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民国时期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青田石文化》 图书
唯一号: 112820020230001704
颗粒名称: 四、民国时期
分类号: J314.3
页数: 5
摘要: 青田石雕在民国时期获得了繁荣发展。在1915年的巴拿马太平洋博览会上,青田石雕作品获得了银牌奖章,促进了石雕生产的迅速发展。据浙江省设计会调查员王萼的实地调查,到1928年,青田石产于青田东南乡山口、方山、周村等地计14处,全年产量约12000石,价值14000多元。专以采石为业者近百人,专以雕刻为业者2200余人。青田石雕在国内销售最盛的首推上海,此外各通商大埠也有销售。在当时,许多商店都有自己的生产工场,他们雇用石雕艺人,边生产边销售。
关键词: 青田石雕 民国 青田县

内容

青田石雕在国内外声誉的增长和海外销路的开拓,大大促进了石雕生产的迅速发展。从民国初年到抗战之前,青田石雕出现了一个繁荣时期。1915年,美国因巴拿马运河告成而在旧金山举办“巴拿马太平洋博览会”(又称“万国巴拿马赛会”)。赛会从2月20日至12月4日,历时280余天,会场占地400多亩,中国馆陈列面积近5万平方尺。与会者31国,出品者20多万家,观众达1900多万,堪称世界空前之盛会。在此次赛会上,青田石雕艺人周芝山的《梅鹤大屏》、《瓜盒》、《牡丹瓶》等12件作品和金针三的《青田石雕刻小屏风》分别荣获银牌奖章。
  此后,石雕生产迅速发展,据记载,清代末年,青田各地石雕艺人约1000多人。到1928年,根据浙江省设计会调查员王萼的实地调查,青田石产于青田东南乡山口、方山、周村等地计14处,全年产量约12000石,价值14000多元。雕刻品年产约10000箱,分档次装箱,每箱价格普通为30元,中等为60元,特等为120元,全年总值约70万元。专以采石为业者近百人,专以雕刻为业者2200余人。
  此外,还有不少石雕艺人到外地从事雕刻。当时在温州、普陀、上海、南京等地,都设有专门销售青田石雕的商店。其中许多商店都有自己的生产工场,他们雇用石雕艺人,边生产边销售。据1933年《中国实业志》记载,当时在青田、温州两地就有石雕工场七八十处,最大的工场有艺人40余人,男的占四分之三,每日工作10小时,工资低微,获利高达几倍至十几倍。
  清末,“各处刻工虽不下千余人,而称为削楮妙手者,唯有山口周芝山弟兄数人及林赞卿等而已”。到抗日战争爆发以前,著名的石雕艺人为数不少,且各有专长,如尹阿岩的人物,金精一的山水,张仕宽的葡萄山,金南恩的浅刻,董瑞丰的梅花,金叶的牡丹,在当时都颇负盛名。他们在艺术上更趋成熟,已十分重视对石料俏色的利用。“每制一精品,切磋琢磨之工,非经年累月不成,能者又有随机应变之巧。譬如刻一松树,外层常石,里面忽见一白冻,即刻为白鹤或明月,见一红冻,即刻为红日,见一黑冻或苍冻,即刻为乌鸦、山鼠之类。变化之妙,在于其人。”③
  民国时期,青田石雕在国内销售最盛的首推上海,此外各通商大埠,如汉口、天津、北平、青岛、南京、杭州、广州、福州等地,销售亦多。由于上海是港口,青田到温州百余里有小汽船可通,温州至上海每星期皆有定期轮船,所以转销欧美、南洋和其他大商埠的产品,皆在上海换船放洋。在上海专营青田石雕的商店有“金玉相图书店”、“奇石斋”、“冻石公司”等,大多集中在豫园附近。在青田一带,均由小贩挨户收购,运到温州、丽水等地商店出售。贩卖青田石雕的商店,在青田城内有10多家,在温州则有20多家,其中以温州打锣桥的“金南金石刻画社”规模最大。该社承销贩卖大批石雕产品,并在北美芝加哥设有分号,营业颇盛。普陀山是江南一带佛教活动的中心,向有“海天佛国”之称,一年三次庙会,香客云集,热闹非常。在普陀山的横街一带有数家石刻商店,其中以著名青田石雕艺人金精一开设的“斐然斋”生意最为兴隆。
  行销国内的石雕,以美术欣赏品居多,雕刻细致,精巧玲珑,价格较昂。据1936年《浙江建设月刊》记载,其主要品种及价格如下:(1)花瓶,分无垫、有垫两种,大都雕有牡丹、菊花等花草,价无定。(2)花盘,每元可购十数只,佳者每只五六角。(3)笔架,花样繁多,每只价几分到数元。(4)人物、佛像,有天女散花、观音菩萨、济公活佛、姜太公钓鱼、神仙、弥勒佛、关公等,价极昂。(5)屏风,有山水屏风、花鸟屏风,每只价3元到5元。(6)印章,有长方、正方、圆形、椭圆之分,普通石料每对1角左右,冻石则非数元不可,最贵的可达数十元至数百元。(7)墨盒、石砚、笔筒、笔洗,普通石料,价较廉。(8)其他,如小猴、水牛等,价最贱。
  青田石雕从清朝初年开始向欧洲各国推销,销路渐广,光绪末年尤盛。直至民国初年,向美洲推广,故而大盛。那时世界各国差不多都有青田石雕,尤以美国销量最大。当时不少青田侨胞在美国贩卖石雕而赚了钱,人称“花旗客”。在青田山口村设有专门收购“花旗货”的公司,常将石雕成批装箱邮运美国。据1931年《工商半月刊》记载,自温州运往上海转销美国之青田石雕,共计2500箱,每箱头等货值洋一百元,次者值洋四五十元。
  销售国外的石雕产品,以实用品为主,雕刻粗糙,多系普通石料,价格低廉。主要品种有:(1)书夹,有四寸至七寸多种,每对价3角至2元。(2)灯台花盆类,每对1元到5元左右。(3)烟灰盒,每元10只到25只。(4)雪茄烟盒,每只1元到三四元。(5)神像,每尊1元到10余元。(6)中国著名风景,最低价值二三元,最高价值数十元。(7)笔架,有大小之别,均以花卉禽兽构景,花样颇多,小者每元20余只,大者每只数元。
  抗日战争爆发后,青田石雕的国内外销路受到严重影响,1939年,石雕产量仅4050箱,产值243000元。后来外销几乎全部断绝,大部分艺人被迫改行转业,有的流落异乡,能坚持石雕生产的艺人已寥寥无几。
  从清代至民国时期,石雕产品仍以实用品为主,同时出现许多既有实用价值又有观赏价值的实用艺术品和部分纯观赏艺术品。可见,青田石雕艺术处于实用观赏品阶段。

知识出处

青田石文化

《青田石文化》

出版者:浙江摄影出版社

本书对青田石的品类、品名,青田石雕的历史与技艺,青田石与篆刻艺术等,分门别类作了详尽的论述、辨析和订正,增补了许多诗词、文论和传说故事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