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列表

共 1969 条 114 / 132
1696
知识出处: 青田石文化 | 类型: 正文
塘古位于县城东南25公里处,地处半山腰的山湾里,早年此地有塘一口,村人居住在塘边,故取名塘浒。塘浒又称道居、唐古,今名塘古。雕刻石产于村旁的后山。塘古的石料以全青全黄者为最,青者如封门青,黄者如田黄,而稍见底,性细滑软腻,多光而莹,无硬钉,...
1697
知识出处: 青田石文化 | 类型: 正文
武池位于县城西北30公里处,因其村南有文武庙,前有池塘一口而得名。雕刻石产于下堡之西南约3公里的饭甑山。武池是青田石瓯江之左的惟一产地,石表多黑皮,石中多筋裂,矿物学上属伊利石。武池的石料有红、粉、黑和花等几种,其中红色的质地细润光洁,肌理...
1698
知识出处: 青田石文化 | 类型: 正文
北山晶白岩位于县城四南面26.5公里处,村西隔溪有白色大山崖矗立,面对村庄,称为玉岩,后来改称白岩。其东南山冈盛产高岭土和叶蜡石,其中有少量雕刻石。北山晶“属于富硅贫铝型迪开石”,夹顽石而生之层状白色(亦有黄色)冻石,为青田石最透明之石。质...
1699
知识出处: 青田石文化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叙了青田石雕的历史发展、技艺和传统技艺口诀的内容。
1700
知识出处: 青田石文化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叙了青田石雕的发源和各代的历史发展情况。
1701
知识出处: 青田石文化 | 类型: 正文
本章主要介绍了印章在中国历史上的演变和青田石的命名由来。印章在古代被称为玺,是一种持信之物,只有天子和诸侯才能使用。随着时间的推移,印章逐渐成为一种艺术品,青田石也因其被大量用于制作印章而被称为“图书石”。在元、明时期,青田“图书岩”还为振...
1702
知识出处: 青田石文化 | 类型: 正文
这段文字主要介绍了印章在中国历史上的演变和青田石的命名由来。印章在古代被称为玺,是一种持信之物,只有天子和诸侯才能使用。随着时间的推移,印章逐渐成为一种艺术品,青田石也因其被大量用于制作印章而被称为“图书石”。在元、明时期,青田“图书岩”还...
1703
知识出处: 青田石文化 | 类型: 正文
青田石雕在清代得到了繁荣与发展,随着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青田石雕的技术水平和生产规模都有了很大的提升。青田石雕不仅有丰富的实用工艺品,而且出现大批侧重观赏的陈设品;不仅供民间选用,而且进入宫廷为帝王享用;不仅在国内销售,而且远销海外...
1704
知识出处: 青田石文化 | 类型: 正文
青田石雕在民国时期获得了繁荣发展。在1915年的巴拿马太平洋博览会上,青田石雕作品获得了银牌奖章,促进了石雕生产的迅速发展。据浙江省设计会调查员王萼的实地调查,到1928年,青田石产于青田东南乡山口、方山、周村等地计14处,全年产量约120...
1705
知识出处: 青田石文化 | 类型: 正文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对青田石雕艺术的保护和发展给了艺人们极大的支持。通过组织艺人归队就业、恢复和发展石雕生产等措施,石雕从业人员数量和产值都得到了显著提高。艺人们之间技术交流和专业美术工作者的指导也使得石雕作品的技艺水平不断提高,备受国内...
1706
知识出处: 青田石文化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叙了青田石雕的工具、工艺流程、表现手法、技艺特色的发展概况。
1707
知识出处: 青田石文化 | 类型: 正文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青田石雕的历史、工具和发展。青田石雕在明清时期达到了顶峰,而在民国时期获得了繁荣发展。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对青田石雕艺术的保护和发展给了艺人们极大的支持,艺人们之间技术交流和专业美术工作者的指导也使得石雕作品的技艺水平不...
1708
知识出处: 青田石文化 | 类型: 正文
这篇文章介绍了青田石雕的工艺流程,包括选料布局、打坯戳坯、放洞镂雕、精刻修光、配垫装垫、打光上蜡六道工序。选料是至关重要的,按料选题首先要对石料作最基本的选择,然后根据石料的形态、质地、色彩进行布局。一件作品一般由一位艺人完成。
1709
知识出处: 青田石文化 | 类型: 正文
这篇文章介绍了青田石雕的表现手法,包括圆雕、镂雕、浮雕、线刻、镶嵌数种,其中以圆雕最常见,而以镂雕最具特色。圆雕作品造型单纯,可以四面观赏,在石雕人物、动物、炉瓶、印纽等作品中广泛应用。青田石雕的写实风格较为基本,作品要刻画多个人物或动物时...
1710
知识出处: 青田石文化 | 类型: 正文
这篇文章介绍了青田石雕的技艺特色。与同类的牙雕、玉雕、木雕相比,青田石雕在技艺上有着独特的特色。青田石的色彩丰富,脆软相宜,既可取俏色,又能精镂雕,在某种程度上兼备以上各种材料的优点。这些雕刻物质材料的不同性能,并不决定作品艺术价值的高下,...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