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伏羲与盘古神话传说之异同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伏羲文化渊源考辨》 图书
唯一号: 290120020210001624
颗粒名称: 七、伏羲与盘古神话传说之异同
分类号: K210.7
页数: 2
页码: 176-177
摘要: 从以上表格中可以得出,“盘古”就是“伏羲”。 前辈学者亦有论证,盘古就是伏羲,二人皆由瓠芦而出。此瓠芦并非彼葫芦,而是“瓠芦形”的西汉水域。 1941年常任霞在《沙坪坝出土的石棺画像研究》中说:“伏羲一名,古无定书,或作伏羲,庖牺,宓羲,虑牺,同声俱可相假。伏羲与盘瓠为双声。伏羲,庖牺,盘古、瓠声训不通,殆属一词。” 闻一多在《伏羲考》“伏羲与葫芦”中,以大量古籍和民俗材料论证了盘瓠,伏羲乃一声之转,并说:“即系出于同源。”
关键词: 历史文化 历史探渊 伏羲与盘古

内容

从以上表格中可以得出,“盘古”就是“伏羲”。
   前辈学者亦有论证,盘古就是伏羲,二人皆由瓠芦而出。此瓠芦并非彼葫芦,而是“瓠芦形”的西汉水域。
   1941年常任霞在《沙坪坝出土的石棺画像研究》中说:“伏羲一名,古无定书,或作伏羲,庖牺,宓羲,虑牺,同声俱可相假。伏羲与盘瓠为双声。伏羲,庖牺,盘古、瓠声训不通,殆属一词。”
   闻一多在《伏羲考》“伏羲与葫芦”中,以大量古籍和民俗材料论证了盘瓠,伏羲乃一声之转,并说:“即系出于同源。”
   《水经注·河水》曰:“沔水以北数里有大石,名“五女激”。本注载入“河水”是对的。注“漾水”时所说“汉上曰沔”“始源曰沔”也是对的。此“沔”即《山海经》文中之“沔”,此“河”也是《山海经》多处出现之“河”。此“大石”,至今邻人皆称“大石头湾”;此山,仍名“八盘嘴”;此水,今人皆曰“四图河”,但至今仍有以“沔河”谓之者,水中小鱼今仍称“沔鱼”。
   因“盘”是“盤”的简体,“盤,通作磐”,“盤,又通蟠”,此山当为“八蟠嘴”。“一石”“激”四水,四水皆同源。一“石”生“八盤”,“盤:石之宗”。一山伸“八隅”,“八卦”天成。此地就是“盤古”居处。“西汉水”“水曲如钩”形如“瓠芦”,“不周山”山环形如“瓠芦”。此就是“盘瓠”所居之“瓠芦”岛。

知识出处

伏羲文化渊源考辨

《伏羲文化渊源考辨》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出版地:2016.1

本书共分二十七章,包括:八卦与六十四卦,关于《山海经》的若干问题,关于《水经注》的若干问题,昆仑,悬圃,流沙,开明兽,雷泽,华胥与西王母、雨师妾,嶓冢山,崦嵫山,梁集寨庙堂寺,西王母,天地之中,盘古之谜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