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技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青田石文化》 图书
唯一号: 112820020230001706
颗粒名称: 第二节 技艺
分类号: J314.3
页数: 17
页码: 53-69
摘要: 本文记叙了青田石雕的工具、工艺流程、表现手法、技艺特色的发展概况。
关键词: 青田石雕 技艺 工具

内容

一、工具
  青田石雕的工具,是在长期的劳动实践过程中逐步发展演变而来的。它根据石雕本身的需要,并吸收了木匠、铜匠等手工工具的长处,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大都制作简单、使用方便、经济实用。与我国其他传统石雕产地所使用的石雕工具,也有明显的区别。这种地方性,既体现青田石雕艺术的地方特色,同时又促进了青田石雕艺术地方特色的发展。
  青田石雕的主要工具有凿子、雕刀、车钻、刺条四种。
  凿子 凿子可分方口和圆口两大类。凿口的阔度有半分、一分、二分直至一寸。凿子由凿身和木柄组成,木柄的下部呈锥状,上部呈蘑菇状,总长约35厘米。
  凿子用于打坯、戳坯、镂空及铲平、修光。
  打粗坯用二至三分阔的专用方口凿,俗称“砍凿”。凿身比较厚实,木柄也特别粗短。打坯时,左手握凿,右手拿锤,如同木工凿洞,用凿子的冲击力劈削石料,以确定作品的外部轮廓、大体布局,乃至各部的基本形态。
  三分以下的狭口凿,用作戳细坯。戳时右手捏住凿身上部,下端架在左手大拇指上,用右肩胛软窝顶住凿柄。利用身躯的扭动力,将凿子向前顶进。有时也全靠臂力与腕力将凿子扭动推进。
  二分以下的狭口凿,凿身比较细长,一般用作镂空。为显现景物体积和相互间隔及前后层次,就必须用狭口凿在放洞的基础上,伸入里层,进行镂挖,为精雕细刻创造良好条件。
  三分以上的阔口凿,一般用于铲平修光。一些作品中景物较大的分面与几何形体的块面,常需用阔口凿去铲。由于铲时凿口与石料的接触面大,“吃”石又多,仅靠手推肩顶,十分用力。而在铲平修光时,只需刨去作品表层的刀痕凿迹,使其平整光洁,因此用力较轻,一般只要臂力、腕力就行了。
  圆口凿用于雕刻带一定弧度的面,诸如炉瓶、人物、动物以及花卉的叶面等。可根据景物的面积及弧度选择其凿口的阔度。
  雕刀 雕刀可分为平口刀、圆口刀和斜口刀三大类。雕刀形状是中间粗两头细。中间部分是状如纺锭的刀身,供捏手用。两头是刀头和刀口,其粗细、阔狭、厚薄、长短不一。雕刀长约25厘米,刀口阔度一般为二三分,最小的细如放痧刀。
  平口刀主要用于刨,兼用于戳或镂。在使用方口凿的基础上,用平口刀戳出景物更小的体面,或深入里层镂挖少量多余石料,以求实体的具体、精确、细腻。做较小面积的修光时,多用平口刀刨刮景物的表面。右手捏刀要紧,运刀要活,左拇指架垫要稳,配合紧密。行刀要稳定而流畅。刻到细微之处,更需手捏雕刀,屏住呼吸,全神贯注,务使景物表面达到平整光洁的效果。
  圆口刀的功用与圆口凿相仿,用于雕刻带有弧度的面,只是大小不同。此刀在人物、动物雕刻中常用来表现肌肉、表情、形体结构和衣褶的变化等。在花卉雕刻中则用来雕刻多姿的花瓣、翻卷的叶面及交错的枝丫等。
  斜口刀可用刀刃刮,用刀尖刻、剔。花卉、山水等镂空作品中用刮法最多。一些景物的边缘需用斜口刀刮薄,以表现其形态和质感。一些景物间要刮清刮深,使形象明确清晰。用刀尖刻线以交代结构,表现质感,如人物、动物的开眼,鸟兽的羽毛,鱼虫的鳞片,花卉的叶脉,山水的树林以及流水波纹图案等。斜口刀尖还用于修光时剔净一些细狭凹陷部位的石屑(俗称“岩屎”),使作品显得“凿脚”清楚,精细美观。
  车钻 石雕车钻与铜匠使用的车钻相仿。车钻由钻帽、钻杆、钻绳、钻担、铜管、木榫、钻头组成。钻头固定于木榫上,可在相应的铜管上装卸使用。钻头的大小类型很多,大的可钻直径达2厘米的洞,小的细如针尖。
  大号的车钻使用时需用两手按于钻担上,钻身垂直,上下揿动,用于钻大的放空洞。中号和小号的车钻可单手操作,将右手按于钻担中部,同时手指虚夹钻杆,钻身不必完全垂直,钻越小,其斜度可越大,使用越灵便。中小号车钻用于钻较小或细小的洞,这些洞既有放空的作用,更具有造型之功能,通过放洞明确景物实体,显示空间层次。
  使用车钻要势稳力匀。钻头与钻身要大小相应,重心正直,旋转时不能摇摆扭动。用力要方向一致,力度适宜,因势利导,快慢恰当。操作中要及时提按钻头排出石粉,以防憋钻,还要严格控制洞深,防止损坏景物或层次。
  刺条 刺条是石雕中重要而简单的工具,由刺尖、刺身与手柄组成,其形状主要有圆形、扁形,此外还有椭圆形、扁圆形和扁方形。刺身长的约25厘米左右,粗约7毫米,短的10厘米以内,尖细似针。一般握法是用右手捏住刺身轻轻拉锉。
  刺条除扁形者外,无腹背之分,满身剁有锋利的钢刺。刺条伸入洞内拉动后,或锉或锯,以改造洞形,扩大空间,造出结构,明确层次。
  圆形刺条拉动后产生弧形凹槽,适用于景物交角圆顺、角度较大的地方,诸如树木的枝丫、座垫上的树根等。
  扁形刺条两面可锉,刃部可锯,适用于景物交角尖狭、角度较小的地方,诸如花卉的叶腋、叶子的边缺、竹子的枝叶等。
  椭圆形刺条是大小圆形刺条的结合,用时可根据需要转动使用面以调整阔狭。扁圆形刺条则兼具圆形、扁形刺条的功用,特别适用于拉锉如古钱一类的曲线图案。扁方形刺条适用于拉锉如窗格一类的直线形图案。
  石雕工具的演变十分缓慢。近数十年来,广大石雕艺人不断探索,进行技艺革新,改进了一些工具。1958年后,有的工厂采用电动带锯锯料,大大减轻了劳动强度,有的用电动台钻、手提电钻打洞也较实用。90年代初开始试用小型雕刻机,在放洞镂空中较为适用。
  二、工序
  青田石雕的工艺流程大致分为选料布局、打坯戳坯、放洞镂雕、精刻修光、配垫装垫、打光上蜡六道工序。一件作品一般自始至终由一位艺人完成。
  选料布局 石料是石雕作品的物质基础,“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再高明的艺人若无好石料也难以雕出好作品来,所以选料是至关重要的。选料大致可分按料选题和按题选料两类。
  按料选题首先要对石料作最基本的选择,主要考虑是否结实、脆软。如若石料松散、多裂,或者质量很差、多硬钉,则难以用作雕刻石料。然后根据石料的形态、质地、色彩,苦心经营,精心设计。石雕和一般绘画雕塑相比,既有确定主题、选择题材、经营位置、刻画形象的共性,更具有受到既定物质材料强烈制约的个性。所以,石雕从布局开始就要“因材施艺”,艺人往往将石料摆在案头,横摆斜置,仔细观察,反复构思,当面前的石料与脑中的某一灵感图像相契合,产生创作冲动时,才挥锤握凿,确立作品雏形。
  按题选料则与上述相反,先有主观构想,形成了某个新颖构思,贮于脑中,然后苦心寻找合适的石料,或许某个时候不期而遇,则会惊喜万分。或者准备雕刻某一类题材的作品,然后对石料作针对性的选择,主要从作品的要求方面考虑。雕刻人物题材要求石色纯净文静,花鸟题材的石料以绚丽多彩为佳,山水题材的石料最好是形态突兀多变,精雕作品则要求石料质地优良,石色丰富。许多题材还要求石料有一定的体积。
  一般的批量产品,由于有既定的质量标准(包括题材、规格、造型等),在布局上虽然不可能像机械产品一样,一模一样,但也不允许有很大的变化,离开样品很远,所以其布局是比较简单的。而精雕作品的布局则要求别出心裁,别开生面,最忌拾人牙慧,落入俗套。故而布局对石雕作品成败以及艺术价值高下有着重要的影响。
  打坯戳坯 石雕艺人的构思布局,有点像国画家画山水、花鸟,仅打“腹稿”,做到胸有成竹,就直接在石料上敲打落形。只有少数大型作品或构图复杂的作品,要画设计图或捏泥塑稿。打坯是雕刻作品的第一步,用打坯凿大刀阔斧地劈削出作品的外轮廓,景物的大块面,以最简练、概括的手法,将构思变成视觉形象。打坯中特别强调整体观念。艺人有所谓“四从”的说法,“四从”就是“从整体到局部,从大到小,从主到次,从表到里”。
  整体给人以总印象、大效果,诸如作品的主体是直立、横置还是倾斜,作品的外形是长方形、三角形还是圆形等,都会给人以截然不同的感觉。再如,外轮廓线的处理对作品的影响也很大,哪些地方要“开门”(为破长直线的凹线),“开门”的部位、大小等,务须仔细推敲。打坯时必须从这些有关整体效果的地方着手。
  “从大到小”,在一件作品中体积(或面积)较大的景物先予定位,其他部分也就容易安排了。“从主到次”,指的是在不少作品中有些体积不大的“眼”,如花卉中的花、人物中的头脸等,先确定它们的位置、大小,就可以此为准,生发开去。“从表到里”,要求首先处理好作品欣赏的第一层次,然后作深入刻画,使作品跌宕起伏,层次丰富。
  戳坯是用阔凿戳出景物较小的分面,一些小作品也有不用打坯而直接用阔凿戳坯的。戳坯和打坯都要留有余地,以备必要的修改调整,同时又不能太臃肿,要尽量接近实体。对此,艺人有“打坯不留料,雕刻无依靠;打坯打彻底,雕刻省力气”之说。
  放洞镂雕 这是一道花时最多、技艺最复杂的重要工序,雕刻的过程就是不断剔除多余石料,逐步显现景物实体的过程。作品实体外层的多余部分,主要靠打坯戳坯时凿除,实体本身的空间以及里层的丰富层次,只有靠放洞镂雕才得以实现。放洞是为了给镂雕创造条件。放洞得当,可以使作品形态确切,疏密得体,层次丰富,玲珑剔透,精巧耐看,严密坚实。放洞一般都在景物本身的间隔和景物与景物之间进行。艺人十分重视放洞,并在“洞法”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镂雕是放洞的继续和深入。放洞在石料上留下了许多大小不同的规则的圆洞,而镂雕则是改造圆洞,使圆洞成为实体之外的形态多变的空间。空间与实体互为依存,空间越具体、实体越显露。必要的空间都镂雕出来了,实体的造型也就完成了。所以,有人把雕刻的过程概括为“运用减法,求得实体”。
  精刻修光 这是雕刻中的最后一关。精刻用以深入刻画细部,修光用以修饰外貌,使作品显得有生气、更美观、更传神。
  精刻时着重刻画景物的细微之处,传神之点。诸如通过刻画眼睛、嘴角,以表现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精雕叶筋、花瓣、藤,以表达花卉蓬勃的生机;细镂飞檐、窗花,以表现景物的优美精致。
  修光是为了抹去作品上不必要的刀痕凿迹,使作品简洁可爱。但修光不是一味追求“光”,而要“光”得恰如其分。修光要从结构出发,从质感出发,强调“刀触”,不能将体面交界线都刮得圆浑,含糊不清,否则会使景物显得软弱无力,丧失特征。有些景物也不宜修得光溜溜的,如有的艺人使岩石的表面保持其斑斑点点的刀痕凿迹,反而更能表现其硬、糙的质感。修光时的“刀触”将与作品共存,故而必须十分讲究。刀触的方向要与景物结构、生长规律、运动气势相一致。刀触的轻重、缓急、刚柔也应该从景物的质感和作品的情调出发。修光的程序是“从里到外”,与雕刻的程序恰恰相反。
  配垫装垫 石雕作品一般由上身(主体)和座垫两部分组成。座垫对主体起衬托、充实、补充作用,是作品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设计座垫要以主体为依据,尽量做到形式协调,大小相称,色调稳重,繁简适度,以充实内容,弥补缺陷。
  石雕座垫有石质、木质两类。石质垫造型分岩头垫、树根垫、水波垫、几何形垫、云垫、莲花垫等几种。一般山水作品用岩头垫,花鸟作品用树根垫,水生动植物作品用水波垫、岩头垫,人物、炉瓶作品用几何形垫,佛像、神仙作品用云垫、莲花垫。木质垫分造型垫与自然垫两种。艺人大都选取盘根错节的老树桩作垫,既可减轻作品重量,又显得生动自然。
  座垫配得太小显得不稳重,太矮了欠气势,太高了又觉得有虚张声势之嫌,因而务求大小相称。座垫色调一般以深色为宜,取其稳重;也有浅色的,求其调和、活泼,以用于小品居多。座垫一般不能做得太精细、繁琐,如果作品上下全身都精细,反而缺少对比,如果想借座垫弥补上身的不精细,则未免舍本逐末。一件作品总难免存在不足之处,配座垫是弥补上身欠缺的手段之一。有的主体内容不够充实,可以在座垫上增添景物。如主体是花卉,座垫上可雕两只小鸟,与之呼应。有的主体不够平衡,可以在座垫某部位增加一些体积,使之构图完整。这类座垫不是被动地起衬托作用,而是主动地参与构图,使之与上身雕件的结合更紧密,更具有艺术性。
  装垫时,一般大型作品及高档作品都用木螺丝,稍小的作品用竹钉,小件作品则在上蜡时用蜡黏合。
  打光上蜡 打光上蜡可使作品外表光洁、明亮,充分显现石料的材质美、色彩美,使作品显得高雅、艳丽,获得更好的观赏效果。
  打光用的材料有粒度80号至120号砂布,280号至2000号的水砂纸,以及糠灰、打光粉(金钢砂粉末)、打光油等。
  打光时要从粗到细,循序渐进。先用砂布打磨一遍,再用小毛刷、竹签裹软布,蘸糠灰磨揩作品的精细部位。然后用各号水砂纸磨揩,最后可用软布蘸打光油或打光粉反复揩拭作品,使其光亮耐看,经久不脱,形成真包浆,俗称“硬光”。
  打光时要注意保护景物的体面交界线,否则会使景物的体面转折模糊、结构不清、立体感差。同时要根据需要,区别对待。一般在较大面积的平面、球面上,在作品的主要部位,务求反复磨揩,使其光亮可鉴。而有些部位也可少打光或不打光,以求得作品光亮度上的某些变化和特定效果。石章的打光,无论砂布、水砂纸,都要平贴于玻璃上,将石章紧按其上磨揩,否则难以平整挺括。最后将石章置于手上,用1000号以上水砂纸及打光油、打光粉揩拭,即可取得十分光洁的效果。
  上蜡前先将作品刷洗干净,除去一切灰尘、汗迹,再将其揩干,置于火盆上烤热。加温要缓慢、均匀,防止爆裂。烤至100℃左右,再将黄蜡均匀地涂刷在作品上,使其渗透到每一细部的表面。然后让作品慢慢冷却,在尚感有余热之时,用细麻布轻轻揩擦,仅留一层很薄的黄蜡余其表面。切忌在作品表面堆积黄蜡,否则如妇女的浓脂腻粉,庸俗不堪。
  三、表现手法
  青田石雕的表现手法,从形式分有圆雕、镂雕、浮雕、线刻、镶嵌数种,以圆雕最常见,而以镂雕最具特色。从风格上分有写实与写意两类,而以写实为基本倾向。
  圆雕 圆雕作品的造型比较单纯,不追求丰富的层次,可以四面观赏。圆雕技法广泛应用于石雕人物、动物、炉瓶、印纽等作品。
  圆雕亦称立体雕,由于构图单纯,很少有配景可以衬托、遮掩,所以在设计中特别讲究主体的动态。有的作品要刻画多个人物或动物,就更须精心处理其大小、高低、疏密、方向等关系,要从立体的角度,反复推敲。石料质佳而块大者罕见,同时石雕作品又全是室内陈设品,所以一般是小件作品,不宜表现壮阔的场面,而多以精巧取胜。偶有块大材质俱佳的石料,则不忍将其分解,而由艺高胆大的艺人进行呕心沥血的创作,产生难得的艺术作品。如民国初年的周旭卿,用一块重900多斤的石料,创作了表现辛亥革命时国民革命军攻打南京天堡山战斗情景的作品,场面壮阔,气势雄伟,雕刻精细,深受好评。80年代初,青田石雕厂组织艺人用一块重千余斤的石料创作的《西游记》,以其情节生动、形象逼真而轰动香港。但是,近年也出现盲目“求大”的不良倾向,不少作品构思平庸,雕技低下,石料粗劣,拼拼凑凑,以物大价廉哄人,实不可取。
  镂雕 镂雕是青田石雕最具特色的技艺,它主要应用于山水、花卉等作品。镂雕可分单面镂雕、透空镂雕和立体镂雕。
  青田石雕中许多作品都呈扁形,前后狭,左右阔,正面精雕细刻,背面略而不刻,仅供单面观赏,这样既符合人们的欣赏习惯,又省工省料,便于艺术处理。艺人集中精力镂雕好正面的景物,使其层次丰富,玲珑剔透,而将背部的石料有的雕成屏风,有的刻成高山、岩石,刚好成为前景的“体身”(依托)。如石雕书夹、插屏、普通山水、花山、葡萄山都属此类。有的大型作品,如《西湖全景》、《越王射潮》,由于场面大、景物多,也用单面镂雕法作了巧妙处理。
  透空镂雕是在“体身”上镂出一些大洞,把“体身”变成太湖石的样子(只透无皱)。这样,一方面便于镂雕,以表现极为丰富的层次;另一方面给人以“透气”感,能使视线透过景物、穿过“体身”,感受到纵深空间,使作品更富于立体感。
  在立体镂雕的作品上,已不觉“体身”的存在。把整片的“体身”化成了局部存在的岩石、树桩。这些岩石、树桩虽有“体身”的功能,但它本身的造型是完整的,已成了作品的有机组成部分。这类作品虽然在欣赏面上有主次之分,但在雕刻时四面都要精心雕刻,使每一个面都能给人以不同的美感。
  浮雕 浮雕按表现景物立体度强弱分为高浮雕、浅浮雕和薄浮雕三种。高浮雕常用于炉瓶身上的装饰和一些质佳、有色层而厚度不足的石料上。青田近年为外地镶嵌大批生产的彩石浮雕片,根据厂方设计图稿,进行取材、锯形、浮雕、打光而成。艺人遇有料薄而石色绚丽、花纹奇特的石料时,也常用浅浮雕手法雕刻成插屏,十分精巧。薄浮雕亦称薄意,现代著名篆刻家邓散木曾说:“薄意之者,薄刻而具有画意之谓。”薄意主要用于石章的印身雕刻。
  浮雕从高到浅到薄,其三度空间的雕塑感逐渐减弱,而二度空间的绘画意味则愈来愈浓,尤其是薄浮雕,从题材到构图都已颇具中国画的气韵。所以,浮雕不能过分追求景物的立体效果,也不宜表现景物重重叠叠的层次。浮雕景物的立体感十分微妙,有的凹凸仅差丝毫。艺人还常利用俏色,使景物更为鲜明生动。浮雕的底面都削刮平整,在布局后即用斜口刀尖勾勒出景物的轮廓,然后用平口刀削刮空余石面,再用刀浅刻,以表现景物的结构和层次。
  线刻 线刻是以刀代笔在石雕上刻画出来的阴线。诸如人物的须发,服饰图案,动物的皮毛、鳞片,山水风景的屋宇瓦楞,花卉的叶筋,炉瓶、印盒上的装饰图案,都广泛应用线刻技法。线刻一般在作品完成前进行,有时亦在作品上蜡之后再刻线,并在线中嵌入白粉(此法俗称“白道”),以求达到鲜明醒目的效果。
  线刻一般都用单刀法,不重复,不修改。它如中国画中的白描,十分讲究线条美。直线要刚劲挺拔,曲线要圆转流畅。运刀不浮不滞,能放得开收得住,所以要求艺人有一定的绘画修养和熟练的运刀技巧。
  镶嵌 青田长期来曾为外地供应镶嵌用石片,后来为外地加工镶嵌浮雕片。80年代以来,青田逐渐生产镶嵌成品。与传统产品比较,它只拼贴不凿嵌,实际上是一种彩石浮雕拼贴画。因石色丰富加之彩绘,画面富丽堂皇。因可拼接贴于平板上,可表现大型复杂的场景,因而产品深受国外市场青睐,生产已具备一定规模。
  在石雕上运用的镶嵌手法,有以石嵌石和玻璃制品嵌石两种。一般用于表现动物的眼睛,起“画龙点睛”作用。如在雕刻金鱼、狮球作品时,往往在其眼睛的眼球部位,用车钻车洞,再用黑色石料嵌入其中为眼珠。还有精细者先嵌入白色石料,再车洞留一白圈,然后嵌入黑色石料,使眼球黑白分明。有的则嵌入玻璃眼(一种特制的工艺配件),使动物显得十分生动逼真,不过此法不宜滥用,以免俗气。
  写实 青田石雕作为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在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它反映了时代的风尚和审美观念。青田石雕从实用品阶段发展到观赏品阶段,主要是在清代,与之相适应的时代审美观是“应物象形,随类赋彩”,要求作品“惟妙惟肖、栩栩如生”,致使青田石雕的风格基本倾向于写实。
  青田石雕中的大部分作品追求形似、色像。刻画景物时,尽量按照其真实面貌,如结构比例、动态表情、生长状况,直至须发、鳞片、叶筋、羽毛,无不一一模写。同时,还尽量利用天然俏色去模拟近似景物的色彩,使作品具有逼真动人的艺术效果。
  写意 历史上青田石雕中也不乏写意之作。艺人通过变形、夸张、装饰等手法,使作品别具一格。这些作品的艺术渊源,其一是古代,其二是民间。
  我国在封建社会有过灿烂的古代艺术。战国时的青铜器,精巧实用;秦代的陶俑,造型洗练;汉代的石刻,深沉雄大。青田石雕不断从古代艺术中汲取养分,从石雕炉瓶的造型到印纽的装饰,无不闪耀着古代艺术的火花。特别像龙、凤这些古代艺术的骄子,理想化的形象,定将永远保留在青田石雕艺术之中。
  在民间艺术中,亦有许多造型简练、风格浑厚,不求细节真实而注意“神似”的作品。艺人们对此更是兼收并蓄。如石雕作品中的《九老》,雕件全身仅有3个头高,其头部刻画细腻、表情丰富,而身体表现却极简括。《狮球》上的狮子形象驯良可亲,有很浓的泥塑味。再如许多石雕小动物,仅寥寥数刀,就刻画出调皮的猴子、高傲的公鸡、威武的狮子、憨厚的小象,具有民间玩具的气息。有些石雕座垫像树桩,似蛟龙,又有木雕的韵味。
  四、技艺特色
  青田石雕是特种工艺品之一,它与同类的牙雕、玉雕、木雕相比,在技艺上有着鲜明的特色。象牙质细而韧,适于精雕细镂,但色调单纯,材料局限;玉料质地高雅,有的色彩丰富,因色取俏,但质地坚硬,难以镂雕出丰富的层次;木质较粗脆,色调又单一,仅宜于圆雕、浮雕。而青田石的色彩丰富,脆软相宜,既可取俏色,又能精镂雕,在某种程度上兼备以上各种材料的优点。这些雕刻物质材料的不同性能,并不决定作品艺术价值的高下,但却深刻影响着其技艺特色的形成。
  此外,在石雕工艺中,即使物质材料相近,也因地域之不同,而呈现出各不相同的地方特色。如福建寿山石雕向以薄意、圆雕见长,50年代以后,才“发展了透雕、镂空雕和镶嵌等新技法”。
  从比较中可见青田石雕的技艺特色是:因材施艺、形象逼真,镂雕精细、层次丰富。
  因材施艺 形象逼真 如果说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那么,就更不会有两块形态、质地、色彩相同的青田石了。艺人面对千姿百态的石料,必须运用其艺术素养和雕刻技艺,才能将石料利用、改造成一件件精美的工艺品。这种利用改造可概括为:取势造型,依质布局,因色取俏。
  取势造型,是依照石料的自然形态进行构思与构图。它着眼于对石料形态的利用,而尽量不作过多的改造。这样既可以充分利用石料,又可以从千姿百态的石料自然形态中受到启迪,创造出新颖的作品来。有时巧妙的构思就在“取势”中孕育,就像人们对名山中奇峰异石的命名一样。浙南名山——雁荡山上有“合掌峰”、“展旗峰”、“犀牛望月”、“美女梳妆”、“老猴披衣”、“老僧迎客”……这些美妙的景名,既富于想像,又十分传神,迸发出灵感的火花,凝聚着智慧的结晶。在“取势构思”的同时又酝酿并确立作品的构图。各具形态的石料从外轮廓上又可概括为几种简单的几何图形,如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柱形、扇形、菱形,等等。各种类型的构图会带来各不相同的感觉,如挺拔、开阔、严肃、活跃、稳定、惊险、静止、运动,等等。所以,要根据构思,对作品的基本结构、整体效果作出合理的安排。
  依质布局,是审察石料质地,扬长避短,依据石质进行构图。石质主要考虑冻石(不是俏色冻)、硬钉、裂纹。一块石料上某部分石质特佳甚至“冻”,就要把这部分石料加以充分利用。石料上往往有难以奏刀的硬钉,艺人对此用“去、避、用”三法处理。对处于石料边缘和表层不影响作品实体的硬钉,则用凿钉将其挖去。对不能挖去的硬钉则在构图时有意避开,不安排雕刻部位。最妙的是“用”,将硬钉凿作假山、岩石,其质感特强。有的艺人甚至将大块的蓝色硬钉(即“蓝钉”石),凿成嶙峋的岩石或矗立的高峰,而将夹生在“蓝钉”中的冻石,雕成花卉或树木或亭榭,使之成为艺术性颇高的作品。石料上有的还有一些裂纹,对此能去的就去,更多的是用“化”法,将裂纹雕成景物的边线,或雕成云、水、花纹、图案等,将其隐没其中。
  因色取俏,是根据石料的天然色彩进行构思、构图。青田石的天然色彩十分丰富,因此青田石雕的因材施艺主要是因“色”施艺。对石色的利用主要有模拟、对比、渲染三种方式。
  有的根据石色设计,雕刻成类似色的景物,如红色的花、辣椒、红旗,黄色的枇杷、春笋,黑色的松鼠,白色的冰凌,等等。石雕名作《高粱》、《谷子》,都是巧妙地利用青白色料上的红色或黄色,将青白色石雕成秆、叶,将红色、黄色分别雕成高粱穗、谷穗,感觉自然逼真。有的不追求色彩的类似,而是强调色彩的对比效果,如将黑色、深紫檀色石料雕成荷叶、花叶,而将其中的白色雕成荷花、绣球花,显得十分淡雅而响亮。石雕名作《葡萄山》则运用此法,使葡萄显得分外晶莹透亮,惹人喜爱。此类作品富有中国彩墨画的韵味。有的石料色彩比较单纯,但利用得好也可以渲染基调,制造氛围,起到“俏色”的效果。如《千里雄风》,就是用红色石料雕刻成的,它既有红脸关公、枣红马作依据,又与作品的人物性格、情调相吻合,所以也成了一件成功之作。在俏色的利用上既要充分,又要防杂。对未能被利用的部分俏色要剔除,以突出俏色之“巧”。对石料上的俏色要从构思、构图出发分清主次、考虑疏密,既要“惜色如金”,充分利用,又要“色为我用”,大胆取舍。不可被俏色牵着鼻子走,而使作品显得杂乱、松散,影响艺术效果。
  石料的形态、质地、色彩在作品构思、布局过程中都可能产生影响,而影响的大小却因石而异,因人而异,从而有可能产生出千变万化、多姿多彩的石雕作品。
  镂雕精细 层次丰富 镂雕精细、层次丰富,是青田石雕的又一技艺特色,在石雕山水、花卉作品中尤见明显。石雕作品的层次有赖于精细的镂雕,而精细的镂雕又依靠高超的镂雕技艺。这种技艺主要有放洞镂空和带筋两点。
  放洞是镂空的基础,因而艺人十分讲究放洞的技巧——洞法。虽然放洞都具有镂空与造型两种功能,但按其侧重点之不同,又可分为放空洞与造型洞两类。
  放空洞有间隔洞、背洞、底洞等类型。间隔洞放在景物本身或景物之间较大的空隙处,以及景物与体身之间。洞向以从上往下和侧面洞居多。背洞是在作品背面放的洞,一般洞口大、洞道浅,以便于镂雕而又不致损坏景物实体。底洞是从作品底部往上放的洞,如炉瓶作品底部放的洞,目的是为了便于将炉瓶内部雕空,以减轻其重量。艺人也常在山水作品底部放洞,以便镂雕某些建筑物。放了底洞,要用石料“补底”或者设计景物“遮底”,才不致使洞口显露而“漏底”。
  造型洞有点洞、带路洞、套洞、皮洞等类型。这类洞有明确的造型观念,一般都紧靠着景物放洞,洞的大小、深浅、走向完全根据造型的需要。点洞是作品表层的单洞,稍加改造就成了表层景物的空间。带路洞也始于作品表层,具有表层景物造型的功能,但它深入里层,为表现景物内部复杂的结构和层次服务,主要起“带路”作用。套洞是在放空洞或带路洞中放的“洞中洞”。通过一个洞口,而向上、下、左、右、后放各种斜度的洞,以刻画景物和层次。这样,作品外观整体完整,而内蕴却细腻丰富。皮洞是一些较浅而不透的洞,如老干树桩、假山岩、水泡等,都可以用此种洞法表现其质感。
  放洞中要注意洞向、避裂,防败洞。洞的方向,要控制前后对穿的透洞,才不致一目透底,缺乏回味。斜向洞要依据景物的生长规律确定洞向。在石料的裂纹处,要尽量避免放洞,以防石料断裂、崩碎。还要注意防止出现败洞,如在不该放洞的部位而误放的“死洞”,洞深没控制好而误伤作品实体的“伤洞”,洞径受损坏而出现的“破洞”,等等。
  在放洞的基础上,再经过凿、刀、刺的镂雕,就能使作品层次丰富,玲珑剔透。但是,青田石的质地脆软,在镂雕中必须掌握好分寸,既要使作品“空”,又要使作品“牢”。对此艺人十分重视带筋、化筋技艺。
  带筋是在石雕作品中保留的连带体。它像房屋中的柱、梁,起固牢作品的作用。带筋的部位、粗细要根据作品构图的景物的具体状态而设置。
  在批量产品中,带筋是十分外露的,许多产品的体身与景物之间有许多小石柱,在花枝叶背下有许多“蜈蚣脚”,这些都是为支撑景物而保留的“带筋”。而在精品中,带筋就显得十分含蓄,艺人已把带筋“化”成了景物实体的一部分,把“空”与“牢”这对矛盾巧妙地统一起来,使作品既玲珑剔透又结实牢固。
  因材施艺、镂雕精细,显示了青田石雕的高超技艺及特有的工艺美。但是,在运用镂雕技艺时必须适可而止,切忌滥用。镂雕是表现手段,是技术,是为表现艺术构思服务的,一味追求镂雕精细而缺少艺术内涵的作品难以脱离俗气、匠气,只能是一件平庸之作。同样,在俏色利用上,也不应以追求“栩栩如生”为惟一目标。模仿别人的作品不是创造,模仿自然同样是缺乏创造力、想像力的表现。虽然作品很像自然物体,但若缺乏意境、情趣,格调不高,同样不能给人以美感。为此,既要继承发扬青田石雕的传统特色,又要认识并尽量避免自身可能产生的局限性,不断提高艺术素养,勇于走探索创新之路,把青田石雕艺术推向前进。

知识出处

青田石文化

《青田石文化》

出版者:浙江摄影出版社

本书对青田石的品类、品名,青田石雕的历史与技艺,青田石与篆刻艺术等,分门别类作了详尽的论述、辨析和订正,增补了许多诗词、文论和传说故事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