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出处: | 《九江县志》 图书 |
唯一号: | 140520020220001028 |
颗粒名称: | 第一章 教育 |
分类号: | G40 |
页数: | 57 |
页码: | 460-516 |
摘要: | 县学亦称儒学,官办,是县内封建时代培养科举后备人才的主要场所。始置年代不详。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废科举,县学停办。 学官:原在郡治南。宋庆历间,设于县治东南千余丈。崇宁间,知县杨春迁于县治东侧,与治西郡学并峙。元至正间,江州总管赵谳续建,十二年(1352年)毁于兵火。明洪武初,知县陶遂于旧基重建;又十二年,知县杨玘增修,规制渐备。其主体构建为大成殿居中,前为戟门,又前为檑星门,门外为官道,道之南为外泮池;檑:星门内设石梁以翘于中为内泮,殿前左右置东西庑,殿后即明伦堂;檑星门东侧置儒学门,径达于殿左,侧而西北折至明伦堂。尔后数百年,或以岁久倾圮,或因战乱兵燹,重修、重建不可胜数。据旧志记载,在明嘉靖元年(1522年)、七年、二十八年、四十一年和崇祯九年(1636年),先后大修5次;清顺治十六年(1659年),重建毁圮的大殿、两庑、斋室后,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雍正九年(1731年)和乾隆十七年(1752年)、二十七年、四十八年及嘉庆八年(1803年)又重葺6次。尤为甚者,咸丰三年(1853年)太平军占领九江后,清军围攻多年,城破,宫舍瓦砾徒存。同治二年(1863年),知县任嘉培始倡修,次冬新任知县张光裕谋其成,教谕吴彬、训导李涵英与诸绅总其事,历三载而竣。规制悉仍其旧,惟就地基广狭、方长之便,将名宦、乡贤祠改建于内泮左右,东西斋附于明伦堂两旁;节孝祠改建于崇圣祠东墙外,土地祠居其前;忠义孝弟祠则建于儒学大门之东北。学官:通常设教谕1人,掌文庙祭祀和教育所属生员;训导1—2人(明嘉靖时2人,清同治时1人),掌助教谕教育所属生员。 |
关键词: | 教育管理 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