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农业成果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九江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520020220001041
颗粒名称: 第一节 农业成果
分类号: F062.4
页数: 2
页码: 533-534
摘要: 油肥轮作试验70年代初,县农科所贺雄针对当地沙质土壤严重缺钾、普遍缺磷、有机质少状况,采用绿肥与油菜轮作,并适当施以饼肥,同时改进栽培方法,从而有效地改善了土壤结构,促进了粮、油作物明显增产。1974年,获九江地区科技成果二等奖、江西省科技成果四等奖。水稻“九良晚粳”1号和7号选育70年代初,县农科所彭玉咸、贺雄从“农垦58”中选取的变异单株定向系统选育而成。
关键词: 科技成果 农业成果

内容

油肥轮作试验70年代初,县农科所贺雄针对当地沙质土壤严重缺钾、普遍缺磷、有机质少状况,采用绿肥与油菜轮作,并适当施以饼肥,同时改进栽培方法,从而有效地改善了土壤结构,促进了粮、油作物明显增产。1974年,获九江地区科技成果二等奖、江西省科技成果四等奖。
   水稻“九良晚粳”1号和7号选育70年代初,县农科所彭玉咸、贺雄从“农垦58”中选取的变异单株定向系统选育而成。其中1号比农垦58通常增产5—10%,1972~1976年累计推广面积32万余亩;7号比农垦58增产10~15%,1975—1981年累计推广面积65万余亩(其中县外约45万余亩)。1978年9月,获省委、省革委优秀科技成果奖。
   棉花新品种“3134”选育70年代初,永安公社幸福大队农民技术员张才东从“岱字15号”棉中选取天然变异单株,用系统选育法培育的新品种,因衣分率高达41.34%而得名,比常规品种产量高出50%。1976年,被农业部列入全国60个新品种之一,在省内外推广面积10万余亩。1978年9月,获省委、省革委优秀科技成果奖。油菜喷施硼肥试验1975~1977年,县农科所贺雄、彭玉咸于每年油菜初花期,按每亩用硼砂40~45克,以0.1%比例兑水,对菜花进行喷施试验,亩均增产32.1%。1977年,分别在沙河、港口等5个公社农科所进行大田示范,增产幅度为11.3% -17.4%,是一项投资少、操作易、收效大的增产措施。1978年9月,获省委、省革委优秀科技成果奖。
   棉花高产栽培规律研究永安公社幸福良种队张才东,通过多年对棉花高产栽培规律的研究,1979年所种1.086亩棉花高产攻关地.平均亩产皮棉达318.7斤,被省科委列为重点推广项目。1980年1月,获省人民政府科技成果三等奖。
  53种农林昆虫幼(若)虫期体长产长规律研究县农业局胡贤彬通过长期观察和研究,发现和确认绝大多数农林昆虫幼(若)虫期体长增长规律通式为Mi.an-,还发现适用于棉花红铃虫幼虫期体长增长特殊规律的通式M1.q2n,以及求得各龄体长增长的计算通式。以此公式鉴定虫龄的准确程度达90qo以上,对于虫情预测和采取相应防治措施提供了有益的借鉴。1981年3月,获省人民政府科技成果四等奖。
   长江中游水田三熟油菜高产栽培技术县农业局和县、市农科所等33个单位协作,系统研究推广水田稻一稻一油三熟和油菜高产栽培技术,对推动农田耕作制度改革发挥了积极作用。1981年9月,获农林部科技成果一等奖。
   棉地套种夏绿常肥一柽麻1975年,县农业局熊志辉与港口公社港口大队第十七队农民技术人员合作,在棉地进行套种柽麻压青作肥试验,单产皮棉146.3斤,增产31%。1976年大面积套种,亩均皮棉157斤,增产24%。至1981年,全队91亩棉地普遍轮植柽麻2次,从而改变了因有机质缺乏造成土壤板结、地力下降、农本高、产量低的历史状况。1982年2月,获九江地区行署科技成果四等奖。
   细绿萍的放养与利用1980年,县农业局引进萍种,由局粮油站文贻福、魏安松等分别在沙河、狮子公社农科所和涌泉公社跃进大队第二生产队进行制种放养和作稻田基肥试验,证明它是一种繁殖快、产量高、肥效好的优质水生绿肥。次年,全县制种田扩大到2万亩。1982年2月,获九江地区行署科技成果四等奖。
   氯化钾试验、示范和推广1980年,县科委虞继尧和县农业局万云汉、邓钟瑞、王维金等针对县内棉地严重缺钾状况,分别在江洲公社农科所和柳洲大队、永安公社农科所和幸福良种队的棉地进行施用氯化钾试验、示范。实践证明施钾棉地亩均增产13.5qo,增收人民币23.53元,于是继向全县推广。1982年2月,获九江地区行署科技成果四等奖。
   农业科技成果示范推广1980年始,永安公社被省科委列为全省8个农业综合科技推广示范点之一。县社科技干部虞继尧、万云汉、陈枧英、喻方安、王维金、夏良松、李林森等,针对棉地严重缺磷、普遍缺钾状况,大面积推广“三喷”、“两施”技术,同时根据气候变化规律指导生产,试点三年面貌大变。1982年,皮棉总产比1979年翻一番,总收入增长1.2倍,人均纯收入增长105%。1982年2月,获九江地区行署科技成果三等奖。
   推广棉花普施桃肥技术1980年始,县棉办万云汉、代学潮、熊志辉、邓钟瑞等试验推广棉花普施桃肥,藉以增大果实,增强后劲,防止早衰,从而实现了高产丰收。1982年2月和5月,先后获九江地区行署和江西省农业厅科技成果三等奖。
   “五统一、一分户”棉花病虫防活办法研究80年代初,县农业局陈枧英、江期达分别同江洲、永安公社农技人员长年合作,摸索棉花病虫发生规律,总结群众防治经验,推广“五统一、一分户”(统一查虫、统一配药、统一时间、统一地段、统一验收和分户打药)办法,对防治棉花、水稻病虫害均收到显著效果。1982年5月,获省农业厅科技成果三等奖。

知识出处

九江县志

《九江县志》

出版者:新华出版社

《九江县志》是江西省地方志丛书之一,由江西九江县县志编纂委员会编写,于1996年12月由新华出版社出版,主要介绍了九江县建置区划、人工、自然环境、农业、水利、林业、畜牧水产、工业、城乡建设、商业、财政金融等各方面的情况。

阅读