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类型

全部
340条
析出资源
223条
图表
117条

知识出处

检索条件

共 340 条 9 / 23
121
知识出处: 九江县志 | 类型: 正文
县学亦称儒学,官办,是县内封建时代培养科举后备人才的主要场所。始置年代不详。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废科举,县学停办。 学官:原在郡治南。宋庆历间,设于县治东南千余丈。崇宁间,知县杨春迁于县治东侧,与治西郡学并峙。元至正间,江州总管赵谳...
122
知识出处: 九江县志 | 类型: 正文
机构管理机构:清末民初,县无专门体育管理机构,有关体育事项由教育行政部门兼管。据省教育厅编译室编印的民国24年(1935年)度<江西省各县市体育会概况统计>载,九江设有体育会,配备职员9人。其职能为负责检查督促各地体育法规的实施,加强对学校...
123
知识出处: 九江县志 | 类型: 正文
科学技术协会1956年8月,成立县科学技术普及协会,在县科委成立前,代行全县科技工作管理职能。1959年1月,并入市科普协会。1964年初,恢复县科普活动;2月,改县科普协会为县科学技术协会;1967年3月,因“文化大革命”冲击停止工作。1...
124
知识出处: 九江县志 | 类型: 正文
科学技术协会1956年8月,成立县科学技术普及协会,在县科委成立前,代行全县科技工作管理职能。1959年1月,并入市科普协会。1964年初,恢复县科普活动;2月,改县科普协会为县科学技术协会;1967年3月,因“文化大革命”冲击停止工作。1...
125
知识出处: 九江县志 | 类型: 正文
科学技术协会1956年8月,成立县科学技术普及协会,在县科委成立前,代行全县科技工作管理职能。1959年1月,并入市科普协会。1964年初,恢复县科普活动;2月,改县科普协会为县科学技术协会;1967年3月,因“文化大革命”冲击停止工作。1...
126
知识出处: 九江县志 | 类型: 正文
科学院1959年7月,成立九江市科学院,是市(县)人民委员会直属综合科学事业单位,与市科委、普协会合署办公。内设院务委员会,分置工业、农业、文教卫生、社会科学组,成为全市(县)科学研究和技术指导中心。基层相应成立公社(场)科委1个、科学分院...
127
知识出处: 九江县志 | 类型: 正文
农业技术推广站1947年3月,九江县政府在十里铺租地20亩,设立县农业技术推广所,繁育、推广水稻“南特号”。1949年解放由县人民政府接管,1950年撤销。1956年3月,设立新港、大桥、沙河、港口、新塘、马回岭、城门等7个区农技站,195...
128
知识出处: 九江县志 | 类型: 正文
专业队伍建国前,虽有一批学有专长的县籍科技人才供职在外,然县内专业技术力量极其薄弱。国编技术人员寥寥无几,私营企业徒工缺乏系统职业教育,散处城乡能工巧匠未能组织起来,现代医疗技术几被外国传教士垄断。1956年8月,全县首批加入科普协会会员6...
129
知识出处: 九江县志 | 类型: 正文
建国后,经常组织和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结合县内各个时期党的中心工作和群众生产、生活实际,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形式,广泛开展科学技术宣传教育,藉以破除迷信思想,普及科学知识。设立专栏50年代始,县内各地多在村头、街口、机关、工矿区和夜校设立墙报...
130
知识出处: 九江县志 | 类型: 正文
建国后,经常组织和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结合县内各个时期党的中心工作和群众生产、生活实际,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形式,广泛开展科学技术宣传教育,藉以破除迷信思想,普及科学知识。1981~1985年,全县固定性的科普宣传专栏和橱窗逐步发展到44个,...
131
知识出处: 九江县志 | 类型: 正文
建国后,广大科技人员根据各个时期科普工作要求,结合本县实际,引进推广一批批科技成果,推动各项事业不断前进,有关卷章已有记述。现就耕植、营林、畜种、水产养殖和机电工具方面的技术传播与改造扼要摭采。耕植耕作制:1953年,总结新塘刘友松试种双季...
132
知识出处: 九江县志 | 类型: 正文
在县科技市场的引荐下,赛城湖等离子喷涂厂与航天部、机械工业部所属研究所建立长期技术协作关系,使产品不断更新,销路更活,1985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25万元,上交利税46.7万元,比1984年分别增长48.63%和1.28倍;江洲食品机械厂从华...
133
知识出处: 九江县志 | 类型: 正文
油肥轮作试验70年代初,县农科所贺雄针对当地沙质土壤严重缺钾、普遍缺磷、有机质少状况,采用绿肥与油菜轮作,并适当施以饼肥,同时改进栽培方法,从而有效地改善了土壤结构,促进了粮、油作物明显增产。1974年,获九江地区科技成果二等奖、江西省科技...
134
知识出处: 九江县志 | 类型: 正文
油肥轮作试验70年代初,县农科所贺雄针对当地沙质土壤严重缺钾、普遍缺磷、有机质少状况,采用绿肥与油菜轮作,并适当施以饼肥,同时改进栽培方法,从而有效地改善了土壤结构,促进了粮、油作物明显增产。1974年,获九江地区科技成果二等奖、江西省科技...
135
知识出处: 九江县志 | 类型: 正文
池杉的引进与推广1976年,县林业局引进池杉树种,由局营林股丁传堂、陈永铃与黄老门公社林技人员合作,在株岭林场育苗成功。1978年,继于团结公社长江堤外滩地作移植试验,三年连片,总面积370亩。实践证明池杉具有繁殖易、生长快、干形直、抗逆性...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