管学庙春秋祭祀,主持童生考试,教育所属学生。元至元二十四年,赣州路总管府设儒学提举司,负责管理地方教育。至正十年,赣州路学增设训导若干人,协助教授管辖所属学生。清代,...
4766
知识出处: 赣州市志 | 类型: 正文
宋庆历年间,虔州州学的学官为教授,赣县县学的学官为教谕。学官负责掌管学庙春秋祭祀,主持童生考试,教育所属学生。元至元二十四年,赣州路总管府设儒学提举司,负责管理地方教育。至正十年,赣州路学增设训导若干人,协助教授管辖所属学生。清代,赣州府设...
4767
知识出处: 赣州市志 | 类型: 正文
赣州市教学研究室 1950年成立赣州市小学教学研究会,下设8个中心教研组,从教材、教法方面开展教研活动。1958年,赣州市中学教学研究会成立,下设11个中心教研组。1963年7月,赣州市中小学教学研究会改称赣州市文教局教学研究室,负责全市中...
4768
知识出处: 赣州市志 | 类型: 正文
清以前,教育经费来源于学田、学租和地方有识之士捐助,政府财政拨款甚少。建国后,教育经费主要靠国家财政拨款,社会集资、教育费附加和学校勤工俭学也是经费的来源。1949年8月,江西省人民政府发出通令,各学校学田、学产应查实,继续充作学校经费来源...
4769
知识出处: 赣州市志 | 类型: 正文
校舍民国时期,学校校舍大部分是利用祠堂、庙宇,新建的校舍很少。省立中学和省立乡村师范兴建和扩建了校舍。正气中学、中华儿童新村的教学、生活设施较齐全。抗日战争时期,日军入侵赣州,学校搬迁,原有校舍遭到严重破坏。民国后期,通货膨胀,更无力兴建校...
4770
校舍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赣州市志 | 类型: 正文
民国时期,学校校舍大部分是利用祠堂、庙宇,新建的校舍很少。省立中学和省立乡村师范兴建和扩建了校舍。正气中学、中华儿童新村的教学、生活设施较齐全。抗日战争时期,日军入侵赣州,学校搬迁,原有校舍遭到严重破坏。民国后期,通货膨胀,更无力兴建校舍。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