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类型

全部
245条
析出资源
135条
图表
110条

检索条件

共 245 条 7 / 17
91
知识出处: 伏羲文化渊源考辨 | 类型: 正文
《渤海十洲记》曰:“昆仑山有三个角,其一正于北辰,名阆风巅;其一正西,名元圃台;其一正东,名昆仑宫。”《水经注·河水》引《昆仑说》:“昆仑之山三级,下曰樊桐,一名板松;二曰玄圃,一名阆风;上曰层城,一名天庭,是谓大帝之居,去嵩高五万里,地之...
92
知识出处: 伏羲文化渊源考辨 | 类型: 正文
本文描述了盘古之谜,概括了三国徐整盘古说、梁代任昉盘古说、董仲舒的《人副天数》、高有鹏盘古考、何新盘古说、关于盘古和盘瓠的传说等。
93
知识出处: 伏羲文化渊源考辨 | 类型: 正文
盘古的神话传说历史悠久,记载盘古的典籍最早的当数三国时吴人徐整的《三五历记》(今已佚)。其文曰:“天地混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
94
知识出处: 伏羲文化渊源考辨 | 类型: 正文
南北朝时,梁代任昉《述异记》云:“昔盘古氏之死也,头为四岳,目为日月。脂膏为江河,毛发为草木。秦汉间俗说:盘古氏头为东岳,腹为中岳,左臂为南岳,右臂为北岳,足为西岳。先儒说:盘古泣为江河,气为风,声为雷,目瞳为电。古说:盘古氏喜为晴,怒为阴...
95
知识出处: 伏羲文化渊源考辨 | 类型: 正文
董仲舒《春秋繁露·人副天数》曰:“天地之精所以生物者,莫贵于人。人,受命于天也,故超然有以倚……人有三百六十节,偶天之数也。形体骨肉,偶地之厚也;上有耳目聪明,日月之象也;体有空窍理脉,川谷之象也;心有哀乐喜怒,神气之类也……故人之身,首妢...
96
知识出处: 伏羲文化渊源考辨 | 类型: 正文
高有鹏先生说:“有人把这种现象概括为‘宇宙神话’。宇宙开创本身,包含着天体演变理论的萌芽。……而且,化的本身,就是劳动和创造的被肯定,被赞颂。”
97
知识出处: 伏羲文化渊源考辨 | 类型: 正文
《诸神的起源》引西方史家的考证说:“其中的一种手本说,时间之神(Heuacoes)造了一个极大的蛋。它的两半剖分为天和地。在蛋里出现了一个神,名叫‘Pan’(盘?)。他创生了万物,而这位“Pan”——“潘神”,又是后来希腊奥林匹斯神话系统中...
98
知识出处: 伏羲文化渊源考辨 | 类型: 正文
《庙会与中国文化》述及原始神庙会时说:“盘古是传说中的开天辟地大神。……盘古与盘瓠的身份相当特殊。” 历史上,“盘古”其名在典籍中出现频率较高,“盘瓠”则相对较少,在人们的意识形态亦同。事实上“盘瓠”就是“盘古”。但在干宝《搜神记》中却说:...
99
知识出处: 伏羲文化渊源考辨 | 类型: 正文
从以上表格中可以得出,“盘古”就是“伏羲”。 前辈学者亦有论证,盘古就是伏羲,二人皆由瓠芦而出。此瓠芦并非彼葫芦,而是“瓠芦形”的西汉水域。 1941年常任霞在《沙坪坝出土的石棺画像研究》中说:“伏羲一名,古无定书,或作伏羲,庖牺,宓羲,虑...
100
知识出处: 伏羲文化渊源考辨 | 类型: 正文
该卷首语是针对《水经》《水经注》给“漾水”作注时,把“丹水”一名并列“漾水”名后而说这番话的。认为《水经》和《水经注》的作者误把丹江当丹水,其实不然。因为《水经》和《水经注》的作者本意并不在于此。而是以“丹山出丹水”为依据的。《康熙字典》亦...
101
知识出处: 伏羲文化渊源考辨 | 类型: 正文
本文概括了《山海经》中有关河水文字的标点、渤海、《山海经》所载之河水、其他典籍所载之河水等。
102
知识出处: 伏羲文化渊源考辨 | 类型: 正文
汉语古无标点,读起来颇为吃力。在《山海经》四条叙水文中,由于河水的方位,连续出现了东、南、西、北四个方位名词,加上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就有八个方位词。四正之间如果没有标点符号,就可读作“东南”或“西北”,从而使四正变成了两维。四维的任意一...
103
知识出处: 伏羲文化渊源考辨 | 类型: 正文
要解开“河水”一段的文义,必须再解释渤海,因为文中出现了“渤海”一词。现代意义上的“渤海”是指位于辽东半岛以南、山东半岛以北的“渤海”,我们暂且称其为“东渤海”。《山海经》“河水”之“渤海”,为了便于理解,我们暂称其为“西渤海”。
104
知识出处: 伏羲文化渊源考辨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山海经》所载之河水的研究。
105
知识出处: 伏羲文化渊源考辨 | 类型: 正文
郭璞《山海经图》赞积石曰:“积石之中,实出重河。夏后是导,石门涌波。珍物斯备,比奇昆阿。”“积石”同山海经积石之山。“重河”,指三(淖)水汇而成河,或汜水决而复入为“重河”。“夏后是导,石门涌波”,指大禹嶓冢导漾,水自石门流出。“珍物斯备”...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