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机构队伍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九江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520020220001031
颗粒名称: 第一章 机构队伍
分类号: D922.17
页数: 5
页码: 525-529
摘要: 科学技术协会1956年8月,成立县科学技术普及协会,在县科委成立前,代行全县科技工作管理职能。1959年1月,并入市科普协会。1964年初,恢复县科普活动;2月,改县科普协会为县科学技术协会;1967年3月,因“文化大革命”冲击停止工作。1980年,逐渐恢复各级科协组织;次年1月,设县科协办事机构,与县科委合署办公。1984年5月,从县科委分出,成为县委领导的常设科技团体机构。科学技术委员会1958年6月,成立县科学工作委员会,是县人民委员会领导下管理县内科学技术工作的职能机构。
关键词: 科学技术 机构队伍

内容

科学技术协会1956年8月,成立县科学技术普及协会,在县科委成立前,代行全县科技工作管理职能。1959年1月,并入市科普协会。1964年初,恢复县科普活动;2月,改县科普协会为县科学技术协会;1967年3月,因“文化大革命”冲击停止工作。1980年,逐渐恢复各级科协组织;次年1月,设县科协办事机构,与县科委合署办公。1984年5月,从县科委分出,成为县委领导的常设科技团体机构。
   科学技术委员会1958年6月,成立县科学工作委员会,是县人民委员会领导下管理县内科学技术工作的职能机构。1959年1月至1961年9月,并入市科委。1968年4月,撤销县科委,工作并入县革委抓促部。1979年8月,重建县科委,改称县科学技术委员会,主要任务是协助党和政府贯彻落实党的科技工作方针和知识分子政策,恢复科技团体组织,制定全县科技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组织科研项目攻关、成果鉴定和新技术推广等。1984年9月,扩大其职能范围,凡属自然科学技术干部的调配、培训、考核、晋升和专业技术职称评定等工作,划归县科委管理。
   第二节研究试验场所
  科学院1959年7月,成立九江市科学院,是市(县)人民委员会直属综合科学事业单位,与市科委、普协会合署办公。内设院务委员会,分置工业、农业、文教卫生、社会科学组,成为全市(县)科学研究和技术指导中心。基层相应成立公社(场)科委1个、科学分院12个,生产大队科研所128个,生产队科研组1221个;工矿企业科委2个、综合性科研所6个、科研室12个,职工科研小组16个;卫生科学分院1个、科研所3个、科研室11个,综合性科研组5个、专业科研组7个。1961年9月,市、县分治后,根据调整的精神,撤销县内“四级科学网”,科技工作由专业科研所、试验示范场和农业技术推广站取代。
  农业科学研究所1960年3月,将沙河公社农业科学分院改为市(县)农业科学研究所,市(县)农业技术推广站同时并入,实行两块牌子,一套人马,有科技人员29人,科研基地17亩,主要试验、推广水稻良种。市、县分治后交县办,1967年撤销。
  1970年7月,重建县农科所,与县水稻良种场(后改称水稻原种场)合并;1981年3月,县农业干部学校相继并入,实行所、场、校合一,对外统称县农科所,是县革委直属农业科研事业单位。所内设专业科研组,配备专职科技人员5~7人,有试验场地28.7亩,以引进、培育水稻良种为主,兼及麦、豆、油料、棉花等良种选育,并进行稻稻油、稻稻麦和双季水稻高产等试验,多次获省、地(市)科研成果奖。
  1970年始,县以下层层复设农业科研机构。至1971年底,全县有公社(镇、场)农科所17个、良种场15个、病虫情测报站21个,生产大队科研组146个、病虫情测报组130个,生产队科研小组1276个,再次形成“四级农科网”。进入80年代,为了适应农业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形势,逐步树立科技示范乡、村、组和专业户,以点带面推广农业新技术,旧的农科网渐次淘汰。1985年,全县仅保留江洲、城子镇、洗心桥、涌泉、新合、沙河、黄老门、马回岭等8个乡农科所。
   水产科学研究所1960年3月,成立市水产科学研究所,与白水湖水产繁殖试验场合署办公,配有专职管理、科技人员各3人,建有精养鱼池3亩,以研究淡水鱼类繁育为主,亦作螃蟹、鳝鱼、石鸡等特种水产试养,并引进海产神仙鱼,乌贼人中孵化获得成功。市、县分治交县办。1962年8月,与水产繁殖试验场同时撤归县白水湖垦殖场。
   农业机械研究所1973年,成立县农业机械研究所,与县农机厂合署办公,定编3人(实际仅配所长1人),隶属县农业机械局。1975年,改与农机局合署办公,以所长为主,农机局干部配合,依靠基层农机厂开展农机研究与试制,先后在新洲试制铲(运)土机11台,推广到永安等地;在永安研制机耕船,产品销往湖北等地;在新塘研制净籽(稻、麦、豆)脱粒机,亦批量生产。此外,还在永安公社幸福大队进行农机化试点,基本实现耕、耙、播、收、排灌和农副产品加工机械化。1979年,农机研究机构撤销。
   示范繁殖农场1951年4月,县人民政府在第九区九号乡设立县示范繁殖农场,并在该区柳洲乡、四区三七乡和三区沙河镇设立分场,共有职工300余人(其中总场配备脱产管理干部4人、技术员1人),耕地530亩(其中总场300亩、柳洲100亩、三七80亩、沙河50亩),总场和柳洲、三七分场主要是培育、繁殖“岱字15号”等棉花良种,沙河分场则着重水稻品种、肥料和稀密植对比试验。1957年,撤销沙河、三七分场。1958年11月,柳洲分场和总场相继撤销.
   水产繁殖试验场1959年11月,撤销原县办第一、第二水产养殖场,分别成立市官湖、白水湖水产繁殖试验场,均以试验繁育淡水鱼类为主。1960年3月,白水湖水产繁殖试验场内增设市水产科研所,市、县分治后场、所交县办,1962年8月同时并入县白水湖垦殖场。1960年6月,官湖水产繁殖试验场改为省、市合办鱼种场,市、县分治后由省、县合办,1964年5月并入县官湖垦殖场。
   水稻原种场1968年11月,原地区农业局创办的颜家畈良种场下放九江县,改办县水稻良种场,1981年3月更名水稻原种场。1970和1981年县农科所和农干校先后并入,三位一体,各司其职。1985年,全场辖8个生产队(其中1个集体挂钩队)和1个科研组,有干部、职工552人(其中国家管理、科技人员和固定职工59人)、水田750亩(其中水稻原种繁殖田450亩),粮食总产577.4吨,提供良种70余万斤,是全县水稻良种繁育和推广的主要基地。
   棉花原种场1980年12月,分永安公社幸福大队成立县棉花原种场,下辖4个分场。同时在第四分场设立1个科研队,配备农民技术员5人(其中助理研究员1人),划拨试验田38亩,专事棉花良种引进、选育和高产栽培规律探索,藉以指导大田原种繁殖。至1985年,全场有国家管理、科技人员12人,繁育原种棉田6100亩,5年累计提供良种450余万斤,是县棉花良种和优质棉生产的重要基地。
   第三节推广服务网络
   农业技术推广站1947年(民国36年)3月,九江县政府在十里铺租地20亩,设立县农业技术推广所,繁育、推广水稻“南特号”。1949年解放由县人民政府接管,1950年撤销。
  1953年,成立县农业技术指导站(各改称农业技术推广站),先后隶属县人民政府建设科、农业局。1959年1月,改为市(县)农业技术推广站。1960年3月,与市(县)农业研究所合并。市、县分治后交县办,1967年撤销。1969年迄今,复设县农技站,成为县农业局内设事业机构,担负全县农业技术宣传、推广和咨询服务工作。1956年3月,设立新港、大桥、沙河、港口、新塘、马回岭、城门等7个区农技站,1958年人民公社化后隶属所在公社,1959年撤站改为公社农业科学分院。1961年11月,恢复新港、港口、新塘、沙河、马回岭5个区农技站,大桥、周岭公社由县农技站分别派驻工作组。1962年撤区后,基层站均属所在公社管辖。“文化大革命”初,公社农技站瘫痪。1971年后,各公社(镇、场)配备专职农技员,相继恢复和建立农技站。1985年,全县共有乡(镇、场)农业技术推广站17个。
   科技市场1983年,永安公社创办农技服务公司,选配专业技术人员5人,设立专业组(站)7个,开展科技有偿服务。
  1984年5月,根据全国科技体制改革座谈会精神,组建县科技市场,内设科技服务部、新产品门市部,开展科技信息传递、先进技术推广、科技成果转让、有偿咨询服务以及内联外引联合开办乡镇企业等活动。
  1985年初,江洲乡党委、政府把原乡农技站、水技站、农经站、农科所、企业办、多种经营办公室等扭在一起,成立乡科技市场管理委员会,乡长兼任管委会主任。后经研究调整,把负有管理职能的乡企办、多办划出,更名乡技术市场开发中心,实行单独经济核算,开展有偿服务,使之成为专门从事科技服务的经济实体,初步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第四节科技工作队伍
   专业队伍建国前,虽有一批学有专长的县籍科技人才供职在外,然县内专业技术力量极其薄弱。国编技术人员寥寥无几,私营企业徒工缺乏系统职业教育,散处城乡能工巧匠未能组织起来,现代医疗技术几被外国传教士垄断。
   建国初,接、招收一批旧职科技人员,经过学习改造为人民科学事业服务;50年代始,理、工、农、医各类大、中专毕业生陆续分配到县,逐渐锻炼成为各条战线的技术骨干;通过自办共大、工农业劳动大学、职工技术夜校和各种短训班、轮训班、进修班,又培养大批初、中技术人员,新的专业科技队伍迅速成长。1956年8月,全县首批加入科普协会会员66人,翌年增至93人。1965年,各类专业科技工作者(不含社科人员)发展到206人。
   “文化大革命”期间,专业技术队伍遭受严重摧残,不少科技人员被打成“反动学术权威”、“牛鬼蛇神”,有的被揪斗甚至关“牛棚”,有的下放劳动或被迫改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县委认真贯彻落实党对科技干部政策,先后给历次政治运动蒙受冤屈而平反昭雪的90人,给学非所用重新安排对口专业的37人,择优提拨到各级领导岗位的24人(其中担任县委常委、政府副县长、人大副主任、政协副主席共7人,科局级干部17人),还有部分人员分别推选为省、市、县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其中市人大常委1人、县人大常委7人、县政协常委5人);并为144名科干待业子女安排了就业、11户科干家属解决了城镇户口,有35户搬进了新居。
  1980年5月,开始对全县科技人员进行业务考核和职称套改。1981年11月,经地区行署确定、晋升为中级职称32人,其中机械工程师1人、土建工程师1人、水泥制品工程师1人、食品工程师1人;农艺师9人、林业工程师2人、水利工程师2人、水利建筑工程师3人、畜牧兽医师1人;主治医师9人、主管医师2人。同年12月,经县人民政府确定、晋升为初级职称48人,其中助理工程师18人、助理农艺师11人、助理畜牧兽医师6人及各类技术员13人。
  1984年起,还建立科技人员保健制度,凡中级以上技术职称的每年可免费体检一次,并酌情安排其疗、休养。同时,对长期工作在农村的农、林、水专业技术人员工资实行上浮一级,若到乡镇企业工作的国家科技人员待遇从优。
  1985年,全县有自然科学专业人员832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519人、专职研究人员1人、专职教学人员312人。在专业技术人员中,具有中级职称33人。
   [=此处为表格(1985年全县自然科学专业人员基本情况)=]
   群众队伍50年代中、后期,在大搞科学试验、技术革新和科学种田活动中,开始形成县内群众科技队伍,通过多种培训途径或自学成才之路亦涌现一批技术骨干。1957年,全县有熟练农业技术手500人,新法接生员159人。1959年,全市(县)有工农科技人员3800人,其中手工业者张忠铭、粮农黄家柳、棉农文经珠等50人被市(县)科委分别聘为工农科学研究员。1962年,全县有从事各种专业试验和机械操作的技术工人857人,各类农民技术人员3291人,特约科学研究员30人。到1965年,经业余夜校系统学习,累计培养农业技术骨干4984人。
   “文化大革命”发生后,群众科技活动一度中止,70年代初始渐恢复。1971年,全县有“三结合”(分管科技领导、专业科技干部、工农群众技术骨干)科技大军8000余人,其中病虫情测报员184人,牲畜防疫员246人,土农药、土化肥研制人员1100人。1975年,有经过培训的赤脚医生407人。
  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后,经过调整、整顿,县内群众科技队伍获得新的发展,素质不断提高。1982年,全县有泥、木、篾、铁等各业工匠6654人,农、林、水、植保、畜牧兽医等农民技术人员2250人,社(镇)集体科技干部105人(其中农技师4人、农技员32人、农机员17人、林管员15人、水利员20人、乡镇企业统计员17人)。1984年,县棉花原种场全国植棉劳模张才东晋升为高级农民技师。1985年,有全民、集体技术工人1324人,占企业职工总数25.74%;有农业科技示范户2322户,占农户总数4.89%;有乡村医疗卫生人员501人,其中接生员173人。

知识出处

九江县志

《九江县志》

出版者:新华出版社

《九江县志》是江西省地方志丛书之一,由江西九江县县志编纂委员会编写,于1996年12月由新华出版社出版,主要介绍了九江县建置区划、人工、自然环境、农业、水利、林业、畜牧水产、工业、城乡建设、商业、财政金融等各方面的情况。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